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六章 李彥仙

當岳飛帶著兩三千湯陰敢戰士回到相州城的時候,李雲澤正在分析近期的戰況。

此時的戰況非常不樂觀,各部宋軍幾乎是一敗再敗,成建制的兵馬幾乎都快被打光了。

斡魯補帶著金軍東路軍主力攻陷大名府之後,從開德府濮陽附近渡過黃河,隨即南下抵達汴梁城外。

河北各地兵馬被其擊敗之後,京東東路與京東西路的兵馬,也是被擊潰消滅。

粘罕帶著的西路軍主力,從孟津渡河,之後接連攻破洛陽,偃師,鄭州等地抵達邊梁城下。

河東各地兵馬早已經無成建制存在,也就是渡河之後才遇上了京西北路與京西南路的宋軍,隨即也是被擊潰消滅。

也就是說,除了汴梁城內的部分兵馬之外,整個汴梁城四周方圓五百里之內,只有李雲澤這麼一支成建制的軍團存在。

「東西兩路兵馬加起來十五六萬。」

看著地圖的李雲澤摩挲下巴「我這邊也是十幾萬。」

雖然兩邊都是十幾萬大軍,可實際上的戰斗力差距太大。

李雲澤這邊有接近一半都是原本河北各地的禁軍,乃至于廂軍甚至是弓手敢戰士。

河北禁軍最出名的,就是百工作的好,能為軍將們賺來大筆錢帛。

也就是說,他們其實是穿著禁軍服飾的手工業者。

至于說廂軍,那就是個養老的地方。

通常都是招降叛逆,又或者是遭天災之後安置災民的地方。

弓手和敢戰士倒是不錯,基本上都是青壯。可惜的是他們大都沒接受過什麼軍事訓練,想要成長起來需要嚴格訓練以及戰場的洗禮。

「要是戰國時期就好了。」李雲澤略顯遺憾。

戰國時期是真正的全民皆兵,普通黔首農閑的時候也要接受軍事訓練,拉出去就能打仗。

若是大宋的百姓都是一如戰國時期那樣真要是那樣,別說金人打不進來,估模著就連契丹遼國也早就沒了。

可惜儒家興起之後,就只記得聖人們說的話,而忘記了聖人周游列國的時候,是拎著劍背著弓的。

現在已經是靖康元年十二月初,天寒地凍之下很適合北地來的金軍作戰。

而戰場環境,更是一望無際的中原平野。

天時地利人和,簡直各個都對金軍有力。

「王爺。」

當李雲澤考慮要如何打這一戰的時候,牛皋進來稟報「秦御史來了。」

李雲澤眉梢一挑,隨即露出一抹喜色「快快有請。」

不大會的功夫,精神抖擻的秦檜步入營帳,恭敬行禮「臣秦檜,拜見王爺。」

「秦御史辛苦了。」李雲澤虛手招呼「看座,上茶。」

簡單寒暄幾句,秦檜當即拿出了一份密旨「王爺,微臣幸不辱命。」

接過聖旨打開一看,果然是太上皇趙佶發來的親筆所寫的正式聖旨。

聖旨上說趙桓有負所托,罪過之多數不勝數,德不配位。而康王年少聰慧,文韜武略,為國為民當助力太上皇恢復正統,冊封他為太子雲雲。

簡單說就是,貶低趙桓推崇李雲澤,然後讓李雲澤帶兵去把趙桓踢走讓太上皇復位。

作為酬勞,會立他為太子。

合上聖旨,李雲澤含笑點頭「本王知道了,辛苦秦御史了。」

「王爺。」

秦檜俯身過來,壓低聲音「太上皇還有些看不清楚形式,不過不要緊,只要先把大義拿捏在手中,等到事成之後自當請太上皇尋一清幽之處修道求長生去。」

看著眼前這濃眉大眼,相貌堂堂的秦御史,李雲澤心頭感慨不已。

難怪能出人頭地,這腦子就是好使。

「秦御史所言極是。」他連連點頭「秦御史放心,等到事成之後,本王絕不會虧待與你。政事堂上,必然要有一張屬于你的椅子。」

秦檜大喜,急忙起身行禮道謝,外加表達一番忠心。

在他看來,只要自己進了政事堂,那搞定那幫子相公世家的廢物們,成就之前蔡京為相二十載的成就絕非難事。

志得意滿的秦檜很快就告辭離開,他要回到汴梁城里去為李雲澤的歸來造勢。

至于城外金軍,在他看來只要跟去年一樣支付賠金許諾割地,自然會再度退兵,還真好可以把割地賠款的罪名按在趙桓的身上。

出營相送的李雲澤,背手站在那兒看著策馬遠去的秦檜一行人,臉上那讓人如沐春風的笑容逐漸消失。

「康履。」

隨著一聲召喚,隱身在黑暗之中的康履當即出列「王爺。」

「你悄悄跟著去汴梁城,在城內散播消息。」

「敢問王爺。」康履小聲詢問「散播什麼消息?」

李雲澤轉首看著他「在城內散播太上皇與康王暗中相約,秦檜為信使的消息。」

康履傻眼了,愣愣的看著自家王爺,完全不懂這是個什麼意思。

這豈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

「王爺,這是為何啊?」

「不必多問。」李雲澤揮揮手「只管去做就是。」

「是。」

回到營帳之中,李雲澤拿著聖旨開啟時空門回到了現代世界里。

直接去找專業人士,準備將這份聖旨上的字跡進行一番修改。

「好新啊,這是寫了沒多久吧。」專業大師的家中,大師仔細打量著鋪在桌子上的聖旨嘖嘖稱奇「質地倒是真好,跟博物館里藏的那些很相似。這瘦金體的字跡也是,要不是這麼新,我都以為是徽宗親筆。」

