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八十四章、入局、赴筵

「注冊在百慕大?」

樂會民點了點頭喝著茶︰「花了一些時間,這些信息是從他們主要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浩華那邊拿到的。」

那天安排這個「任務」給他後,樂會民很賣力。

宋陽嘖嘖感嘆了一下之後就繼續看起來。

「匯豐集團、渣打集團……」宋陽嘴角有意味深長的微笑,「注冊主要業務是物業投資、金融服務,放債……」

他搖著頭。

在成立的91年,確實是極度需要借助外資的階段。

五六年過去了,這個由華創投和一些外資在香島注冊成立並上市的華國置業,到底有多少窟窿?

至少從史柱那邊給的消息來看,巨人大廈的樓花,華國置業手上持有的份額差不多6000多萬,超過巨人集團樓花債務總規模的一半。

而華國置業是以基金的形式存在的,通過在香島運作,恐怕還牽涉到許許多多香島的普通市民。

史柱說,當初買樓花的主體是香島人。朱自強他們在朱海溝通後,才發現主體中還有一個主體,正是與華創投有關的華國置業。

「你結識的那個高管叫什麼?在華國置業擔任什麼職務?」

「叫渠安,物業經營部的部長。」樂會民很直白,「只是打工的,沒有股份。」

「不好辦啊……」宋陽輕嘆一口氣。

公司注冊在百慕大,架構應當是很復雜的,而且股東中也有匯豐、渣打這樣的大集團。

大股東華創投現在雖然已經上了名單,但畢竟是引而不發,沒有立即著手處置。

宋陽原本的想法是︰借這次想到股市會腰斬的機會,現在二級市場購入相當比例的股份。

然後,華國置業手上的6000多萬巨人大廈樓花債務是另一張牌。遭遇股災,這6000多萬「壞賬」在財報上很難做。業績差,股價怎麼漲回去?宋陽屆時舉了牌,再到董事桌上商討這6000多萬的事。

但華國置業的股東成分這麼復雜,他們的窟窿也不止這一個地方。

人行潘勝給他的資料里,華創投17億多的壞賬,華國置業這邊就有一小半,達到8億多。

這個評估,是因為他們已經有個初步判斷︰香島匯率雖然會被守住,但股市的泡沫被刺破將是必然的。

華國置業在香島投資的不動產、金融產品、股份乃至放出去的債務,風險概率極大。

當然了,如果華創投在背後繼續支持、勉力消化,也不是不能撐過去。但是現在的判斷,華創投成立的初衷已經變質了,將是要被挑破的膿瘡。

這樣一來,華國置業的前景已經清晰可見︰風險轉化為壞賬。

「宋少,是準備怎麼辦?」

宋陽放下資料,手指輕輕敲著桌面。

沉思片刻之後,他對樂會民說道︰「這樣,我還需要華國置業的其他往來銀行。工行、永隆銀行我知道。但華國置業的其他資金來源,不論是其他金融機構又或者民間資金,這部分情況我得模清楚。」

「宋少,你得讓我知道戰略目標是什麼啊!」

宋陽笑了起來︰「他的母公司,燕京的大領導想要讓我們接手控股。華國置業本身嘛,也不能波及香島過多的本地利益,影響安定。」

樂會民這下對他的「任務」之一更清楚了。

這算是任務還是獎勵?轉手就是一個在香島上市的公司啊!

