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一章 善後處理

在霍達、對盧逃出紇升骨城之後,整座城池就被鄧艾直接接管了。城內糧草焚燒殆盡不說,光是滅火也用了不少的時間。

鄧忠弄得灰頭土臉,摘下頭盔,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苦笑道︰「這簡直是一座空城,根本沒有糧食可以吃,咱們大軍得不到任何的補給。」

「那是正常的,霍達起初也不知道我軍能疾行如此之快,根本來不及調集兵力、修繕城池,等他知道我們急行軍而來,又試圖一口氣吞下,反被我們所逐出此城。他腦子並不笨,知道把糧倉給燒了,堅壁清野,否則就算他逃回去,東川王也治他死罪。」

鄧艾早已算到這一步,他也是完全拼了老命,讓五千騎兵完成了五日六百里的行軍記錄,並且奇襲了敵軍,攻下此城。

看似獲勝極大,實則風險極高。

第一是無糧可用,一旦陷入拉鋸戰,全軍上下都吃不飽飯,瞬間潰散,敵軍都不用親自出手。

第二是急行軍人馬困頓,若是沒有先行休整一日恢復士兵體力,很容易就被敵軍以逸待勞的給單方面屠殺了。

可以說奔襲完全是借著從頭到尾的迷惑敵軍,以及犧牲大量的戰馬累死、戰士透支性命完成的,中間一旦有什麼變量,意味著這支孤軍將灰飛煙滅。

也幾乎跟搏一把沒什麼區別。

可是他搏對了,攻佔城池、掠奪人口,這就是他的收益。

鄧艾曾經得有一次跟燕王閑談,分析過司馬懿的用兵思想,畢竟鄧艾是跟過司馬懿身邊的人,對其用兵的思維有著深入的了解。

他依稀記得,當時燕王解釋道︰「兩軍之間的對壘,孫子認為的是,雙方只要一方不犯錯,另一方就沒有獲勝的必然,交戰並非取決于明略對方,而是保證不犯錯誤。」

關于這一點,鄧艾極為認同,說道︰「司馬公的用兵之道,也是大抵如此。如若交戰沒有必勝的條件,就須用奇冒險。」

公孫修聞言哈哈一笑,隨即認真道︰「孤研究過司馬懿對決諸葛亮的戰爭中,其避戰不出的思維,名曰退,實為進。諸葛亮試圖逼司馬懿出兵決戰,不惜贈其女裝,以示羞辱,司馬懿仍是不出戰,或許有擔心不能勝諸葛亮的因素,可不論如何,這是他的高明之處。」

「高明之處?」

鄧艾對東漢末年以來的大戰多有研究,聞及此言,有些不敢苟同,說道︰「司馬公手握魏國重兵,背倚九州為援,諸葛亮以一州之地,逼得中原兵不解甲、馬不釋鞍,恐算不得高明。若是司馬公能出兵擊之,與諸葛亮交戰,也不至于耗費國力。」

公孫修對此看法不同,兩人看法生出了分歧,說道︰「司馬老賊的避戰不出,很大程度上也拖延了蜀國的國力,本身魏國強于蜀國,魏國拖得起,蜀國拖不起,司馬懿耗得了,諸葛亮耗不了。避戰不出很好地避免可能出現的傷亡跟敗績,畢竟諸葛亮決非常人,司馬懿也沒取勝的把握。」

鄧艾沒想到燕王如此推崇這一戰,立即反應過來︰「王上的意思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那是自然,古今用兵者,用奇大多數是無奈之舉,若敵方用兵神妙無方,我軍兵民佔寡、帥才不優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擊潰敵軍的。蜀軍抱必死之心,諸葛亮足智多謀,司馬懿避戰堅守不出,天下間任何的用兵奇才看了都要頭疼。」

公孫修談及司馬懿這一戰,又解析擒孟達之戰、滅遼東之戰,當然自己的穿越影響,滅遼東已不復存在,可仍是看出司馬懿的因地制宜,該忍時忍,該狠時狠,絕不留情。

司馬懿在對付諸葛亮的堅守戰略,類似晚清的曾國藩平叛太平天國。老曾的軍事水平向來為世人所詬病,每遇戰則是扎硬寨、打呆仗,曾國藩的硬寨也不是一般的硬︰「築牆須八尺高,三尺厚;壕溝須八尺寬,六尺深;牆內有內濠一道,牆外有外濠二道或三道;壕內須密釘竹簽。」任何的軍事奇才瞧了這樣的布局都要兩眼一黑,同屬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批評老曾「每苦鈍滯」,經常抓不住戰機。

老曾畢竟是文人出身,帶兵之初缺乏經驗,也深知太平天國的將領戰略戰術上勝過自己,手下幕僚也不是對手,唯一能搏的是大清完備的後勤能力,愣是按照這樣的方法推進到了太平天國的首都。

