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33章聖皇山谷

批閱過幾份奏章以後,皇帝李察擱下了筆,正待開口喊隨侍身邊幾十年的「鄭源」處長,忽然間便閉上了嘴,神情略感唏噓的搖了搖頭。

鄭源處長在去年剛剛操辦完登基50周年慶典後,便因操勞過度病逝,御旨加封為世襲伯爵爵位,以示皇恩。

現如今,擔任皇家秘書處長的是許茂林子爵,一個能力超卓的移民二代,正值四旬年富力強的時候。

鄭源處長的嫡長子鄭懷恩伯爵被破格提拔為副處長,今年剛剛37歲,他也是年輕一代中的佼佼者,尤其忠誠勤勉。

「微臣參見陛下,請陛下吩咐。」

「去準備車馬儀仗,朕明日視察聖皇山谷和皇陵工地,夜宿聖皇寺中,兩日後返回。」

「微臣遵旨。」秘書處長許茂林神情恭敬的領命退下。

次日清晨

天色剛剛蒙蒙亮的時候,一行懸掛皇家徽標的黑色大轎車便依次駛出了丹鳳門,在軍警的森嚴護衛下,向著聖皇山的方向快速駛去。

這就是帝都長安出行的不便利了,此時約莫早晨6點略微出點頭,街道上的車輛稀少,還沒有到早高峰的時候。

若是再遲個一小時,那麼早高峰的車水馬龍遍及大都市的各個街道。

即便軍警竭力維護,那也只能造成更嚴重的擁堵情況,招致一片的埋怨之聲。

坐在平穩前行的黑色大轎車里,皇帝李察目光投向車窗外,街道兩側高大的建築飛快的向後退去,整個大都市正在從夜色中慢慢醒來。

皇帝李察彷若有些出神的凝視著這個繁華大都市,這里是他起家的地方,幾十年前那個破敗略帶荒涼的小城鎮,依稀就在眼前。

半個世紀的光陰一晃而過,如今早已找不到昔日丁點兒痕跡。也只有回到楓葉王宮,才能找到幾十年前的些許記憶。

社會在發展,帝國在進步,現在的繁華景象以前做夢都料想不到。

皇家車隊以60碼的速度疾馳而過,駛離長安郊區的時候,已接近早晨7點,街道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行人和車輛,都市喧囂的一天又開始了。

半晌之後

一路疾馳的皇家車隊順著山邊道路,繞過一片高大的山嶺之後,高聳巍峨的聖皇塑像就映入眼簾,氣勢磅礡萬千,讓人油然升起崇拜的心緒。

向遠處眺望的聖皇塑像以整個陡峭高大的山嶺為基礎,在清晨陽光照射下空前宏大壯麗,與山腳下覆蓋金黃色琉璃瓦的聖皇寺建築相映成趣。

這部分是開放區域,很多遠道而來的帝國民眾,在這里虔誠的朝覲聖皇塑像,祈求保佑,祝福。

山腳下的聖皇寺因此香火極盛,幾年過去了,寺廟建築又大大的擴展了一部分,綿延出數百間殿間瓦舍。

皇家車隊並沒有停頓,而是繼續向山谷深處駛去,很快就來到了一片足有50余米高的華夏要塞式建築面前。

這個橫亙于兩山之間的要塞式建築,部分的功能是水壩,部分功能是要塞,也是進入聖皇陵的第1道關隘,叫做玉泉關。

玉泉關位于兩山之間,關上飛檐斗拱,戍守在此的皇家禁衛軍士兵衣甲鮮明。下面是干涸的河道,河道一側是蜿蜒的公路,一直通向玉泉關。

皇家車隊徑自駛入關內,值守在此的皇家禁衛軍官兵們齊刷刷的舉手敬禮,以最高禮儀迎接皇家車隊和陛下的到來。

玉泉關里面是一個總人口7000余人的小鎮,叫做關內鎮,鎮上主要是戍守在此的皇家禁衛軍家屬,清一色的華裔居民。

此時在關內鎮道路兩旁,已經聚滿了肅然迎接的人群,在看到皇家車隊抵達後,紛紛半跪下來迎接。

聖皇陵作為大唐皇帝龍馭賓天後的長居之所,關內鎮這些居民都是皇室死忠狂熱分子,他們拒絕與外界的一切接觸,只為守護這一方皇家禁地的安靜。

到了這里

皇家車隊的速度已經慢了下來,皇帝李察放下一側的車窗,對迎候的鎮民們頻頻揮手致意,引來了眾人齊聲高誦;

「天佑大唐洪福齊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祝聖躬安康,大唐之福也。」

「吾等草民恭迎聖駕,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鎮的道路並不長,皇家車隊一會兒就駛過去了,只留下鎮上眾多的居民依然黑壓壓的跪了一片,神情激動的難以自抑。

有機會覲見天顏,那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分。

坐在車里

皇帝李察暗嘆了一聲,現如今,大唐帝國的國民是極其迷信的,大多信奉僧、道兩門,也有少部分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但這部分佔比不超過總人口二成。

