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6章 一片公心

丘志清實在沒想到,劉虞等人會過來。

今日這除夕之夜,不在家好好陪家人。

倒是跑過來,陪他這個閑人了。

「府邸之中,再過清幽,也不過是鬧中取靜,哪有山間雲隱,鳥獸齊鳴來的瀟灑自如,嫻靜逍遙,諸位請!」

眾人紛紛落座,卻是無人應答丘志清方才的話語。

就連剛剛最先開口的劉虞,一時間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丘志清的話語,看似向往閑雲野鶴的生活。

可大家怎麼知道,他不是在釣魚呢?

劉虞,黃琬等人不說話,便是害怕自己的小動作,被丘志清察覺,此時是對他們虛言誆騙,套他們話來了。

而徐榮,蔡伯皆他們,則是知道,這個真的就是丘志清的真實想法。

正在擔心,丘志清真的一旦放棄權力,自己隱居之後。

他們的處境問題。

兩方人,都因為丘志清的這番話,陷入了沉默。

丘志清笑道︰「怎的如此低沉,難道是哪位不開眼的,讓諸位同僚煩心不曾?」

……

興平元年(第二十四年)的除夕之夜,丘志清算是和諸位同僚,敞開心扉的暢聊了一番,算是吐露心跡。

同時,也在觀察,哪些人,是可以托付的。

那些人,是會在他走之後,露出獠牙的。

這個必須搞清楚,不然的的話,豈不是愧對信任自己的一班人?

自己走了,獨留他們,面對那些家伙的報復。

這種事情,丘志清還做不出來。

經過當晚的一番言語試探,他相信,那些包藏禍心的家伙,定然會跳出來,愈發肆無忌憚的撈取權力,以及好處。

他會等,等時機差不多之時。

將這些人,全部派往其他地方出差。

如此一來,留下的空位,便會被新人填滿。

至少給徐榮等人,一些自保的底牌,用以預防不測。

畢竟人和人是不一樣的,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如何下手。

暫定的,丘志清便打算,等搞定了張魯,便把王允送到成都,去成都當刺史,將劉焉給替換回來,至于他能不能當成這個刺史。

就不是丘志清能夠考慮的了。

相信王允的實力,想要搞定劉焉,應該不難……吧?

至于楊彪,還有伏完等人,丘志清心中亦是有了計較……

興平二年(第二十五年),三月底。

丘志清等一行人,正在長安南門,安門之外,給黃忠踐行,此刻劉範領著先鋒軍,已經快到了蜀口了。

而中軍的黃忠,這才堪堪從長安出發。

說實話,黃忠是有些舍不得的,畢竟自己剛添了個兒子。

然而正是因為新添了個兒子,他才不得不走這一趟。

「諸位相國請回,某定不負眾望,凱旋!」

目送黃忠率領中軍遠去,眾人這才回返。

原本「相國」這個稱呼,是不適合他們的,只是沒有找到更好的稱呼,便臨時用了一用,至于出征踐行的很多流程。

都被他們給省了,這算是心意到了便可吧。

黃忠這一路,是比較受矚目的。

半個月之後,騰驤左衛的馬騰,和騰驤右衛的李肅。

便先後沿著秦直道,前往九原,大家都以為,是北邊鮮卑異動。

可政事堂五人卻是清楚,這是平定天下的重要一步。

四月中旬,在長安前往九原的道路上,馬騰罵罵咧咧,不服氣的嚷嚷道︰「你說段煨那廝,憑啥就可以指揮某?要是他族兄來了,還差不多!」

「爹,你就少說兩句吧,萬一被听到了……」

開口之人,卻是一清秀少年,雖然身著親衛服飾。

可依然俊美異常,對比趙雲,仍是各有千秋。

「听到怎麼了?當著他的面我也敢說,要是他族兄來還差不多,他段煨,也就比我們多廝混幾年,憑什麼指揮我等!」

他說的我等,自然是指他和李肅。

不過李肅卻是不吃這一套,雖然他心里也是這麼認為。

然而他可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議論上官。

否則,他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壽成兄,不知上面派我們到九原,是所為何事?听聞那邊都已經無有戰事了,壽成兄消息靈通,還望解惑才是……」

