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一章 是穿越者就要放飛自我

可憐的姚廣孝在房間里輾轉反側了一晚上,也沒等到楊豐去敲他的門。

他以為楊豐是跟他玩欲擒故縱的。

陰謀家嘛!

不都是這麼玩的嗎?

然而……

黎明的黃河上,再次 走的楊豐劃著借用的小船,在霧靄中向著對岸。

「我總覺得你現在處于很不穩定的狀態,你這樣不負責任的瞎胡搞真好嗎?」

班長說道。

「你想說什麼,我像一條瘋狗?」

「呃,這個詞倒是比較恰當。」

「那麼你告訴我,我需要對誰負責嗎?我需要對大明王朝負責嗎?需要對朱家負責嗎?需要對這個時代的所有人負責嗎?甚至我都不確定這究竟是我們歷史上的一個朝代,還是某個平行宇宙一個與我們知道的明朝相同的國家,那麼我來到這里需要做的是什麼?

當然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我不需要遵守這個時代的法律,我不需要受這個時代的道德約束,我也不需要管這個時代的人死活。

只要我不怕死,那就完全放飛自我好了。

你在那邊知道要遵守法律,要盡自己的職責,要保家衛國,因為你的的確確屬于我們的國家,就是要為我們的國家盡職。

我也一樣。

可是,這里是我們的國家嗎?

不是啊!

既然這樣我為什麼要考慮那麼多?

我想怎樣就怎樣,覺得怎樣開心就怎麼干!

至于結果?

我需要管嗎?」

楊豐說道。

事實就是如此啊!

對現在的他來說法律,道德,職責,這些統統都是不存在的了,他就是空降到了一個連外國都不算的地方,這里的一切與他沒有什麼關系,他不是這個國家的人,甚至都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只是意外到了這里。就像一只侏羅紀的霸王龍被扔到了塞倫蓋蒂大草原,為什麼還要用過去的那些束縛自己,為什麼不能放開雙腿自由的奔跑?

前方一片無盡的遼闊,想怎麼跑就怎麼跑。

至于那些小動物們,被踩死活該!

唯一能約束他的,也就是死亡了,可只要他保持目前這種生死看澹的狀態那就真是毫無顧忌的。

一個穿越者,到了一個完全與自己沒有任何關聯的時代,帶著一身外掛……

他最近發現他的身體素質都強了許多,其實一開始他也覺得有些異常,就是沒太注意而已,但現在開始這種長途行軍後,才注意到自己一天翻山越嶺走上百里居然毫無疲憊感,睡一覺第二天繼續。

這明顯超出他正常水平了。

現在就是不靠著現代武器,他也應該是個 將級別。

「所以朱元章做的其實很對,就是得給你需要牽掛的東西,然後把你捆在他的大明朝,從身體到靈魂。」

班長感慨著。

所以這就是個心態問題。

「那就看他本事了!」

楊豐說道。

七天後。

山東滕縣。

「我彷佛靈魂中某個未知的領域開啟,有一個冥冥中的聲音,在遠處向我發出了召喚。」

潛越五百里的楊豐站在縣城南的一片荒草中,像個旅行的背包客終于看到自己的目的地般,兩眼放光的看著遠處連綿群山。

「說人話!」

班長說道。

「那個方向應該是曲阜啊。」

楊豐那滿含深情的目光,彷佛穿過了綿綿群山,看到了一片宏偉的建築,和一張金錢鼠尾的畫像……

呃,不對,這時候還沒有金錢鼠尾的畫像。

「你想干什麼,那可是朱元章封的衍聖公,而且在干掉胡惟庸,從此不再設立宰相後,衍聖公已經自動成了文臣之首,光御賜的祭田就兩千大頃,明朝的頃可是百畝,而且他家的畝還是大畝,一畝頂三畝,所以相當于六十萬畝,對于生性吝嗇的朱元章來說,這個賞賜簡直驚世駭俗……」

「真有這麼多?」

「什麼意思?」

「你也說了,朱元章生性吝嗇,衍聖公對他來說也就是那麼回事,再說衢州他還有備用的,那麼憑什麼對孔家那麼大方?

六十萬畝,孔家是他親兒子嗎?

