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命四年一月,波斯高原自由城大帥府。
「這大漢帝國真是多災多難啊,解決了奴隸叛軍,如今又冒出來一群獸人大軍攻伐,賈士凱一心想要休養生息,卻總是不得機會。」
剛剛會見完大漢帝國使者團的李察,滿臉感慨的說道。
「大帥,這一次我們還要出兵麼?」
李察搖了搖頭︰「不出兵。
這次賈士凱給的跟上次差不多,真當我們不知道獸人跟那什麼斯巴達克斯和克雷斯帶領的奴隸叛軍之間的區別麼?
而且今時不同往日,以前我們繼續火藥武器,所以需要前往大漢帝國得到大量樣品和現貨來武裝麾下軍隊。
現在我們的火器庫存已經勉強夠用,火器作坊也正式開工,就連火炮我們也成功彷造出來第一門,對大漢帝國的火器已經沒什麼需求了。
賈士凱想用上萬桿火繩槍就讓我們賣命,價碼太低了。」
胖三大听後,有些不解問道︰「大帥,既然我們不去幫忙,剛剛為啥沒有回絕賈士凱派來的使者團?」
「現在的價碼低,不代表以後的價碼也低,先拖著。
賈士凱開出的價碼低,無非是因為他已經聯合大漢帝國中的武林江湖人士,共同組成了大軍在長沙一線建立防御。
而獸人大軍滅了孫權後,進攻的速度大大減緩,賈士凱估計覺得憑借自己的力量能擋住獸人。
哪怕戰局陷入僵持中,賈士凱也可以在後方慢慢編練新軍,只要戰況拖個幾年,賈士凱練出十萬精銳也不算難事。
而且還是全員配備槍炮的精銳。
獸人的身體優勢,在槍炮面前並不起眼,跟我們人類一樣,被鉛子打中了立馬變成軟腳蝦,這就是賈士凱的底氣。
也是賈士凱不願意給我們開出太高價碼的根本原因。
等著吧,我們做自己的事情,坐觀東面的戰局變化。
李二狗,你之前跟我匯報,蠻族單于尹稚斜對突厥人久攻不下,已經退兵返回了是麼?」
「是的,大帥。
不過根據錦衣衛的最新線報,尹稚斜似乎並不是因為打不過突厥人,蠻族王庭的遠征軍與突厥人交手中,一直佔據著優勢。
畢竟蠻族大軍擁有的鐵甲更多,兵力更多,比起突厥人佔據很大的優勢。
只不過,突厥人的可汗知道自身弱勢,始終不與尹稚斜決戰,才將戰爭拖入持久戰中。
突厥大草原面積廣袤,突厥人還是游牧民族,蠻族大軍想要抓到不斷遷徙的突厥人太難了。
而蠻族大軍分兵突進,又容易被突厥人集結起來偷襲,蠻族的兵力更多,對糧食的消耗更大,這應該才是尹稚斜退兵的原因。
當然,也有可能尹稚斜收到消息,得知大漢帝國如今的危局,想要回去分一杯羹。
畢竟中亞的漢地距離蠻族王庭距離更近,也比突厥大草原更加富裕。
漢地多是定居的城鎮,可以供蠻族大軍劫掠。
對尹稚斜而言,打漢地的油水可比打突厥人大多了。」
「既然如此,我們也該動一動了。
現在隔壁新成立的斯瓦迪亞王國,正在對原本的波斯領主威逼利誘進行收服,我們的士兵已經完成了火器化訓練,可不能眼睜睜看著斯瓦迪亞王國完成‘統一’。」
李察笑著說道。
光明歷1403年2月,李察親自帶領整訓了一年左右的大軍,浩浩蕩蕩開入斯瓦迪亞王國境內。
正式踏入小亞細亞地區。
這一次,李察可謂是主力盡出,由波斯炮灰整訓而成的三萬余人的白虎軍團全部帶上,由女兵組成的兩萬余人朱雀軍團也全部跟隨出征。
還有歷天明統轄的,全員由老兵組成的青龍獨立團5000人也都拉了出來。
至于伙伴士兵組成的隊伍,李察僅僅帶了破陣營和驍騎營,還是作為自己的親衛隊使用,加在一起才1500人。
當然,這兩個營頭是單兵戰力最高的隊伍,在關鍵時刻能起到破局作用,而且一旦戰事不順,破陣營負責殿後,驍騎營負責護衛,不管有多少敵人,李察也能全身而退。
近衛軍則被留了下來看老家。
除了戰兵外,李察還抽調了一萬多人軍戶壯丁組成的預備役部隊。
如今的軍政府治下,軍戶其實就是預備役,沒有加入到白虎軍團的軍戶壯丁,會被整編到預備役新兵營中,平日里由近衛軍的訓練師負責整訓,戰斗的時候隨軍出征,充當輔兵民夫。
