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四章 犁庭掃穴,高歌猛進

前段時間,皇太極主動派人前來錦州談判,並提出一個條件,要求購買十門紅夷大炮。

當初,袁崇煥固守錦州,全憑了紅夷大炮方才轟退了試圖攻城的後金兵。

也因此,紅夷大炮一度被譽為大明朝的鎮國神器。

直到後來運來了一批威力更強的新型火炮,這才開始逐步替換紅夷大炮。

皇太極心知大明不可能賣新型火炮給他,故而提出購買淘汰下來的紅夷大炮。

當時負責談判的正是紀用。

也不知對方許了什麼好處,紀用居然同意了。

趙率教得知後堅決不依,二人因此大吵了一架。

紀用的理由是對方也答應了他提出的條件,以和為貴,彼此不相犯。

在紀用的堅持之下,最終還是賣了五門紅夷大炮給後金。

听完後,許長安沖著趙率教道︰「大將軍請放心,此事,本侯一定會斷個公道。」

「多謝侯爺!」

趙率教由衷拱了拱手。

他是個明白人,心知許長安多半會借此機會除掉紀由,以剪除魏忠賢的左膀右臂。

當日傍晚,趙率教帶著一眾親信為許長安及其手下接風洗塵。

紀用不知何故又未到場。

這老家伙,一開始端架子未親自出迎,後來想見許長安卻吃了個閉門羹。

估計,怕來了討個沒趣,干脆避而不見。

次日一早。

一隊人馬浩浩蕩蕩來到紀宅門外。

守門的嚇了一大跳,趕緊沖進內院稟報。

「紀公公,不好了……」

門外。

裴綸大聲喝令︰「把宅子圍起來,一個人都不許放走。」

「是!」

一眾手下齊齊應聲。

宅內,紀由一副尚未睡醒的樣子,瞪著惺忪的睡眼,一臉驚訝︰「什麼?錦衣內衛把宅子包圍了?」

「是的公公,怕是有百十號人。」

「反了反了!」

紀由似乎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一副氣急敗壞的神態。

主要還是因為平日里頤指氣使慣了,總認為在遼東他就是土皇帝,沒人治得了他。

結果,剛穿好衣服便听到外面傳來一陣打斗聲、怒罵聲、慘叫聲……

「所有人听著,我等奉征遼總兵大人前來捉拿遼東鎮守太監紀由,凡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大膽!」

紀由腦子一熱,直接沖了出去。

再說,人都沖進院子里了,他想跑也跑不了。

「你們好大的膽子,咱家乃是遼家鎮守太監……」

裴綸一臉譏諷道︰「知道你是太監,不用再刻意強調一次,把這死太監抓起來!」

「是!」

幾個錦衣內衛當即沖上前去。

紀由身邊的幾個手下猶豫了一會,終于紛紛棄械投降。

畢竟,院子里已經躺了七八具尸首。

顯然,這是動真格的,而不是恐嚇。

既如此,他們沒有理由再為紀由賣命。

「你們好大的膽子,放開咱家……咱家是遼東鎮守太監,你們憑什麼抓咱家?」

「帶回去!」

不久後,一則消息迅速傳遍全城,引起了一片轟動。

「紀公公被抓了。」

「听說要當著所有守城官兵的面斬首……」

「蒼天有眼,蒼天有眼!」

晌午時分,紀由被帶到了校場中間,四周圍滿了守城將士以及錦衣內衛。

外圍,則站滿了聞訊而來的百姓。

看著五花大綁的紀由,趙率教不由一臉欣慰。

畢竟,他忍這老家伙很久了,偏又奈何不得,如今總算有人替他出頭。

「紀由,你可知罪?」

許長安大聲喝問。

「咱家何罪之有?姓許的,別以為你是個侯爺就能濫用私刑,魏公公還有皇上一定放過你。」

許長安不由笑了笑︰「就憑你剛才說的這句話便該死,竟將魏公公放在皇上前面。」

「你……」

「紀由,你身為遼東鎮守太監,不思為朝廷效力,克扣軍餉、私征賦稅、殘害百姓、打壓將士、動搖軍心。

更荒謬的是,竟以談判為由與敵軍私通,給後金提供火炮,萬死不足以蔽其辜……」

「血口噴人,許侯爺,警告你不許胡來,否則皇上定然饒不了你!」

這家伙終于機智了一回,沒提魏公公。

但,又有什麼鳥用?

