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三章 團練

沈猶龍聞言,臉色大變,失聲問道︰「團練,搞什麼團練,為何事搞團練?」

趙文及說︰「四姓海盜內斗,粵海難平,航路斷絕。陳子壯聯合李肇基,要搞團練,現如今在廣州、東莞、惠州等地串聯,不日將會來肇慶了。」

沈猶龍大為不解︰「怎麼這里面還有李肇基的事?」

「這次我回廣州,拜訪陳子壯,宴會之上,李肇基卻是已經到了。直接提出了團練的法子,看起來似乎沒有與陳子壯之外的人商議,但卻可以團練籌備為借口,繼續粵海緊張,在絲票買賣上大發橫財,而多地士紳都願意編制團練,保境安民。」

「陳子壯該死!」沈猶龍當即暴怒,他說道︰「這是奪權,是謀位。」

對于陳子壯搞團練的用意,沈猶龍如何不清楚呢,但清楚又如何,沈猶龍若是敢不同意,那接下來陳子壯這些士紳就會聯合起來上奏朝廷,告他沈猶龍一狀,別的不說,單單是四姓海盜連年作亂,就能讓沈猶龍難以招架。

一省士紳都反對本省官員,沈猶龍最好的結局也是要離開廣東,去別處為官。

趙文及帶著沈猶龍進了簽押房,招呼里面的做事的官吏暫且出去後,他對沈猶龍說道︰「東翁,面對這種棘手的事,說氣話是無用的。團練之議,準是不準,若準如何防備士紳做大,把持軍政,若是不準,又如何對付其反攻倒算呢?」

沒有了旁人,沈猶龍自然也就不用表現的那麼剛直,他細細思索,說道︰「陳子壯串聯了多少人?」

趙文及說︰「學生從廣州來時,周圍幾個大城的士紳領袖已經贊同了,有他們聯合一起,再加上陳子壯的文名威望,已經可以代表士紳的意思。」

沈猶龍嘆氣一聲,說︰「本官不是說了,士紳與官府一起,對四姓海盜調停,先讓航路開通後再說,怎麼這些人非要搞團練,那豈不是短期內無法出海嗎?」

趙文及無奈說道︰「大部分士紳根本不了解也不知道您的意思,已經被陳子壯等挑撥起來。陳子壯這些人是因為與李肇基一起,趁著四姓內亂,海路不通,買入低價絲票,大賺一筆。

要是真把四姓海盜調停好了,反倒是有害他們的利益。」

「怎麼又和李肇基有關,老夫以為他離開之後,與兩廣再無牽扯,現在看來,卻是擺月兌不了的瘟神。」沈猶龍怒不可遏,顯然對當日沒有直接處理掉李肇基,而是假借林察之手,自己避諱保全這件事後悔了。

趙文及則是說︰「若當日沒有與李肇基交惡,能馴服他為朝廷效力,此時與廣東軍隊聯合,未必奈何不了那四姓海盜。」

「趙先生,你!過去的事了,你說這話,還有什麼用呢。」沈猶龍听了趙文及的話,有些發怒,但終究還是沒有發泄出來。

當初算計李肇基,沈猶龍是故意瞞著趙文及的,雖然在福建會館的鴻門宴上,李肇基當著那麼多人面的,把責任全推給林察,主動抱拳他沈猶龍的聲名,但趙文及如何看不出來呢?

之後趙文及非但沒有棄自己而去,還冒著風險,前去內伶仃島贖人,可謂仁至義盡。縱然在對李肇基態度上,二人仍然有著天淵之別,但沈猶龍還是不願意對這多年老友發怒。

沈猶龍坐在了椅子上,控制了一下情緒,問道︰「趙先生,關于團練,你如何看?」

趙文及說︰「士紳集體請求

,又有利益在,不準怕是不行。至于準學生以為,對朝廷來說未必是壞事。」

沈猶龍臉色稍稍好看了一點,自己這位朋友雖然說性子烈了些,但是足智多謀,多年來,沒少為沈猶龍解決麻煩,沈猶龍听他有些把握,心情舒緩了不少︰「請先生賜教。」

趙文及說︰「方才東翁看邸報的時候,說八排瑤的事了結,是勵精圖治,為朝廷積蓄糧草的時候了。」

沈猶龍點頭,對松寶說︰「去,沏茶來。」

喝著松寶沏來的茶,沈猶龍說︰「這也是老夫為何對團練之事發怒的緣故,這搞團練,陳子壯等士紳定然會捐些餉銀,但對于團練來說,杯水車薪,真正的大頭,還是要在地方上加稅。

他們加了,朝廷就沒法加,老夫又如何積蓄錢糧呢。」

趙文及呵呵一笑,放下茶杯︰「依學生所見,東翁莫要再想積蓄錢糧事,那雖是為朝廷盡忠,卻也毫無作用。

十幾年來,大明多少支生力軍在對東虜、流賊的作戰中全軍覆滅,中原湖廣已經被打成一片白地,餓殍遍野,您不過掌管兩省,廣西一省之賦稅,尚不及江南一縣,積蓄點錢糧,扔到北地,不論是用兵還是賑災,也都掀不起來一丁點水花來。

