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相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帝俊的金印懸在他的面前,其上的人道之氣隱隱有些顫動,好似遇到了天敵一般。

「軒轅劍!」李相咬牙切齒的說道。

帝俊畢竟沒有登臨聖皇之位,故而他留下的金印自然無法與軒轅黃帝的軒轅劍相提並論,而且這金印與軒轅劍也和帝俊與軒轅黃帝一般,乃是死對頭。

李相作為大唐的皇子,這些年也聚集了一些人道之氣,但在軒轅劍的面前卻又是不值一提的。

皇子卻是連人皇都不是,又如何與聖皇相比?

長孫如月亦是面色嚴肅的說道。「看來火雲宮決心插手此事了。」

李相眸子中凶光畢露。「火雲宮遠比什麼李陽明與全真要來的棘手,唐王在火雲宮的面前也不過是一條听話的狗罷了!」

「那我們又該如何?」

李相抬頭看著自天庭而來的薛丁山冷冷的說道。「這種事情還輪不到我們來擔憂,我就不信他們能坐得住!」

「薛丁山又該如何對付?」

長孫如月卻是也沒有忘記兒時他們曾與薛丁山結下仇怨,而且薛丁山又是李陽明的徒弟,他們倆與薛丁山萬萬沒有和解的可能。

「殺了便是!他修行也就十幾載的功夫,又能有多深的道行?」

「他掌軒轅劍,想要殺他怕是沒有那麼容易。」

李相搖了搖頭。「自會有人出手去對付他的,我們何需擔心?」

「他若是來對付我們呢?」

李相又搖了搖頭。「我畢竟是大唐的皇子,他奈何我不得。」

……

太虛宮中,東皇太一與不廷胡余對坐。

「陛下,此事應當如何?」

「火雲宮與我們終究不是一路,上古之時朕有意讓帝俊登上聖皇之位,但終究還是敗給了伏羲。」

不廷胡余搖了搖頭。「與其說是敗給了伏羲氏不如說是敗給了女媧宮。」

東皇太一笑著說道。「敗了便是敗了,人間之地朕本就比不上伏羲。但此次火雲宮卻是沒了伏羲,朕倒想看看神農與軒轅如今又能如何。佛道對弈,朕便與火雲宮也對上一次。」

「帝俊所留的金印畢竟不如軒轅劍多矣,而我觀唐王的態度也隱隱有些排斥李相。」

東皇太一皺了皺眉頭。「他若是能有他父一半的魄力此次我等必勝無疑。」

「大唐雖然子嗣不少但能繼承大位的無非就那幾位,看來我小瞧了那位看似怯懦的九皇子了。」

東皇太一搖了搖頭。「你不是小瞧了那位九皇子。」

不廷胡余拱手作揖。「願聞其詳。」

「你是高看了李相,也小瞧了唐王這位人間帝王。朕觀那唐王若是在上古之時也有一絲機會成就聖皇之道。」

不廷胡余有些詫異,雖然一絲二字听起來很是無情,但一結凡間帝王能得東皇太一如此評價也著實不容易了。

東皇太一接著說道。「西方教的步子邁的太大,而佛門興盛所帶來的危機也被唐王看在眼中。再者說,唐王也沒有為佛門賣命的必要,佛門除了一句渡他死後入靈山便也沒有什麼好處可給了,而他願不願意做和尚還是兩說。全真雖然無絲毫許諾,但卻樂得自在。」

「那我等又該如何?」

「古往今來勝者為王,這天下可以繼承,也可以再打一遍。」

不廷胡余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臣明白了。」

……

「草民參見陛下!」薛丁山面見唐王鄭重一禮。

唐王見狀親自將他攙起,而後對他一陣打量,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當真是虎父無犬子!」

