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五章 武侯遺志

公孫修笑道︰「正是。」

姜維點了點頭,暗想此次會談孫權能派諸葛恪過來,足見盛情,平靜道︰「吳國與我蜀漢乃是友邦,諸葛瑾與武侯是兄弟,諸葛恪為武侯之佷。」

他點了點頭,當即命人召諸葛恪進宮。

過不了多久,一個體型龐大的身軀邁入殿中,公孫修對他瞧了眼,諸葛恪看起來有些憔悴,似乎比當年要瘦上三十來斤,只可惜的是基數太大,外表上不好看得出來。

諸葛恪先向公孫修行禮,再向姜維行禮,姜維不敢怠慢,也站起身還了一禮。

二人分至落座,公孫修瞧著諸葛恪憔悴的面龐,不禁詢問道︰「元遜看起來似乎身體不大好。」

諸葛恪歉意地看了他一眼,苦笑道︰「只因前年家父亡故,是以兩年來守孝,又突遇大將軍陸遜去世,國內軍政繁忙,故而不知不覺間消瘦了不少。」

姜維一愣,諸葛瑾前年去世他是知道的,卻沒想到吳國大將軍陸遜也去世了,不免吃了一驚,暗想︰「當此用武之地,陸遜離奇死亡,吳國軍心大落,何以為用?」

公孫修也覺惋惜,自己穿越到這個時代來,或多或少都跟他們有過交集跟交手,但都未曾謀面,例如曹睿、諸葛瑾、陸遜等人。

至于陸遜的死因,他倒是知道的,一來是陸遜卷入了二宮之爭,二來功高震主,孫權畢竟年事已高,疑心病也自然地增加了。他看著諸葛恪的臉色,輕聲道︰「節哀。」

同時他心里也明白,陸遜一死,下一個大將軍就是諸葛恪了。

魏蜀吳都有個高危的職業,魏國專死皇帝,蜀國專死上將,吳國專死大都督。

諸葛恪點了點頭,臉上沒有別的表情。

公孫修心想你小子得了便宜就賣乖吧,這今後的吳國就是你蹦的時代了。

他目光眼望二人,放下酒爵,姜維跟諸葛恪也一齊放下,只听公孫修笑道︰「你我三國匯聚于此,皆在于克魏。目前唯一的機會,就是趁著來年魏國大亂,出兵伐之。」

姜維心中一凜,皺眉問道︰「燕王何以這樣認為呢?據在下所知,如今魏國宗親與士人之間雖有折合,可也不至于動搖國本吧?」

公孫修道︰「無須擔心,孤已收到秘密風聲,魏國必亂。一是幼主年幼,二是權臣跋扈,三是士人坐大,彼此間離心離德,定然要生出禍亂。待其惡而亂之,燕、蜀漢、東吳齊發,令其三方不可兼顧,必然朝野震動,即使不能分裂魏國,也能逼其國力大損。」

姜維不解的問︰「魏國以曹爽為首的宗親,跟士人爭權奪利,局面僅限于朝堂,恐怕不會延伸至軍事。」

公孫修笑了一笑,「換了旁人自然不會,司馬懿就未必了,此人心狠手辣,決不會留手跟道德底線。」

姜維道︰「曹爽跟司馬懿都是曹睿的托孤大臣,以我看來,斗爭的局面無非是一方被剝奪官職兵權,貶為庶人罷了。動搖魏國根基之事,過于虛妄。」

他登時眉頭皺了起來,心想︰「你這是把司馬懿跟曹爽比作了諸葛亮跟李嚴啊,那可就不切實際了。」

蜀國同樣也有托孤大臣間的政治斗爭,劉備白帝城臨終之際,把劉禪托孤給諸葛亮跟李嚴,以二人為托孤大臣。

李嚴跟諸葛亮屬于八字不合的,處處挑刺跟抹黑,屬于心中不平衡的那一塊。公元226年,也就是建興四年,諸葛亮準備興兵北伐,想調李嚴來到漢中坐鎮後方。

這本來是給了他回到權力中心的大好時機,可李嚴這時候就私心作祟,認為回到漢中就會成為諸葛亮的下屬,為諸葛亮的北伐鞍前馬後,從平級降為次級,各種理由推月兌不去,還要求諸葛亮將五個郡合為巴州,由他擔任刺史。

不僅如此,李嚴後來又勸諸葛亮加九錫,慫恿其進爵稱王,此舉無疑是把諸葛亮架起來用火烤。諸葛亮憤怒不已,當場訓斥了李嚴,兩人的間隙由此愈來愈大。

終于在建興九年,諸葛亮的出兵北伐戰役中,李嚴負責後勤糧草,卻因督戰不力,導致後勤跟不上,還要求諸葛亮撤軍,等到諸葛亮撤軍以後他又散播消息,向後主劉禪說諸葛亮延誤戰機。

