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二章分兵而進

在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之後,程錦堂終于可以給上京和鄧州的元帥行轅回報,夷陵光復。

夷陵雖然地勢險要,但其實是個小城,但這座小城光復的意義卻很大,幾個月前「庶人成浚」就是在此稱帝的。

拿回了夷陵,代表著朝廷仍舊掌控著局勢。

至于反賊雖然還沒有被全部殲滅,但也只能四處流竄。

最起碼這是對天下臣民的一個交代。

元帥行轅暫攝于鄧州轄下的南陽,又名宛城。是荊楚北上京畿的必經之路,戰略要地。

南陽城防堅固,是天下有數的大城,前齊末年曾經以一城抵御過數十萬義軍的圍攻長達半年之久。

所以太子駕臨山南道,沒有去鄧州的州治穰縣建立元帥行轅,而是听從了東宮屬官們的建議,選擇了南陽作為元帥行轅所在。

這些日子元帥行轅也是非常緊張忙碌,先是房州出現了紅蓮軍活動的身影,行轅立即派遣咸陽郡王率兩衛禁軍前去房州進剿,雖先後擊敗幾支規模不大的亂匪疑兵之後,但卻一直沒能踫到叛軍主力。

元帥行轅這里只能往關中發信,命關中的西京留守司加強戒備,嚴守秦嶺各個隘口,不要讓叛軍通過山道流入關中。

除了關中,房州還可以經由夔州金州入川。行轅又發文蜀中劍南道,嚴守川楚通道。

咸陽郡王趙福柏在房州進剿沒有所獲之後,又得到軍報,叛軍流入了身後的均州,于是乎趙福柏又急忙的率軍趕往均州,在于叛軍羅霄所部五千精銳以及一萬輔兵大戰一場之後,擊敗了這一部叛軍,斬首數千級。

但叛軍所部的精銳幾乎沒有受損,損失的幾乎都是輔兵。

而羅霄又再度退往房州。

「劍南道的數萬兵馬,要防備青唐和南詔,同時要面對張俠所部的紅蓮軍已經是勉強支應,若是讓叛軍大部竄入蜀地,剿之難矣。當立即從關中調兵入川,以防青唐還有南詔趁火打劫。同時封堵叛軍入蜀之路。」

元帥行轅所在的大堂之中,參元帥府軍事傅淮川指著地圖進言道。

趙元檀聞言默然不語,來到鄧州之後他才清楚知道情況比起他在上京想的還要復雜。

紅蓮亂匪如今四處流竄,攪的西南半壁處處烽煙。

程錦堂所部雖然已經收復夷陵,但接下來要面臨的態勢卻是極為艱難。是北上先行剿滅均州房州之敵?

還是過江先行收復宜都?亦或是繼續向西追擊方虯和方蛟所部,收復歸州、巴東等地?

亦或是分兵追擊?

而傅淮川現在所說的,關于增兵劍南道的提議,同樣是迫在眉睫。

畢竟青唐可是大晉的大敵,雖然拓跋赤德自從疏勒之戰後就一直身體不好,諸子爭奪儲位又愈演愈烈。

但若是能在大晉身上咬一口,對方是不會放過的這樣的機會。甚至還要防著南邊的南詔。

南詔國雖然面對大晉,歷來還比較恭順,但其在青唐和大晉之間左右搖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越是眼下這種情況,就越要防著這些外部的威脅。

「那就讓關中派遣兩軍,前往劍南道助戰,先行剿滅張俠所部。而後防備青唐,在傳令清風關一帶要嚴加戒備,不可掉以輕心」

趙元檀這邊話音剛落,大元帥長史兵部尚書牛道騫說道︰「殿下,荊州都督府和揚州都督府一事還需盡快處理。」

「下文申斥吧,再令揚州都督府把那十萬糧秣補齊。」

趙元檀十分無奈說道。他也很是為難,人人都知道揚州大都督傅津川是他的心月復,至交。

但荊州都督也是他表叔,皇親國戚。

而且就事情本身而言,對錯也沒法分辨。現在這種情況下,也並不適合派人去調查一下事情原委。

畢竟這邊戰事正緊張呢,這時候後院不能亂。

尤其是現在江陵還要支應程錦堂大軍的一應軍糧轉運,王鶴臣這個荊州都督麾下的水軍是目前大江上游唯一能跟汪汀山水軍作戰的朝廷水軍。

大江下游目前也只有揚州都督府的巢湖水師,至于洪州水師和潤州水師還在重建的計劃中。

而接下來,面對程錦堂所部大軍下一部的作戰方向,一眾僚屬們卻陷入了分歧。

大元帥長史、尚書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李法曾建議程錦堂先行率軍北上,剿滅房州和均州之叛軍,徹底肅清鄧州附近的威脅。

太子中允、元帥府判官林長沅認為,應先向西追擊方虯方蛟所部,不讓其竄入蜀地,而均州房州之敵,可交由鄧州唐州的十萬禁軍來剿滅。

兵部侍郎、參元帥府軍事章京建言,要水陸並進,先行剿滅宜都之敵,因為偽帝成浚就在宜都。

面對亂局,眾人是各持己見,這讓趙元檀也難以決斷。

于是他只能看向傅淮川,畢竟就知兵事這一方面而言,無論是李法曾還是林長沅、章京,這三人都是文官。

而傅淮川是正經的武將勛貴之家,並且是正四品的明威將軍,在元帥府一眾幕僚之中,他的應變將略已經是最為突出的了。

「臣以為,此事卻不該由元帥行轅來決斷,武康侯統領十萬大軍,又為淮南都部署,自然該令其臨機專斷。且數百里之外,戰機稍縱即逝,還請殿下明鑒。」

李法曾三人聞言卻是默然不語。心下卻有些明白過來傅淮川為何出此言。

因為文官系統可是一直想要染指軍權,但有軍中上下一直都是勛貴武臣所把持。這次作為宰相的之一的李法曾其實是想借著元帥行轅的名頭,干預軍事,而後形成常例。

但誰曾想章京和林長沅與他意見不合,並且元帥行轅之中還有一個傅淮川,直接就把事情點明。

如何用兵的決斷,應該交由前線將帥。最少也得考慮前線將領們的意見。

傅淮川的話讓趙元檀也醒悟過來,這邊吵得天昏地暗也不過是紙上談兵,前線究竟情況如何自當有統兵大將來做決定。

數百里之外的程錦堂卻不清楚元帥行轅發生的事情,若是知道了,他其實是非常希望元帥府能夠下一道軍令來確定下一部的進軍方向。

北上、西進、南下幾個軍使和襄州都督府的幕僚們也是爭的不可開交。

最後只能采用一個折中之法。

程錦堂率神策軍、天武軍、驍果軍以及襄州都督府麾下的橫野軍,四軍五萬眾西進追擊方虯和方蛟。

龍武軍使王林懷與捧日軍使史萬年率所部軍馬北上房州,與鄧州的禁軍南北夾擊叛軍。

龍捷軍使杜客師、虎翼軍使劉復恭、神武軍使賈師訓率所部軍馬配合荊州水師,進攻宜都。

也就是,分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