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34章科威特城

從聖皇山谷返回後,皇帝陛邊的人都感受到了些許不同,相比從前,皇帝陛下態度更超月兌了,更多的放權給內閣眾臣。

189-7年,在北美和南美都沒有發生令人矚目的大事件,世界關注的目光都在6月22日,大英帝國維多利亞女王陛下登基60周年盛大慶典活動中。

全歐洲的王室幾乎都涌到了倫敦,還有印度的土邦王公,英屬各殖民地代表,從年初開始就舉辦各種慶祝活動,熱鬧異常。

第2個吸引世人目光的是歐洲爆發的希土戰爭,這是一場為期30余天的短促而激烈的戰爭,從一開始就注定了奧斯曼帝國的勝利和希臘的失敗。

為了擺月兌奧斯曼帝國對克里特島的封建統治,生活在克里特島上的希臘人在希臘的援助下,謀劃並發動了獨立起義。

可惜沒多久,起義就被奧斯曼帝國軍隊無情鎮壓了。

但英、法、德、意、奧、俄等列強國家的介入,使得小小的起義演變成了國際爭端問題。

4月18日,奧斯曼帝國對希臘宣戰,第一次希土戰爭隨即爆發。

在戰爭爆發前,無論是從武器裝備上還是兵力上,奧斯曼帝國軍隊都比希臘軍隊更略勝一籌,戰前準備的也更完善。

奧斯曼帝國擁有9.4萬步兵,1660余名騎兵,這是希臘軍的兩倍之多。

與此同時,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全是由德國的教官培訓的,士兵訓練有素,保持了較高的戰斗力和戰斗水平,遠非希臘軍隊所能匹敵的。

希臘軍隊的前線指揮官是康斯坦丁王儲,他最大的依仗是國際列強支持,而不是自身杰出的軍事才能,在應對奧斯曼軍隊進攻方面就像個笨拙的孩子。

此戰再次證明;

源于古羅馬時期的輝煌早已經遠去,希臘人更善于用口炮攻擊敵人,作戰能力淪為歐洲三流之下,被奧斯曼帝國軍隊狠狠教訓了一番。

希臘軍很快就失掉了拉里薩城,以拉里薩城的失守為起點,在短短十幾天時間里,希臘在色薩利地區的一系列城池交戰中都以失敗而告終。

5月7日,希臘和奧斯曼帝國簽訂了停戰協定,在後來簽訂的和約中,希臘更是將色薩利的六個地區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賠償400萬奧斯曼磅戰爭損失,丟掉了對克里特島的控制權。

在這一輪國際競爭當中,大唐帝國秉承了中立立場,在奧斯曼帝國刷了一波存在感。

中東,科威特城

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科威特城已經成為海灣地區耀眼的明星城市,地區人口達42.3萬余人,其中6成以上都是華裔移民,掌控了該地區的經濟命脈。

因為地理優勢,這里成為輻射整個海灣的貿易集散地,也是走私猖獗的冒險之城,紙醉金迷的「墮落之城」。

科威特的城市人口近30萬,在這里大多數都是華裔面孔,還有一些阿拉伯人,波斯人,英國人,法國人和德國人,是一座相當繁華的貿易城市。

近些年來

隨著德國推行的中東鐵路進入火熱建設期,科威特及周邊地區多了不少德國人,有的是工程技術人員,有的是冒險家和移民。

中東鐵路是德皇威廉二世大力推動的重要鐵路工程,意圖向近東地區擴散影響力,該鐵路連接地中海沿岸、以色列、約旦、敘利亞、奧斯曼和波斯的鐵路線路,也稱為「瓦迪阿克達特鐵路」。

該項目始建于19世紀末,旨在加強歐洲與中東地區之間的聯系,促進德國對近東地區經濟、軍事和政治間的滲透。

起于地中海沿岸特拉維夫港,止于巴格達,全長1666公里,歷經248座橋梁和39座隧道,對地區形勢帶來巨大影響。

據估計,該鐵路將在20世紀初投入運營。

科威特城

城中某個維多利亞式樓房中

幾位衣著考究的紳士手上端著冰鎮香檳酒,正在神態悠閑的聊著天,談話的內容和科威特未來地位有關。

「先生們,我認為有必要提請帝國殖民地部關注,正式通過科威特城周邊地區申請加入帝國的範疇,成為一個獨立的海外行省,這一議題已經刻不容緩了。」

「沒錯,麥爵士的提議很有針對性。孤獨的科威特地區如果想得到帝國的關注,徹底解決移民的後顧之憂。盡快得到帝國的接納,應該是最好的解決方法。」

「這幾年里,隨著海灣地區發展起來,德國人和英國人的動作越來越多,僅憑我們的力量應付起來確實很吃力呀!」

「哼,科威特城是我們的,誰來也奪不走。」

這幾位衣著考究的紳士都是科威特城的走私大亨,在二十幾年前,也都是崇尚冒險的北美牛仔之一,逐漸依靠走私暴富起來。

這片地區

屬于奧斯曼帝國巴格達行省的邊緣沿海地帶,原本是鳥不拉屎的部落領地,後來被涌入中東地區的華人移民看上,在這里建設了港口和城鎮,逐漸地繁榮起來。

當地強悍的華人走私騎兵和海灣中飛馳的鐵甲輪船,構成了走私的兩大利器。將大唐帝國低價優質的工業品和特色農產品,大量的傾銷至巴格達行省以及波斯王國,借此聚斂起大量財富。

