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您去吧,我自己可以照顧好自己的。」不知什麼時候,錦濤已經站在了門外,看著錦書認真的說道。
錦書瞪了他一眼︰「你怎麼照顧自己啊?你會生火?還是會做飯?」
錦濤輕輕看了一眼錦書,軟糯糯的說道︰「姐,我會的。」
王大娘也過來勸道︰「我也是知道你認得字才跟鐵柱提了,這消息只怕也要等到鐵柱下次回來才能知曉。錦濤這孩子,我們有空也會幫著看著的。」
「王大娘,這怎麼好意思呢?」
錦書不好意思的說道,錦濤也跟著說道︰「王大娘,您對我們家已經很照顧了,姐姐出去干活兒,我可以照顧好自己的,不給姐姐添麻煩,也不給大娘添麻煩。」
錦書想著,要不自己每天早上多做些吃的,這樣中午的時候只要錦濤自己熱熱就行,等到晚上她再回來做給他吃。
這樣一想,便應下了這事。
「那好,等回去鐵柱回來了我給你消息。對了,那里只要男的,你還是改套男裝穿著吧。」
「恩,謝謝王大娘。」
改男裝倒是容易,她今晚就能改出來,反正她的衣服也是那種灰藍色的粗布衣服,只要稍微改改就行,加之她雖然已經十六,可是發育的實在算不得好,雖然經過靈水這麼些時日的調理,可是身材依舊是矮矮小小的,穿那接近中性的衣服也沒人看得出來什麼。
第二天,錦書便換上了改好的衣服,用一根木簪子將頭發束起來,往水里一看,還真是俏生生一個俊俏哥兒。
錦濤雙眼放光的看著錦書,「姐,你這樣也很好看。」
「記住,以後教我哥哥知道嗎?」
「哥哥。」他知道姐姐這樣打扮是為了掙錢養家,他也會很配合的。
錦書他們屋外,一行人騎著高頭大馬,搖搖晃晃準備去前面的樹林里附庸風雅。
「唉,宮兄,這家人家這門聯兒寫的可真是妙啊,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還真是好大的口氣,不過,這字兒倒是寫的真好,還從未見過這樣的字兒。」那人越看越覺得那字兒有味道,到最後,恨不得將那字拓下來才好!
宮少杰扭頭一看,可不是,這樣的窮酸人家,居然也敢聲稱家藏萬卷書?門對千根竹?那可不就是自家後院的那片竹林嗎?
「世文兄,今兒個這酒會我就不去了。」宮少杰覺得這家人寫這樣的門聯簡直就是對自己的侮辱,他忍無可忍了!
王世文是京城大家世族王家的旁系,後因在京城發展不下去,才來了這蓮山縣,成為這里一方小世家,在這蓮山縣里,倒也能夠說的上話。
「宮兄,你這是跟這戶人家對上了?要我說,寫出這對門聯的人也是個人才,你瞧瞧那字兒,我們可沒見過,說不定,還是他自創的字體呢!」
「怎麼可能?自創字體?真有這樣的大才,不說被朝廷重用,隨便呆在哪個世家之中,還不是混的如魚得水,怎麼可能落魄到這種地步的?
王世文還想說什麼,宮少杰便率先走了,」我就從這兒直接回去了,你請自便,咱們改日再約吧。「
王世文是王家旁系出身,不似宮少杰這般嫡出的身份,他自小便要拼搏奮斗,因此,雖然跟一些世家子弟玩在一起,但卻比他們有真材實料!
再次看了一眼門聯上的字,笑著搖頭走了。
外面發生的這一切絲毫沒有影響到屋內的姐弟倆。
院子里的地上,錦書用樹枝寫了《詩經》中的《木瓜》一字一句的念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錦濤跟著念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錦濤真聰明,那這些字都認得嗎?「」認得的哥哥,這里許多字爹爹都有教過,只是我記得不清了,不過現在又認得了。「
錦書笑著說道︰」好,跟著哥哥念下一句,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字正腔圓,一字一句的念的極為清楚,念完後睜著亮晶晶的眼楮看著錦書。」念得真好,跟著姐姐念最後一句,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走了沒幾步路的王世文听見那邊屋里傳來的讀書聲,微微停頓了腳步,那個念著好像是《詩經》中的句子,風格很像,可是流傳下來的《詩經》早已經保存不完整,所以哥哥那兄弟兩個念得他居然也沒有听說過,難道,那扇破敗的門後,竟然隱藏著一位隱世大先生嗎?
他不認為這會是那兄弟兩個自己會的,畢竟听著聲音顯得太過年輕。或許,那門板上的門聯也是那位隱世之人寫的吧?
搖頭,還是先回去吧,一些隱世的大先生,脾氣都是非常古怪的,他還是不去打擾為妙。」今天你的任務就是將這個背下來知道嗎?「」是,哥哥!這些以前都沒有听見爹爹念過呢,哥哥你知道的真多。「
錦書溫婉一笑︰」是啊,哥哥的腦子里可是藏著許多書呢,只要你想學,哥哥隨時都可以教你。來,我們看,這首《木瓜》是出自《詩經—國風—衛風》,說的是,以互送禮品的方式表達彼此之間的情誼。詩人胸襟開闊,已無衡量物質輕重之心,兩人之間的情誼才是最重要的,明白嗎?「
錦濤點點頭,雖然他還不太明白這首詩所講的意思,可是那句‘胸襟開闊’他卻是听了進去的,暗自對自己說,以後自己也要做一個胸襟開闊的男子漢!
對門宮家孫少爺宮少杰回去之後,越想越氣,覺得那戶人完全是在嘲諷自己,于是命下人將竹子削短了,隱沒牆下,外面再也看不到那些翠綠的竹子的風采,宮少杰暗自得意,看你還怎麼‘門對千根竹’!
錦書推開門,覺著好像有什麼不對勁兒,一瞧那宮家後院的牆頭,沒了那翠綠的充滿生機的竹子,錦書了然一笑,這種人,還真是到哪兒都有,她這算不算是無心插柳?
原本,明朝的才子解縉小的時候家中清貧,對面恰是一戶富豪,解縉寫了這幅春聯,富豪見了便將竹子削去一半,如今發生的事情,還真是一模一樣,歷史的重演嗎?
錦書想了想,回去拿了毛筆在底下各添一字,變成了︰門對千根竹短,家常萬卷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