簡體版

256、八國爭霸!

「陛下,如今華國上下一片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無不感恩陛下恩德!如今雖還未天下一統,但天下百姓對您無比尊崇!今日,臣率文武百官,上應天命,下承民意,請您登基稱帝!」

陳燁沒想到這大朝會剛剛開始,賈詡便給他來了這麼一出。

當然,在今日朝會之前,其實賈詡便已經將此事跟陳燁說過了,但陳燁覺得還為時尚早。

不過其實陳燁也有一些意向的,倒也不是他想當皇帝,畢竟如今的他也和皇帝沒什麼區別了。

當初劉協退位的時候,其實退位的詔書里也寫了禪讓皇帝之位給陳燁。

但是當時時機不成熟,陳燁並沒有選擇稱帝。

如今華國已然成為了天下最強的國家,陳燁亦是名震天下的君王,就算是稱帝,也並沒有什麼不妥,更不會引起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

距離劉協退位已經過去數年時間,大漢已經亡了數年,再加上現在天下早已經諸王林立,稱王稱帝並沒有什麼值得讓人針對的了。

看著跪伏在地上的群臣,陳燁並沒有立刻回應。

因為之前賈詡已經提過,再加上上次稱王的時候,群臣也是如此,所以陳燁心里還是早有準備的。

他思量一會兒,最終起身肅然道︰「好!既然是眾卿和百姓們共同的請求,若是不答應,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了!既然如此,那便擇日建朝稱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見陳燁同意,興奮的對陳燁行大禮!

「眾卿平身!」

「謝陛下!」

眾人起身後,賈詡隨即又道︰「陛下,若是要建朝稱帝的話,晉陽恐怕不太適合作為帝都,還請陛下選定帝都。」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有能力一統天下的王朝,能夠抵御異族入侵的王朝,定都一般都是在洛陽或者長安。

而大宋算是個例外,因為趙匡胤是從孤兒寡母手中奪取過來的皇帝之位,本來就得國不正,他們趙家的根基就在汴梁,再加上原本後周的京城就在汴梁,為了國家的穩定,所以趙匡胤便定都汴梁。

而從歷史來看,汴梁完全不適合作為一國之都,根本沒有什麼山川可以作為屏障。

這也是為什麼宋朝的兩個君王都會被俘虜走的原因之一。

如果讓陳燁選的話,他當然也是從長安和洛陽這兩個地方選。

從目前的情景來看,長安的情況要比洛陽好一些。

洛陽自從被董卓劫掠之後,還沒有進行修復,現在的洛陽依舊還是殘垣斷壁,想要修復恐怕是比較困難的。

長安有董卓修建的宮殿,倒是可以直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修繕便可以直接用。

但長安的位置過于偏向內陸了。

以前的關中是天府之國,但隨著氣候的變化,接下來的長安氣候會逐漸變得干燥,雨水變少,天府之國恐怕也將不復存在。

而洛陽,靠近山東,靠近產糧的冀州,也接近江淮之地,水陸交通都比較方便,周邊也有山川作為屏障。

如果日後能夠一統天下,陳燁是要著重開發江淮和江東的,現在這些地方因為人口較少,加上山越勢力較為強大,所以沒有得到開發。

這樣的寶地得不到利用,實在是太可惜了。

再加上接下來陳燁就要與關東的諸侯們爭奪天下了,如果定都洛陽的話,出兵就相當的方便。

但現在唯一的缺點就是要修繕洛陽的話需要的時間長一些,陳燁的登基大典恐怕就要推後一段時間進行了。

想了想,陳燁作出決定︰「就洛陽吧!」

「陛下聖明,不過宮殿的修建工作需要的時間可能要長一些。」

賈詡等臣子也更傾向于洛陽,現在陳燁作出了和他們一樣的決定,眾人便高呼聖明,遵從陳燁的決定。

陳燁無所謂道︰「這個沒什麼問題,時間,工程什麼的,你們都自行商議將章程拿出來給孤過目便可。」

「遵命!」

在商議完陳燁稱帝的事情之後,便繼續商議其他事情。

今天的大朝會持續了一天才結束。

散朝之後,華國的群臣便開始為陳燁的登基大典開始做準備。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華國在建設國家的同時,也在為陳燁登基而忙碌著。

很快,陳燁稱帝的消息便傳遍了天下!

這個消息一出,引起了天下震動!

