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七章 絲滑小連招

當司馬懿下達了命令的時候,各方勢力都騷動了。

最興奮的莫過于王凌,作為東南四州聲望如日中天的他來說,本部兵馬並不多,只好以請戰之名,向司馬懿討要兵權。

這是他全部計劃中最關鍵的一環,如何擁立新君、如何迎駕許昌,所有的前提都基于擁有兵權才行,否則憑兗州、揚州的兵力,並不足以抗衡。

王凌心中狂喜,臉上卻是不動聲色,他在听說了公孫修在遼東以清君側之名,準備大軍南下會戰,當即也是精神一振,恰好吳國那邊果真有軍事行動,其規模不小,他當即向朝廷上書,請求給予兵馬教訓吳國。

他明白這是司馬懿所不能拒絕的,燕國打著滅司馬懿的口號南下,這是直接將他定性為奸臣逆賊,而吳國似乎又有北上之意,急切間要想尋找一個有威望、有地位的統率,王凌是不二人選。

果不其然,司馬懿出手也極為闊綽,給了他三萬人馬,並提供一年的糧草。

揚州。

王凌臉上露出冷笑之意,對令狐愚道︰「公孫修沒有騙人,他真的起兵了。」

令狐愚點了點頭,笑道︰「是啊,公孫修一舉起反司馬懿的旗號,燕軍南下,只怕幽州要先亂。司馬懿既然選擇親自征討,倒是把揚州交給了舅舅。」

王凌捋須一笑,說道︰「五萬大軍足夠了,只要虎符一至,司馬懿出了洛陽,再到得遼東的路上,我再行進軍許昌。」

令狐愚笑道︰「這恰恰是調虎離山。」

提到「調虎離山」四字,王凌眉頭一皺,有些疑惑地道︰「這也賴于公孫修,才能把司馬懿這頭豺狼虎豹給調出了洛陽。浚兒,你手下的幕僚可得管好了,若不是發現得及時,就功虧一簣了。」

令狐愚心有余季地道︰「舅舅教訓的是,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教燕國的密探得知了,沒有告發,反倒與我們聯手。」

王凌捋須道︰「公孫修也是極為冒險,他是舉兵了,可我們尚未起事,若是我們出爾反爾了,他可就一人對付司馬懿了。」

當今天下,司馬懿之名幾乎威震天下,魏國內部人人畏之如虎,不敢有任何的不敬,公孫修敢在這個時候拔虎須,足見得是個愣頭青。

令狐愚呵的一聲,道︰「不管勝負如何,老賊出了洛陽,我等趁機舉事,入許昌,攻洛陽,司馬氏群龍無首,就剩他的兩個兒子,何足為慮?」

王凌一生都在跟吳國交戰,最激烈的一次甚至斬殺十余名吳將,對用兵之道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能拿到五萬人馬,加上一年可用的糧草,大有可圖之機。他皺眉道︰「不可大意,司馬懿的兩個兒子也決非常人,尤其是司馬師,此子心性與其父如出一轍,能將三千死士藏得天衣無縫,在高平陵事變中控制洛陽,這樣的本領,極為罕見。」

令狐愚頗為高傲,並不服氣旁人,只覺舅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轉移話題道︰「既然司馬懿願意放權,我等當暗中接楚王出封地。」

王凌點了點頭,心中倒是還有一個忌諱,續道︰「我最忌憚的是駐守合肥的諸葛誕,我等出兵之際,他受司馬懿從後偷襲壽春,我等後方可就不穩固了。」

令狐愚嘆了口氣︰「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然而王凌跟令狐愚沒有想到的是,諸葛誕是絕沒有機會偷襲他們的後方。

因為公孫修已經把他的秘密賣給了孫權,而東吳的各項軍事行動都是真的準備出兵,而不是表面的功夫。

吳國,建業。

孫權讀完公孫修的來信,頓時有了興趣,碧綠的眼眸亮了一下,自言自語道︰「難道燕王真的有把握讓王凌造司馬懿的反麼?朕可是听說了,魏國那邊得知吳國的行動,下達命令由王凌掛帥伐吳。」