「謝陛下夸贊。」

唐王又點了點頭。「你父曾為朕之中郎將,而今你學藝歸來便子承父業就是,也算是一樁美談了,你看如何?」

「草民自無不可。」

「下旨,封薛家二子薛丁山為右領軍中郎將,鎮守玄武門。」

「臣謝恩。」

薛丁山取出軒轅劍,唐王見此劍也是有些失神,他拿起這柄傳聞中的人道至寶一頓打量,而後卻是又將此劍還給了薛丁山。

「臣願為王前驅。」

唐王卻是搖了搖頭。「你父于朕而言乃是為王前驅,但你的王卻不應當是朕。」

唐王頗為感慨的轉身離去,見軒轅劍亦是讓他頗為無奈。他終究是無望聖皇之位了。

薛丁山瞬間便完成了角色的轉換,他亦是明白這人間與修真界不同。

在修真界中他乃是大名鼎鼎的北極真君的徒弟,而在人間他卻只是薛府的二子,要受朝廷的節制。

薛丁山回到了家中,自火雲宮離開後他便一直跟在李陽明的身側,後又隨袁洪修行玄功,故而他也是好多年都沒有回家了。

俯身三拜。

「孩兒給父親母親請安!」

柳氏淚眼婆娑的將薛丁山給扶了起來,多年未見她卻是有些認不出自己這個二兒子了。

薛訥雖然早些年也不相見,但自從上淵宗出世之後他便時常回家看望。

薛仁貴則沒太大的感觸,他本就是一修士,知曉山中無歲月的道理。

但他卻是有些憂慮,知曉二子此次回來定當不會一帆風順的,軒轅劍自也不會平台無故的出現在他家中。

而朝中的波濤洶涌薛仁貴也是看的明白,陛下的態度他亦是看在眼中。

吃過晚飯之後薛丁山便被薛仁貴喊進了書房中。

「讓為父看看你這些年都學了什麼本領。」

薛丁山也是知曉父親的意思,取出中央六靈旗隔絕了外界的查探。

「此寶甚是不凡。」薛仁貴點頭說道。

薛丁山則是笑著說道。「此寶乃是離別前師父贈予孩兒護身的。」

薛仁貴聞言點了點頭。「為父原以為真君會厚此薄彼,但終究還是待你不薄的。」

薛丁山笑了笑沒有答話,薛仁貴則是繼續說道。

「你可知你的使命為何?」

「為王前驅。」

「誰又是你的王呢?」

「不當是十二皇子。」

「那便只有四皇子與九皇子了。」

薛丁山問道。「父親覺得哪位皇子更加出色呢?」

「陛下的家事我等作為臣子本不應該私下妄議的,但你執掌軒轅劍終究還是要走這一遭的。」

「還請父親為我解惑。」

薛丁山轉而問道。「為父想知道火雲宮為何不願和佛門結下善緣。」

薛丁山卻是搖了搖頭。「火雲宮無意與西方教為敵。」

「哦?那為何不選十二皇子?」

「父親不知,那十二皇子其實大有來歷,他乃是帝俊的十子轉世。」

薛仁貴皺眉說道。「帝俊十子,難道他是上古時候的那只金烏?」

薛丁山點了點頭。「帝俊乃是北辰東皇太一坐下,又曾與軒轅黃帝爭奪聖皇之位。加之他轉世之時東皇太一曾算計了師父,故而便成了現在的局面。」

「這些都是你師父告訴你的?」

薛丁山搖了搖頭。「是孩兒自白姑姑那里听來的。白姑姑是師父認的妹妹,在那事中也犯下了大錯,故而一直待在太陽星不願外出,還是師娘讓我去看望白姑姑時我才知曉她的。」

薛仁貴點了點頭。「北極真君得女媧娘娘聖卷,火雲宮自當也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倒也不是這個原因,孩兒曾听軒轅聖皇提起人間帝王乃是天數而定,而李相卻是北辰布下的變數,故而火雲宮當撥亂反正。」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薛丁山又問道。「孩兒這些年一直都在修行,對皇室中的事情不甚了解,父親對此事有何看法?」

「真君便沒有指點你?」

薛丁山搖了搖頭。「現如今師父無意插手人間之事,故而沒與孩兒說過。」

薛仁貴卻是笑著說道。「聖皇陛下曾明言人間帝王乃是天數,故而你不需要選擇。天數天定,你是天嗎?」

「那孩兒又該如何呢?」

「不讓十二皇子登基即可,其他的事情便由天數決定就好。你可明白為父話中的意思?」

薛丁山點了點頭。

「明日去上淵宗將你大兄叫回來,而且你也很久未去看望你師公了吧?」

「是,父親,孩兒知曉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