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抱著劉彘,面色蒼白如雪。
之前有多麼的痛快,現在就有多麼的痛苦。
風光不再不說,就連生命都進入了倒計時。
這一刻的王,心中是崩潰的。
她愣愣的沒有說話,因為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才好。
田蚡嘆了口氣,轉身看了眼身後愈發靠近的廝殺,從懷中取出了一個小瓷瓶。
「家姐。」
田蚡緩和了語氣說道「跑是跑不掉了,若是落入他們的手中,必然飽受羞辱,我等還是自行了斷吧。」
看著田蚡遞到自己面前的瓷瓶,王宛如是見著了毒蛇 獸,尖叫後退「不不不,不要!我可是太後!」
這等表現,真是讓田蚡大失所望。
「家姐。」田蚡嘆了口氣「咱們做了什麼,真當別人不知道?現在人家都殺到未央宮了,誰還管你是不是太後啊。」
「彘兒!」王緊緊抱著劉彘,厲聲尖叫「彘兒可是天子!我看誰敢弒君!」
田蚡都無語了。
彘兒的皇位是怎麼來的,當天下人都是傻子嗎?
一句‘得位不正,是為偽帝’就足夠了。
再說了
「家姐,莫不是忘記了少帝之事?忘記了諸呂之事?這才過去了多少年吶。」
數十年前,無天子之名位卻有天子之實權的呂後病逝,轉眼之間呂氏就被屠滅殆盡,而呂氏所立的少帝,更是被直接亂刀砍死。
那少帝比起劉彘來說哪里差了?
甚至于,比劉彘還要更加名正言順。
可那又如何,還不是說殺就給殺了。
看著面色慘白瑟瑟發抖的王,田蚡連連搖頭,這份心性真是太上不得台面了。
他轉頭看向了王姁。
理論上來說,王姁純粹就是屬于被牽連的,因為她沒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此事。
可問題在于,大漢的律法可不跟你說什麼理論不理論的。
漢律,大逆不道與不孝都是第一等的重罪。
而相比起不孝主要針對個人來說,大逆不道的罪名可不僅僅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親族也是同罪。
漢律,大逆不道之罪,主犯當處腰斬之刑,親族連坐皆處死罪,不論不減不赦不免。
不論的意思,就是不考慮你的身份。
不減的意思,就是不給減刑。
不赦的意思,就是天子也不能赦你的罪責。
不免的意思,就是一個也不能少。
王姁身為王的姐妹,只需要這一點身份就足夠了。
歷史上許多謀反之事,為何許多時候都是整個家族乃至于外戚親戚們一起上,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就算是你不上,事敗之後砍腦袋也少不了你,不上也不行,只能是硬著頭皮上了。
像是王姁,像是他田蚡,像是他們家的親人,哪怕是王入宮之前生的女兒都跑不掉。
呃,這里一說,之前與王和離的金王孫好像不算,真是個命好的。
所謂夷滅三族,《漢書高帝紀》注里說的明白「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也。」
王的父親王家,田蚡父親的田家都屬于父族。
當然了,像是田蚡還有王姁他們都是屬于父族里的兄弟姐妹。
他們的母親臧兒的家族,屬于母族。
妻族的話就有點不好說了,田蚡他們簡單,娶了誰誰全家倒霉。
王的話,金王孫是和離的,可殺可不殺,全看那中山王的意思。
但是前任天子劉啟那兒都不好殺了,畢竟真要是較真的話,中山王也在其中。
不過不管怎麼說,劉彘這個少帝的下場必然好不了。
至于後來的九族,十族什麼的,現在是沒有那麼細分的。
之前刺殺李雲澤的那個刺客,也是如此安排,更倒霉的是郭解的族人,也會因為此事被牽連,落個消消樂的下場。
這可真是義氣害死人吶。
嗯,還有程不識等人,就算是程不識本人掛了,他的親族也是跑不了。
這就是封建時代的殘酷律法,一人犯事牽連數十,數百乃至于數千人都有可能。
而漢律這兒,已經是比秦律優化了許多,按照秦律做事的話,倒霉的更多更慘。
若是按照秦律,主犯則是車裂。
至于親族先黥、劓,斬左右止,笞殺之,梟其首,其骨肉于市;其誹謗,詈詛者,又先斷其舌。
就是說親族先在臉上寫字,再挖鼻,砍雙臂,用鞭子抽死,再斬首最後棄市。
若是喊叫謾罵,還要拔了舌頭,端是無比殘酷。
李斯全家就是這麼死的。
田蚡自問扛不住腰斬的痛苦,所以就給自己留下了後路。
此時他絕對是好心,想讓姐妹們避免痛苦。