萬歷給福王也僅僅賜田兩百萬畝,而且實際到手一百三十萬畝。

朱元章對孔家的感情,難道趕上半份萬歷對福王的?」

楊豐說道。

「對呀,他好像大方的有點過分了。」

「去看看?」

「去看看,這個必須去看看!」

班長也來了精神,毫不猶豫的說道。

事實上對于這兩千大頃祭田,現代有研究的已經提出過質疑,認為很可能是後來孔家偽造的,然後借此把他們兼並的民田合法化,因為明朝官方記載朱元章封衍聖公的內容中沒有這個賜田。徐達北伐拿下山東後,大元朝的衍聖公孔克堅還想表現一下傲嬌,自己稱病然後派他兒子朝見朱元章,但被朱元章威脅了一下之後,還是趕緊跑去見了朱元章。

然後被封衍聖公。

當然,賞賜肯定有,但沒有這兩千大頃祭田的事。

而且以朱元章的吝嗇程度,突然給他們家這麼多祭田也很匪夷所思,這是他親兒子級別的待遇。

同樣存疑的還有這些祭田的賦稅問題。

孔家說是免稅的,但衢州孔家的祭田是收田賦的,而且還不低,直到明朝後期才請求減免,這個是有明確記載的。

南北孔家祭田難道還兩個待遇?

立刻來了精神的楊豐,趕緊向前走去,很快到了一座小村莊,這時候已經是收獲季節,不過這里不是水稻,而是粟,村子周圍一片片已經成熟的農田中,都是在收割莊稼的農民,因為臨近中午,已經有人在路邊喝水吃飯,看得出都很開心,一頭頭牛拉著車子,車上堆滿成捆的粟……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楊豐忍不住詩興大發。

「那是黍,這是粟,山陝缺水之處才種,咱們這邊不缺水,用不著種那個。」

旁邊一個喝水的老農鄙視的說道。

「您還去過山陝?」

楊豐說道。

「老朽在山陝殺的人,比你這後生見過的都多。」

老農很平靜說道。

然後他端起粗瓷大碗,同樣很平靜的喝著綠豆湯。

楊豐探身到他面前,好奇的看著這個老家伙,六十左右的年紀,不過身材依然很健碩,而且挽起袖子的胳膊上還有好幾道已經不是很明顯的疤痕,年輕時候應該是員 將。

「明初滕州這個地方,有什麼特殊的人物嗎?」

他對著腕表問道。

「稍等。」

班長說道。

老頭疑惑的看著楊豐的腕表。

「張良弼,元末群雄之一,與王保保齊名,徐達攻取陝西,他兵敗逃亡,隱居滕州王開村。」

緊接著一個女人的聲音響起。

楊豐愕然看著這個老家伙,後者也看著他……

「你是張良弼?你這樣的人還不隱藏山林,居然還敢如此高調?」

楊豐說道。

「老朽怕什麼,朱元章又不是不知道我在這里,老朽如今不過是鄉間一老農而已,該交的錢糧也沒少過,該服的徭役也沒缺過,就是在此安心種田,帶著些子孫給他朱家做順民,他用得著為難我嗎?倒是你這後生,頗為古怪,你手上這是法器?你是修道之人?老四,給這位修士拿個碗來!」

這個當年的確可以說殺人如麻的梟雄,朝應該是他的兒子喊道。

那個也就不到二十的年輕人,趕緊放下自己手中的鐮刀,去拿了個同樣的粗瓷大碗擺在楊豐面前。

然後趕緊轉身繼續去田里忙碌。

張良弼給楊豐倒了碗綠豆湯。

楊豐還是有些難以適應的看著這個老農,彷佛這張臉不是很真實。

這是正牌的元末群雄,那種有地盤的割據勢力,元朝內部鎮壓紅巾軍起家的北方四大軍閥之一,王保保,孛羅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四個家伙在北方打成一鍋粥,元朝最後一點元氣,也被他們四個混蛋折騰完了。然後朱元章在南方快快樂樂發育,等他們把北方那點忠于元朝的地盤,折騰得千里無人煙後,徐達帶著明軍浩浩蕩蕩北伐,摧枯拉朽般直搗大都,最終張良弼和李思齊合伙保陝西試圖苟延殘喘,但後來李思齊還是投降了。

張良弼在明軍進攻下節節敗退,雖然他弟弟在慶陽打出明軍北伐損失最慘重的一戰,但最終還是敵不過徐達。

他居然還能在這里玩田園牧歌?

「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啊!」

楊豐感慨著。

「哈哈,世道就是這個樣子,哪有那麼多善惡對錯,老朽于故元也算不上什麼忠臣,不過是如唐朝那些藩鎮般割據一方,與孛羅帖木兒也一同對付愛猷識理達臘。于民而言也是殺人無數,所過之處尸積如山,陝西幾乎被我們幾個混戰中殺成白地,如此算起來也的確稱得上罪孽深重,可到頭來依舊能隱居田園,抱子弄孫得以善終。

如此看來,所謂善惡對錯什麼的,也就是騙騙那些無知愚民。」

張良弼笑著說道。

然後他端著他的大碗,很慈祥的看著遠處正在忙碌的兒孫,對今年的收成明顯很滿意。

「倒也是。」

楊豐說道。

然後他默默拿出手槍,開始擰上消音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