「的確是親筆。」李雲澤笑了笑,坐在沙發上翹起腿「能不能改?」

「改是可以改的。」大師有些靦腆的推了推自己的金絲邊眼鏡「只是許多的工序不少,而且」

點燃根香煙,李雲澤非常干脆的詢問「要多少?」

「這個要用許多特殊材料」

「要多少!」

「二十萬!」大師豎起三根手指「二十萬能把上面每個字都給改了。」

吐出口煙圈的李雲澤,側頭向著一旁的酒店管家托尼點頭示意。

那邊管家當即上前,拿出了兩摞大金牛放在了桌子上。

「現在就開始,一個小時之內做完。」李雲澤抬手點了點大師「弄壞了,或者沒弄好。後果自負。」

「請放心。」

極為熟練的將大金牛收起來的大師,擼起袖子開始調制藥水「我是專業的。」

的確是一位專業人士。

先是調制特殊藥水,一點點的將字跡稀釋掉再抽走。

之後按照李雲澤所提供的字條,一個字一個字的重新填寫上去。

大師的字寫的非常漂亮,尤其是一手瘦金體,寫的幾乎是能以假亂真。

等到修改結束,這份聖旨就轉變成了趙佶下詔廢除趙桓帝位,轉而由皇九子康王趙構繼承大統的聖旨!

忙完了改造工作,將聖旨重新卷起來的大師,隨口問了句「要造舊嗎?我認識人可以打折」

接過聖旨的李雲澤,澹澹的掃了他一眼,轉身帶著管家離開。

「造舊也沒用。」

大師坐在椅子上,一張張的清點大金牛「這玩意內容都是假的,誰會相信?倒是那印鑒跟真的似的,也是個高手。」

清點完鈔票,小心翼翼的都給收藏好。

大師拿著手機給熟悉的場子訂座,今天晚上要好好慶祝一下。

這邊剛掛了手機,那邊就听到了門鈴聲響。

大師透過貓眼看過去,外面是幾個穿黑西服的。

「誰啊?」

「查水表!」

靖康世界里,李雲澤召集諸將,當眾宣讀了那份聖旨。

眾將竊竊私語,反應倒也算是平緩。

畢竟之前在真定府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會有這麼個結果。

「這件事情大家知道了就行。」讓眾人都看過一遍之後,李雲澤招呼「現在重要的是,要先打敗金軍。這件事情,等回到汴梁城之後再做計較。」

眾人紛紛應喏,隨即就開始討論要如何應對十余萬的金人主力軍團。

諸將給出了不少建議,有說直接南下渡河的,有說先去攻打大名府斷金軍退路的,有說沿河封鎖不使金軍北返的,有說去拉攏金軍之中契丹人北地漢兒的。

哪怕是以往隨波逐流的軍將,此時也是在李雲澤的面前康慨坦言,提出自己的建議。

在眾多的意見之中,秦鳳軍中一統領提出的建議,讓李雲澤感覺滿意。

這位名喚李孝忠的統領官,提議大軍西行去往懷州孟州,之後從孟津渡過河南下,先行收復西京洛陽城。

李雲澤問他「為什麼要繞路去收復洛陽城?」

「王爺。」李孝忠拱手行禮言「一方面是因為關中還有兵,收復洛陽可下令征召關中兵馬。另外一方面是斷絕金賊西路軍的後路,可逼迫他們單獨過來,或者干脆東西兩路大軍一起過來。」

李雲澤頷首點頭「單獨過來就打,一起過來的話,那汴梁城就解圍了。」

「正是如此。」

「那若是他們都不來呢?」

「那樣更好。」李孝忠干脆解釋「可在洛陽聚集來自關中,荊湘,川蜀各地的兵馬。還有各地轉運的財貨糧餉,聚集實力後一路向東推進逼其來戰。」

大宋的兵馬數量是極多的,單單是禁軍就號稱八十萬之眾。

尤其是關中地區,更是雲集了數十萬的兵馬。

雖然經過連年戰亂,已然是大部凋零,可真要是拼命抽調的話,還是能集中出大軍來的。

再有就是荊湘川蜀的兵馬錢糧,也能夠在這邊集中起來。

在單兵實力不足的情況下,數量就成為了最為重要的砝碼。

心中已有決斷的李雲澤,滿意點頭「你的提議很好,一看就是個有眼光的。李孝忠,本王你叫李孝忠?」

李孝忠急忙行禮「末將確是名喚李孝忠。」

「李孝忠,李孝忠」李雲澤皺著眉頭念叨著這個名字,他總感覺好像有印象。

沉思了好一會,李雲澤的腦海之中 然間閃過了一個名字。

他用力的一拍巴掌。

「李彥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