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四章︰世道還是那個世道

除了借牛給農戶們,還有其他的惠民政策也一一施行了下來,王隊長等眾人的情緒平緩了一下又宣布了一個好消息。

「除了牛之外,生產隊還會借給咱們小豚崽,每家每戶都可以去生產隊領一頭豚崽,養大了可以賣給生產隊,只需要還上小豚崽的錢就可以了,不想賣想留下吃肉的也行,但殺了豚之後得還生產隊兩條豚大腿,剩下的就是咱們自己的了!」

豚肉其實也就是豬肉,古代,豚的意思是小豬,豕的意思是大豬,這里蘇澤為了避諱朱家皇室的名諱,一律稱呼為豚,殺豬听起來和「殺朱」一樣。

朱棣可能不在乎,大明也不怎麼興文字獄,但能避諱還是避諱的好,萬一有人上綱上線,扣蘇澤一頂想謀反的帽子也麻煩。

蘇澤主打的就是忠君愛國的人設,自然不願意留下把柄被人詬病,那是嚴謹到了咬文嚼字的地步,壓根不給其他人上綱上線的機會。

沒有閹割過的豬肉其實並不好吃,沒有進行過閹割,等到了性腺發育成熟之後,豬就會分泌出一種非常難聞的羶味,而且這種氣味很難通過烹飪去除掉。

在這個時代只有那些窮的吃不上肉的窮人才會吃豬肉,有錢人可選擇的肉類多了,根本不需要選擇難以祛除羶味的豬肉。

倒不是說沒閹過的豬就不能吃了,而是吃一頓豬肉往往需要很多香料用以祛除羶味,那麼多香料比豬肉本來的價值都要高了。

對于有錢人來說,可選擇的肉食有很多,與其花大功夫去想著祛除豬肉的羶味,那麼為何不換一種肉吃呢,不能吃牛肉還有雞肉,鴨肉,魚肉,可選擇的實在太多了。

而對于窮人來說,想吃個豬肉,還得去花錢買各種各種樣的香料,香料比豬肉都要貴了,性價比太低了。

東坡肉就是因為蘇東坡謫居黃岡的時候,當地豬多肉賤,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可這種法子也只能有錢人才會用,尋常人家根本舍不得花那麼錢去買香料。

蘇澤在清風縣的時候因為饞就將閹豬的法子給傳下去了,為此還專門找了一個祖上是給太監割那玩意兒的人,專門負責閹豬,時至今日,閹豬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被閹割過的小豬崽存活率已經可以高達七成以上了。

加之蘇澤在清風縣鼓勵百姓自己創業,一些在工廠里賺到銀子的工人也會從工廠出來自己創業,而其中就有養豬場。

清風縣街道上就有不少豬肉鋪子,西山這里自然也就有了豬肉鋪子,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由于蘇澤送福利,給家家戶戶都分了一些豬肉,西山這里的人也都嘗過了閹割過的豬肉,所以豬肉在西山已經得到了大眾的認可。

現在西山這里的人都知道豬肉可以吃,不但可以吃,還很好吃,不需要多復雜的調料,直接一鍋炖都行,這些農戶雖然平時都在田間地里勞作,可閑暇時也會去商業區那邊采買一些東西,自然也知道了豬肉的價格不菲。

一听到可以養豬,曬谷場上的農戶們頓時又歡呼雀躍了起來,他們有些人在沒來西山之前也養過豬,不過他們養的是那種沒有閹過的豬,肉不好吃不說還賣不出去,如今听到可以養豬,這就相當于又多了一條財路,如何不讓他們高興?

雖說這是借的,到時候要還,可想想也知道是他們賺便宜了,豬養大了賣出去還合作社的豬仔錢絕對還能剩余不少錢,留下來自己吃肉也只是少了兩條豬大腿,少了兩條豬大腿,那不還有那麼多肉在呢嘛,所以怎麼看都是他們賺了。

至于養豬要消耗糧食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豬是雜食性動物,散養都可以,能消耗多少糧食,大不了就幸苦一點去打豬草好了。

以前不養豬是因為無利可圖,養豬還不如養羊,可如今有利可圖,自然有人願意去養的。

不但會養,一旦發現養豬真的能賺錢,那麼來年兜里有錢了多養些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是必然的事情。

蘇澤就沒打算從農戶們手里賺多少錢,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富裕起來,日子好過些,順帶豐富一下農副產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給他們銀子還不如給他們找幾條能夠致富的路子,讓他們能憑借自己的雙手換取財富。

在大明其他地方不可能,因為有人趴在他們頭上吸血,可在西山,這完全是可行的,因為蘇澤不打算也不想剝削,壓榨他們,更多的是想互惠互利。

農戶們種出來糧食,養出了豬,合作社收購了他們手里糧食和肉,轉手再賣出去,可以從中謀利,農戶們也從中獲得了財富,朝廷再通過從合作社收取商稅,也能從中獲利,完全是互惠互利的模式,而不單單只是一味的上層壓榨,剝削下層。

給別人干活和給自己干活是不一樣的,給別人干活也許會有人偷懶,消極怠工,可給自己干活要是不努力,餓死了也活該,怨不得誰。

沒原始資本沒關系,蘇澤可以借給他們,沒錢養豬,可以先養,賣了換錢再還錢,沒錢買種子也沒關系,可以先種下去等收獲了再還錢,蘇澤這算是仁至義盡了,做到了他能做的一切,也不怪西山這里人都說蘇澤是大善人,這活月兌月兌就是一個善財童子嘛!

