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唐家村。

「秦先生,記得我們上次談到,封建社會要清除儒家,然後以道立國。」太陽河邊,二人相隔兩米而坐,正在河邊悠閑的釣魚。

一邊釣魚一邊閑談。

「以道立國之後,建立自然之世界,自然之社會。」

「這只不過是我的一個構想而已,無聊之余的一個構想。」秦宇道,「你完全不必當真。」

「可先生這個構想,咱覺得非常有可行性。」朱元章道。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中,恐怕就只有朱元章一個皇帝,有那麼一點點機會,把它推行下去。」秦宇道,「畢竟朱皇帝這個人很另類,是唯一一個真心想和百姓共天下的。」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此外經過農民起義的洗禮,以前的舊貴族被打倒,新貴族還在搖籃階段。」

「朱皇帝完全能夠將那些在搖籃里的新封建貴族拿捏,並且他魄力也夠,殺伐也夠。那些人完全不是他的對手,開國功臣他都是想殺就殺。」

「呵呵。」被秦宇無意中拍了一頓馬屁,朱元章覺得渾身舒泰。

「只可惜因為時代的局限性,朱皇帝和那時期的文人,沒人有這種眼光。」秦宇繼續道。

「以道立國是絕對可行的,因為道家,早就扎根在九州大陸幾千年,比儒家的歷史還要長遠。在廣大百姓當中,有深厚的基礎信仰。」

「史記記載,孔子見老子之後,思想受到了巨大沖擊,三日不談。」

「後來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于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由此可見,在道家面前,儒家就是個弟弟。」

「既然要以道立國,為什麼又要發展百家,讓百家治理行省呢?」朱元章問道,「這豈非和以道立國的理念,產生了沖突?」

以道立國發展道家就行了,發展諸子百家是幾個意思?

「並不沖突。」秦宇道,「發展百家,恰恰符合道家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則。」

「試想一下,如果森林里就只有一種動物……」

「那情形是可怕的。」

「那根本就不是自然之生態。」

「自然之生態,是百花齊放,各種動物千姿百態。」

「森林只有一種動物,就算這種動物外表再美,性格再溫順,也是一種災難。而且時間久了這種動物還會變質,危害森林環境。」

「兔子可愛吧?不凶殘吧。以前有人把兔子這種物種帶到了澳大利亞,結果因為沒有天敵,數量發展到幾十億,結果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將草原上的草吃的光禿禿的,擠佔了其他動物的生存空間。」

「還有這事?」朱元章詫異。

他腦海里,還沒有物種泛濫的概念。

「在治理封建王朝上,道理也是一樣的。」秦宇道,「傳說在古時候的天竺,有一個國度,叫摩托羅王朝。摩托羅王朝的皇帝,生了一萬個兒子。」

「然後國王讓自己的一萬個兒子,去管理這個國度。」

「所有的管理者都是一家人,某個地方的知府犯下了滔天大罪,被前來督查的御史罰酒三杯之後,又調任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當知府。」

「不同姓氏的官吏都官官相護,更何況是兄弟?」

「簡單的說吧,以道立國,如果只有一個道家,是不可能治理得好封建王朝的。如果沒有諸子百家當他的敵人,它就會像兔子一樣泛濫成災。」

「原本是好的,結果變成壞的了。」

「所以道家雖好,也不能只發展自個兒。」

「因為這根本就不符合生態規律。」

「嗯,嗯。」朱元章點頭,「咱懂了。發展諸子百家,本來就符合,道家‘道法自然’的基本理念。」

「一個健康的生態,必須要有千百種植物,千百種動物。」

「百花齊放,百獸奔走。」

「對了,先生。」朱元章問道,「讓諸子百家去管理行省,你覺得他們能管理得好嗎?他們有那個能力嗎?畢竟在先秦時期,他們都沒有管理過州縣的經驗。」

「諸子百家,都是被春秋時代的諸國,棄之不用的思想。」

「管理一個行省,可不是那麼容易。」

「一個行省面積巨大,比春秋時期一個小國還要大,且人口增長了好幾本。士大夫階層和當地士紳勾結,擁有盤根錯節的巨大勢力……」

「如果諸子百家全都治理不好,導致民不聊生,那麼稷下學宮,就會成為天下笑柄。」

你這個院長,臉上也不好看。

「我覺得他們,全部都能上交一份,滿意的答卷。」秦宇道。

「先生為什麼對他們如此有信心?」朱元章聞言震驚,「要知道,諸子百家都沒有任何實際的治理經驗,管理的地盤比先賢的夢想還大。」

「而且各自的思想,都有不足之處。」

「先生憑什麼認為,諸子百家初出茅廬,就能交出滿意的答卷?」

「因為利益。」秦宇道,「能否管理好行省,關系到百家的核心利益。」

「在核心利益的驅使下,他們在治理的時候,必定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誠惶誠恐。一心為民。」

「的確如此!」朱元章聞言深表贊同。他已經得到了密報,百家在得知自己要被拉出去治理行省之後,的確是誠惶誠恐戰戰兢兢的心態。

這次治理行省關系到百家的生死存亡,還有遺臭萬年的可能。他們已經惶恐到,有好幾家的祭酒,都產生了要退位讓賢的念頭。

「無論是誰,如果能用這種心態去治理一個地方,想治理不好都難。」秦宇道,「記住,能否治理好一個地方,態度是最關鍵的。」

「華夏古代不缺人才,缺的是態度。」

「而和自身利益息息相關,能促使諸子百家,用最端正的態度,去治理他們所在的行省。」

「不錯!」朱元章聞言深表贊同,「生死攸關的核心利益,會激發出百家,最大的潛力。只要他們態度端正了,再壞也壞不到哪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