「匯豐和渣打在香島這邊的負責人,我能約出來。」

听了他的話,宋陽卻搖了搖頭︰「不用急著驚動他們。」

這兩家都是英系的銀行,各自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業務遍布全球。

華國置業這麼個「小投資」,在他們的業務中只是一個小角色。

幾年合作下來,匯豐和渣打顯然不可能真按照華創投當初的設想一樣,去投資華國的高新技術產業,通過長線回報來獲利。

潘勝不是說了嗎?違規炒作房地產、期貨。

誰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深?先盡量了解清楚更多細節才行。

……

向勝確實在玩對沖。

在他看來,宋陽既然帶著大資金來到香島,有任務,而且說明了關于香島的這部分動作是長線,那就沒事了。

向勝也相信,香島雖然驟有風險,長期來看肯定是會更好的。

畢竟燕京那邊花了大力氣,絕不可能是為了把香島搞垮。

所以那邊長線穩賺,而短線呢?當然是做空了。

何況還得到了「匯市無憂,股市難說」的觀點。

「黎生。」今天他約到的,是匯豐銀行香島分公司投資部的一個副總監黎憲,「現在傳得神神叨叨,你們這邊有沒有靠譜的新基金?錢放哪里都不放心啊。」

黎憲意味深長地看了看他,端著的方杯中洋酒搖了搖︰「觀察了兩個月,看樣子真沒有大動干戈改變做法的意思。我們這邊正在籌劃新項目,勝哥你消息好靈通啊。」

「都是朋友幫襯。」向勝笑著與他踫了踫杯,「能不能說說看?如果我覺得行,可以認籌5000萬。」

黎憲心中一動,臉上卻波瀾不驚︰「說說是怎麼?憑我們匯豐的招牌,難道還不夠?」

「這不是現在風太大嗎?」向勝扯了扯理由,「投資方向總能說說吧?」

「股市。」黎憲澹澹說道,「風確實很大,沖擊在所難免,應該有抄底的機會。」

「那……抄底之前呢?」向勝目光銳利了不少。

「勝哥,一損俱損,我們是在香島吃飯的。」黎憲臉上露出了笑意,眼神曖昧,「當然只能做哪些對香島穩定有益的事。」

「確實如此。」向勝再次問了問,「抄底嗎?但是,抄得準嗎?」

「勝哥,我們可是專業的。」

兩人笑眼望笑眼,隨後嘴角也都翹了起來踫了踫杯。

「等黎生的消息!」

向勝知道他們確實專業的,但表面上這些鬼話,反著听就好。

那些國際游資要做空香島,香幣從哪里來?還不是從香島這些大銀行和大金融機構中借。

以他對黎憲這些人的了解,怎麼可能肉擺在面前卻不吃?

跟著咬一口是肯定的。至于抄底,如此「專業」的他們自然能判斷甚至控制出那個底來。

就算有偏差,差得也不多。

一旦燕京或者香島金管局這邊有要求,也得先知會到這些大銀行。

自覺算無遺策的向勝這下徹底安心。

甭管接下來的香島風雨有多大,他已經把自己多年積攢的資產都分別安頓好了。

黎憲也確實正在籌劃一期新的基金,投資的方向是香島股市。

「韓哥,你們華國置業那邊要增發的新股,還有那些債權打包的金融產品,計劃做好了沒有?」

他聯系的是華國置業的執行董事韓安。

「都是已經討論好的事,黎總監擔心什麼?」

「韓哥,我這邊是可以參與認購。但資金募集到手之後,我們這邊的貸款,金總可是很關心啊。」

「放心吧,一定按時,我這邊還想盡快把股權質押成現金出來呢。」

黎憲臉上帶著笑容,跟他寒暄兩句之後繼續聯系更多人。

風暴刮到香島之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門路的人全都在想各種辦法避險甚至割韭菜。

只有茫茫多的股民看著正在高位震蕩的曲線,眼楮瞟著過去幾年里一直上揚的曲線,憧憬著已經順利過渡之後的香島股市繼續再攀高峰。

……

金融市場除了股票,還有茫茫多的金融衍生品。

這個領域是普通人不敢輕易踫的,但也成為許多專業機構進行隱蔽操作的空間。

這個方面,宋陽同樣不甚了了。

他只看到「自己」被拿出來作為華國置業的一個利好消息進行宣傳了。

就是巨人大廈的接盤事宜。

作為巨人大廈樓花的主要擁有者,華國置業買那些樓花當然不是為了以後要用辦公樓,純純投資而已。

巨人集團掛了之後,如果沒有新的接盤俠出現,那6000多萬毫無疑問會變成壞賬,是一筆失敗的投資。

就算最終經過多年官司收回一些錢,那也已經無法覆蓋資金成本,更談不上投資獲利。

現在,巨人大廈居然有了接盤俠。

而且接手的一方來頭不小。

之前宋陽在香島有些名聲,但主要是因為與周慧雅的故事,在普通人眼中,宋陽的身份是「音樂才子」,「廣告公司老板」,是個創意型的人才。

但現在圍繞華國置業股票的前景,財經專家解讀出來的宋陽是︰華國炙手可熱的新興電子企業三友電子的幕後老板之一,和愛高電子也有戰略合作;是投資了波道、和華通進行戰略合作、還在全面布局軟件互聯網的春芽投資的幕後老板之一。