這次可讓諸葛亮忍無可忍了,收集李嚴全部的罪證跟過錯,並將其言辭前後不一致的矛盾挑了出來,稟明給劉禪,李嚴自知理虧,磕頭認罪。

當然,認罪是晚了一步,諸葛亮決心廢了李嚴,列出他的種種罪行,李嚴因此被廢為平民,流放梓潼郡。這場托孤大臣之間的矛盾並未引發大面積的流血,諸葛亮采取的手段也足夠光明正大,人人敬佩。

李嚴即使被貶為平民,朝堂上下對其各種謾罵跟鄙夷,李嚴仍希望有朝一日能重新啟用他,雖然蜀國群臣都厭其貪得無厭,只有諸葛亮有可能出于愛惜人才的考量讓他重新出山。

只可惜的是,諸葛亮一死,李嚴就知道此生再無出山的希望,不久後郁郁而終。

公孫修對姜維搖了搖頭,正色道︰「伯約切勿以己度人,武侯是以天下人都欽服的方式廢除李嚴,就連李嚴本人都無怨言,更盼于武侯有朝一日能召他出仕,連政敵都能明白武侯的胸襟寬廣,這是極為難得的。司馬懿就未必了,此人不愛惜羽毛,為求利益,不顧惜名聲,必不顧國本。」

頓了一頓,朗聲道︰「故此,孤知道魏國必然在近期有大亂,乃由政而引于軍事,決不會輕而易舉的解決。」

姜維陷入沉思中,點了點頭︰「司馬氏自詡清流,其司馬懿又是四朝元老,若是不顧及名聲,實在是太難看了。可誠如燕王所言,則必是可圖之良機。」

公孫修心想蜀國陰錯陽差的把姜維這號鷹派人物給送來了,這位爺北伐了足足十一次,只可惜受制于費,每次都兵不滿萬,自然也打不出什麼戰果來。

思慮稍許後,他沉聲道︰「二位都是蜀、吳的忠貞之士,當今魏國強橫,若以分而圖之,則三家為其吞並是早晚的事。只有聯合出兵,響應而動,才能維持局面,打得魏國顧首不顧尾。時間拖得越久,對我等越是不利。」

「燕王所言甚是。」

姜維握緊了拳頭,想起昔日武侯的教導,以及先帝的遺志,明白公孫修的「三家分魏」之計不過是為了求庇護而已,畢竟沒有一方能與魏國單獨抗衡。

利益相關既為盟友,利益沖突既為死敵,與利益的切實相關比嘴上說著的盟友要好的多了。

諸葛恪不發一言地靜听,才道︰「燕王有心與我等同盟,三家會晤,本來是一大幸事。只是燕王當信守承諾,不可如昔日一般,暗中撤軍,或者臨陣倒戈。」

公孫修聞言不由得笑了,他當然明白諸葛恪的怨氣所在,正色道︰「此一時彼一時,不可同日而語。當年的小人行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如今是火燒眉頭,不容喘息。」

諸葛恪眉頭一皺,搖頭道︰「燕王的意思是火燒眉頭了,才結三家聯盟之意?」

「不是燕國火燒眉頭,而是在座的你我,及貴國的國主,都處于此。不同之處在于,燕國的形勢嚴峻,基本上是火燒眉頭,蜀、吳二國則是溫水煮青蛙。」

公孫修盯著諸葛恪的眼楮,那眼神讓後者都不禁動容。

諸葛恪皺眉道︰「為何說是溫水煮青蛙?」

他呵呵一笑,望了姜維一眼,正色道︰「這可就說來話長了,遠的不說,就以國家而論之,蜀漢居益州是天府之國,人丁充足,且蜀道艱難,易守難攻。吳國虎踞江東,以長江天險得以抗曹。」

頓了一頓,又道︰「燕國自不必說,遠離中土,又有河澤山溪為險,魏國要想伐遼,恐怕行軍路上都得產生出撤軍的念頭。然而舍此地利,以國力而言,燕、吳、蜀三家合起來,都不是魏國的對手。不論是疆域、人口、兵力、財富,各方面都不如,除了盡早聯手,無利可圖。」

姜維沉默下來,眼楮微微眯了起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諸葛武侯當年的北伐,不禁心潮翻涌。

公孫修舉起右手豎起三根手指,沉聲道︰「而且,這一差距,尚且在逐漸的拉大。魏國雖幅員遼闊,卻是當年飽受四面戰火之地,大多已人口戶籍殘缺,只要再假以時日,還會繼續變得更加強大,此消彼長,到那一日可就是望塵莫及了。今若不伐,再待十年、二十年,人口增長、兵精糧足,莫說是維持三國鼎立的局面,連國家都不能保全,這是不進則退的道理。」