在科威特城

只要在座的這幾個走私大亨登高一呼,能夠迅速匯聚起上萬人武裝,其中一小半都是騎兵,總數不低于3500人。

他們蓄養的私人武裝,總數加起來就近千人,實力相當可觀。

這也是該地區一直游離于奧斯曼帝國統治之外,淪為三不管地帶的重要原因。

這些華裔走私大亨並不是沒有背景,很多人都曾經有從軍的經歷,與紅海地區的雲中省,也門薩那地區的駐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這也是巴格達行省心懷顧慮的重要因素,拔了科威特這個釘子,有可能招惹來大唐帝國的軍事干預。

「麥爵士,您有什麼好的路子嗎?」

眾人齊齊將目光放在麥廣民爵士身上,帶著些許熾熱的期望。

麥廣民爵士以海運走私為主,也是科威特城著名的大走私商之一,麾下擁有多達7艘蒸汽火輪船,每一艘能夠運載240~600噸不等。

他走私的大宗蔗糖,女乃粉,塑料盆,塑料桶,塑料碗,塑料涼鞋等等日用化工品,是非常搶手的貨物,積累起巨額財富。

見眾人的目光看過來,麥廣民爵士有些心虛的尷笑了下,強自點點頭說道;「當然有了,我和雲中省的幾位長官都很熟悉,在港口還置了宅子,找個機會我去活動一下吧。」

「那太好了,這事就要拜托你了,可不能再耽誤。」

「是啊,是啊,听說德國人有意把鐵路線一直修到海邊,這還讓人活不活了?」

「無論如何都要阻止他們,最好是帝國出面,那些奧斯曼人和德國人才會忌憚。」

「此言有理。」眾人紛紛附和道。

巴格達是巴格達行省統治的內陸精華地區,擁有幾千年的農業灌既文明,是人類文明古國之一,兩河流域也孕育了獨具特色的阿拉伯和波斯文化。

從巴格達到海邊的科威特城,是一馬平川的半沙漠半干旱地區,修建鐵路根本不費什麼功夫,也沒什麼困難。

但這樣一來

巴格達行省的軍隊就可以通過鐵路,便捷地輸送到沿海地區,對科威特城是實實在在的威脅,就像利刃抵在後背上一般。

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科威特城中干的走私買賣,原本就不受奧斯曼帝國行省待見,走私武裝商隊和奧斯曼軍方巡邏隊每一年都要大大小小打幾十仗,死傷的人可不在少數。

憑借著犀利的武器和豐富經驗,走私武裝商隊在沖突,往往能夠壓制奧斯曼軍方的巡邏隊,但也有失手的時候。

一旦失手,那自然沒有好下場。

若是有機會能夠拔掉科威特這個硬釘子,為巴格達行省挽回大量稅收損失,又增添了一大財源地,巴格達行省的帕夏大人難免不會意動,調動大軍征伐科威特城。

最好的辦法,那就是獲得大唐帝國殖民地部承認,得到帝國的保護。

當然了,現在還遠沒到危險的時候。

巴格達行省的帕夏大人雖然掌控著幼發拉底河兩岸歷史悠久的大量城鎮,但是其高壓統治,始終面臨著當地強大部族的反抗。

比如說居住在沼澤地帶的哈扎尹爾部落,擁有十幾萬人口,分散成大大小小上百個群居部落,就是反抗奧斯曼帝國軍事統治最強烈的部落之一。

直到1850年

奧斯曼人人都不敢輕易越過哈扎尹爾部落的土地,哈扎尹爾人堅守著他們古老的部落傳統,仍然生活在沼澤地帶。

對于外來者,一概持敵視的態度。

對巴格達總督來說,很難管束這些愚昧而又落後的部落,因為沼澤成為他們的天然屏障,讓強大的軍隊望而卻步。

巴格達帕夏唯一可以到達這些部落所在地方的辦法,就是修建大壩,堵塞水源,讓沼澤干涸露出干地,從而軍隊可以向部落營地前進。

然而辛苦建設的辛迪亞水壩。部落為反抗政府統治而破壞了水壩,導致農業生產損失巨大。

此外還有巴士拉省最大的部落聯盟蒙塔菲克部落,屬于阿德南阿拉伯人。

在1863年,蒙塔菲克部落就擁有3.6萬戶家庭和1.5萬騎兵。其統治者薩敦家族屬遜尼派,也是科威特城走私商隊的大用戶之一,雙方有著密切的關系。

為了對抗奧斯曼帝國軍隊,科威特城可以動員更多的兵力,也可以拉攏阿拉伯部落聯盟做幫手,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