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八章 貪官和清流的一致認可!

翰林院內,一群翰林犯了難。

「先生講的內容有些是相符心學,有些搭不上邊,要不要收錄到傳習錄中?」

翰林們意見各不一樣,有的認為應該分門別類,其它人認為朱橚講的應該全盤接受。

「既然是先生的教誨,那自然是要全部整理抄錄到里面的。」

「可先生講解的不全是心學,而是教導國子監的監生們為官之道,應該另外收錄。」

最後爭論不休的雙方看向了李謙,和朱橚關系最親近的大弟子。

「李翰林,你說是要分開收錄還是要收錄在一起?你的看法呢?」

被問到的李謙想了想,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不妨在傳習錄後面加個附錄,用來記載先生每次講課的內容。

知行合一、致良知、誠心,先生所講的並非是心學單一內容,而是心學在現實中具體的運用。」

此言一出,兩方的翰林都能接受,「不錯,先生講的並非是心學的單一部分,而是教導我們要融會貫通的運用。」

「附在後面好,將講課內容一字不刪地寫上去,看完後還可以翻到前面的部分對照,對心學就能更好的理解和運用。」

打定主意的翰林們開始動手,最新一版的傳習錄就出爐了。

原本有人打算整理幾年,等內容足夠豐富再傳出去。不過李謙等人為了盡快傳播心學這門新學問,退而其次選擇了一次次更新。

很快,六部衙署之內也開始討論朱橚的這次講課。

如何當一個合格的貪官?

光是這個標題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大明朝貪官二字是所有人避之不及的。

因為皇帝的厭惡,因為大明律中嚴苛的斬首懲罰,讓每一個官吏都不敢沾染半分。

「教國子監的監生當貪官,周王這課講得倒是有意思。」

有人將講學內容傳看,「快看,周王教監生當貪官呢。」

「當真,讓我看看?」,六部衙署內的大臣們,紛紛圍聚在一起翻看講學內容。

幾十個呼吸的過去,原本當做笑話看的眾大臣,起初是滿臉的笑容,看完內容後就變得凝重。

「周王說的這些,似乎有幾分道理。」,有人重新翻到前面仔細看著。方才只是大概瀏覽,現在他們才仔細品讀里面的詞句。

「官,權,一個木字一個又字。拿著枝條鞭撻犯人的獄卒?這個比喻倒是有點?」

上面的那些實例不算什麼,很多人都經歷過,甚至是自己就用過。

然朱橚提出的權字解析,讓他們陷入了沉思。越想越覺得對方說的有道理,要謀得私利遠不止貪贓枉法這一條途徑。

而且收受賄賂、貪贓枉法的風險也太大了。太過于明顯,遠不如朱橚提出的這種合法合規地使用手中權力。

身居高位的大臣看完後深以為然,初入官場的大臣看完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種牟利方式。

很多人其實都是沿承了舊習,按照自己前任的方法行事,從來沒想過這些牟利之法的本質如何。

朱橚現在說清楚了,而且說得很清楚。

之前心學出世後,朝廷上只有半數多點的人翻閱,認真研習就只有翰林和御史等少部分人。

然心學沒有做到的事情,國子監的講學內容做到了。

一時間,無論是隱藏在朝廷里的貪官,還是正直清廉的清流們,都人手一份拿著朱橚的講課內容看著。

前者仔細研習朱橚的講學,希望能從中悟出更安全的牟利之法。後者則是仔細研習,想著如何更好地調查揪出貪官污吏,讓他們的手段無所遁形。

當然,這篇講學的內容自然也傳入了朱元章耳中。

文華殿。

朱元章看的不是奏折,而是朱橚講的為官之道,如何當一個合格的貪官?

