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2章 大膽嘗試

在改開的路上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也必須是不懼失敗的。

關于這屆春晚,已經確定了創新的基調,確定了在工人體育場演出的方案。

眼下只能走完這條路,並且盡量的把這條路給走好,不能知難而退。

好在提前意識到了不足和缺陷。

全台上下都在盡力的避免失誤,台長更是多次向上級申請經費。

由于在開放式的舞台表演,暖氣是不可能有的,只能從演員和主持人的服裝設計上達到保暖的效果。

這屆春晚的服裝設計跟程觀禮原世界里85年春晚的服裝有了很大的變化。

不再是女主持人穿套裝裙,男主持人穿西裝襯衣了,而是換成棉服大氅。

演員也從夏秋季節的服裝風格變成了冬季的衣服。

雖然沒有夏季的衣服看著好看,但估計不會再出現凍得鼻子通紅唱歌的現象。

此外燈光也比原計劃的增加了兩倍,不但使得舞台上一片光明,連觀眾席都有燈光照耀。

音響設備也比原計劃多了一倍,還特意進口了五部對講協助行現場調動。

到時候不但舞台邊上有音響,觀眾席的後方也會安排上音響設備。

這些還不夠,還得在演出內容上增加能點燃現場的氣氛的節目,程觀禮向黃老師提議的腰鼓表演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可惜沒有現場可投影的大屏幕,不然演出效果就更能提高一個檔次。

黃老師在央台擔任了多年的歌舞導演,這點他是行家,知道怎麼演能演出氣勢。

只是沒想到程觀禮提議他一下讓三百人上台。

依著原計劃搭建的舞台可無法讓三百人一起表演。

如果擴大舞台,就失去了提前設計好的現場舞台造型。

「一百人已經是極限了,腰鼓打起來很佔地方,咱們的舞台沒有那麼大。」

「老師,那就把舞台上的造型去掉一些唄,既增加了舞台面積,還減少了經費的投入。」

「嗯……我想想,確實……原本我打算讓所有的演員從一個高台子上手拉手走入舞台,把這個高台子去掉也未嘗不可,觀禮,我還以為你這次比較保守呢,沒想到你比我還大膽,竟然要三百人演一個節目,就不知道能不能過審了。」

程觀禮有著未來世界的經驗,如果不建議,眼看著85年的春晚遭遇滑鐵盧,那就是他的不地道了。

改變演員和主持人的服裝造型,增加燈光、音響和對講機,那都是硬件的加強。

再提議一個適合在體育場出現的集體表演振奮人心的節目,就算是完成自己的任務了。

現在也就是人手少,經費不足,不然的話,他真敢提議黃老師按照08年的奧運會開幕式去演。

就算能達到十分之一的效果,也能把一屆原本失敗的春晚變得成功。

三百人表演一個節目,在當前還真不好過審。

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鋪張浪費,听起來三百人表演一個節目,表演完就走,確實有點大費周章了。

但要是申請表寫得好,也不是不可能。

黃老師一下子增加了三個節目,一個三百人的腰鼓表演、一個舞獅表演加一個舞龍燈。

三個節目穿插在整個晚會中,主要的目的就是點燃全場的氣氛。

而腰鼓代表了分田到戶後的農民群眾的精神面貌。

舞獅舞龍代表著文化傳統與蒸蒸日上的社會經濟。

一掛上正治的因素,上級還真批準了,這幾年就是這麼開放,就是這麼敢讓人去嘗試。

關于選人和排練,根本不用程觀禮多操心。

黃老師是行家。

為了增加真實性,他直接從秦地找了三百個壯年。

這些人全都三十出頭,從小就會打腰鼓,而且一個個都是切實享受到分田到戶好處的人。

接到央台要上春晚的任務後,當地公社積極配合,立即把人選出來,送到省文化團里接受培訓排練。

吃住全免,家里的農活公社派人幫忙給干了,還給這三百人下了死命令,打出黃河邊漢子的氣勢來,不許丟人!

至于舞獅,黃老師直接找來了南獅和北獅的代表。

這下冀省徐水和廣粵佛鎮的舞獅人能同台了,而且還都在心中較著勁。

舞龍燈在巴渝之地找的人,可以說著三個節目全是民間的表演者,而且都適合在室外開放性的舞台表演。

如果說在工人體育場表演是個創新,那在讓三組民間草根人員登台表演就是更大膽的創新。

三組表演者接到通知後,全都在各自的地方展開了辛苦的排練。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誰都不想痾台上丟人。

黃老師去這幾個地方監督他們排練,而是把排練任務交給了地方的文藝團。

到了臘月他們都進京後,才統一的查看他們的排練效果。

轉眼到了深秋。

程觀禮和蘇瑩進入了大四,再過一年他們就算是告別大學了。

說實話,大學對于他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不願錯過的一段經歷。

要說對生意和工作的影響,沒有普通人那麼大。

尤其是程觀禮這種穿越來的人,對未來的局勢了如指掌,早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大學就是一段經歷而已。

這段時間,泡椒廠的產量慢慢達到了一個穩定的數值,月產四萬斤,突破五萬斤很難。

主要原因是工人包裝速度、原材料運輸和廠地有限的三個因素。

再一味的擴招工人就會增大人工成本,在機械化包裝線研制出來之前,擴招工人不是合理的辦法。

加上原材料運輸成本的問題,更使得利潤有所降低。

而且首都的廠房租用價格也不便宜,已經不適合大面積的租賃。

除非再從南方開個分廠,不然再毫無克制的提產就劃不來了。

想了想,程觀禮和蘇瑩決定,可以在湖湘開分廠了。

那樣原材料運輸、人工和廠房租賃的成本都會降低,還會降低成品運輸的成本。

如果在湖湘開個食品廠,那麼長江以南的訂單都能讓湖湘分廠生產。

大的食品廠就是要開遍全國的,不能固定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關于開分廠的事,程觀禮和蘇瑩沒有立即去做,主要還是沒有人手。

他們兩個沒有時間,首都的泡椒廠也離不開徐玉珍,吳素萍出師還早。

眼下只能慢慢等著。

易經中有一‘需’卦,就是說天地間有些事急不得,必須等。

等著等著,便等到了年底春晚開始的時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