當然,蘇澤自己不那樣認為,他覺得他是在劫富濟貧,這錢也不是他自己的,他散什麼財?

借給農戶們的買種子的錢,都是京城里那些達官顯貴們「友情」贊助的。

除了可以養豬,王隊長接下來又說了,還能養雞,養鴨,養魚,都是借的,到時候有錢還錢,沒錢就拿養出來的雞鴨魚抵賬。

王隊長一邊宣傳合作社的惠農政策,一邊胡吹這些政策有多好,總之就是鼓勵第三生產隊的人努力點,努力就能過上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二狗子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罵罵咧咧的說道︰「俺以前以為天底下所有當官的都一樣,朝廷也不行,眼里只有那些達官顯貴,瞧不起咱們這些泥腿子,那些狗日的只知道騎在咱們頭頂上作威作福,沒事就來咱們家里打秋風,從來都沒有管過俺們的活路,來了西山才知道,這天底下當官的也不是都一樣。」

「至少蘇東家不一樣,這天底下哪里去找蘇東家這樣的大善人,咱們沒吃的,立馬就有合作社的人送糧食上門,雖然是借的,以後要還,但也沒不管咱們不是,好歹有條活路!」

「去年年底那場大雪,俺們那地方當官的一個沒看見,別說送糧食了,一碗稀粥都沒看見,要不是來了西山,俺們一家還真不知道怎麼活下去。」

二狗子這話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能拖家帶口背井離鄉來西山謀生路的自然都有自己的故事,無非就是在鄉下老家活不下去了,又遭了災,沒了活路才會想著來京城試試,好歹朝廷還會給碗粥。

「就是,那些狗官都該殺,听說上次朝廷一口氣抓了好幾個官,其中就有俺家那邊的縣令,听俺老家的人說,朝廷去抄家的時候,從那狗官家里抄出來了好幾屋子的糧食!」

「要是蘇東家這樣好官再多一些就好了,咱們的日子也不會那麼難過了,可恨京城那些讀書人還在整日罵蘇東家,都該殺!」

「可不是,上次俺還在西山看到有讀書人說咱們東家誤國誤民,是奸臣,佞臣,氣的俺上去就給了他兩拳!」

「打的好,可惜俺不在,不然俺打死他!」

群情激憤,不少人憤憤不平,都在為蘇澤打抱不平,他們也不懂什麼大道理,可他們知道蘇澤是一心一意為他們著想的,大家伙的日子也是來到了西山才好起來的。

眼瞅著日子越過越好了,誰也不想回到以前那種飯都吃不飽,整日擔驚受怕的日子了。

在其他地方罵蘇澤還沒什麼,蘇澤自己本人都不會當回事,充其量派人去砸對方玻璃,可在西山罵蘇澤那可是真的要出人命的。

具體情況參考清風縣,余佳當初去宣旨讓蘇澤離開清風縣都差點被打死,若是有人敢在清風縣罵蘇澤,那就別想活著離開清風縣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以前他們不知道大明還有這麼好的地方,覺得天下烏鴉一般黑,可如今來了西山才知道,原來不一樣,太不一樣了,比起以前的苦日子,他們更喜歡現在的生活。

誰要想讓他們去過以前那種苦日子,那就要問問他們的拳頭答不答應了。

上次有幾個讀書人來西山,就當著眾人的面罵蘇澤,結果差點沒能出得了西山,還是蘇澤手底下的人出面攔住了才沒出事,那幾個讀書人也沒落著好,回京城的路上還被套了麻袋,自那之後就沒什麼讀書人敢來西山罵蘇澤了。

王隊長見場面不受控制,氣的跺腳,面紅耳赤的吼道︰「安靜,安靜,干嘛呢,要造反?」

「一個個活的不耐煩了敢妄議朝政,腦袋都不想要了?」

「罵幾句得了,還動上手了,知不知道打讀書人是要吃板子的?」

「東家如今是陛前的紅人,老子警告你們,可別給東家惹麻煩,要是東家因為你們被陛下問責了,老子饒不了你們!」

那些沒讀過書的農戶們不懂,都只是在瞎起哄,可王老頭是讀過書的,懂的也多些,加上西山現在有一種叫報紙的刊物,叫做西山日刊,里面也會記錄一些西山的新聞,所以他是知道一些情況的。

報紙上嚴厲批評了這種違法亂紀的行為,可見東家是不喜歡這種違法亂紀的行為的。

在大明,打讀書人那可是要吃板子的,他還真怕給蘇澤惹了什麼麻煩。

罵過了之後,王隊長又安撫道︰「朝廷是想著咱們這些老百姓的,只是陛下被奸臣給蒙蔽了,所以咱們以前的日子才不好過,現在有了東家在,日子都好起來了,一個個的說話都注意點,別給東家惹麻煩,要是沒了東家,咱們可就要回去過苦日子了。」

頓了頓,見農戶們都安靜了下來,王隊長這才松了口氣,這次合作社的會上,也專門強調了這個問題,絕對不能再發生上次當街毆打讀書人的情況,朝廷自有法度。

當然,散會的時候王隊長旁敲側擊的問了一下合作社的工作人員,說不當街毆打,私下套麻袋的要怎麼處理?