諸葛恪無言以對,沉默下來,好半響才道︰「燕王所言不錯,在下佩服。」

魏國從歷史上來說,最起碼也有二次一統天下的機會,只是失之交臂而已。一者是赤壁之戰大敗,二者是蜀吳爆發夷陵之戰,曹丕若是趁機伐吳,則可與蜀漢共滅吳國,吳國滅亡後,反手再滅最弱的蜀漢,那就再輕松不過了,只可惜曹丕出于對國家正統的理念出發,不願伐吳而作壁上觀。

這是自三國鼎立以來,魏國的統一天下之機,事後就連曹丕都懊悔不已。

至于蜀吳兩國的統一機會渺茫,根本就沒有出現過,莫說是出現,到最後連勉力維持的能力都喪失了。

或許蜀漢最接近統一天下機會的,就是在諸葛亮《隆中對》的鏡花水月中,或許真的可能實現,但也不復存在,自從關羽被害、夷陵之戰又損失大量的精銳跟年輕將領,人才瞬間出現了斷層,後期人才凋零,就注定了幾十年後的悲劇。

姜維長嘆一聲,點了點頭︰「蜀漢這麼多年自武侯以來,欲圖克復中原,還于舊都,大小五度北伐,已是極為艱難。第一次北伐雖曾控制了天水三郡,卻因街亭之敗,得而復失,此後的數次北伐已不能獲得戰果。」

公孫修對諸葛亮是欽佩萬分,听到姜維這樣說,搖頭道︰「也不能這樣說,或許以武侯之智早就看出來,單憑蜀漢以一州之地,數萬效死之士是不能攻下魏國的。」

姜維聞言臉上變色,正欲反駁,公孫修頓了頓,又道︰「孤以為武侯的北伐是意在拖延,每一次北伐都鬧得魏國上下緊張,將帥不敢解甲、戰馬不釋鞍,大小兵員枕戈而眠,對蜀漢的防御也累得勞民傷財,雍、涼難以修養民生,此武侯之功也。」

「武侯若得見燕王,必引為平生知己。」

姜維的臉色這才緩了下來,也明白公孫修所言屬實,諸葛亮的北伐都是采取穩中求進的打法,很少出奇兵以略定。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就被諸葛亮嚴厲禁止了,認為過于冒險,應當實打實的打下涼州,逐步蠶食曹魏。

前世的公孫修可沒少看《百家講壇》之類的,能進武廟十哲之人,沒有一個是空架子,諸葛亮雖然大小規模五次北伐,卻並沒有消耗了蜀漢的國力,這跟他超乎尋常的內政管理能力是分不開的。

五次北伐出兵的規模都不算小,沒有造成大規模的國力消耗,反而利用戰爭的歷練給蜀漢增加了不少的新生代力量。

在很多人的誤區中,都認為諸葛亮的北伐損失了蜀漢的國力,然而實際上是在他的治理下,「黎庶追思,以為口實」,國貧民虛的蜀漢也變得「道不拾遺,風化肅然」。

不得不說,這是一大奇跡。

這可不是史書的吹噓,《三國志》是陳壽撰寫的,而陳壽是實打實的蜀漢人,公元233年出生的人,也算是親歷過諸葛亮治理下的真實社會環境。

想到陳壽,公孫修心想這小子現在也不過十一二歲,倒不如收至燕國來,詢問姜維道︰「伯約,孤听聞當年馬謖丟失街亭被武侯問斬,馬謖有個姓陳的參軍也受武侯的懲罰,處以髡刑罰之。此人留一子,名曰陳壽。不知可否勞煩伯約,將此人送來?」

姜維大為不解,他自然不知有這一人,畢竟當初受馬謖牽連的人太多了,其賬下的小小參軍的兒子,更是不得而知。倒是他心中頗為起疑,暗想︰「陳壽?這名字听著耳生,若是舉足輕重之人,我應當知曉才是,燕王遠在數千里之外,從未涉足蜀川,怎知得一個小小的孩童?送至燕國,又有何目的呢?」

當然,這一疑惑也很快就拋之腦後,畢竟公孫修的三家分魏計劃,合乎其心意,不禁想到︰「先帝跟武侯未克的遺志,終將由我來延續,並以死繼之。」

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道︰「燕王放心,在下回去後盤查一番,若能尋到,必將其送來。」

公孫修大喜,三人又一路暢聊了如何出兵響應的事宜,姜維跟諸葛恪都是難得一遇的軍事奇才,眾人間的談話也愉快至極。

鄧艾瞧著姜維,心中不禁生出了幾分忌憚︰「此人竟如此厲害,若有一日,燕與蜀為敵,則將有一戰,可得小心提防此人。」

會盟的意見也互相交換,公孫修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加入蜀吳聯盟,把中分天下之約變為三分天下之約。

事能否促成還看天意,大餅終究是要畫得圓一些,公孫修個人的意見既代表燕國,姜維跟諸葛恪則須分別稟告劉禪跟孫權,再做定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