只可惜王與王姁都被嚇傻了,搖頭尖叫哪里敢吃。
田蚡無奈苦笑,早知今日的話,當初說什麼也不敢讓王姐妹入宮。
否則的話,說不得現在還在家中吃酒喝肉,好不痛快。
極具壓抑氣息的大殿外,傳來了慘烈的廝殺聲響。
不大會的功夫,大批紅著眼楮的甲士洶涌而入。一時之間,整個清涼殿滿是鏗鏘聲響。
一身戎裝的李雲澤走了進來,在他身後的是眾多勛貴百官文臣武將幾乎齊聚于此。
李雲澤的目光,先是落在了驚恐萬狀的王身上。
微微搖頭之後,轉而看向了目光倔強的劉彘。
迎著李雲澤的目光,劉彘並沒有什麼畏懼之色,仿佛是已經坦然接受了一切。
他從王的懷中掙月兌而出,上前兩步說道「有因必有果,既然輸了那就認。只望皇兄能寬恕阿嬌,她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劉彘與陳阿嬌的故事,開頭的時候的確是很美好。
真正的轉折點,還是出自于陳阿嬌長期無所出。
現在的話,自然沒有這些事兒。
李雲澤沉默不語,好似在考慮著什麼。
不過有眼力見的周亞夫這兒,已然是舉起了手中的利刃,高聲招呼「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殺!」
他們老周家,可是有斬天子傳統的。
當年的少帝,就是被周勃干掉的。
年紀上算算,此時的劉彘與當年的少帝也差不太多。
周亞夫的舉動大家都懂,背黑鍋嘛。
主動替中山王把黑鍋背下來,省的在史書上留下什麼污點。
畢竟不管怎麼說,劉彘也是登基稱帝的。
就在眾勛貴們紛紛舉起兵刃,準備一擁而上將這清涼殿化為修羅地獄的時候,李雲澤開口了。
「都出去!」
所有人都頓住了腳步,不敢置信的看著他。
眾人的喧囂與腳步,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雲澤。
然後他們就听到神色平澹的李雲澤再度出言「都出去。」
漢初的勛貴們,都是桀驁的。
哪怕是劉邦在的時候,都不時會有謀反之事出現,更何況是現在。
只是李雲澤與之前的劉桓與劉啟不同,他算得上是馬上天子,硬生生的用自己的實力打出來了威名。
再直白點說,他的實力足夠震懾住這些勛貴們。
還是周亞夫帶頭,眾人默默的退後,直到退出了大殿之外。
李雲澤的目光看向了王「說吧,天子與太後之死,是不是你做的?」
面色難看的王死死咬著嘴角,一言不發。
也不知道是憤怒還是被嚇的說不出來。
倒是田蚡破罐子破摔,大笑著說道「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難道結果還能有什麼不一樣不成?莫要在這里假惺惺,想殺來就是了。」
李雲澤微微搖頭「爾等自盡吧,可留全尸。」
倒不是說他心軟,畢竟是經歷過無數考驗,尸山血海都走過的,哪里還有心軟的事兒。
純粹是沒必要弄腰斬這等慘烈之刑,拖著半截身子連寫七個慘字!
隨即他的目光看向了劉彘「畢竟是先帝之子,退位,圈禁。與陳阿嬌一起。」
當然不會是因為劉啟了,唯一的原因就是在于,他畢竟是歷史上威名赫赫的漢武。
雖說這次的事情沒他的參與跟策劃,可這個時代壓根不講這些,這個時代的規矩就是斬草要除根。
李雲澤願意留他一命,唯一的理由就是漢武的威名。
他畢竟不是這個時代的人,知曉漢武的赫赫武功。
就憑漢武打出了漢家威名,就夠了。
至于說留下了劉彘會導致隱患,有人用他的名頭鬧事什麼的,李雲澤會在乎這個?
說完話,李雲澤也不再多留,直接轉身走出了大殿。
站在大殿門外的眾人,自然是听到了李雲澤的話語。
不少人想說什麼,可又不敢多言。
最終還是周亞夫出面,出言詢問「大王,參與此事之人」
李雲澤側首看著周亞夫,心中對于周亞夫也是有些不滿的。
因為他很清楚,當初長安變故的時候,若是周亞夫真的暴起,憑借他在軍中的影響力,程不識等人能否成事還是兩說。
分明就是想要借刀殺人,除掉想要廢了自己的天子劉啟。
這等人,李雲澤也不會有什麼好感可言。
周亞夫被看的心中一突,仿佛是什麼樣的秘密都被看光了一般心中發慌。
好在李雲澤收起了目光,留下了一句話「依漢律行事。」
大逆不道之罪的漢律,嘖嘖。
周亞夫大聲領命,隨即轉身帶人去辦事。
李雲澤嘆了口氣,囑咐一旁的主父偃「送膠東王去長樂宮。關了殿門,明天一早再開。若是他們不願走,那就送他們上路。」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