過去的輝煌戰績已經證明了他的能耐,那麼現在他能接手巨人大廈,你們說巨人大廈的樓花有沒有價值?

另外,宋陽還專門到了香島,是不是也看好香島的潛力?

看到這些新聞,宋陽哭笑不得。

媽的,被賣了。

風暴降臨香島前,一片亂哄哄的消息里,韭菜只會選自己相信的。

宋陽忍不住跟潘勝聯系了一下︰「領導,華國置業這個關口增發新股,還在刻意抬高股價,是不是你們之前的例行審計讓他們有警覺啊?這又加深我的難度了。」

「……宋總,你建議按你的方案來,我們就不好先插手了。」

「我看這個操作不對勁。」宋陽只是說道,「按我團隊這邊的分析,華國置業的股東們沒理由不知道其中的風險,現在刻意炒作的痕跡太明顯。高位套現之後,說不定就跑路了。我是本來有方案,但如果是現在這樣,到時候不知道有多復雜的局面需要我們去理清。」

「但現在還沒有部署好。」潘勝頓了頓,「而且,現在是緊要關頭,要顧全局。真正著手去處理金融系統的問題,一定是只能等到明年春夏的。」

宋陽明白,大換屆嘛。

但華國置業增發新股,又把債權和部分資產打包了一些金融衍生品,局面是越來越復雜了。

「那我得提個要求。」宋陽思索一番之後說道,「既然香島這邊的工行是他們的主要貸款銀行之一,我想先把工行擁有的華國置業債權拿過來。」

潘勝只是略做思考就答復他︰「好,我來協調。」

沒到期的貸款,宋陽這邊如果提前把債權購買過來,工行自然會損失一些利息收入。

宋陽結束和他的通話之後,就又看著樂會民、施宥鳴甚至林謹幫他收集上來的新信息。

華國置業投資的資產很多,這麼多資產,已經陸續通過各個金融機構又抵押拿到現金,用以繼續擴大經營、維持運轉。

從債權入手吧。

但需要做得隱蔽一點。

工行那邊自不必說,潘勝會安排好,讓華國置業暫時不能很快察覺。

于是宋陽又找來了樂會民。

「你出面吧。」宋陽說道,「錢我來出,你拿一個殼出來。」

在香島交游廣闊的樂會民在這個混亂時節收購一些債權,是不容易引人深思的做法。

宋陽針對華國置業的行動就這樣展開了。

既然已經提到了某些人可能套現跑路,宋陽相信潘勝那邊會做好安排。

現在,黎憲確實借助匯豐的招牌,從私底下的大額認購到銀行客戶系統的散戶募集,手中聚集起了巨大的一筆資金。

這筆資金被他用來認購了不少華國置業的新股,也投了一些到二級市場,還有一些期貨及衍生品,看起來是很正常的基金投資操作。

通過香島這個有「亞洲金融中心」之一美稱的城市繁榮的金融業,許許多多的渠道里,包括華國置業在內,許多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分散地質押出去不少。

千絲萬縷的關系背後,最終難免匯聚到一些有心人的手上。

個人、空殼公司、大機構……就像宋陽讓樂會民出面一樣,黎憲也是通過很多代理人出面的。

每次所謂股災,大多只是散戶韭菜和部分公司創始團隊的災難。

但卻是一些有心人的盛宴。

每次金融風暴刮過之後,某些大公司看似仍在,但其實已經換了新的主人。

很多人都在靜靜等著這場風暴降臨香島。

宋陽也不例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