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9章 拒發國難財

「學生不敢!」

薛瑞微微欠身,沒有繼續說下去。

可石亨听得很明白,這語氣分明是不服。

不過,在于謙面前,他可不想和一個黃口小兒爭辯,所以只是深深的看了薛瑞一眼,就冷著臉轉過頭去。

于謙若有所思的看了眼薛瑞,又盯著輿圖上紫荊關的位置斟酌片刻,才對石亨道︰「伯爺,不若這樣,京營不是還有一支正在操練的新軍嗎?便命負責操練的都督僉事劉信署率軍前往紫荊關增援,你看如何?」

石亨聞言松了口氣。

他一直負責京師軍隊操練,劉信署就是他的部下,這支招募的新軍有三千人,操練了僅一月有余,若論戰力自然高不到哪去,不過派去支援紫荊關倒是很合適,起碼能為那里的守軍做預備隊。

石亨作為總兵,主要責任就是守衛京師。

京師雖還有二十萬大軍,但分散在九門就有些捉襟見肘,若是再分兵他處,京城就可能會面臨危險。

至于薛瑞說的,諸如紫荊關失守,瓦剌會屠戮百姓,劫掠財物,石亨覺得這是朝中文官們考慮的問題,和他關系不大。

他現在只需做好一件事,就是在京城迎戰瓦剌大軍,並將其擊敗,成就千古功名!

听于謙說不會動二十萬守軍,只派三千人新軍前去增援紫荊關,石亨倒是無所謂,說道︰

「此事大司馬拿主意就是,某不多言,只是軍中糧餉兵器,還請大司馬多多費心,早日撥發下去,也好提振士氣。」

「伯爺放心,本官已讓人去辦,最遲明日,一應糧草物資便可全部下發。」

于謙點頭道。

「那某這就告辭了。」

石亨此來目的雖然沒達成,不過得到于謙會準時撥發軍需的保證後,他也不算空手而還,所以心情還是輕松了不少。

臨走前,石亨又仔細看了薛瑞兩眼,心中暗想,這個少年郎看著不怎麼起眼,竟能影響于謙的決策,足以看出他有過人之處,日後必須要重視。

等人走後,于謙手書一封調令,命人送往京營,著劉信署即可領兵前往紫荊關增援。

見此,薛瑞放心了些,紫荊關再添三千守衛力量,說不定真能將也先攔在關外,若逼他領兵退走,或許京師之圍就能解除。

當然,這個可能性很小,畢竟瓦剌來勢洶洶,若不真的將其打疼痛,恐怕很難讓瓦剌人生出退意。

薛瑞待在兵部無事可做,見到了下值時間,就跟于謙提出告辭。

欽天監門口,薛元皓正坐在馬車里,等待兒子一起回家。

見薛瑞過來,薛元皓忙招呼其上車,並拉下車簾,神神秘秘的拿出一張紙遞給兒子。

薛瑞接過來一看,竟是一張二百兩的銀票。

「爹,這是哪來的,該不是您貪污了公帑吧?」薛瑞驚訝道。

「放你……胡說八道,為父豈是那樣的人?」

薛元皓差點氣的爆粗口,不過想到涉及自家夫人,要是兒子告刁狀,回去少不得要被說教,就連忙改了口。

「那是哪來的?」

薛瑞好奇不已,暗想父親剛上任就學會了撈偏門,這可比師公預料的要早不少啊。

早在薛元皓剛上任,胡中就告訴了薛瑞一個秘密,別看五官保章正只是個正八品官,可油水也是不少的,胡家的偌大家業,便是胡中在任上置辦的。

薛瑞虛心求教後,才知道一些秘密。

原來每逢戰事,都會有出征將領私下派人來問胡中吉凶,以求安心。

這其實跟算命先生做的事一樣,胡中也會看人下菜碟。

遇到性格寬厚的,就憑著自己經驗提點幾句,給個模稜兩可的評斷,讓其在某些地方多加防範,免得有血光之災,對方肯定不會空手來,自有好處奉上。

遇到性格暴戾的,胡中就敷衍幾句,也不收錢,直接將人打發了,免得惹來麻煩。

事後,若是對方平安返回的話,十有八九會成為回頭客。

不準的話,對方能不能回來還是兩說,就算回來,恐怕也沒心思來找胡中算賬,畢竟領兵將領結交文官是大忌,接觸欽天監官更危險,鬧到了對自己也不好。

因此,對方就算心有怨言,也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是以,這十幾年下來,胡中光是灰色收入就不下幾千兩銀子,比很多朝廷大員的俸祿還多。

