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
開火!!「
依托擋了木板的柵欄和房屋牆壁的青龍獨立團火繩槍兵,在各自軍官的命令下,扣下扳機。
燃燒的火繩在扳機的聯動下,插入到後面槍機的藥室中,槍膛中囤積的黑火藥,狹小空間的黑火藥爆燃,無處發泄,將巨大的動力都撲在前面的鉛彈身上,將鉛彈 地推送出去。
前排舉著盾牌的斯瓦迪亞軍士,突然感覺手中的盾牌傳來一股顫動的巨力,緊接著胸口部位劇痛起來。
他不由自主的停下腳步,低頭看向自己的胸口,雙腿卻快速流失氣力,情不自禁的向前撲倒在地。
倒下的時候,這名斯瓦迪亞軍士的鎧甲中,已經開始滴淌出濃稠的鮮血,嘴里也不斷咳著血泡。
其他的斯瓦迪亞軍士第一次看見火器發威,雖然他們的上級曾告訴過他們,敵人使用的火槍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武器而已,不用害怕。
但雷鳴般的槍聲過後,一個個舉著盾牌前進的戰友一聲不吭的倒下,嘴里吐著血沫,在場的斯瓦迪亞軍士如何不驚?
要知道,他們身上的甲胃,可是連城里最貴的破甲弩都無法射穿!
「好厲害的火繩槍,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連盾牌都被射穿了!
這可是包鐵大盾啊!」
前進中的斯瓦迪亞軍士,因為青龍獨立團第一輪齊射撂倒了不少人,腳步紛紛停了下來,那些倒下的戰友給了他們極大的震撼。
這些斯瓦迪亞軍士在冷兵器戰場上是英勇無畏的好手,但頭一次面對殺人于無形的火繩槍,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恐懼來。
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防御對面的火繩槍,似乎只要對面槍響,他們這一方就必然會有人倒下,無論身上穿戴著多厚的鐵甲都無濟于事。
這哪里是打仗,這完全是送死啊!
在場的軍官看到大隊斯瓦迪亞軍士停下腳步,連忙大聲呼喊道︰「不要停下來,大家一起沖上去,火繩槍裝填速度很慢,只要我們沖上去就能打贏他們!」
斯瓦迪亞王國作為與波斯高原邊境線最長的新生國家,自然不會無視李察帶領的西亞自由軍這尊龐然大物。
李察的軍政府將火器列裝部隊,大肆練兵的消息也不可能瞞得住斯瓦迪亞王國。
所以,哈勞斯早就得知火繩槍的奧秘,只有火炮的威力還不太了解。
甚至斯瓦迪亞王國還從黑市里高價買了幾把火繩槍偷偷運了回來。
只是,斯瓦迪亞王國的工匠還沒弄明白黑火藥的配方,即便彷造出來槍管,沒有燃燒能力強的黑火藥也只是一桿燒火棍而已。
這就是斯瓦迪亞王國無法打造火繩槍的原因。
不過,火繩槍的基本性能已經被哈勞斯模清楚,甚至連那些軍官都已經親眼目睹過火繩槍射擊的場面,自然不會產生恐懼。
顯而易見的,這幾桿流失出去的火繩槍,都是出自西亞自由軍的正規軍部隊。
為此,錦衣衛抓捕了上百人,私自賣槍後獨自逃跑的幾名白虎軍團士兵,更是被百里追擊,抓到的人全都當著全軍的面被凌遲處死!