時任大將軍的諸葛恪默然听著,忽道︰「若是王凌真的伐吳,我等也不會怕了他。可這里有個好處,若王凌伐吳為虛,造反是實的話——合肥可就無人了。」

孫權呵呵一笑︰「不錯,司馬懿若是真的當王凌是來伐吳的,必交部分兵權給他,而這部分兵權如果是王凌用來造反了,鎮守合肥的人馬不會超過三千人,我大軍可趁此間隙攻之。」

自從赤壁之戰結束,孫權就跟合肥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一生基本就是攻合肥、抓山越、鏟世家中度過的,由于吳國內部勢力的錯綜復雜,也導致眾將士養成了守土有余,進取不足的慣性。

孫權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是以對爭霸天下之心,已看得極澹,退而求其次是保住三國鼎立的局面,背刺關羽奪回了荊州南郡保證了東吳的安危,而孫權還需要合肥來構築第二道防線,保證吳國的安穩。

當然,合肥說白了是孫權的傷心地。

迄今為止五次進攻合肥,要麼不是望風而逃,要麼就是八百人要了老命。

一方面是孫權擅長權謀而不擅用兵,另一方面魏國也盯得緊,每次交戰都是重兵屯合肥,而且孫權的北伐動員不如蜀國,蜀國的北伐來源于地位合法性,天然的「漢賊不兩立」,吳國就尷尬了,這批的士族領袖讓他們保衛江東,肯定出錢出力,出兵北伐則是從他們身上吸血了。

趁王凌謀反,進攻合肥是個好機會。

諸葛恪道︰「陛下,我們應率領多少兵馬攻合肥?」

孫權笑道︰「若是防守當真薄弱,舉兵二十萬伐之又如何?」

諸葛恪頓時吃了一驚︰「二十萬——這,這是舉國之力啊?」

孫權斜了他一眼,哼道︰「難道你沒有信心不成?」

諸葛恪忙道︰「臣有信心,願親往之,為吳國攻下合肥,解江東之難。」

孫權這才回嗔作喜,捋須道︰「元遜此言,深得朕心。」說到這里,又命內官撰寫文書,告知蜀國約定何時出兵作為響應。

當公孫修舉起了反司馬懿的旗幟,公然以清君側的名義出兵,這是他唯一能夠給王凌跟孫權的信心。哥倆若是老奸巨猾起來,或者有什麼不可預料的變數,他可就要真以一人之力對抗司馬懿了。

司馬懿把自己的路數也模得差不多了,公孫修明白此次的他不僅不會分心大意,更加上舉國的兵力,整個魏國的兵權大體被他所控制住,當代最強的帝國,再加上算無遺策的老狐狸,簡直是爆殺。

鄧艾作為曾經最接近司馬懿的人,更加不敢大意,凡事親力親為,籌劃進軍路線跟排兵布陣,處處都透著嚴謹。

「王上或許該準備一下大業了。」賈範忽然說道。

公孫修按例上朝,被賈範這樣一問,沒反應過來,笑道︰「愛卿何意?」

賈範還以為他明知故問,笑道︰「自然是千秋大業。如今魏國權臣做大,王上有意南下,此該當謀正名分了,又何須再屈于魏國之下?」

公孫修這才反應過來,暗想︰「這是讓我以後從自稱孤,改稱為朕。」

雖然一字之差,卻是雲泥之別。

從法理上,如今的燕國只是魏國的臣屬,跟當年的孫權名義上降了曹丕一樣,實際上還是東吳的主人。月兌離魏國之後,建立為燕國,成為真正跟魏蜀吳對抗的國家。

這一勸進對文武百官來說,也有著重大的意義,畢竟燕王進位為燕國大帝,則百官也跟著水漲船高,變相的升一階。

公孫修笑道︰「不急,日後再說。司馬懿即將到來,咱們好歹佔了清君側之名。」

對于名號,清君側是把司馬懿當靶子,即出現在皇帝這邊的奸佞。不管心里尊不尊敬魏國皇帝曹芳,至少旗號上是尊敬的,這個時候稱帝就有些為時過早。

王凌的擁立新君,則是反對曹芳跟司馬懿。公孫修有些想不通他為何不用清君側之類的,偏要用擁立新君這樣的行為,動機究竟是什麼很難猜測。

清君側是有退路可言的,這個是比較靈活的政治口號。擁立新君若是失敗了,結局是肯定不會得到赦免的,你連當朝的皇帝都給否定了,準備抬起來另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楚王以代之,不誅殺了你簡直是對不起自己。

公孫修有想過王凌是為了一己之私,可一想這老東西都七十好幾的人了,為自身仕途助無可助,能有幾年好活?若是為了家族跟子孫後代,擁立新君就應當挑選一個年幼易把控的傀儡皇帝才是上上之選,偏偏選擇年過半百的曹彪,這就很難解釋得通。

