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段時間,天氣已經熱了起來。
經過這段時間,楚江河帶著自己媳婦拜訪了一下宋老爺子,還有自己的老師岱老。
宋老爺子自不必說,岱老也是對柳雲芳贊不絕口。
柳雲芳也已經完全適應了京城的生活,跟街坊四鄰也打的火熱。
胡同里就是這樣,那些住在大雜院里的百姓們,鄰里關系特別親密,想不親密也不成,出來進去的,一天不定見多少回呢。
就算進了各家的屋,那老式的平房也不隔音,好的隔層玻璃,差的只隔著一層窗戶紙,哪家有點響動,別說兩口子吵架,說難听點連打嗝放屁都听的清清楚楚。
當然楚江河家是獨門獨院,再說他還花了大價錢改造的,這點倒不用擔心。
柳雲芳天天出來進去的,閑的無聊就跟街坊們聊幾句。
她人也實誠,把自家的情況抖摟個底兒掉。
沒多長時間,整個胡同都知道剛搬來的這家有錢,沒看人家住的獨門獨院,原來的租戶都搬走了。
這家的男主人還是個大學生,在京大上學,媳婦是從鄉下跟過來的。
楚江河還擔心自己媳婦在家待著煩悶,想給她找點兒樂子,看到她融入到街坊中,也高興的很。
胡同里也不講究個人隱私,誰多大歲數,有點什麼毛病癖好,掙多少錢,日子過的怎麼樣,根本不瞞人。
幾個老頭老太太往胡同口一坐,有什麼新消息用不了一個晌午就能傳遍整個胡同。
不過也有其溫情的一面,鄰里之間哪怕平時有矛盾,踫上事兒之後,都會搭把手幫襯一把。
尤其是听到市面上來了什麼緊俏的商品,都忘不了趕緊招呼一聲鄰居。
平時互相幫著看個門,收個信,照應一下孩子,那更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
有的在一個胡同長大的發小,那感情比一般親戚都要牢靠。
胡同里還有居委會,因為老太太比較多,有人戲稱其為小腳偵緝隊。
她們的警覺性非常高,據說很多敵特在她們面前根本就無所遁形,楚江河嚴重懷疑,那神秘的朝陽群眾只不過是她們的下屬機構。
其實她們也干了不少好事,由于她們超高的警惕性,倒也不用擔心有 門撬鎖的事兒。
……
一大早柳雲芳就提著菜籃子去買菜去了,回來時那慢慢一兜子的菜,讓不少鄰居看的羨慕不已。
柳雲芳笑著跟街坊們打了招呼,就進了自家的院子,留下一群人在那里八卦
「瞧瞧人家,隨隨便便一買,就頂我們家一個星期的伙食的。」
「誰說不是呢,人家家里香油瓶子倒了都不待扶的。」
……
柳雲芳也沒听到他們的八卦,平時吃的好一點是為了給自己男人補身子。
今天買這麼多菜,完全是因為楚江河決定宴請一下朋友。
按照禮節來說,他搬新家是要擺宴的。
他在京城認識的人不多,就不去外面了,索性就將朋友叫到家里來吃個便飯。
除了自己的幾個同學,馬亮,還有就是李金鳴,其他的也沒什麼好請的。
柳雲芳回到家的時候,楚江河剛起床,正在水池邊洗漱,她直接招呼一聲就去廚房收拾去了。
楚江河正刷牙,卻見馬亮帶著一個人高馬大的年輕人走了進來。
馬亮見到楚江河就打招呼︰「哥。」
楚江河漱了漱口,答應一聲,看著面前人高馬大的年輕人問道︰「亮子,這位是……」
馬亮笑著給他介紹︰「哥,這是彪子,前段時間就加進來了,一直沒讓你見見,今天正好湊巧踫到了,就帶著他來見見你。」
「彪子,這是楚哥,平時喊哥就成。」
彪子看著人高馬大,此時卻很拘謹,他知道眼前這個就是馬亮口中的大老板,自己屬于馬亮的小弟,那就是大哥的大哥。
彪子喊了一聲︰「哥。」
楚江河看他這樣,就笑著說︰「都是自家兄弟,別那麼客氣,隨便坐。」
馬亮讓彪子找個地方坐,就從兜里掏出一個信封來遞給了楚江河,說︰「哥,南邊來的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楚江河知道是張力來信了,接過來看了看。
張力在信中提到他已經到了港城,順利獲得了身份,公司注冊的事情也已經辦妥,已經開始聯系南韓的公司,目前已經有幾家表示有興趣。
其它的都是驚嘆港城的繁華,一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口吻,直嘆自己前半輩子真是白活了。
楚江河知道他辦事順利就好,自己的擔心可以放下了,對于他的驚嘆,自己也理解。
這種貧富的差距,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此時的大陸也就是剛剛吃飽飯而已,生活中的物資還是憑票供應的。
此時的港城生活可以從許冠文1978年上映的《賣身契》中看出來,他們的生活與大陸相比確實高出了不少檔次,張力有此驚嘆,實在是正常不過。
讀完張力的信,看馬亮還在旁眼巴巴的看著,楚江河說道︰「怎麼?你也想去港城?」
馬亮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哥,你說港城那邊真的那麼好嗎?我看張哥快把港城夸成天堂了。」
「好好做事,有時間我帶你去港城玩一圈,你就知道了。」
「好勒。」
得了楚江河的承諾,馬亮十分興奮,這就開始給楚江河匯報自己這段時間的工作。
听完馬亮的回報,楚江河有些始料未及,沒曾想他居然把新冒出頭的那些競爭對手幾乎都給收編了。
雖然這利潤少了點兒,這也算是壟斷了,關鍵量上去了也不少掙啊。
原本自己想著,馬亮能維持這門生意,能做多久就做多久,要是做不下去,就把這些買賣都給關了。
沒想到這馬亮在自己面前嘻嘻哈哈的沒個正行,讓他獨挑大梁之後,還給了自己一個意外的驚喜,看來自己倒有點小瞧他了。
貨還是陳友林那邊給發,自從雙方有了新的合作之後,這進貨的價格進一步降低,這才有了馬亮的成績。
不過馬亮的功勞也不能抹殺,有時這就是本地人的優勢吧。
要是楚江河來做的話,並不一定就比馬亮做的好。
楚江河對他不吝夸獎︰「干的不錯!這個月底咱們盤算一下,給你們發筆獎金。」
他做事一向如此,口頭獎勵那都是虛的,還是發錢比較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