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35章 領兵角逐

興平元年(第二十四年),六月底。

徐州刺史陶謙,連戰連敗,退守下邳。

泰山一線,亦是被袁紹連拜數場,就連陶謙自己,都受傷不輕。

此時陶謙看著手中的書信,已經是沒了最初的氣憤,反而是多了幾分猶豫,他在猶豫,要不要答應袁術的條件。

畢竟袁術只是要求他臣服而已。

而曹操,可是要砍了他的腦袋。

試想一下,都要他的腦袋了,還在乎多砍幾顆,他家人的頭顱嗎?

城都被屠了幾座,還會在乎區區百十人?

可惜,最終陶謙還是沒能如願,因為曹操讓袁術的老部下呂布,去找他麻煩去了,而今袁術也面臨著呂布的攻擊。

只不過雙方一時間,斗得旗鼓相當而已。

七月底,朝廷的旨意姍姍來遲。

正是冊封曹操為豫州牧,冊封呂布為兗州牧的旨意。

只不過傳旨之人,出了點時間差。

到曹操手中之時,比到呂布手中,晚到了那麼幾天。

導致當曹操收到旨意之時,同時送達的,還有呂布和陳宮,佔領兗州大部的消息,曹操氣的,差點把送信之人,給直接 了。

不過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曹操得回去穩住自家老巢,而騰出手來的袁術。

自然而然的,北上和他老大哥,直接干了起來。

興平元年入冬之時,雙方罷兵,卻是被等候多時的劉備,直接給掏了老家。

這點,就連負責監視劉備動態的公孫瓚都沒有發覺,誰也沒想到,劉備竟然會反其道而行之,在大冬天動兵。

直接把袁紹給打懵了,接連失地。

最後,還是得到消息的公孫伯圭介入,這才讓劉備停止對袁紹的追擊。

饒是如此,此番誰都沒討到好。

可能是到了冬天的緣故,大家伙的腦瓜子,都冷靜下來,不過曹操依舊沒有帶著人,前往豫州上任。

因為豫州,東邊是袁術這廝,南邊是大山。

西邊是投靠朝廷的張濟,實在沒有什麼發展潛力。

還不如先把呂布解決,而後佔領兗州,豫州,坐擁兩州之地,何愁不能與長安抗衡?

天降大雪,各家紛紛休兵。

而長安城郊,正在舉行全軍的大比,將要角逐出明年春耕之後,率領大軍南征平叛的將領。

原本預定今年秋收後南下的計劃。

因為關中實在太過凋敝,被迫停止。

至于為何一般是秋收之後用兵,主要是這個時候糧食入庫,大家都一樣,出征之後,還可以就食于敵。

可朝廷這邊卻是有所不同。

主要還是之前提過的,徐榮弄出來的新式軍糧。

不但利于運輸,還能防潮。

否則,誰會沒事,在春耕後用兵。

這個時節,雨水多,不利于行軍,軍械,糧草的長時間運輸,儲備,自然也就不利于雙方大戰。

因此,他們選擇春耕之後的這個時間,絕對是張魯想不到的時間。

而今在長安的留守部隊中,有虎賁四衛,騰驤四衛,以及龍驤前後兩衛,不過龍驤兩位衛將軍,趙雲以及鄒宜。

一個要多陪陪新婚妻子,並不想參加。

鄒宜要去南陽駐扎,順帶改編張濟的部隊,因此並未參加。

至于吳獻,這是被封為司隸校尉,回洛陽主持事務去了。

別看這些衛軍一個衛只有萬人,可一旦擴編,瞬間能擴編到五萬人,而且還是建制齊全的那種,其中也就軍醫營有些難辦。

而今真正角逐的,也就是虎賁四衛,和新成立的騰驤四衛之間的較量。

所謂軍中大比,並不是拉出來,大家一起打個架。

而是非常奇葩的,提出了一個問題。

徐榮讓大家先拿出一份計劃,通過篩選之後,進入第二輪,真正的比斗。

第一輪的所謂計劃篩選,毫無疑問的,直接便淘汰了長時間在北方作戰的虎賁四衛,因為他們對漢中的氣候,地形。

以及將會遇到的困難,毫無心理準備。

想的,還是北方大兵團列陣作戰的原則。

沒辦法,雖然北方也有山區,可是和那些游牧部落打戰。

近幾年都是他們主動出擊,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自然是列陣,軍陣對踫,將軍陣,以及整理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可是這一套,在漢中顯然有些行不通。

