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錦濤,今兒個王大娘她們就不送吃得來了,你得跟姐姐一起啃這個糙面饅頭,還吃得慣嗎?」

一個破桌子上,放著四個黑乎乎的糙面饅頭,就著錦書炒的茄子,錦濤吃的不錯︰「姐,你做的茄子可真好吃,我們吃這些已經吃了一年了,早就習慣了,這饅頭其實也挺好吃的。」

錦書看著錦濤懂事的樣子,心里很不是滋味,錦濤,姐姐一定吃你吃上好吃的,過上好日子,杜錦書在心里默默的對自己說道。

這個茄子,錦書也是放了油鹽炒出來的,自然比那些水煮的要好吃很多。這里的油幾乎都是動物油,她記得菜籽油和大豆油怎麼榨出來的,到時候看能不能也弄出來,整天吃動物油,對身體也不好,而且許多菜用動物油炒,都不好吃。

「錦濤,我們對門那個就是宮家嗎?」

錦濤抬起頭,眼底有著憤恨,瞥了一眼門外,點頭,輕聲「恩」了一聲,就又啃起了饅頭。

不管什麼時代,貧富差距總是這麼明顯!瞧著那宮家大院,正對自己家門口的不過是小小的一角,就已經足夠富麗堂皇,那滿園的竹子透著郁郁蔥蔥,充滿了生機。

這宮家,還只是這蓮山縣一個小小的世家,要是放在大一點的地方,甚至是京城,這宅子建的得要多雄偉?

根據這個身體原先的記憶,這個世界已經出現的對聯一說,春節,大家會將吉祥話寫在紅綢子上掛出來,沒事時,也會在門板上寫幅對聯,以示吉祥或者表達願望。

看著自家門板上空空如也,錦書問道︰「錦濤,怎麼我們家門板上沒有對聯兒?」

「姐姐,您忘了嗎?自打爹爹去世後,春節時,咱們便沒有寫上春聯了,而且,我們也沒錢買紅綢子了。」

錦書了然的點點頭,「咱家筆墨還有的吧?待會兒姐姐就給寫上,不能別人都有,咱們沒有,慶賀姐姐痊愈,也該討個吉利。」

「恩,還有的,等會兒我就拿給姐姐。」

錦濤一邊啃著饅頭,一邊瞧著錦書,姐姐自從受傷醒來之後,似乎就變的不一樣了。以前的姐姐對他也很好,只是不愛說話,爹爹去世後,話就更少了,相比較起來,他覺得姐姐現在這個樣子更得他的喜歡。

門前,錦濤搬了一個凳子過來,「姐姐你站上去寫。」

錦書回頭瞅了一眼那郁郁蔥蔥的竹子,忽然想起了前世的一個典故,掩嘴一笑,站在凳子上提筆就刷刷的寫了起來。她接收了原主的記憶,自然也記得那些繁體字是怎麼寫的。

門對千根竹;

家藏萬卷書。

看著如行雲流水一般的行書,錦書還是比較滿意的,還行,沒有退步的太厲害。這里的字體,規規矩矩比較端正,不似行書那麼隨意,當錦濤抬眼看見門上的字時,小眼楮一亮,說道︰「姐姐你的字真好看,比爹爹的還要好看。」

「那姐姐得了空便教你寫字。」

「恩。」

錦書指著門上的字,對錦濤說道︰「認識那幾個字嗎?」

錦濤點點頭,「這些爹爹都有教過,門對千根竹,家藏萬卷書。」

讀完歪著腦袋問道︰「可是我們沒有千根竹,也沒有萬卷書啊。」

這幾日,錦書天天給他用稀釋了的靈水,小家伙長的越來越水靈,皮膚也不似原先那般枯黃粗糙,剛剛問話的樣子,真是萌死了,可愛極了!

錦書失笑︰「那千根竹雖不是我們的,但不影響我們欣賞對吧?」

小正太點點頭,眼楮看著錦書,錦書捏了捏他的鼻子,繼續說道︰「我們家雖然沒有萬卷書,可是姐姐的腦子里有啊,以後錦濤想學什麼,姐姐就教你什麼好不好?」

「恩,從小姐姐就是比我聰明的。」

錦書從凳子上跳下,搬著凳子回了屋里,關上門思考著做點什麼養活自己和弟弟,別的穿越女都是金手指,沒的到了她這兒就不行!

「姐姐,我覺得你變得比以前好看了。」

錦書捏了捏錦濤的小臉,笑道︰「你不是也變得水靈水靈的了?」

「姐……」撒嬌的靠在了錦書的懷里。

幾天之後,王大娘帶了些菜來到錦書他們家。

「王大娘,您坐。錦濤,去倒杯水來給王大娘。」

看著錦濤轉身走了,錦書才問道︰「您今兒個來,是有什麼事嗎?」

「是好事,前兒個我兒子從書院回來了,告訴我一個消息,說是他們那個書院要找一個認字兒的人去整理藏書室,每天辰時(早上7點)到那兒,酉時三刻(下午五點四十五)回來,銀錢是按月結算,每個月給五百個大錢。」

錦書想去,這就是類似于現代圖書管理員的工作,不過這里一切都是人工管理,比起現代要累上不少,但是她還從未看過這古代的竹簡書,倒是可以去試試。

「王大娘,我也很想去,只是這時間上能不能再稍微放寬點兒,我想酉時就回來,畢竟我還得做飯給錦濤吃呢。」

錦書有些為難,五百個大錢還真是不少了,按照她對這個世界消費水平的理解,八十個大錢就可以買三十斤米,夠他們姐弟倆吃上一個月,這個世界的鹽比較貴,兩百個大錢才能買到一小竹筒,勉強夠用一個月。這里的人不常買油,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人上山打獵,回來後直接熬出來的動物油。

不過若是要買的話,只要二十個大錢便可以買上許多,也是夠一個月的用油了。

算一算,扣除每月必要的用費,五百個大錢,他們每個月還能剩下兩百個,偶爾買買菜,小吃食給錦濤解解饞,每個月也能余下一百個大錢。

王大娘有些為難︰「唉,大娘我也知道你要照顧弟弟,只是,那書院怕是不好說。」

錦書也知道,這個時代讀書不易,尤其是書寫一般都用竹簡或者錦緞,一般人家更加供應不起,讀書人在這里一般都很受到別人的尊重的,這里的士子們還頗有一些魏晉時期的名士風流的雅好。

寒門子弟都是幾個書友相聚,或是竹林探討學術,或是談論政事,總是不屑與世家子弟為伍的;而世家子弟,則是三五成群,狎妓飲酒,追求另類的‘雅致’。

王大娘一介寒門,丈夫是以打獵為生,也有幾個積蓄,若不是當年王大伯救了蓮山書院的院長一命,王大娘的兒子還真進不了書院,寒門子弟,窮苦人家,就只能捧著家里藏著的破舊竹簡,在地上寫寫畫畫,書院,他們還真沒錢去!

------題外話------

收藏收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