或許,他才是大魏最後的忠臣。

鄧艾听完後笑了笑,說道︰「假如王凌真的擁楚王曹彪為帝,臣只能說他真的是魏國的忠臣,而非權臣。」

公孫修道︰「等司馬懿出了洛陽,率軍快趕到時,王凌就會瞅準了機會擁立曹彪了。思來想去,此人歷任東南四州刺史,位高權重,又是名門之後,或許真的是為了報曹操的恩德。」

鄧艾道︰「王凌年輕時為官犯罪被處罰,正好遇到曹操各地巡察,得知此人是王允的佷兒,這才免其罪而重用。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是為人臣子的本分。」

「王氏有點東西,自漢末以來,出了兩大忠臣——」

他撫掌而笑,說道︰「說來王凌之叔王允,也是個忠于大漢之人,董卓禍亂京師,廢帝另立而立威,又挾持天子,囂張跋扈。王允能聯合呂布殺死董卓,解了京師之圍,奉迎獻帝。只可惜王允立此大功,卻日益驕傲自滿,與呂布不和、群臣不睦,日漸疏遠,更因為在處置董卓舊部的西涼兵問題上,被李傕、郭汜反攻洛陽而死。」

鄧艾更是扼腕長嘆,苦笑道︰「董卓不過區區婢女莽夫即可除之,何足為患?王允自大成性,取禍之道。王凌所面對的司馬懿,比董卓不知厲害了多少倍。」

關于這個問題,公孫修還真不好說,畢竟歷史上的王凌謀反,謀劃倒是做足了一年的時間,就因事情泄露被司馬懿提前得知,王凌又缺乏兵馬,自然事與願違。

從司馬懿起數萬大軍南下,再到王凌被滅三族,只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幾乎不費一兵一卒。

按理來說,王凌若是真能忽悠到司馬懿手中的兵權,再不濟也能撐多一年。

從履歷上來看,王凌雖然年紀大了,可過往都是軍功,顯然是個擅長用兵之道的人。只是因為事泄密露,司馬懿不給兵權,王凌再厲害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公孫修現在也顧不上王凌跟孫權了,這倆哥們說不定隨時掉鏈子,他還準備著如何對付司馬懿,以及自己的南下進軍路線。

首要目標是幽州,這一州之地是魏國跟燕國各佔其半,以遼水分為遼西跟遼東,公孫修要想南下,則必須進入盧龍塞這個兵家必爭之地,才能直抵華北平原。

此時的燕國已兼並高句麗跟扶余國,所得人馬眾多,為考慮國家體制跟吃人的軍餉又不得不停止擴軍。

瘋狂擴軍當然沒問題,只要是個男丁,有齡十五歲以上,就能作為士兵,可擴得起、養不起是不爭的事實。

在賈範等文臣的運籌算計下,最終也只能提供六萬大軍,其中有兩萬人是在楊祚跟柳志的率領下控制了東來郡,輕易間不能動彈,留給公孫修的也只有四萬人馬。

登記在冊的人口約有八十五萬人,這是算上了遼東本土人口、高句麗人、扶余人三者的總和,還不包括被大族豪強隱匿的部分,滋養這六萬大軍的人吃馬嚼,已經是強弩之末。

正準備出兵的前夜,魏國送來緊急書信,常仲飛奔來報,當眾念道︰「王上,魏國太傅司馬懿來信,信中多有安撫之意,勸慰王上三思,以和為貴。」

賈範接過書信,瞧了臉色復雜。

听到「以和為貴」四字,公孫修跟鄧艾同時對視了一眼,均想︰「又是這一招!」

誰要是信了司馬懿的安撫,那就是死路一條。這老賊向來愛玩這套,先暗中潛行,快速行軍,同時用書信撫慰敵軍,以慢其心,再突然地出現,直接把對方在美夢中給鏟除了。

一整套下來的絲滑小連招,是司馬懿擒孟達、誅曹爽、滅王凌的經典操作,百試百靈。

公孫修當即把桌子一拍,昂然起身道︰「都不要大意,老賊的話能信,除非黃河水清,青天復濁。如我所料不錯,這老賊已經出兵,或者在半路上了。」

鄧艾起身道︰「當此情形,速速出兵,奪取先機。司馬懿就算行軍再快,也需要時間,他若真的足夠快,就不至于用這樣的書信來忽悠王上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