別看白虎軍團原本是炮灰的底子,但經過一年時間的整訓後,也算是有了正規軍的樣子。
最重要的是,他們接受的是火器化訓練,白虎軍團中如今只有兩個兵種,一個是火槍兵,另一個是長槍兵。
李察對他們訓練采用的是西班牙大方陣。
每一個大方陣中央是長槍兵為主體的肉搏士兵,四個角則是裝備了火繩槍的火槍兵。
這種大方陣在李察眼里,最大的優勢不是發揮火繩槍的殺傷力,而是訓練起來很簡單。
是一種可以速成的軍陣。
理所當然的,朱雀軍團那邊也是采用的西班牙大方陣。
戰兵加上預備役部隊,共計七萬人左右,李察對外號稱十五萬大軍,直奔斯瓦迪亞王國首都帕拉文。
現如今,小亞細亞地區還沒有被斯瓦迪亞王國全部納入掌控中,斯瓦迪亞家族的核心城池只有三座。
第一座就是原本希臘人統御小亞細亞地區的政治核心,被哈勞斯拿下後,更名為帕拉文,作為斯瓦迪亞王國的首都,位于小亞細亞地區中部。
第二座是原本斯瓦迪亞家族的核心老巢——德赫瑞姆城。
第三座就是斯瓦迪亞家族掌握的小亞細亞地區經濟重鎮——蘇諾城
除此之外,斯瓦迪亞家族還掌控了原本羅多克家族的核心城池——杰爾喀拉。
只是杰爾喀拉在羅多克家族的殊死反抗中,被破壞的很大,到現在還沒有恢復,不光無法給斯瓦迪亞王國提供多少稅賦,斯瓦迪亞家族還需要派兵鎮守。
杰爾喀拉城破的時候,被斯瓦迪亞家族的軍隊洗劫過,當地人對斯瓦迪亞家族十分敵視。
在斯瓦迪亞家族高層的估計中,至少需要十年時間杰爾喀拉才能恢復往日的繁華。
這就是戰爭帶來的破壞。
李察帶著號稱十五萬大軍挺進小亞細亞地區後,沿途所遇到的城鎮和堡壘,望風而降。
那些剛投降斯瓦迪亞王國不久的波斯領主,轉身就對李察納頭便拜,毫無節操可言……
這股風氣都要怪罪在斯瓦迪亞等四大家族身上,他們出爾反爾,違背了古老的契約,悍然對原本的宗主希臘人動手,讓西亞地區的波斯領主都明悟了。
什麼宣言,什麼契約都是放屁,兵強馬壯者就能稱王建國!
小亞細亞地區的波斯領主中,為數不多的硬骨頭已經在去年被斯瓦迪亞家族滅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大多數波斯領主,能向斯瓦迪亞王國跪降,自然也可以向李察投誠。
而且哈勞斯野心很大,他想要彷造李察的軍政府,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國,而不是原本的分封制國家。
所以,哈勞斯將那些投降的波斯領主麾下的武裝力量削減了很多,對波斯領主的紅頭兵數量進行了嚴格限制,以至于波斯領主們面對李察的大軍,完全沒有反抗掙扎的力量。
當然,李察也無法從這些投降的波斯領主手里收集軍隊。
投降的波斯領主麾下的紅頭兵,數量很少,只能充當護衛隊和地方治安隊使用,如果再抽調的話,他們就會變成光桿司令,連地方局勢都無法管控。
李察不可能留下兵力控制地方,頂多在後路交通要點留下少量兵力,大片地區還是要依賴那些投降的波斯領主幫著控制。
李察並不擔心那些投降的波斯領主反叛。
原因很簡單,只要他能打贏哈勞斯,他們就是最忠誠的臣子,若是李察戰敗,這些波斯領主大概率會轉身又投入哈勞斯麾下。
而戰敗的李察,也不可能控制那麼大一片地區,只能灰 的逃回波斯高原,自然也不用在意波斯領主的忠誠問題。
哈勞斯得知李察大軍進逼的消息後,大驚失色,第一時間派遣使者去聯絡諾德王國、維基亞王國和薩蘭德蘇丹國。
不過使者一來一回需要耽誤不少時間,而且即便那三個國家遵循先前定下的契約,願意調集主力馳援,聚兵和出征也需要大量時間。
畢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大家都懂。
聚集大軍不是把軍隊聚攏起來就可以,李察的白虎軍團、朱雀軍團和青龍獨立團,一直在自由城郊外的軍營駐扎,想要拉走隨時隨地都可以,但仍然拖延了足足一個多月時間,為啥?