因薛元皓上任時間比較短,很多官場上的事情還沒模清楚,胡中就沒傳授他這個撈偏門的法子。

看到父親遞來的二百兩銀票,薛瑞還以為他無師自通,自己學會了。

不料,薛元皓卻低聲道︰「這是劉安差人送來的。」

「劉安?」

薛瑞一愣。

上次劉安強闖薛府要見薛元皓,被拒後還打了薛元柏一巴掌。

為防他去騷擾胡府,薛瑞只好去左都御史陳鎰府上告了劉安刁狀,這事最終被皇帝得知,命盧忠將劉安抓入詔獄,除去了他廣安伯的爵位,等待日後算賬。

太白入昴天象發生事,朱祁玉又赦免了劉安、顧興祖等一些罪官,以合「大赦可解其患」的卜言。

還別說,赦免沒幾天,瓦剌二次南侵被證實,因京中缺少有經驗的領兵將領,朱祁玉再次起復劉安等人,命其領兵。

現在劉安已被授予都督一職,領兵駐守東直門,歸石亨節制。

當時劉安被放出詔獄,薛瑞還有點擔心,怕他知道了報復自己。

事後登門去問了陳鎰,才知道朱祁玉隱瞞了他去告狀之事,吩咐錦衣衛指揮使盧忠去抓捕劉安,並沒向外透露消息來源。

直到現在,劉安還以為自己行蹤暴露,是錦衣衛偵知了他的動向,完全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少年郎有這麼大能耐,竟然能將自己送進詔獄里。

現在劉安送上一張銀票,薛瑞難免會想自己做的事是否已經暴露,劉安此舉是在警告自己。

「爹,劉安派人來,還說了什麼嗎?」

薛瑞略有些忐忑,這劉安成了領兵大將,等戰事結束,他就會被重新授予爵位,要是被他記恨,那可就麻煩了。

薛元皓納悶道︰「對方說我料事如神,日後當多多往來,這二百兩銀子,算是先前失禮的賠罪……」

「賠罪?」

薛瑞呆了一下,忽然想起來,先前自己曾劉安盡快返回大同,免得有殺身之禍。

當時劉安還不信,後面被關進詔獄,得知朝臣都嚷著要殺他頭,這才知道薛瑞說的話不是信口開河。

好在薛元皓上報的太白入昴之事,讓朱祁玉赦免了他的罪過,這才得以重新領兵。

也算間接救了劉安的命,現在他送銀子應該是想要示好,並沒有其他意思。

听了薛瑞的解釋,薛元皓才恍然大悟,難怪劉安出手這麼大方,敢情是把他當成了活神仙,想要交好。

回到家里,柳氏拿著二百兩銀票,喜得合不攏嘴,自從丈夫做了官後,家里的銀子越來越多,這才沒多久,她箱子底下就壓了上千兩的銀票,比以前富裕了十倍。

小心翼翼將銀票收好,柳氏盤算道︰

「如今京城房價大跌,咱們買個二進的宅院,最多也就五六百兩,再花三四百兩銀子置六七十畝田地,剩下的銀子就給瑞兒攢著娶媳婦兒。

我已經打听好了,監中有三位大人家中都有待字閨中的小姐,年歲跟瑞兒一般大,等戰事平息,我就挨個登門去拜訪,順便見見哪家的小姐樣貌最周正,脾性最好,當然,女紅和廚藝也不能差了,務必給瑞兒挑個好媳婦兒。」

薛元皓好奇道︰「你打听的是哪幾位大人?」

「按官職大小排的話,首先是監正許大人家,據說他膝下尚有一女待字閨中,還是嫡出的,這身份配我家瑞兒倒是夠了,還有秋官正倪大人家,也有一女尚未婚配,就是沒打听到是庶出還是嫡出,剩下一個是靈台郎卜大人家,據說他有個重孫女,和瑞兒一般大,極得寵。」柳氏掰著指頭道。

薛元皓思索道︰「和監正家結親,倒是有些高攀,正所謂高門嫁女,低門娶婦,瑞兒要是做了許家女婿,萬一那許家小姐是個強勢的人,吾兒豈不要看她臉色?」

柳氏也覺得有道理,自古以來娶媳婦都會選個門第稍低些的,以免女方家比男方強勢,這樣不利于振夫綱,尤其是她這做婆婆的,萬一遇到強勢兒媳,到時候豈不是要天天受氣?