在漢中作戰,更多的,還是對通道的爭奪。

對敵人補給通道的打擊,打的都是穿插,迂回,側擊等。

因為大多時候,大家交戰的戰場寬度是有限的,根本無法擺開陣型。

同時被淘汰的,還有騰驤前衛的張繡,以及騰驤左衛的馬騰。

最後的人選,便落在騰驤後衛的黃忠,和騰驤右衛的李肅之間,兩位曾經一起率領禁軍,拱衛宮城的戰友,需要分出一個高低。

黃忠不太想掙,不過自家部下想,他便幫個忙。

而李肅,卻是想要這個機會。

他算是看出來了,而今他的老東家王允失勢。

雖然看在王允主動放棄抵抗的份上,他也得到了一個衛將軍的位置。

可如果自己不去爭取,讓自己的位置,變得不可替代,到時候,一旦人家有想法,他這個平時幾乎是閑職的衛將軍。

說不得什麼時候,便會直接被拿下。

此時,雙方第二場比斗,在長安南門,安門外的龍首原上展開。

規則也很簡單,雙方各出五百人。

手持木質武器對陣,勝者可作為此次南征大軍的主帥,也可以從此,開始編組不對,準備相應的南征訓練。

丘志清等人,在南門城樓之上,看著城外龍首原之上的雙方對峙。

身邊便是雙方的主將,黃忠和李肅。

而城下領兵之人,分別是黃忠的副手。

騰驤後衛,左中郎將劉範。

以及李肅的副手,騰驤右衛,左中郎將甘榮,是原並州軍人馬,從虎賁衛中,調過來,當李肅的副手。

雖說是副手,不過有沒有什麼特殊使命。

誰也說不清楚,李肅本人,也懶得多想,思之無意,何必徒增煩惱。

騰驤四衛中,哪個沒有從虎賁,龍驤中調過來的人吶?

看著城外列陣,蓄勢待發的雙方,丘志清問徐榮道︰「不知徐兄覺得,他們誰的勝算大一些?」

隔著幾個城垛的黃忠和李肅,亦是側耳傾听。

畢竟這位徐相的大名,他們也听說過,當年雁門郡,長城之外,率領一萬裝備不全的雁門郡兵,愣是擊潰了十萬鮮卑大軍……

而後會合丘志清,以不足三萬之眾,硬生生的,將十萬鮮卑精銳擊退。

若非鮮卑騎兵來援,說不定,當初的鮮卑首領檀石槐。

可能連病死的機會都沒有,直接便要飲恨長城之外。

當然了,這是戰報的結果。

實際上是,當初丘志清率領兩萬余人,與鮮卑大軍對陣,丘志清憑借兩萬人,將十萬鮮卑大軍,近乎完全壓制,而徐榮去偷營。

最後嘛,他們的大營也差點被趕來增援的數萬鮮卑大軍給掏了大營。

結果就是兩敗俱傷,不過上報的時候,功勞便記在了徐榮頭上。

「不好說,劉範斗志更強,甘榮水平也不賴……」

徐榮好像什麼都沒說,可實際上,已經給出了結果。

李肅听聞此言,不由有些失落,不過很快便又恢復。

從自己幾次見丘志清的情況來看,他對自己和黃忠兩人,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排斥,甚至對自己兩人還比較客氣。