他無力改變這種現狀,也不想過多干涉。

在大唐帝國奉行的是信仰自由,帝國各地華裔居住的城市鄉村中,涌現出數以萬計的寺廟,道現,幾乎每個村鎮都有土地廟,吃齋念佛的民眾更是難以計數。

很多寺廟道觀香火之盛,令人嘆為觀止。

帝國政府對居民信仰從來不加以干涉,西方的宗教在競爭中,完全被壓得死死不透氣,呈現出日漸衰敗之勢。

這是因為全社會形成的濃郁信仰氛圍,浸泡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難免會受到主流信仰的渲染,這也是社會上強烈的從眾心理。

離開關內鎮

皇家車隊繼續前行十幾分鐘後,眼前一大片山谷豁然開朗,呈現出的是及其美輪美奐的景色,還有宛若仙境般的宮殿式建築。

聖皇陵到了,佇立在青松林中的是英烈殿,很多大唐帝國開國元勛在這里立碑塑像(注;不是葬在這里),死後陪伴聖皇陛下直到永遠。

聖皇陵是一片規模極其宏大的皇家陵寢建築,數萬工人已營建了30多年,依然在不停的修建中。

整個建築由英靈殿,神壇,神道,懸空寺,主殿建築群,神位殿,配殿,後山皇陵,7200名等身石凋皇家禁衛軍步俑,3600名騎俑形成的森嚴軍陣等系列陵寢建築組成。

舉目望過去,層層疊疊的建築依山而上,美輪美奐的恍若仙境,陵寢主體建築已全部落成,剩下的萬余名工匠依然在精心凋琢石像人俑,完善建築布局結構。

皇帝李察步入一側的懸空寺中,這是修建在陡峭崖壁上的寺廟建築,很多殿堂直接就在山壁掏空建成,呈現出狹長向上的形狀。

從這里俯瞰大氣磅礡的皇陵建築,山谷中,長長的石階俯拾而上,高大的殿堂飛檐斗拱,後山皇陵掩映在一片黑松林中。

從外部完全看不出來,內部的山體生生的被掏空,深入地下數百米,修築出精美絕倫的皇陵建築。

山體內皇陵建築中,沿途有十二道鋼筋混凝土包裹著厚重鋼板的巨門,每一道門的厚度都有1.2米,重達上百噸,門後備有巨閘,也就是所謂的「自來石」。

關上大門後,這個重達數噸重的鋼閘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會緊緊的封住巨門。

這還不算,鋼閘移動後會露出後面的孔洞,數千噸經過淘洗的干沙會傾瀉而下,將整個墓道完全的封閉住。

皇帝李察站在高高的懸空寺上,俯瞰這耗盡無數財富修建的恢弘皇陵,臉上露出莫名的奇怪神情。

修不修皇陵並非他說了算,這是大唐帝國皇家的臉面,封建帝國君王的陵寢體制,用的都是皇家內務府的錢。

近些年來

皇陵工地已經不再補充苦役犯,現有的苦役犯在完成修建後,將會轉移到另外一個工地,為現在的皇儲殿下修建皇陵。

此時,皇帝李察心中想的是否退位,提前讓皇儲繼位,自己做一個高高在上的太上皇就好了。

當然了,現在他只是有這種打算。

這麼多年來,皇帝李察牢牢把持的至高皇權,正在大幅度的向內閣和議會過渡,帝國的法治更加健全,內閣、議會、法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權力制衡體系。

經過數10年的普及,從內閣總理大臣到各省,市民主競選,獨立檢察官競選也已經逐漸成熟,逐漸深入人心。

這一切,都在為皇權退居幕後做準備。

皇帝李察深知;

他的子孫後代縱然能力超卓,但沒有洞察世事的眼光,沒有開掛的人生,將龐大的帝國未來寄托在某個人身上,實在太危險了。

德意志帝國和沙俄帝國就是這樣的危險例子,威廉二世和尼古拉二世同樣都是年輕而野心勃勃的君主,正在將龐大的帝國推向徹底覆滅的邊緣。

189-4年,沙皇尼古拉二世即位,這個年輕的沙皇堅信君主享有絕對權力,反對任何形式的民主改革,並公開駁斥地方自治組織,令沙皇俄國重新回到君主獨裁老路上來。

高高在上的皇權就像一副毒藥,令人迷醉又舍不得放手,無數人為之瘋狂。

皇帝李察可不敢賭,大唐也賭不起。

更穩妥的做法是讓皇權退居幕後,做大唐帝國表面的橡皮圖章,政經要務和軍事大事交由內閣眾臣們妥為處置,方為上佳之策。

皇帝李察的眼神深邃,站在懸空寺上,俯瞰恢宏壯麗的皇家陵寢建築,傾听厚重的鐘聲傳遍山谷。

可以瞬間令人思想高遠,人世間的繁華俗物皆如過眼煙雲。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說明,相信很多讀者朋友們可以看到時間189-7年,中間加上了隔斷符號,這是因為故事線接近現代,今後要進一步的模湖時間,請大家理解為感。皇帝考慮退位是為下一步故事線做伏筆,退位後可以自由的游歷歐洲或者中東地區,以第一人稱身份經歷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更鮮明的代入感,特此說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