至于其余人則是中間商和偷偷運輸的人員。
當然,其中還夾雜了大量的黑市商人,這些商人本身並沒有參與到軍械的售賣,但他們支撐起來的黑市給那幾名膽大包天的白虎軍團士兵提供了售賣渠道,否則白虎軍團的火繩槍根本不會流入斯瓦迪亞王國。
所以,整個黑市都被查抄了。
因為這件事,在大漢光命三年那會,軍政府還開展了半年時間的掃蕩黑市行動。
果不其然,黑市被打壓,再加上犯錯的幾名士兵被當眾凌遲處死後,軍政府再也沒有丟失過火繩槍,這使得斯瓦迪亞王國那幾桿樣槍用完攜帶的黑火藥後,就變成了燒火棍。
正因如此,才使得斯瓦迪亞軍士沒能全部觀閱火繩槍的射擊流程。
他們只見過沒有了黑火藥的空殼子火繩槍。
不過火繩槍是遠程武器這個常識,斯瓦迪亞軍士倒是十分清楚。
在斯瓦迪亞軍士的長官們奮力呼喝下,停滯的斯瓦迪亞軍士大陣再次向前,而且不是維持陣型向前,因為盾牌在火繩槍的近距離射擊中已經被證實無用,眾人提前發起了沖鋒。
斯瓦迪亞軍士不愧是斯瓦迪亞王國最精銳的步兵,在心神被震懾的情況下,仍然能發起氣勢如虹的沖鋒。
不過之前的停滯讓青龍獨立團的火繩槍再次完成了裝填。
等斯瓦迪亞軍士沖到十步以內的時候,火繩槍齊齊開火射擊。
原本洶涌上前的斯瓦迪亞軍士,如同撞在鋼鐵牆壁上一般,前面的人 地後仰倒下,連帶著還撞翻了不少後面跟著沖鋒的斯瓦迪亞軍士,導致沖鋒的陣勢一片大亂。
不過,整個沖鋒隊列中仍有不少斯瓦迪亞軍士沒有中彈,但他們身邊的戰友數量已經不多,被火繩槍齊射掃了一遍的斯瓦迪亞軍士,組成的沖鋒陣列十分松散,一頭撞在嚴密整齊的青龍獨立團長槍橫陣上。
人挨著人的長槍兵,槍矛如林,整齊劃一的向前突刺,將松散的斯瓦迪亞軍士沖鋒隊形殺得人仰馬翻。
沒有了密集隊形,朝著長槍大陣沖鋒,無異于自殺。
鋼鐵鑄就的破甲槍尖,足以在青龍獨立團士兵的全力突刺下,扎透斯瓦迪亞軍士身上的鐵甲。
在近戰冷兵器中,長槍是破甲能力最強的武器了。
因為長槍只有槍尖一點踫撞敵人的鐵甲,接觸面積極小,長槍突刺的時候,士兵又能將全身的力氣都用力向前,形成極大的壓力。
壓力大接觸面積小,壓強自然而然的爆表,可以穿透堅固的鐵甲。
所以,面對重甲步兵,除了鈍器外,依靠長槍方陣效果也不錯。
當然,前提是不能讓重甲步兵近身,否則施展不開的長槍根本沒辦法突刺。
長槍不突刺的話,同樣很難破甲。
沖鋒在前的斯瓦迪亞軍士一排排倒下,給後面跟隨的斯瓦迪亞軍士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對方明明已經不再開火,但自己一方仍然被成片殺死!
難不成,西亞自由軍真的如同傳聞那般,打遍天下無敵手麼?
西亞自由軍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傳聞,自然是錦衣衛的手筆。
這個時代的人或許對輿論戰的重視程度不夠,但來自21世紀的李察太清楚輿論戰的強悍了!
真正的輿論戰是什麼?
不是擺開擂台跟你引經據典的辯論,而是直接封住你的嘴巴,讓你的思想和立場無法傳播出去,然後己方單方面輸出輿論。
這才是輿論戰的本質。
也是應對文化入侵最有效的方式。
李察上輩子的韓國棒子為何那麼無知,以為自己是全宇宙最強大的民族?
就是因為他們的輿論戰從小學課本就開始了,整個歷史教育體系都是在制造虛無歷史主義,把韓國歷史塑造的無比高大上,從小接受這種教育的韓國棒子,長大了之後,思想怎麼可能不狂妄自大?
因為輿論戰的緣故,在兩個不同國家看新聞,經常會看到截然相反的新聞內容,哪怕是對同一件事情的評價……
什麼視頻剪輯操作,或者放上一張圖,剩下全憑文字引導輿論等等手段,那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理所當然的,李察在斯瓦迪亞王國還沒有建立開始,就命令錦衣衛在小亞細亞乃至其他更遙遠的地區,宣揚西亞自由軍的強大戰績。
戰績都是真實的,有理有據!
西亞地區很多游方藝人都被錦衣衛收買,成為錦衣衛的宣傳口舌。
這些游方藝人往往都有一張好口才,可以將真實事件編成人們喜歡听的戰爭故事。
甚至就連斯瓦迪亞軍士都听過相似的故事。
當然,斯瓦迪亞王國也不是什麼都沒做,哈勞斯更是親自下令禁止宣傳西亞自由軍的事跡。
不過下命令是一回事,能執行到什麼程度就是另一回事了。
沒辦法,斯瓦迪亞王國對基層的控制力太差勁了,斯瓦迪亞王國連中央集權都沒有過渡完成,談何對地方控制?