陳燁都稱帝了,其他諸侯哪會甘心地位比陳燁低?

如今天下,已經稱王的有劉焉,劉表這兩個漢室宗親。

國號分別為蜀和楚。

之前劉繇雖然稱王,立國號為楚,但沒多久,他就被殺,他這個楚國自然也就跟著消亡了。

當然了,他的楚國並沒有多少人認可,其中就包括荊州的劉表。

說要用楚為國號的,那劉表才是最合適的人。

因為荊州的地盤就是原來戰國時期楚國的地盤。

所以在劉繇被滅之後,劉表便用了「楚」為國號。

在听到陳燁要稱帝之後,劉表率先進位,立國號為漢,史稱楚漢,想要恢復大漢天下。

而益州那邊劉焉病重,益州各種派系正在暗中爭權奪勢。

不過劉焉也有稱帝之心,對外也宣稱自己要進位漢帝,史稱蜀漢,這與劉表的國號沖突,兩人也因此大起兵戈!

而在江東,孫策在一一滅了江東數個叛亂的諸侯,幾乎將江東都納入自己的版圖。

孫家本來就一直都有自立之心,在天下各路諸侯都在稱帝的時候,他當然也不甘落後,準備稱帝!定國號為吳!而這也就預示著他孫家與袁術徹底決裂了!

袁術大怒,派兵前來攻打孫策,但袁術手下那些人哪里是孫策的對手,被孫策一頓暴揍,還斬殺了好幾名戰將。

同時,原本袁術麾下的一些將領也投靠到孫策麾下。

這讓本來就已經沒多少地盤的袁術版圖再次大幅縮水!

現在他手里面也就只有九江,廬江,還有豫州小部分區域還在他的掌控之中。

但是袁術自從稱帝之後,奢靡成風,荒婬無度,他治下的百姓早就已經民怨載道,袁術滅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袁紹同樣不甘示弱,在徹底佔領了青州,將公孫瓚再次逼退到幽州之後,同樣也公開要建朝稱帝,袁紹定國號為魏,定都鄴城。

曹操在吞並了徐州之後,其實也有想要稱帝的心,而且他現在的實力雖然比袁紹要弱一些,但也弱不到哪里去。

而且連一個小小的孫堅,還有劉表這等都敢稱帝,他曹操為何不能?

于是曹操在靠近他老家譙郡的陳國建都,定國號為陳!

被袁紹打回幽州的公孫瓚亦是在薊縣稱帝,定國號為燕!

隨著陳燁稱帝,其他諸侯也都紛紛效彷,天下分裂成了八個國家,比戰國還要多一個國家。

對此,陳燁並沒有什麼意外。

只要有一個人稱帝,其他人定然會不甘示弱,畢竟他們也都是有野心的人,怎麼會讓別人壓自己一頭呢?

現在,等于是所有人都攤牌了。

接下來的戰爭,便是一個國家與另一個國家的戰爭了!

時間過得很快,在公元198年的春天,華國遷都洛陽,陳燁正式登基稱帝!建立華朝!定年號為黃武!

黃武其實也是孫權在建立吳國的時候所用的第一個年號。

因為大漢為火德,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代漢者應該是土德。

所以黃巾軍起義的時候,為什麼要綁黃巾,正是彰顯他們為滅「火」的「土」。

歷史上,三國建立的時候,曹丕的年號為黃初,孫權的年號黃武,都帶有「黃」字,就是這個理。

至于劉備的年號則是章武。

其實孫權的年號黃武是取了曹魏的黃和蜀漢武,意思是要將他們兼並的意思,不過就吳國的實力,明顯是做不到的。

孫十萬北伐無數次,都被曹魏給擋在了合肥。

孫權的軍事能力可以說是一塌湖涂,但作為帝王,他是非常合格的!

因為他的制衡權術可以說是三國時代所有君王最厲害的!

他的這種能力,作為一名守成之君,那是再適合不過了!

這也是為什麼曹操會說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原因,就看曹操的二十多個兒子,除了曹沖之外,其他的比起孫權來說,的確差了一些。

可惜聰慧的曹沖早夭,讓曹操只能從其他兒子中選擇繼承人。

如果曹操的兒子,能有一名有孫權的權術,那麼估計也就沒有後面什麼司馬家這些什麼事兒了。

對付這些世家,孫權可是有的是手段!