以少勝多的戰役看似很多,可是極為稀缺。畢竟在中華五千年歷史中,總共發生了11000起大大小小的戰爭,平均一年就要打兩場戰爭。其中最混亂的春秋戰國、三國時期、南北朝、五代十國這四個時期加起來就打了7500次,直接佔了戰爭記錄史的七成,隔壁的戰斗民族听了都要變成乖寶寶。

能算得上影響歷史走向的,東漢末年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大型戰役,兩場大戰中,前者勝者是曹操,後者敗者也是曹操。

鄧艾最擅長的是詭兵,奔襲之戰,也听得明白燕王所說的兵法是正路,兩人互相交流了意見,也同時明白,要想爭霸天下,所需要的就是人口。沒有巨大的人口作為兵員跟後勤保障,吞並天下的口號就只是一句口號,而不能落實到位。

鄧忠翻找了四處,並無糧可食,苦笑道︰「這可怎麼辦啊?整個城一粒糧食也找不到。咱們大軍四千人,邊軍三千人,可都沒有食物充饑。」

「不出意外的話,王上所統率的大軍,還需要八日才能抵達。」

鄧艾平靜地掐著手指計算,當日出發急行軍時,自己立軍令狀五日抵達,兩日破城,此事已順利完成。而燕王從梁水出發也要十五日時間,自己在急行軍的時候,他也同時在趕路前進,二者相減,最少還要八日的時間。

鄧忠苦笑一聲︰「咱們軍中的糧草問題,只得繼續吃馬肉了麼?」

「唯有如此,堅守到王上率領輜重部隊抵達為止,渴了飲水,餓了吃馬肉,軍中尚有三千余戰馬,足夠吃的了。」

鄧艾臉色剛毅,沒有任何的拖泥帶水,皺眉道︰「偷襲一事,僥幸成分居多,現在佔領此城,不可輕易棄之。」

說到這里,頓了一頓,環顧四周,認真道︰「如我推算不錯,我們從梁水急行軍到這里並拿下,共花了七日時間,而從丸都城若是同一天進發的大軍,路程五百里不到,只需九日既可抵達,也就是兩日後親臨此城。」

鄧忠臉色微變︰「我軍除了駐守此處,撐到王上親臨之外,別無他法了?」

鄧艾冷哼一聲︰「那是自然,紇升骨城尚可駐守,即便丸都城的救兵發過來大軍,也可抵擋得住一陣子。若是離開此城,遇上遭遇戰被包圍,你覺得我們這四千人不到的孤軍,能撐上多久?」

「可是——」

鄧忠有些無奈,他知駐守此城就必須要撐到燕王的大軍來臨,點頭道︰「只要王上來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也不過幾日時間。」

鄧艾輕笑一聲,他相信燕王的能力,必然會在八日後抵達,正色道︰「命兵卒把城牆能加固的,盡量加固填補,兩日後敵軍來襲,可就沒時間填補了。命士卒運石塊、滾木上城樓,為攻城戰作準備。」

「父親放心,我已安排士卒把該填補的都填補了,這兩日的時間足夠了。」

奪城後當然要加固跟駐防,畢竟即將從丸都城進發而來的敵軍數量激增,說不定會變成持久戰。鄧忠猶豫了片刻,低聲道︰「父親,那——那俘虜的三千邊軍,該如何處理?」

鄧艾眉頭一皺︰「降卒新降,尚未有歸附之意,也無戰心,先圈養著,等王上親臨再行定奪。」

「圈養?」

鄧忠頓時垮了臉,苦笑道︰「可是城中無糧,軍中也沒有糧食,咱們四千人只能淪落到吃馬肉,現在這又多了三千人,這——這消耗可不是一般的大。」

畢竟若是把這三千俘虜比作是奴隸的話,一匹戰馬完全可以換七八個奴隸,而現在為了救他們的命,居然需要比其價值更高的戰馬來換,這讓鄧忠有些坐不住了。

鄧艾瞪了他一眼,沉聲道︰「虧你說得出口,難不成全都放了?被敵軍招一下手,又變成了我軍的敵人。大戰未結束前,俘虜都不能放走。」

鄧忠有些不解,隨口道︰「不用放啊,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全部坑殺了,留著何用?」

「混賬。」

這一句話當場觸怒了他。

鄧艾瞪了這個兒子一眼,心想竟說出這樣的話來,登時火冒三丈,礙于他已經當上先鋒,手下兵卒都看著,畢竟要留幾分薄面,否則早就一巴掌扇過去了,警告道︰「我告訴你,燕王千叮萬囑不許殺俘虜,此為軍中第一戒令,敵軍已繳械投降,乖乖的關進大牢里,即便戰爭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只要願意投降,便不可殺俘虜,這是最重要的。你在軍中居要職,切記不論如何,都不能殺俘。若是開了這一先河,王上要斬你的首級,我也不會求情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