這說明,以後自己還是有機會的。

當然了,要是他知道,黃忠的兒子,是丘志清的徒弟的話。

估計,李肅大概率就不會這麼想了。

對了,黃忠在丘志清的妙手回春下,給黃敘添了個弟弟……

此時,城外的場中,雙方已經開始試探性攻擊。

頭次相遇,大家都比較小心,不約而同的,擺出了一個方陣,按前後左右中,這種多兵種聯合的標準站位。

騎兵護衛兩側,一邊五十騎。

兩百刀盾,兩百長槍,一百騎兵,這是雙方的標配。

沒有弓弩兵,以免出現無謂的傷亡。

兩百刀盾,分兩個屯,四個隊,前軍邊一個屯,後軍一個隊,留一個隊的刀盾兵,當作中軍護衛。

兩個屯的長槍分列左右,如此既可以護衛左右,防止騎兵側擊。

在前軍,後軍出現問題之時,也可以及時補位。

一個屯的一百騎兵,分兩隊,分列左右。

如此,一個大體呈長方形的陣列,便就此成型。

隨著號角聲的響起,雙方軍氣升騰,腳步隨著鼓點,有節奏的邁動,猶如兩頭巨獸一般,緩慢靠近,試探。

其實一場五百人的戰斗,大可不必如此。

直接沖殺即可。

可他們考驗的,是軍陣變陣指揮水平,自然不能直接上去對沖。

劉範取勝心切,率先進行變陣,在雙方還未踫撞之前,便率先派出兩翼騎兵出擊,目的竟然是對面甘榮的兩翼。

甘榮毫不示弱的,派出自己的騎兵攔截。

且隨即開始變陣,變成刀盾與長槍交替的陣型。

這原本是一種應對騎兵沖陣的做法。

不知為何,用以對付刀盾兵。

雙方騎兵,並未相互踫撞,而是非常有默契的,剮蹭了一下,淘汰了自己,和對面的一些兵力,便在龍首原之上,相互追逐起來。

雙方騎兵,在陣列周圍游動。

時不時的,在對方兩翼,以及後軍發動恐嚇。

最終還是無法出手,眼看這般下去,很有可能直接平局。

劉範令旗一揮,號角聲一變,兩隊騎兵,驟然合一,如尖刺一般插入甘榮左軍,與後營的結合部,導致甘榮左軍陷入了短暫的混亂之中。

劉範抓住機會,讓右軍和中軍,一同壓上。

一舉將甘榮左軍擊潰,而剛剛沖出甘榮左翼的騎兵。

則是將集合而來,晚了一步,打算直接沖擊劉範右翼的騎兵給截住。

而今也不再游走纏斗,只需要劉範的騎隊,能夠纏住甘榮的騎隊即可……

看到此,安門城樓上的眾人都知道,勝負已分,無需再繼續下去了。

「 ……」

鳴金之聲,自城門樓下響起,響徹整個龍首原,雙方開始慢慢後退,檢查傷員,回營休息去了。

這場不算大的戰斗,僅僅只持續了半個多時辰,一個時辰都沒到。

劉範的騎兵,曾經數次從他們選定的突破口路過,可雙方騎兵追逐,被劉範騎隊幾次戲耍之後,有些放松了警惕。

導致被一擊而中。

而相對來說,劉範這邊的軍卒,不論是意識,還是反應,都略勝一籌。

這場比試的結果,很快便呈遞政事堂。

雖然五人之中個,丘志清和徐榮都在場。

不過流程還是需要走一遍的,守規矩,又何嘗不是悟道的一種呢……

時間一晃,便是興平元年(第二十四年)的年節。

這個年,是丘志清這幾年來,第一次獨自過年,頗有一種,孤寡老人的感覺,不論是意境,還是樣貌,都算。

之前還有張寧,黃敘等人。

而今,這兩人,也被丘志清趕出去游歷了。

別說,自己一個人吃年夜飯,竟然還有滋有味。

好吧,他多少有那麼一點點的惆悵。

丘志清冷清的府邸,卻是與燈火闌珊,熱火朝天的熱鬧長安城,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半年來的一切,無一不證明,

這位升任國相的曾並州牧,是一把執政的好手。

至少比以前的什麼王允,董卓,李傕郭汜之類的,要強很多。

其實丘志清沒覺得自己做了什麼,他只是給了大家,

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僅此而已。

這些熱鬧,喧囂,以及初具規模的繁榮,都是他們自己努力的成果,跟他自己的關系,好像也沒那麼大。

一道院牆,仿佛將長安城中的紅塵氣息,隔離在外。

牆外是滾滾紅塵,牆內,是清幽寧靜……

不過,丘志清這難得的清淨,很快便被人打破。

正嗑著瓜子,看著道經的丘志清,忽然抬頭,迎著他的目光,走進來的,卻是徐榮,蔡伯皆,劉虞,黃琬等人。

就連平時不怎麼待見他的王允,都在其中……

「諸位同僚,這是何故啊?」

「久聞沖和兄府邸寧靜通幽,乃是修心養性之上佳場所,而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