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百九十三章 同姓不婚 (續)

「趙藍?」

「這應該是這位右夫人的名字吧?」

湊過來的莊雲鵬,在听到陳翰的喃喃自語,也有些奇怪。

他抬頭望向了李教授,大聲喊道︰「李教授,找到右夫人的私印了!」

「這位右夫人的名字叫趙藍!」

「不是說同姓不婚嗎?這趙胡娶趙藍,在那個時代是不允許的吧?」

埋頭清理一個銅鼎的李教授直起腰桿,走了過來,從陳翰的手上接過了這枚別具一格的象牙印,端詳了一會後,澹澹一笑︰

「此趙非彼趙。」

「趙佗家的「趙」,其實並非是姓,而是氏。」

「趙佗是秦朝常山郡人,常山郡在戰國的時候,屬于趙國,也就是趙地。」

「他的名字,真正的意思是來自趙地的佗,或者說趙氏佗,而非姓趙。」

「在史書上,並沒有記載他的姓,他大概率可能只是趙地的一個小貴族後代,在秦一統六國後,就以趙為姓了。」

在姓和氏還沒有合一的時候,是沒有趙姓的。

現在所有的趙姓人,他們的姓都源于戰國時期的趙國。

或許是趙國公室的別支,或許是祖輩生活在趙地,後來以趙為姓。

所以趙佗自己是很清楚,他自己是沒有姓的,趙只是氏。

只是西漢時期已經不分姓氏了,想分其實也沒得分。

從劉邦這位開國皇帝,到跟隨他的沛縣軍功集團,一 煙的全都是升斗小民,他們根本沒有「高貴」的姓。

最多也就只有氏,比如張良就是有氏的貴族。

張良先輩在韓國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所以他家的「張氏」,是正兒八經的封地氏。

除了張良之外,西漢開國的軍功集團里,大部分人就都沒氏了,更別提姓了。

曹參、張敖、周勃、樊會、麗商、奚涓等人的姓,實際上都是代表了祖上來自哪里。

曹參祖上來自曹地,周勃祖上是在周王室領地混日子,樊會來自樊地……

只有夏侯嬰,他的「夏侯」是夏後氏的一支,可以追朔到來源。

這樣一來,西漢貴族們就沒有分姓氏的意義了。

大家原本祖上都不是貴族,都沒有「貴姓」,現在自然也就不區分姓氏了唄。

趙佗也是如此,趙佗的姓意思是他來自趙地,或許祖上還是趙國王室的某一個分支。

李教授肯定的說道︰「趙胡的這位右夫人,可能是六國移民出身,來自于趙國移民的後代,所以以趙為姓。」

「她的這個趙,和趙佗家的趙,並不是一個趙,兩家實際上論不到一個祖宗的。」

「這就像是戰國末期,秦莊襄王子楚,後宮也有納一位趙姬。」

「秦趙之間是不能聯姻的,因為兩家同出于一位祖宗,都是趙氏的一份子。」

「但是這也不妨礙子楚納一位趙姬,因為這趙姬的「趙」,只是來源于趙地的意思,並非代表其出自趙國王室。」

莊雲鵬煥然大悟的點點頭。

他是跟著孔建文主攻夏商周考古的。

而在周代的歷史中,同姓不婚是一個貫穿了兩周八百年的習俗,根深蒂固。

再加上,現在能夠發現的周代墓葬,全部都是貴族墓葬,也只有貴族埋在地下很深的位置,才能夠保存幾千年。

而這些貴族墓葬中,只要是能有證明身份的東西留下,就可以發現,是不會有同姓夫妻存在的。

這也讓他進入了思維圈,將秦漢姓氏合流,導致百姓與貴族之間姓氏有些亂的情況忘記了。

陳翰也是如此。

他第一時間也是想到了宗周的同姓不婚,忘記了秦漢時期「姓」的定義已經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

「不過,兩漢時期也同樣是要遵守同姓不婚制度的。」

「只是兩漢時期的同姓不婚,更像是春秋戰國時的氏族內不通婚。」

「比如皇族劉氏,就不會和同樣出身于皇室並且姓劉的人通婚,哪怕是非常遠的遠親也不行。」

「相反,如果不姓劉,就像呂後將呂家的女性塞給了一堆諸侯王,甚至給劉盈安排了個外甥女皇後,也就是魯元公主與宣平侯張敖之女張嫣,也是可以的。」

西漢的同姓不婚,其實就是後世各朝代同姓不婚的情況了。

父族這邊的同姓之人,比如叔叔的女兒、兒子,伯伯的女兒、兒子,因為和自己是相同的姓氏,是不能結婚的。

但是如果是母系這邊的後人,比如舅舅的女兒,或者母親的親族後人,姐姐、妹妹分出去的後人,卻是可以結婚的。

也就是表親可以通婚,堂親不行。

相對于宗周嚴格的同姓不婚,西漢之後的同姓不婚無疑是寬松了很多。

這個情況在唐朝的時候,被嚴格控制了一次,唐朝時就連表親也不允許通婚。

不過到了宋明,就又放寬了。

所以宋明時期的歷史記載,以及文人雅士們的生平中,很常見會有青梅竹馬的表哥表妹之戀。

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里,神仙姐姐不也心心念念的想嫁給表哥嘛!

當然,像劉盈這種舅舅娶外甥女的情況,還是極少數的。

也就是呂後一手遮天,才能夠干出這種事情來。

不過強按牛喝水的結果並不會好,終其一生,劉盈也沒有和張皇後生育子女。

劉盈之後,至少在史書中,是幾乎沒有見到還有這種舅舅娶外甥女的荒唐事發生。

(這是指合法的情況下,眾所周知,西漢的諸侯王愛玩的有不少,不過是西漢的紅線,畢竟以孝治天下,發現有諸侯王,那是第一時間就要被處決的!)

(但是舅舅娶外甥女並不算犯法,也很少人會去這麼做。)

大多都是表哥表妹之間結婚。

雖然說,表哥表妹結合,對後代基因確實也會有影響,有幾率生出畸形兒。

但是畢竟幾率還是沒有直系親屬近親結婚那麼嚴重。

所以這事也是沒有被古代王朝重視。

古人不看基因,只看姓氏的。

女性成員嫁出去了,生的孩子就不會繼承姓氏了,而是跟著男方姓,那自然是沒有「同姓不婚」的限制了。

「所以,這位右夫人的趙,和趙胡的趙,還真是一筆寫出的兩個趙字?」

「不是一家人啊?」

跳出這個思維圈後,陳翰頭腦立馬就靈活了起來。

他挑了挑眉,不在乎的說道︰「沒準這位右夫人,還是出生于百越部族的趙姓呢。」

「趙佗佔領嶺南地區後,為了統治治下的百越,估計沒少給百越人取漢姓、漢名。」

「特別是國姓趙,更是各種大派發,十個百越部族沒準有四五個都會改姓趙氏。」

「這連民族都不一樣,就算都姓趙,那也沒啥關系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