馬騰確實是消息靈通,至少這個事情,他是知道一點的。

也是,他要是沒有那麼點消息渠道,當初進長安的時機,為何會把握的如此精準。

「伯嚴兄怕是有所不知吧……」

說道此,還特地把後半句,轉成了傳音。

「此話當真?」

馬騰嘿嘿一笑,對于李肅的吃驚,並不以為意,對于李肅的發問,亦是不做答復,而是搖頭晃腦的打馬前行。

只留下有些凌亂的李肅,嘴里還在喃喃︰

「這的有這麼快嗎?真是難以置信……」

片刻之後,回過神來的李肅,臉上一臉激動之色。

這才拍馬上前,與馬騰開始說笑起來,卻是絕口不提適才討論的話語。

馬騰見此,也不再多言,他本人其實也沒有什麼野心。

而今自己過得,也算是瀟灑,丘志清也沒有要弄死他的打算,這感情好,只要自己好好干,定然可以封妻蔭子。

高低也得把祖上的爵位,給要回來不是?

秦直道上,綿延數十里的行軍隊伍,在直道上前行。

速度是一點都不慢,一輛輛大車,在隊伍中間行進,兩旁便是行進的隊伍。

偏西的日頭,將軍士們的身影拉的老長,逆光望去,便如同一隊金甲天兵,身披紅霞,迎著光明,邁向勝利一般。

同樣是四月初,劉備和公孫伯圭,都收到了朝廷的詔令。

根據軍令,公孫伯圭需要率領大軍,前往涼州。

協助涼州牧賈詡,徹底平定涼州,打通西域。

這是常有之事,當初不僅身在遼東的公孫瓚,接到過朝廷的征調,就連遠在丹陽的孫堅,都被朝廷調到涼州平亂去了。

按理說,此時的公孫瓚,應該奉命才是。

畢竟當下,大漢才是正統。

特別是大漢朝廷,恢復了對三輔地區,以及司隸,並州等地秩序的情況下。

不過人總會變的,當初一個遼東邊將,如何與現在自己這位實質上的幽州之主相提並論?

很自然的,公孫瓚以烏桓異動為理由,直接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朝廷派來的所謂「天使」之後,便讓其離開。

當然,是怎麼來的,便怎麼離開。

就連平時的一些,所謂幽州「土特產」都沒給他送。

沒辦法,這就是而今關東諸侯的情況。

而劉備這邊接到的旨意則是︰讓關張二人,率領本部人馬,前往長安集結,接受換裝,隨軍征討漢中張魯。

很明顯,所謂隨軍征討漢中張魯,這件事本就不存在。

黃忠大軍都已經出發半月有余,就算兵力不足。

長安之中,依然還有數萬兵馬。

這其實是劉虞等人,對劉備的一次考驗吧。

畢竟而今,漢室之中,兩個州牧,已經基本不受長安調令,他們還需要劉備幫助他們,恢復幽州的秩序。

當然了,他們所謂的秩序,自然是指朝廷的秩序。

而不是他公孫瓚的秩序。

至于為什麼把大棒直接揮向公孫瓚。

劉虞表示,這其中,他是一點私心都沒有,只是覺得,弄死……弄掉公孫瓚,會對朝廷恢復整個大漢的秩序,有莫大的幫助。

至于私仇,是不存在的。

只要拿下公孫瓚,劉備又信得過的話。

他們有信心,在五年之內,恢復大漢秩序……

對此,丘志清表示有些嗤之以鼻,他其實是想先打掉盤踞中原的曹操,和呂布,震懾劉表,說不得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過讓丘志清意外的是。

除了他自己外,其他四人都贊成先解決公孫瓚。

原因除了劉虞說的那些外,便是公孫瓚一直給關東諸侯輸送戰馬。

這點有些棘手,只要搞定公孫瓚,恢復幽州秩序。

缺乏戰馬的曹操,以及袁紹,怎麼也不可能是朝廷的對手。

丘志清思及片刻,最終還是被他們說服,加上按照規則,政事堂五人投票,就算他反對也沒用,照樣通過。

他自己也不想打破這種,好不容易制定的規則。

這是建立在雙方微弱的信任之上的規則。

要是他帶頭打破……

只不過劉備在在場四人眼中,也並非那麼值得信任,在要不要通知劉備,一起動手這個問題上,大家再次發生分歧。

最後,還是劉虞拍板決定,先考驗一番。

這才有了劉備此刻手中的這份調令。

說實話,劉虞也有些緊張。

要是劉備直接接受朝廷調令還好,要是沒有,那他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面對這種局面,三個皇室宗親,三個地方大員。