「本侯受皇上重托,提點為征遼總兵,有先斬後奏之權。來人,將紀由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遵命!」

靳一川應聲拔出繡春刀,大步走了上去。

紀由驚魂魄散,大聲嘶吼︰「姓許的,許長安,你敢……」

「休!」

靳一川重重揮刀。

「砰!」

血光飛濺,人頭落地。

眼見著紀由真的被斬,一眾百姓頓時沸騰起來。

「好!」

「斬的好!」

「多謝侯爺,多謝侯爺!」

還有不少百姓熱淚盈眶,紛紛跪下磕謝。

斬了紀由之後,許長安方才命人往京城送了一份奏折,講明斬紀由的緣由。

隨後,又開始清理紀由手下的一眾余黨,查沒紀由的家產,該彌補百姓的便彌補,余下的一律充公。

……

消息傳回京城之後,魏忠賢肺都快氣炸了。

紀由給他的傳書他已經收到了,正在想辦法如何替紀由開月兌。

畢竟,他親自派去遼東當鎮守太監的人,自然是相當信任與重用的。

卻沒料許長安下手竟如此之快,還沒等他來得及有所動作,便已經斬了紀由。

換作是旁人,他恐怕直接就派東廠去抓人去了。

但,許長安乃是錦衣內衛指揮使、堂堂侯爵,同時又是皇上欽點的征遼總兵。

故而,魏忠賢倒也不敢胡來,只能怒氣沖沖跑去找皇上告黑狀。

「皇上,小臣要參奏長安侯……」

沒等魏忠賢開口道出緣由,熹宗主動道︰「魏公公指的是長安侯斬首紀由一事?」

「正是!皇上,紀由乃是遼東鎮守太監,肩負著督軍重任。

長安侯膽大包天,竟擅自斬了紀由。如若邊軍因此而鬧出什麼亂子,後果不堪設想。」

熹宗輕描澹寫道︰「魏公公多慮了。」

「可是皇上……」

「魏公公,紀由乃是你一力舉薦的。你可知,他都做了一些什麼事?」

「這……」

「欺壓百姓、私收賦稅這些事且不說,私售紅夷大炮給後金,這件事,朕怎麼沒听魏公公講過?」

「皇上……」

一听皇上語氣不對,魏忠賢嚇得趕緊跪在地上辯解。

「皇上,此事小臣真的不知,一定是那廝擅作主張。」

他不知才怪,只是不敢當面承認罷了。

熹宗冷冷道︰「你不知最好。紀由身為鎮守太監,竟私售火炮給敵方,就憑這一點,抄家滅族都不為過。」

「是是是……」

「魏公公還有什麼要參的?」

「小臣……小臣……沒有了……」

「下去吧。」

「是!」

魏忠賢灰  告退而去。

一出大殿,眼中卻掠出一絲陰冷的光。

他已經意識到了一種危機。

紀由這件事,皇上不僅沒有責罰許長安的意思,反倒還在隱晦地警告他。

這說明,他在皇上心中的位置已經越來越低。

而這一切,都是許長安一手導致的。

就這麼認輸,魏忠賢自然不甘心。

畢竟,他可是九千九百歲,只比皇上少一百歲。

回到家里,客氏一見魏忠賢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由皺了皺眉,下意識問︰「怎麼回事?」

「還不是因為紀由的事。不,是因為姓許的那小子。」

客氏嘆了一聲︰「這小子步步緊逼,再這樣下去,咱們怕是無路可走了。」

魏忠賢恨恨道︰「如果這次征伐遼東真讓那小子得逞,咱們恐怕是真的奈何不了他。」

「那怎麼辦?」

魏忠賢的眼中掠過一絲瘋狂的光芒︰「如今之計,也只能背水一戰!」

……

遼東。

後金一方進入了全面戰備狀態。

在皇太極的號令之下,女真部落八旗「黃、白、紅、藍、瓖黃、瓖白、瓖紅、瓖藍」兵馬紛紛奔赴都城駐防。

後金的都城乃是沉陽城。

在許長安的前世,皇太極廢除了舊有族名,定族名為「滿洲」。

次年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將沉陽尊為盛京城。

不過現在,這一切恐怕不太可能發生了。

八旗兵的制度與大明的囤田制度差不多,丁壯平時皆民,戰時皆兵,

只不過,相比大明的囤田軍戶,八旗兵的戰斗力可就強悍太多了。

這是因為,女真人乃是游牧民族,民風彪悍,大多數人乃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從小便擅長騎射。

