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章 本王又不是聖人,哪有那麼厲害?

國子監,大講堂。

朱橚的話讓在場的監生紛紛懷疑人生,因為他們很多人都心動了。

治下的百姓任由他們欺壓和剝削,就算真的有刺頭站出來,大可以安撫或找罪名關起來。

實在遇到了硬骨頭,從牢里出來後非要鬧著去告狀。可知府、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衙署,皆在這張大大的利益鏈條之上。

多花點錢走點關系,說不定就能將此事壓下來。而且貪污十次一百次,說不定才有這麼一個愣頭青。

眾監生的意志在不斷動搖,不知道自己能否在這樣的誘惑前堅持本心,做一個清官?

他們仿佛身處多年後,自己走馬上任後的困境。貪,還是不貪?

「先生,那我們該怎麼辦?若是身邊的人都是如此做派,吾等何以自處。」

監生們紛紛發問,想要尋求一個答桉。

更有人開始懷疑自己的堅持,「先生,如果只是我們不貪,而身邊的人都在貪,對百姓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胥吏、知縣,對于百姓是層層剝削,即便有一部分人不貪,不過是便宜了別人,白白減少了自己的灰色收入。

朱橚聞言後,只是澹澹的回道,「這就是本王今日站在這里的原因,只有個別官吏不貪自然解決不了問題。

可你們若是人人廉潔清明,就如同往腐朽的死水中不斷倒入清水。清廉官吏越來越多,就有機會扭轉朝廷的風氣。」

他從來沒有期望自己講學後,國子監走出的都是清官。可只要有更多的人在任上恪守本心,多堅持幾年。

如今做的一切就不算白費,渺茫的希望總比什麼都不做要好得多。

「本王再給你們算一筆賬,日後爾等若是選擇成為一個貪官,的確可以在短期獲得巨大利益。剝削百姓以中飽私囊、賄賂上官,快速獲得升遷。

可你們可曾想過,官升得越快,當得越高,就離都城和父皇越近。距離斬首和抄家也就更近了,從長期來看是極不劃算的。」

在後面站著的衙署大臣們,不由得思考朱橚的話。比起在地方任職的時候,他們在都城的確是小心翼翼、擔驚受怕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驕陽掛到了穹頂最高處,晌午快到了。

第二次講學戛然而止,很多監生紛紛陷入了思考。

朱橚在離開的時候,忽然看到了一個熟人。

「許御史?」

站在後面听講學的御史中,赫然有曾經在鳳陽一起查桉的許茂彥。

「見過周王殿下。」,對方對著他行了一禮。

「正好,和本王在雞鳴山上走走,看看山上的風景。」

「在下卻之不恭。」

兩人隨即向著雞鳴山的半山腰而去。

許茂彥斟酌地說道,「周王殿下,您這兩次的講學在下都听了,您似乎並沒沒有給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

教給國子監的監生們,如何當一個清官,如何出淤泥而不染?」

朱橚只是搖搖頭,「本王又不是聖人,哪有這麼厲害?清吏治是歷朝歷代都有的棘手難題。

從周朝以來,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吧,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這些英明神武的帝王們,還有孔孟朱熹這樣的當代聖人,都沒提出一個一勞永逸的辦法。

本王年不及弱冠,又能做些什麼?不過是多些告戒,讓監生們在上任前多些準備。寄希望此舉能多幾個清官,改善朝廷之風。」

听到這話,許茂彥不由得感慨,「周王殿下說的是,蕭何、張良、房玄齡、魏征、王安石、寇準,這些都是冠絕當代的良相。

可他們依舊沒能解決貪污之風,只是盡可能地將其遏制,從來不能將其扼殺。」

「所以啊,你我只能盡心盡力,求一個問心無愧罷了。」,朱橚說著就邁步踏著台階而上。

而許茂彥看著朱橚邁步上台階的背影,心中忽然有幾分季動,眼前的人雖然不是聖人。

可在他和很多人的心中,朱橚是洪武朝距離聖人位置最近的人。

「殿下,說不定您以後能想出辦法呢?」,許茂彥跟上了朱橚的腳步。

「哈哈。」,朱橚帶著自嘲地笑道,「若真有那麼一天,那本王可就是大聖人了,到時候讓你們都來跪拜本王。」

許茂彥笑著回應道,「若真有那麼一天,在下定然和眾御史對您三叩九拜。」

「哈哈。」,朱橚只是一笑,並未放在心上。

可這番對話卻是在以後一語成箴。

與此同時的中書省,政事房內。

朱橚第二次講學的內容,擺在了胡惟庸這個新任宰相的桌上。

「周王想做什麼,都不必去管,將你們的心思都放在政事上。陛下的壽誕快到了,不要讓瑣事掃了陛下的興。」

胡惟庸對于講學內容雖然有幾分認同,可並不在意,他更在意地還是政事。

「相國大人說的是,下官明白。」,平章政事魏鑒和一眾參知政事拱手說道。

「朝廷最近有幾件緊要事,你們用心一點。其一是衛國公得勝歸朝,讓兵部的加緊匯總戰果,以便于盡快擬旨褒揚。

二是陛下要挑選部分武臣子弟在國子監讀書,盡快給本相名單。三是太平、宜興和錢塘的水災,吩咐當地布政使司用心賑災。」

「是,胡相!」

現在的胡惟庸倒是有幾分宰相的做派,在眾大臣面前頗有威嚴。且在短短幾日就將中書省管的井井有條,效率比以前還快了幾分。

眾人散去後,胡惟庸繼續和心月復魏鑒吩咐著。

「有幾件重要但是不著急的大事,你要上心。一是佔城、三佛齊、真臘等小國要來進貢了,要展現我大明上國之風。

二是陛下準備在年節後分封十一皇子等人為王,封賞湯和為信國公。你盯著禮部,早點開始準備這些事情。」

魏鑒將其記在心中,拱手說道,「胡相,下官知道了。」

隨即他小聲地說道,「胡相,還有那事?」

聞言的胡惟庸想了想,站起身悠然地說道,「陛下打算在年節後召集十二省的布政使和知府入朝進諫。

這些人自然是要分個三等的,哪些人要被評為上等稱職,哪些人評為不稱職,你心里應該有數。」

魏鑒听到這話臉上頓時多出幾分笑容,恭敬地說道,「胡相請放心,下官心中有數。」

這是一個籠絡人心的絕佳機會,可以讓他們派系的人更快上位晉升,充實朝堂六部和。

「嗯,做好了這件事情,本相也好和陛下建議補上左丞的空缺。」

「多謝胡相,下官一定盡心盡力。不過右丞相那邊,是不是打聲招呼?」,魏鑒听到左丞二字,心中不由得火熱幾分。不過他有些顧忌汪廣陽這個右丞相。

可胡惟庸只是擺擺手,「一個空架子而已,管它作甚?」,

他分毫不講對方放在眼里,言語中多出幾分霸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