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48章 朱克臧要精簡編制(求訂閱!)

問聖明之君要做什麼?

這讓考生怎麼答?

誰也沒當過皇帝啊!

這個時代的人,可沒玩過皇帝模擬器︰歐陸風雲。

一般來說,殿試的題目,可以是內閣出題,皇帝選定,也可以是皇帝自行出題。

那麼這道究竟是內閣出的,還是皇帝出的呢?

如此有個性,又霸氣側漏的題目,潘伯亨覺得十有八九是朱克臧陛下親自出的題。

那麼,這道題,要怎麼答才能符合皇帝的心意呢?

古之賢君,都怎麼做來著?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新大明蒸蒸日上、眾正盈朝,天子功績遠超秦皇漢武」

潘伯亨構思好結構,開始落筆,反正不管怎麼樣,先拍馬屁總是沒錯的。

他在這下頭奮筆疾書,朱克臧坐在上頭,看著一顆顆的腦袋,心思卻飄遠了︰好想再打一把歐陸風雲或者十字軍之王。

坐在上頭實在無聊,皇帝就站起來走一走,巡視一下考場。

這也是符合規矩的,不過有些考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皇帝一走到他身邊,他一個緊張,手一抖,污了答卷,那就嗚呼哀哉了。

真要發生這種事,那也不怪皇帝,怪你自己心理素質差、抗壓能力差,辦不了大事!

以後當了進士、當了官,經常要見到皇帝,你要是天天緊張,工作還要不要開展了!

朱克臧徑直站在了潘伯亨的旁邊。

靈感爆棚的潘伯亨此時下筆如有神,先拍了一輪馬屁,表示古來賢君都不如陛下您,然後再從「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講起,論起了帝王如何選材,只要有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皇帝自然而然就可以「垂拱而治」了。

也就實現了「聖天子在上」的目標。

他寫得飛快,不知不覺間,一頁紙已經寫得滿滿當當的。

正在這時,他留意到一個身影站在自己考桉旁邊,眼角還瞟到了一個明黃的衣角。

這是誰,用想想就知道了。

鬼使神差的,潘伯亨雙手拿起自己的卷子,恭恭敬敬地舉過頭頂,請朱克臧御覽!

朱克臧挑了挑眉,這小子膽子挺大,不愧是愛將潘阿強的弟弟。

看到朱克臧接過了試卷,潘伯亨還抬起頭,沖皇帝憨厚地一笑,然後迅速低下頭,繼續答卷。

朱克臧微微一怔,這家伙有點意思!

倘若是其他人,這樣對著自己傻笑,恐怕就會惹得皇帝不喜。

不過是熟人潘伯亨那就不一樣了。

潘伯亨一向是考試的時候總比平時寫得好,要不然一路走到殿試。

他這文章,雖說不上字字珠璣,也是條理分明、流暢明晰的。

朱克臧看了潘伯亨的答卷,微微點了點頭,又走開了。

這大廣場上,除了主考官朱克臧,還有幾位副主考,他們見皇帝徑直走到潘伯亨的身邊,還親自看了潘伯亨的文章。

幾位副考官心思都轉了轉,這小子肯定不簡單,到時候拿評卷時,就得給皇帝看中的人一點面子了……

殿試是排名性考試,不湖名的!

潘伯亨見朱克臧御覽了他的文章,興奮激動。

這借勢的事,不借白不借!

更何況,官場上是最講究上下尊卑規矩的了,得到皇帝的認可,其他考官那一關就容易過了!

認認真真地答完題,待到殿試結束,潘伯亨便和其他考生一起,排著隊伍,整齊地退出大殿。

結果卻被通知,明天還要來皇宮!

因為殿試只完成了筆試,皇帝陛下還要面試!

筆試他們還能接受,面試直面皇帝,屬實有點嚇人!

但沒辦法,該來的他們躲不過。

第二天,朱克臧還在文華殿的大殿上端坐,在面試一位即將要金榜題名的進士。

面試就是問答。

由朱克臧提問,讓這些貢士回答。

為什麼要加面試呢?

因為朱克臧要精簡編制!

面試通過,貢士就變成了進士,可以做官了。如果面試不合格,就是一票否決,不管你之前考得多好,辛辛苦苦考出來的貢士頭餃就會被取消。

和以往殿試只定名次,不會真正黜落貢士的慣例不同,這次朱克臧主持的面試已經定下了「黜落」的指標。

大約百分之十的貢士將會被面試刷下去,從雲端一下掉落凡塵,而且很有可能還是一次掉兩級

這就是朱克臧的科舉改革試探!

因為朱克臧已經決定在時機成熟的取消舉人這一級的功名!

大明設立了舉人、秀才兩級功名,並且給予在鄉的舉人秀才一定的特權。

朱克臧覺得,他們是造成明末財政崩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比藩王和宗室帶來的負擔低。

從前明開始,在制度上進一步提高了各級應舉士子的待遇,不僅殿試中了進士的士子直接授官,享有極高的榮譽和地位,而鄉試、縣試過關的士子也開始享有種種特權。

通過縣試的士子被成為秀才,不僅有參加更高一級考試的權利,而且可以獲得見縣官而不拜、免除部分賦稅等待遇,開始在縣里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舉人則更加夸張,到了明朝中後期,舉人們在鄉里擁有數百畝甚至更多田地的免稅權,地方官們也會對他們另眼相看,將其視為統治階級的一員,在地方治理上也會多有依賴。

這樣一來,舉人可以吸引非常多鄉親將田地投獻給他,以便享受其蔭庇,哪怕失去部分人身權利也在所不惜。

舉人們中舉前即使窮困不堪,一旦中舉就會擁有取之不盡的社會資源,成為公認的鄉紳。

很多覺得自己參加會試希望不大的舉人根本不想進京,在故鄉已經可以當上人上人了。

所以明清素有「金舉人、銀進士」的說法,因為中了進士固然可以得官,但宦海沉浮、風險很大,如果沒有朝中大員關照,很可能一輩子沉淪下僚、東奔西走,反而不見得有在鄉舉人愜意。

相比明朝,在那個號稱讀書人如何幸福的宋朝時,只有當了官才有功名也才能擁有免稅的特權。

可是官的數量終究有限啊!撐死了幾萬而已。而秀才、舉人的數量可就沒譜了,幾十萬都有!

幾十萬人一起分潤朝廷的稅賦,大明皇帝窮死不是很正常?

這項惡政是必須廢除的,而且必須朱克臧自己來,他是馬上皇帝,有資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