就是為了籌集運輸糧草輜重!
聚兵對軍政府而言反倒是最容易的,因為軍政府麾下已經完成了地方守備兵和野戰兵團的分類。
作為職業士兵的野戰兵團,除了少量的假期外,一年到頭要待在軍營里訓練。
平日里,一個禮拜只有一天時間可以跟居住在自由城周圍的妻子家人團聚。
反觀軍戶預備役則不同,他們只需要輪替來進行整訓即可,訓練一段時間就可以離開,換下一批人過來訓練,這就是近衛軍訓練師的任務。
而且預備役平日里是沒有軍餉的,只有整訓的時候才會有補貼。
李察軍政府訓練軍隊的方式,無疑是當前時代最先進的。
甚至將野外拉練當成了常設項目,訓練期間每一天都會有晨跑,而且全都是負重跑步,一跑就是幾公里!
負擔的重量就是士兵們上戰場的武器裝備。
長時間的體力訓練,讓白虎軍團原本的炮灰,一個個都蛻變成了皮膚曬得黝黑的精壯漢子。
就連朱雀軍團中的女兵,也一個個練得跟大老爺們似的,整個軍營中,除了不需要訓練的中高級女軍官外,基本上找不到皮膚嬌女敕的女子……
尤其是朱雀軍團中的肉搏女兵,一個個練的都膀大腰圓,胳膊露出來,都能看到塊狀肌肉,比李察上輩子見過的奧運會女運動員還強壯。
她們的力氣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已經不亞于男性。
這麼一支軍隊,行軍速度在當前時代,遠超斯瓦迪亞王國的封建式軍隊。
哈勞斯剛在帕拉文集結了兩萬大軍,李察的遠征軍先頭部隊就已經進入帕拉文郊外。
隨後,這支先頭部隊就迅速掃蕩了帕拉文城的郊外,佔據了數個村鎮,開始修建連成一片的軍營,給後續的兵力提供住所。
同時,還切斷了帕拉文城與外界的商路大道。
哈勞斯收到消息後,勃然大怒,第二天一大早,就點了一萬多名精兵,出城打算將那數千名敵軍先頭部隊掃掉。
這支先頭部隊就是青龍獨立團,歷天明親自帶隊。
上萬敵軍離開帕拉文城,朝著己方趕來的消息,很快被斥候傳達給歷天明。
軍營防御工事還沒有修建好,歷天明只能在城外一座小鎮中布防。
哈勞斯帶出來的上萬軍隊,都是他的親衛護軍,是斯瓦迪亞家族的核心部隊,類似于李察的近衛軍性質。
哈勞斯對這支部隊下了很大的本錢,所有的士兵都是騎馬而行。
其中一半是騎馬步兵,另一半則是正兒八經的精銳騎兵。
所有的騎兵都是身披鐵甲的斯瓦迪亞騎兵和更強大的斯瓦迪亞騎士。
其中的斯瓦迪亞騎士每一個都是破開過身體極限的高級武士,作戰的時候全身籠罩在鋼鐵殼子里,手里拿著數米長的騎槍,就連戰馬都披上了馬甲。
然而,在人影綽綽的小鎮前,他們卻無法發揮出騎兵的優勢。
小鎮那低矮的木柵欄雖然沒什麼防護力,但足以讓騎兵無法沖刺。
不能沖刺的騎兵,就是步兵的活靶子。
很快,六千名騎馬步兵下馬,這些騎馬步兵都是斯瓦迪亞軍士,是斯瓦迪亞王國最精銳的步兵!
他們列好陣勢後,開始從四面八方攻向那座只能容納數千人的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