當時社長意味深長的對他說了一句,「別被抓到就行」,讓他有些迷湖。

合作社社長也是蘇澤手底下的人,自然也見不得有人說蘇澤壞話,可問題是蘇澤早就有言在先,不準任何人破壞朝廷法度,抓到了重懲,決不輕饒,所以即使是他很想打死那些說蘇澤壞話的人,但他也不會鼓勵大家去做這種違法亂紀的事情。

在法律不健全的古代,很多人對朝廷律法其實缺少認知,一個個的大字都不識幾個,說句不好听的就是文盲,蘇澤要是不加以管束,不知道會鬧出多少人命來。

再者蘇澤也不想縱容這種違法亂紀的行為,所以才會約束手底下的人。

蘇澤可以理解百姓們擁戴他的心情,可朝廷自有法度,濫用私刑是不可取,也是不提倡的,萬一打死了人,是抓起來還是不抓?

無論在什麼時候,打人殺人都是不提倡的,無論初衷為何,都絕不姑息!

所以才有了社長私底下那麼一句「別被抓到就行。」

換言之就是不提倡這種行為,但你要真做了,不被抓住還好,抓住了可就要依法辦理了。

不過這就不和大家伙說了,免得惹出了什麼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看來這次當街毆打讀書人還是對東家有一些影響的。

「好了好了,不許私底下妄議朝政,不許濫用私刑,這是西山的鐵律,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接下來要說的事情是關于讀書識字的事情,接下來每七天,除了行動不便的老人,所有人都要去學堂上課,到時候要點名的!」

掃盲一直是蘇澤十分重視的事情,有鑒于農戶們平時也忙,騰不出時間去上課,所以才有了七天去上一次課的情況,不求他們多有文化,可起碼得識字吧?

王隊長這話一出,全場嘩然,頓時有人開口道︰「咱們又不考科舉,去上課干嘛!」

「就是,平時地里的活都忙不完,根本沒有時間去上課嘛,東家這是要做啥子?」

「女圭女圭們讀書識字就行了,俺們年紀都大了,再去讀書圖啥子嘛!」

王隊長忍不住怒喝道︰「安靜,安靜,不考科舉就不用識字了?」

「這是東家的吩咐,那些工人也要去上課,東家也知道大家平時都忙,所以才讓大家七天騰出半天去上課,能耽誤你們多少時間?」

「再說了,女圭女圭們都會寫自己的名字了,你們還大字不識一個,合適嗎?」

雖然是蘇澤的命令,是強制性的,但還是有很多農戶表示不理解,在他們看來識不識字的也沒那麼重要,由此可見全民普及教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王隊長也是無奈,在他看來讀書識字還是有很多好處的,不提別的,就說他自己不是就因為讀過書才撈了一個隊長的位置嘛,每個月還能從合作社領一筆津貼,可顯然其他人不這樣認為。

好在蘇澤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在清風縣的經驗起到了作用,他早就有了計劃。

王隊長眼見場面無法控制了,放出了一個重磅消息︰「去上課的,上完課都可以領一碗小米,通過考核還有獎勵,不白讓你們去上課!」

這個消息一出,農戶們頓時安靜了下來,也不再嚷嚷著騰不出時間了,有人心里開始盤算起家里有幾個要去上課的人了,能拿多少小米了。

和這些「愚昧」的農戶們講再多讀書的好處都沒用,你得拿出他們看得見的好處才行,歸根結底還是封建社會下的大環境造就出來這樣的風氣。

王隊長無奈的搖了搖頭,心中說不出來是什麼感受,不知道是覺得這些不肯去讀書的農戶們可悲,還是覺得他自己可悲。

想當初他為了讀書識字不知道花費了多少錢糧,如今讀書識字還能有錢拿,只能說是世道變了。

想了想他自我否定道,不能說是世道變了,世道還是那麼個世道,只是西山這里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了。

這個讀了幾十年書只考上童生的老人彎腰拿起了地上的燈籠,借著燈籠的微光形單影只的走出了曬谷場,口中哼起了不知名的歌謠,依稀記得是他從某本書上看到的曲子,那本書早就被他賣了換錢了,可書上的曲子過了這麼多年還是讓他記憶猶幸。

年少時為了買本書要勒緊褲腰帶過日子,撿到一本雜書都會如獲至寶,因為上面雖然沒有聖人經典,但是上面有字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