「這倒也是,要不娶倪大人家的小姐?」

排除了第一個選項,柳氏又問道。

「據我所知,倪大人原配早逝,膝下一女乃是原配所生,倪大人繼室是個善妒之人,對這位小姐極為冷落,恐怕不是結親的最佳人選。」薛元皓搖頭道。

「竟有這麼一說?」

柳氏有點失望,倪忠在升官前是挈壺正,和薛元皓現在的官職差不多,也算門當戶對,可惜倪家小姐身世不幸,無緣做薛家兒媳了。

三個選項排除了兩個,剩下的就成了唯一選擇。

薛瑞被涼了半天,這時插嘴道︰「我覺得還是選卜大人家的小姐最好。」

柳氏聞言驚喜道︰「你先前不是說不想娶媳婦兒嗎?是不是听說卜家小姐長得花容玉貌,這才改了主意?」

「被娘看穿了。」

薛瑞假裝不好意思道︰「據說那卜家小姐生了一雙碧藍色眸子,皮膚白的像雪一樣,尤其是那一頭銀發,比祖母的都還要純淨些,兒子可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女子,還真有些想娶回家來。」

听著听著,柳氏表情就變了,最後扯著薛瑞耳朵吼道︰「扯你娘的臊呢,你說的哪是人,分明是羅剎鬼,卜家小姐就算再怎麼不好看,總不能長這樣吧?」

「疼疼疼!」

薛瑞跳著腳道︰「我說的都是真的,不信您問我爹,他也是知道的。」

柳氏神色不善的看向丈夫。

薛元皓苦笑道︰「瑞兒說的沒錯,卜大人本就是色目人,一家子人都長得一樣,家中小姐豈能例外?」

「那這也不行。」

柳氏頓時失望至極,京中但凡有頭有臉的人物,寧願娶個農家女,都不會娶個色目人為妻,關乎種族的問題,可不是小事。

三個結親對象都被排除,薛瑞松了口氣,安慰道︰「娘,我現在還小呢,婚事不著急,說不定過兩年我爹升了官,還能娶個門第更高的貴女,現在早早的娶了媳婦,可有點劃不來啊。」

柳氏想想,點頭道︰「這倒也是,以後你多督促你爹,讓他上進些,早點升官,免得耽誤你娶媳婦兒。」

「放心吧,有我在,要不了多久我爹就能升官了。」

薛瑞拍著胸膛道。

一家三口說完話,蘇蘇在堂中準備好了飯菜。

正要開飯,主宅那邊丫鬟來報,說是舅老爺來訪。

能被稱做舅老爺的人,自然只有薛瑞的三個舅舅。

听說兄長上門,柳氏忙讓薛瑞去請。

來人是柳仁,薛瑞見舅舅一臉著急,等進了屋,就問道︰「舅舅,可是家中出了什麼事,怎的如此惶急?」

「今天城里糧價又漲了兩成,你們听說了嗎?」

柳仁問道。

「又漲了?」

薛家三口人驚呼起來。

自從瓦剌南下消息傳來,京城的糧價就開始上漲,起初只是漲了少許,後面一天一變,到昨天的時候,已經漲了五成左右。

不成想,只今天一天,糧價又漲了兩成,這速度也太快了點。

柳仁苦笑道︰「這次漲價,是行會里幾個大糧商在暗中操控,聯手將糧價抬了上去,其余糧商也在陸續跟進。」

「這不是發國難財嗎?!」

薛元皓氣的直拍桌子,糧食關乎人命,在國難當前,糧商不思報國,竟然還聯手漲價,這和通敵賣國有什麼區別?

「我也這麼覺得,可是其他糧行都漲價,咱們要是不漲,定會被同行排擠,你外公讓我來,來就是想听听你們的意見。」

柳仁說道。

薛瑞看向柳仁,問︰「倉中還有多少糧食沒售出?」

「大約有兩千七百石,你外公拿不定主意,又怕得罪同行,所以暫時沒賣了。」

「上次京師戒嚴,京中糧價漲了五成,那時候朝廷沒有出手干預,後來很快解除戒嚴,糧價又跌回了以前的價格,這次瓦剌再次南侵,恐怕短時間不會跌回去,糧價勢必節節攀升,要是超過一定底線,朝廷不會不管,我估計這些大糧商會剛好卡著紅線,狠狠賺上一筆。」薛瑞冷靜分析。

「那咱家是跟還是不跟?」

「發國難財的事,咱們還是不要做了,就按漲價五成賣吧,把先前的損失補回來就行,也別怕得罪同行,做糧食生意能賺幾個錢,大不了以後不做了,想賺銀子我有的是其他辦法,讓外公寬心就是。」

薛瑞直接拍板。

有薛瑞這話,柳仁放心了不少,又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薛府。

在大敵當前的時候,這本是一件的小事,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此事還會生出不少波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