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蠻局勢緊張,不過金池卻任然覺得此地潛藏的機會極為大,不是其他,一來是當地並沒有形成極為系統的信仰神靈,基本上都是以祖神或者上古巫神為主,再者就是當地的民法雖然彪悍,不過卻也因為深處南蠻之地,所以說局勢穩定,不似如今中原南北割裂,政局動蕩!
「敢問老施主,你們這里風俗可曾信奉些什麼神靈否?」
那老者聞言模了模胡子,然後解釋道︰「我們這里本是信奉最大的神祖便是本主神,有「護國景帝」、「愛民皇帝」、「洱河靈帝」、「柏潔聖妃阿梨帝母」等,然後便是各家祖靈,再者就是蛇神、牛神、山神這些神靈,後來東漢時期也曾將這里劃進統治,到了後面又因為諸葛公來此地征討,將道法也傳了不少,從而言之,也是有神靈供奉的。」
金池听到之後更是眼前一亮,此地到如今還未曾有佛法傳揚,正是自己大干一場的好時機呀。
那老漢說完又見金池與覺慧二人打扮奇怪,于是乎便問道︰「你們兩個漢人來傳那什麼佛法,只是不知佛是何物?又有什麼能耐?信他可能心想事成?總得有些好處,我等方可信得,不然信他作甚?」
金池听到他的詢問之後,便回答道︰「佛法渡人,一切于心間發起,心中若佛常在,自然萬事順遂。信仰佛,佛自然得大功德庇護。眾生皆苦,我佛則度眾生于六道輪回,得我佛法,自然可得大自在大智慧。世間有種種煩惱,眾生處于濁世,我佛自當以其教法普度眾生于彼岸處。世間眾生多造,一殺生,二偷盜,三邪婬,四妄語,五兩舌,六惡口,七綺語,八貪欲,九瞋恚,十邪見。得我佛法,則可解月兌于諸惡業所造之惡果,常懷慈悲之心,自然極樂無窮。」
听金池說了這麼一大堆好處,那老漢雖然心中不是明白什麼惡業惡果,不過也能猜出七八分,信他佛法的好處,于是乎,不禁問金池道︰「那你們這個佛又是怎麼個信法?」
金池聞言便輕笑道︰「這個說容易倒也容易,說難倒也難。一來則是心中皈依我佛三寶,不忘此處諸般惡業惡果,又可分在家居室或出家居時,在家則可心中常念我佛之寶號,經文寶典,數日里行事要常懷慈悲心腸,我有常趕往廟宇處供奉我佛,在這便是布施齋一種福報。出家則需如我這般打扮,然後修持種種戒律,不得枉自破戒。就如剛剛,老施主施舍我二人一頓齋飯,便已種下福因福果,我二人也自當為老施主常念福報,在佛前為老施主誦念!」
關于金池所說的前大半段,那老頭倒是沒明白,不過關鍵是後面幾句,自己剛剛拿了些剩飯來給這兩個人吃,自己好像就會得到佛祖的庇佑,這讓老頭子心里頭美滋滋的,畢竟,拿一頓剩飯便可以獲得神仙相助,這豈不是極為好的劃算?
那老頭有細細詢問了一番,金池都耐心的為他作答,然後又說道︰「施主可常念護持金剛法號,若遇險阻,其內功德無量,自可隨念出到護佑你等!」
其實所謂的護持金剛法號,便是金池為自己所取的一個代號,只需以此代號在該地南蠻建立信仰,雖者也是佛教信仰,不過金池卻也可以同時獲得不少好處!
那老漢听到之後,應一應答,又問二人道︰「那不過至于後二位又去哪里?俺老漢可曾又能找你們?」
同樣覺慧也望向金池,想要他給個答桉。金池走出房門,朝四周看了看,便覺風景秀麗,若是再此處修行倒也便宜,于是乎,便拿著自己隨身的那根竹杖,指著不遠處的那座老山,對他二人說道︰「往後老師那便在那座山中修行。至于要待多久,老衲也不知曉。不過,若是施主有什麼麻煩,倒也可來尋尋老衲。」
那老漢順著竹杖的方向望了過去,不禁皺了皺眉,然後勸道︰「那座老山里頭時常有些毒蟲 獸,便是我們村寨里頭的采藥人也不敢隨隨便便進山去,若照我的想法,你老兄不如便在我這寨子里頭先待著,我為你尋間沒人住的房子,豈不是美事?」
不過金池卻搖頭回絕他好意,然後說道︰「我見那山多為親切,便是有緣,入那山中修煉,也是順心而為,老兄不必多勸,就此告辭罷!」說完,就帶著自己徒弟往那座山的方向走去。
老漢見狀,也只能留在原地跺腳,心中暗嘆道︰這老兄倒是虔誠,不過是怕過不了幾天便會葬身在那山中。看他為人倒也不錯,屆時去尋幾個年輕後生入山,去收斂他的骸骨,為他安葬也好有個「家」。
而入了山里頭的金池則更加慶幸自己的做法正確,只因為那山中遍地都是些「黃精」啊,什麼人參、黃精、山藥皆是成了年的,而且山中已經是法眼望去也都是些沒有成氣候的動物罷了,更難得可貴的是山間幽靜,靈氣充足,乃是少有的修行場所。
金池把暫時修煉的場所挑選在了一處山崖之上,旁邊又有一處活水流動,不遠的地方又有許多的茂林修竹,正所謂不可屈無竹,此地正好合適。
金池又擼起了袖子,把自己手上的出杖變化成了一把斧子,往那竹林里頭砍起了竹子來,同時對著覺慧說道︰「你也別愣著了,快來,咱們兩人砍些竹子回去造一間竹廬,也好日後修行有個遮風避雨的場所。」
覺慧聞言也一起拿起戒刀和金池一起砍起來了竹子,兩人便這般不吃不喝,砍了成百上千根竹子,然後忙不迭的在那山崖前的一處平整的石頭之上,用竹子麻繩捆綁,打造出一座竹廬。
三天功夫,一座簡易但卻也落落大方的竹屋已經出現在了這深山老林里頭,任誰也不會想到!同樣也震驚了幾天之後趕來為金池收尸的壽仙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