所謂積蓄錢糧,不過是您勤勞王師,說白了,盡人事听天命,救不了大明朝的,換來的也就是您一人的問心無愧罷了。」

這話被趙文及說透了,沈猶龍也是無奈,他只是想有所為罷了,為大明盡忠盡力而已。

趙文及又說︰「以學生所見,與其積蓄錢糧,去填補那無底洞,不如化錢糧為強軍船隊,或更有利于朝廷。」

「請趙先生把話說的再透徹些。」沈猶龍感覺其說的有些道理,連忙請教。

趙文及說道︰「陳子壯要搞團練,讓其去搞就是了,團練雖說不是朝廷經制之師,但保境安民,經歷了陣仗後,往往戰斗力不凡,大有遼人守遼土的意思。

廣東團練,為的是清理四姓海盜,自然以水師為主,陸師為輔。待清理完四姓海盜,這團練水師當如何?難道就地解散嗎,卻也不盡然,不論陸師水師,都可北調,為朝廷平賊抗虜所用。

若是操作得當,那便不是為廣東士紳辦團練,而是為朝廷練強軍。」

「只是朝廷已加三餉,廣東百姓也很窮困,若再行加稅派餉,或許有大亂子。」沈猶龍仍舊有些猶豫。

趙文及擺擺手︰「那倒未必。陳子壯搞團練是為清剿四姓海盜,自然以水師為主。可全省百姓,只有少量以海為業,其余男耕女織,與此無關啊。憑什麼為剿海賊,就要全省加稅?

剿海賊是為海貿,自然是以海為業的人出錢。

學生以為,辦團練之事,可以允準,但錢款如何籌措,當由您來定奪。」

趙文及沒有把話說全,因為他相信沈猶龍應該已經清楚了自己的意思,若是話都讓自己說了,這位東翁豈不是很沒面子。

沈猶龍點頭說道︰「以老夫所見,當向船業、航運派餉,但凡持有船舶,不,須得是有桅船舶,都要向團練繳納稅款,收繳二桅以上海船或其他得用船只,為水師所用,或派于團練,或納入水寨,戰後再返還。

至于其他,不知道趙先生可還有賜教的?」

趙文及說︰「如今珠江口亂的厲害,廣州周邊貨物,都是由小船經河

道,或者陸地前往澳門,再從澳門發船出海,可在這些必經水道、陸路設卡收稅。

另外便是澳門佛朗機人,朝廷多年恩養,這個時候也該整頓武備,在戰時為朝廷所用。

最為關鍵的是,所有收稅、封船之事,都是為團練辦理,這等惡名,也就不該由您來承擔,讓士紳先出錢操辦起團練,再讓其辦理這些事務,如何?」

沈猶龍听到這里,越發滿意︰「如此,便是完美了。」

「以老夫所見,這團練此時開辦,半年也就初見規模,略加操練,明年南風起前,消滅四姓,打通海路。到時候,團練水師的船,便可載運廣東的糧米,直接北上,支援京畿、登萊。」沈猶龍站起身來,越想越是覺得滿意,忍不住說道。

趙文及點頭︰「如此不消耗朝廷一錢銀子,一粒糧米,便可得水師一支,精兵上千。東翁您,身在廣東,卻心憂天下,決勝于千里之外啊。」

「哈哈,說的好,說的好。趙先生,你我當為此事,浮一大白。」沈猶龍更是來了精神,就拉著趙文及喝酒去了。

從廣州到東莞的珠江河道上,原本擁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造船廠,隨著兩廣總督沈猶龍命令編制團練,這里的造船廠一片狼藉。

原本江岸邊滿滿當當的船廠瞬間變的落敗了,原因很建在,團練要編列水師,水師需要船,不僅釘封了不少商船,還向船廠派單,讓船廠制造新船,編入水師之中。

一般來說,這類派單,官府不會給錢,或者給少的錢,對于船廠來說,是很大的壓力。

而隨著海盜持續鬧亂,貿易斷絕,造船業早就支持不住了,從去年開始就沒有人來下新船的單子,而已經下了單子的,因為貿易斷絕,貨物囤積,失去了現金流,而就不要了。

李肇基幾次往來廣州與澳門之間,每次都經過這些地方,看到的是越來越寂寥的航道,破壞的船廠。

唐沐咧嘴一笑︰「大掌櫃,一搞水師團練,這里更亂了哈,這對咱們商社來說,倒是好事。」

李肇基淡淡一笑︰「這話心里知道即可,未必要說出口來。」

跟在一旁的陳懷玉笑著說︰「那是,說出來,就顯得咱們商社不仁義了不是。」

船廠辦不下去,很多匠人失業,恰好被東方商社招去淡水,而因為船廠缺錢,那些造船需要的木料、鐵件的價格也在降低,也正好被李肇基廉價買去,這段時間,自從做完了馬尼拉的買賣,東方號和伶仃島號往來于淡水與澳門之間,不斷的把各類移民給運送到淡水去。

唐沐原本是與李肇基開玩笑,郭懷玉一插嘴,他登時不樂意了,轉移了話題,問道︰「大掌櫃,也不知道四知在哪里招工,這沿岸這麼大,我們得找到哪里去?」

李肇基示意他閉嘴,說道︰「你听,不要說話,听。」

所有人沉默下來,听到的是小船劃過水面的嘩嘩聲,但遠處似乎也有人叫嚷的聲音。

小船轉過一個港汊,看到岸邊的一處媽祖廟前,無數的人向那邊涌去,很多人衣衫襤褸,手里唯一的東西就是大碗,靠的近了,還有女人和孩子的哭叫聲音,李肇基呵呵一笑︰「定然是那里了。」

媽祖廟前是一處施粥棚,附近船廠失業落魄的人們都往那里去吃東西,因為饑餓,秩序已經控制不住了,但只有進入媽祖廟才能得到吃的,因此不斷有人往里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