「哼!簡直可惡!」,他將紙張狠狠地拍在龍桉之上,不知道在罵朱橚還是在罵里面涉及到的貪官污吏。

坐在龍桉旁邊的朱標,只是一如既往地勸道,「父皇請息怒。」

「來人,把周王叫過來!」

朱標繼續勸道,「父皇,這篇講學兒臣也看了,上面講的是貪官污吏不假。可出發點還是好的,五弟總歸是想教監生向善。」

「咱當然知道這小子的想法,可現在清官沒出幾個,全學著當貪官了!」

朱元章敏銳地意識到這篇講學的非同尋常,加上朱橚的名氣,影響將會很深遠。

所以他打算當面把對方叫來當面問問。

沒過多久,朱橚就探頭探腦地出現在文華殿。

來之前他傳話太監听說朱元章生氣了,就有點不敢進殿,生怕自己的腦袋又被敲。

「兒臣見過父皇,見過大哥。」,朱橚在門檻之後不足一步的地方站著,沒有分毫上前的意思。

朱元章見狀不由得眉頭挑挑,抬手讓兩個禁衛將朱橚拉到了龍桉前。

「父皇,找兒臣何事?」,朱橚訕訕地笑笑,心中想著自己最近又犯什麼事情了?

「看看你做的好事!」,朱元章沒好氣地說道。

朱標的眼神示意了一下龍桉,上面是他講學的內容,朱橚立刻了然拱手解釋道。

「父皇,兒臣只是想讓國子監的監生們懂得為官之道,是為了。」

朱元章拿起了那篇講學,打斷了他的話,「所以你就教他們如何欺壓勒索百姓?

咱知道你的想法,可你難道不怕你講的這些東西傳開了,會有更多的人選擇貪而不是恪守本心?」

朱橚想了想抬頭說道,「父皇,兒臣認為不會。有些東西說出來就是見了光,就不能繼續隱藏在陰影之中。

就如秦淮河旁的火熱店鋪,走俏熱賣的貨物。當一個賺錢的門路被所有人得知後,那這個門路就不再賺錢了。

貪官或許听了兒臣的話有所感悟,可清官和御史們將對他們更加知根知底,能夠更好的揭發和監察貪官污吏。」

朱元章知道朱橚心中有數,臉色好轉了許多,澹澹地說道,「起來吧,和咱說說你是怎麼知道這麼多的?」

暗呼過關的朱橚這才笑著起身,「父皇,兒臣可是在兵馬大牢內待了一整天,該看的都看見了。還有一些是從許御史口中,以及在鳳陽走訪百姓那里得知的。」

「看來上次鳳陽沒白去,以後講完課後送來一份讓你大哥看看。」,朱元章轉頭叮囑朱標道。、

「你雖然和咱處理了多年政務,可這些東西是朝臣不會向你說的,你坐在文華殿也看不見的。」

朱元章知道很多地方有貓膩,可知道的總歸不如朱橚說的仔細,所以他看完後才會生氣貪官污吏的所作所為。

「是,父皇。」,朱橚拱手說道。

就在他松了一口氣,以為沒事的時候,朱元章忽然開口問道,「前幾天發現的祥瑞怎麼回事?為何不向咱匯報?」

說著,他就讓太監陳保拿過來一株長長的稻穗,上面的稻谷已經去去除,只剩下空枝桿。

可依舊看著不尋常,普通稻穗和其沒得比。

朱橚一愣,隨後連忙解釋,「父皇,這是我和雄煐在一個南洋商人那里買的,不是什麼祥瑞!」

朱元章給他的頭上賞了兩聲響的,「放屁,哪有稻穗長這麼長的?就是祥瑞!」

雖然身為皇帝,可朱元章從來不是文鄒鄒的,不稱朕而是咱。偶爾也會像現在這樣,罵幾句髒話。

朱標隨後拿出了一份口供,上面是商鋪掌櫃天花亂墜的夸贊。

大意是這株稻穗是上天為朱元章的仁德和寬宏所感,特此降下祥瑞,預示著大明將會是遠邁漢唐的盛世。

後面就是對皇帝的夸贊揚溢之詞,朱橚都有點看不下去了。

「父皇,真的是兒臣花三兩銀子買的!」,他顯得非常無辜。

可此時此刻的朱元章,一門心思認定這玩意就是上天降給他的獎勵,他向來最喜歡祥瑞一類的東西。

而且稻桿沒有任何作假的痕跡,比正常的要長出三倍多。

「逆子,這次咱就不和你一般計較了,下去吧。」,朱元章擺擺手,表示自己大度。

朱橚只是一臉的無辜,心中暗道封建迷信要不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