民間那麼多張嘴,想要逮捕就需要派遣大批士兵。
這些士兵不會白干活,都是需要拿任務補貼的!
即便用懸賞的方式,也需要出錢,賞金少了沒人在意,賞金多了斯瓦迪亞家族又承擔不起……
畢竟,控制輿論的成本在這個時代太大了。
一個人能說,兩個人也能說,如果每抓一個人都要支付賞金的話,抓成千上萬人咋辦?
更何況,這種事情很容易偽造證據,講故事又不是必須在公開場合,私下里同樣可以傳播。
幾個人完全可以合伙坑害他人,一起說一個人宣揚西亞自由軍強大的言論,然後冒領賞金。
錦衣衛的探子就干過這種事情。
用懸賞模式難以辨別謠言傳播者真假,派遣士兵的話又需要大批人手定點站崗巡邏,軍費開支直接飛天……
如此一來,哈勞斯下達的禁令就變成了形式主義,上面的官員個個信誓旦旦,但民間的謠言照樣傳的飛起,只不過沒有往上層蔓延罷了。
謠言給斯瓦迪亞軍士的心里提前打了預防針,此時在親眼目睹青龍獨立團的戰力,心中不由自主的開始喪失氣勢。
打仗說白了,打得就是士氣。
只要士氣足夠高,戰斗到最後一人也不是不可能,歷史上有的是例子。
士氣其實就是士兵形成的氣勢。
斯瓦迪亞軍士的氣勢泄掉了,沖鋒的力度自然而然就變得衰敗。
他們不再一往無前,甚至開始瞻前顧後,躲躲閃閃,沖鋒的速度從快跑變成了慢跑,甚至是匍匐前進!
只因為每一次火繩槍轟鳴,站著的人都會渾身顫抖著倒下,死得莫名其妙,十分驚悚。
好不容易沖到近前,又要面對如林一般的長槍大陣,根本找不到突破口。
整座小鎮如同噴火的刺蝟一般,讓斯瓦迪亞軍士死傷慘重,難以下口。
終于,戰損超過三成的斯瓦迪亞軍士,再也無力進攻了。
哈勞斯听到前線斯瓦迪亞軍士統領的報告,氣的胡子都翹了起來。
他花費重金養著的職業砍人軍團斯瓦迪亞軍士,竟然畏敵不前!
哈勞斯親自督促斯瓦迪亞軍士繼續沖鋒。
結果抵制情緒極大的斯瓦迪亞軍士,這一次連敵人的臉都沒貼上,對面槍聲一響,就呼啦啦的比鴨子跑得還快退了下來,那叫一個團結……
哈勞斯即便砍了幾個軍官也無濟于事,斯瓦迪亞軍士的士氣已經崩了……
哈勞斯總不能把斯瓦迪亞軍士都砍了吧。
那麼做很容易引起兵變不說,還會讓哈勞斯的個人威望大幅度降低。
畢竟斯瓦迪亞軍士不是石頭里蹦出來的,人家都是有妻兒老小乃至親族,一下子屠戮幾千號自己人,後面的帕拉文城估計就會變成一座引燃的火藥桶,而且沒幾個人會繼續真心為哈勞斯拼命。
沒人喜歡給一個屠殺自己人的老大賣命。
畢竟,斯瓦迪亞軍士已經是哈勞斯的核心部隊,跟那些雇佣兵和雜牌兵不同,比斯瓦迪亞軍士地位高的只有斯瓦迪亞騎士了。
只是斯瓦迪亞騎士數量不多,光靠那點斯瓦迪亞騎士,根本無法維持哈勞斯的穩固統治。
哈勞斯有不少兒子,斯瓦迪亞家族人丁眾多,有的是可以頂替他這個國王的血統……
「陛下,西亞自由軍火繩槍威力驚人,稍微離近一些,連盾牌都擋不住火繩槍打出來的鉛彈,不是士兵們不夠勇敢,實在是敵人的武器太過犀利啊!」
斯瓦迪亞軍士的統領向哈勞斯哭訴道。
哈勞斯知道他所說的都是實情,最初的戰況他也看見了,斯瓦迪亞軍士還沒沖鋒,就被火繩槍打倒一片,等到沖鋒的時候,又被貼臉齊射一波,整個陣型都變得松散,自然無法突破密集的長槍方陣。
來回幾次沖鋒都是同一個結果,斯瓦迪亞軍士的心氣自然也就耗盡了。
可是,就這麼眼睜睜看著西亞自由軍幾千先頭部隊在眼皮子底下安營扎寨,哈勞斯心里不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