三位州牧,都不听朝廷號令。

那他劉虞,真的不知道是應該感到可悲,還是可笑了。

要是劉備接受中央調令,那便一切都好說。

畢竟有了劉備這個先例,那便會給荊州劉表,益州劉焉,做出一個很好的表率。

所以說,劉虞還是有一定賭的成分在其中的……

興平二年(第二十五年)四月初十,鄴城,陰雨。

連綿的雨絲,自昨夜起,便下個不停,伴隨著陣陣悶雷,壓抑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州牧府中,平日里看著還算平整的地磚之上,此刻已是積上了一層薄薄的水鏡,倒映著烏沉沉的天空,以及偶爾透過雲層的光線。

一絲絲雨線,在本應平靜的水鏡上,不停的擊打出一圈圈漣漪。

看起來,倒是頗具童趣。

一個圓形輪廓覆蓋而來,水鏡有了一絲平靜的機遇。

卻是被一只大腳,毫不留情的打破。

「啪~」的一聲,水花四濺,一名高大的紅臉長須大漢,手中持著油紙傘,大步流星的踏碎水鏡,往州牧府大堂而去。

來者正是關羽關雲長!

剛剛平靜下來的水鏡,不由松了一口氣。

仿佛噩夢過去了一般。

可事實上,它高興的太早了。

「啪~啪~」

緊接著,便是一位身穿簑衣的絡腮胡大漢,快步而來,再次踏碎了水鏡,這次不等它休息,緊隨而至的,是一連串的大腳……

州牧府大堂之上,文武分兩列,相對而坐。

剛剛冒雨進來的眾人,仿佛在跨過門檻的那一刻,便自動烘干一般。

干燥的大堂,與外邊連綿的細雨,仿佛身處兩個世界。

大堂中央,巨大的香爐之中,炊煙鳥鳥,在半空中曲折向上。

要是沒有這壓抑的氣氛,再配個茶,配把瑤琴,那便是听雨,焚香,煮茶,賞樂齊全了,可謂嫻雅之極。

然而現在,大家明顯疑雲蓋頂,有些不明所以。

因此,對于什麼嫻雅之事,都沒什麼心情。

原因也很簡單,听聞昨晚主公收到一份長安來的旨意後,便大發雷霆。

大家也不知道是何緣故,大發雷霆這種事情,在他們這位主公身上,可不多見啊,加之今日一早,便召集大家議事。

大家早飯都沒來得及吃,難免有些忐忑。

此時最沉得住氣的,非關羽莫屬了。

就連他對面的沮授和田豐,都略遜一二。

沒讓眾人多等,不多時,後堂之中,便傳來沉重的腳步聲。

腳步聲臨近大堂,先是頓了一下,而後消失不見。

當眾人反應過來之時,劉備已是施施然從後堂走出,腳步輕盈的落座在自己主位之上,面上毫無表情,不見喜怒。

不過從方才腳步聲的變幻,主公的心情,此刻可略知一二。

劉備端坐上首,見眾人一言不發。

仿佛都等他發言一般。

深深吸了一口氣之後,劉備這才掃視眾人,道︰「事情,想必諸位都知道了,昨日長安來了一份詔書……」

劉備一五一十的,將詔書內容,說與眾人。

眾人這才明白,劉備昨日為何失態。

不過此事,他們也插不上什麼嘴,不由把目光投向關張二人。

畢竟長安點名要他們,此刻不關注一番他們,屬實有些說不過去。

面對眾人的目光,張飛的黑臉,黑了又紅,紅了又黑。

關羽的紅臉,亦是不遑多讓,在紅黑之間,不斷交替,頗有種變臉合集的即視感。

不過劉關張三人,都沒再開口,此時,他們說什麼,都不合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