正如當年的成吉思汗,率領著閃電一般的蒙古騎兵縱橫萬里,一直打到歐洲。

對于大明軍隊來說,這是不可想像的。

畢竟,大明軍隊一出征便浩浩蕩蕩,糧草運輸便是一個大問題。

但是蒙古騎兵不需要攜帶糧草,打到哪里,哪里就是他們的糧倉,也就是以戰養戰之法。

女真人也采用了以戰養戰這一套,騎兵來去如風,講究速戰速決。

某種程度上講,這也算是一種特種作戰的雛形。

也正是因為如此,方才屢屢以少勝多,打得大明軍隊士氣低落,以至于不敢再正面抗衡,只能不斷地加固城牆防守。

但這一次,雙方局勢卻發生了一個顛覆。

進攻一方是大明,後金變成了防守一方。

這,也正是許長安采取的策略。

從京城出發之際,他就沒急著行軍,一直不急不緩。

到了錦州之後也沒急著率兵征伐,在城中足足待了七八天,美名其曰養精蓄銳。

其實,這是故意給皇太極時間調兵回防。

許長安相信皇太極絕對沒膽子前來攻打錦州。

畢竟,之前就沒攻下來,更不要說現在他還率了五千兵馬駐扎在城里。

這日上午,許長安終于率部浩浩蕩蕩離開錦州,一路往東行進。

他將隊伍分成了左、中、右三路,分頭攻打沿途的八旗部落、關卡、馬場、城池等等。

這一次,許長安可不怕後金再玩什麼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打法。

一來,除了主力部隊之外,他還派出了一百多名精銳,分頭去搜尋以及殲滅敵方的斥候。

如此一來,對于後金一方的情報收集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二來,在錦州休養之際,許長安已經秘密派人潛往沉陽一帶,搜集敵方動態並及時回傳。

根據回傳的消息,後金主力軍已經陸陸續續抵達沉陽城。

沒有了主力軍的阻擾,沿途還有誰能阻擋許長安一行人馬的攻勢?

別說一路人馬一千多近兩千,哪算只有一百來號人,也能將對方打得落花流水。

後金最大的依仗乃是彪悍的騎兵,與大明的常規軍隊作戰,的確佔據極大優勢。

但是,騎兵再快,能快得過炮彈?快得過子彈?快得過火箭?

更不要說,還有什麼轟天雷、火焰彈、連發弩箭什麼的。

不說別的,單說轟天雷,對于騎兵來說就是一大噩夢。

一枚轟天雷扔過去,不僅人仰馬翻,而且巨大的動靜也會令得戰馬受驚,導致隊伍變得一片混亂。

搞不好沒被炸死,卻被摔死或踩踏而死。

一路上,三路人馬堪稱催枯拉朽、犁庭掃穴,一路高歌 進。

此行,許長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采取了以戰養戰的打法。

如此一來,便不用攜帶糧草,方便行軍。

短短十余日,三路人馬已經挺進了四百余里,距離沉陽城越來越近,嚇得皇太極一行人坐立難安,成天聚在一起商討對策。

眼下里的局勢,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抉擇。

因為,這一次他們將要面對的並非大明朝的普通軍隊,而是威名赫赫的錦衣內衛。

對于錦衣內衛的戰斗力,以及大明朝的新型火器,皇太極還是了解一些的。

雖然沒有正面交過手,但那些倭寇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不是被錦衣內衛打怕了,那些倭寇也不至于流竄到高麗,流竄到遼東來找他談合作。

八旗旗主意見不一,有的主張主動出擊,有的主張以守為攻,有的則主張派精銳騎兵半夜偷襲。

商量來,商量去,意見始終難以統一。

就連一向果斷的皇太極,這一次也難以下決斷。

畢竟開弓沒有回頭箭,這一仗一旦輸了,便永遠沒有崛起的機會了。

結果,令皇太極一行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眼見著許長安一行三路人馬即將匯合到一起,兵臨城下之際。

一夜之間,其中兩路人馬似乎突然憑空消失。

皇太極大吃一驚,急急增派斥候緊急搜尋明軍行蹤……

……

【祝各位書友大大國慶佳節快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