在陳燁修繕洛陽,準備登基的這半年時間里,可並沒有僅僅只關注國內。

除了派兵對付周邊的異族,陳燁還將黃袖府的三名統領趙遠,馮圭和金鞏都叫了回來。

在之前的行動中,有不少表現優異的成員,陳燁將他們提拔成了袖使。

現在,整個黃袖府有八個袖使。

趙遠則被任命為黃袖府總指揮,馮圭和金鞏則為左右指揮使。

馮圭負責國內的監察,金鞏負責對國外情報的刺探和滲透。

趙遠總負責總攬全局。

之前的作戰中,趙遠的功勞是最大的,且能力也是最突出,所以提拔其為總指揮沒有人有意見。

如此,黃袖府這個作為天子耳目算是真正的完善了。

因為接下來華國要對付的就是其他七個國家,所以接下來黃袖府工作的重心便是對這七個國家的滲透。

但要對七個國家進行滲透,以黃袖府原本的人數必然是不夠的,所以在這一兩年的時間里,黃袖府培養了大量的人員。

如今已有不少人已經散布到其他七國當中去了。

陳燁登基稱帝,自然免不了要封賞群臣!

首先,便是對後宮的任命。

張寧自然母庸置疑的被封為皇後,而陳昌則被封為太子。

陳昌不僅僅是陳燁嫡長子,還是張寧所生,于情于理他都應該是華國的太子。

當然了,陳燁並非那種尊重這些禮法的人,若是日後陳昌長大之後,不會是一個體恤百姓的太子,那他也隨時會將其太子之位給撤掉!

按照禮法,一般都是要遵循嫡長子繼承制。

但陳燁可不興這一套,想要讓天下長治久安,這皇帝之位還是得有才有德者才配坐上去。

當然,這樣的話,可能會引發眾子奪嫡。

不過這也並非沒有解決辦法,大不了陳燁可以學大清,在他退位的時候,將傳位詔書放在朝堂大殿上面牌匾後面,讓人日夜守著,不讓人接近。

等最後再取下公布繼承人,這樣就可以盡可能的規避過于激烈的奪嫡之爭。

當然,除了這些方法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

總而言之,嫡長子繼承制在陳燁這里是不管用的。

蔡琰和貂蟬都封了妃子。

陳燁的後宮人員不多,所以很快就封賞完了。

接下來便是對臣子們封賞。

因為華國實行的是三省多部制,兵部現在只負責對軍隊服務,並沒有對軍隊指揮權。

軍隊指揮權當然只有陳燁有,但軍隊平日也需要有人管理,訓練,教育等等,所以陳燁又設立一個叫軍部的部門,負責這些事情。

但軍部畢竟是直接接觸到軍隊的,所以軍部必須要由一名嫡系,和非常忠心自己的人擔任。

而這個軍部尚書最佳的人選自然就是張甲。

張甲作為張角的親傳弟子,以前是孤兒,後來被張角所收養,對張寧的感情就像是親哥哥對妹妹一樣。

所以張甲的對陳燁來說,算是嫡系,對于張甲的忠心,陳燁並沒有懷疑過。

同時,張甲還被任命為大將軍,為軍中最高軍餃!

華國的大將軍不同漢朝的大將軍,大將軍這個稱號在華國基本上已經成為身份的象征了。

接下來便是典韋,被封為驃騎將軍,趙雲被封為車騎將軍,徐晃、張遼、褚燕、李虎四人則被封為四方衛將軍,衛東將軍,衛西將軍,衛南將軍和衛北將軍。

這個稱號亦是陳燁自創的,按照漢朝的將軍稱號,在車騎將軍之後,應該還有一個衛將軍。

但陳燁權衡之後,發現除了典韋和趙雲之外,想要再選出一個人來擔任這個衛將軍,還是一些難的,主要是有好幾個將領的功勞都差不多,單獨封誰都不太好。

于是便將這衛將軍拆分成了四方衛將軍!

接下來便是四征將軍,四鎮將軍,四安將軍,還有一些雜號將軍的任命了。

至于文官那邊,賈詡早就將內閣商議好的名單整理好呈給陳燁,陳燁在此基礎上稍微的修改了一下,按照名單一一封賞。

忙活了好幾天,總算是把登基的事情給忙活完了,新王朝的制度也初步建立起來。

經過將近兩年的休養生息,華國國內已經國泰民安,接下來便是要開啟一統天下的征伐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