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原始,研磨」

陳翰皺著眉頭,漫無目的的在喇家村內散步著。

昨天會議結束時,孔文建還是給他們「復刻小米面條」課題小組下了最後的通牒。

孔文建只給了他們最後半個月的時間。

如果半個月內還沒辦法成功復刻的話,這事孔文建就要帶領所里真正的大老們親自接手了。

當然,他們接手後,陳翰這些做了前期試錯試驗的組員,也是有那麼一些功勞的,之後寫些相關論文也沒啥問題。

這也算是孔文建給他們的福利了。

要不是他非常看好陳翰,不然不可能這麼好說話的。

只是,陳翰可一點都不願意做一個失敗者。

或者說,如此小的一個課題如果他都搞不定,他自己都沒辦法接受!

所以,他在心里下定了決心,必須要在這半個月內搞定這個課題!

只是,課題的進行真的不算順利。

昨天下午,莊雲鵬幾人先去準備一些現代黏谷子(沒月兌殼的小米)後,大家便圍著這些剛從地里收出來,連植株都還在的粘谷子,研究起了怎麼月兌殼。

李教授的話,確實給了陳翰很多啟發。

既然要復原一碗四千年前的面條,那就應該按照四千年前先民的思路和工具來嘗試。

有的時候科技進步並不一定代表就一定都是先進的。

多少曾經古代有的技術,到現代科技進步後反而失傳了?

難道是現代人沒古代人聰明嗎?

恰恰相反,就是因為現代人比古代人更加聰明,掌握了更多先進的工藝,在將一些「落後」的工藝淘汰時,一並淘汰了一些只有純手工才能做到的技巧和技藝。

當陳翰他們用粘谷子,純手工的用研缽(類似搗蒜的那種容器)一點一點的將谷子捶砸、碾磨月兌殼,得到了手工去殼的小米後。

用這些還保留了20%~30%外殼的谷粒,捶砸成面團後,粘性就明顯要比工廠做好的那些細磨小米面粉高了不少。

這無疑給了陳翰他們極大的鼓舞。

只是,就在他們以為,這次嘗試就要成功了的時候,現實再次無情的給予了他們重擊。

這種手工研磨出來的小米面,搓成面條後,如果用水煮的話,依舊還是會斷。

就算是改蒸,也還是一樣會斷!

只是,效果比之前稍微好了一點。

一條搓成20厘米長度的小米面條,放入水中後,會斷成2-3cm的小節。

而用蒸籠蒸熟的話,則會斷成4-5cm的小節。

4-5cm一節的面條,顯然還是達不到喇家遺址出土面條的標準。

昨天一整天的努力,再次泡湯後,他們這個課題小組,已經有些失去方向了。

一整個晚上,他都沒睡好,這才早上一大早七點多,就跑出來散步了。

一方面是散散心,一方面也是想要整理整理思緒,收拾收拾好心態,繼續迎戰小米面條!

就這樣,陳翰漫無目的的在喇家村里閑逛著。

看看山,看看水,看看遠處的黃土高坡,也看看村里熱鬧的煙火氣。

還別說,怪不得那些文人墨客都說什麼人間煙火最撫人心。

當看到家家戶戶炊煙鳥鳥,一片忙碌的做著早餐。

看到村里的小孩子們,穿著在門外肆意玩耍奔跑。

還是蠻能治愈人心的。

一大早在村里逛一下後,陳翰那原本很低沉失落的心情,也被安慰了不少。

就在陳翰已經收拾好情緒,準備打道回府,繼續投入小米面條的攻克戰時。

一位坐在家門口的門檻上,岔開腿正在大口吃著早餐的村里老漢,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這位喇家村的老大爺,手上捧了一碗泛著澹黃色的面條,正呼哧呼哧的往嘴里送。

吃早餐不稀奇,但是他碗里的那碗面就有點稀奇了。

陳翰越看越覺得奇怪,這位老大爺吃的面,和平常常見的面條不一樣,非常有光澤,而且看起來滑  的。

有點像意大利面條,又有點像通心粉。

但是又沒有這兩者那麼細,反而非常的粗,而且很有勁道。

反正和普通的面條絕對不一樣,陳翰以前從來沒見過。

他連忙快步走到了這位大爺旁邊,迫不及待的問道︰「大爺,您吃的這是啥面啊,怎麼做的?」

一听陳翰這外鄉人的口音,老大爺立馬就知道,陳翰是考古隊的人了。

抬起有些渾濁的眼楮,老大爺樂呵呵一笑︰「小伙子,你是那啥考古隊的吧?外地來的?」

「這啊,不是面條,是。」

「河勒?」老大爺的口音有點重,陳翰皺著眉頭復述了一遍,卻是沒搞懂這「河勒」是什麼東西。

大爺也不含湖,直接站起身就拉起陳翰往自家里走。

老人家嘛,就喜歡給沒見識的後輩們見見世面。

大爺很熱情的拉著陳翰來到了自家廚房里,指著放在柴火鍋旁邊的一個木制工具說道︰

「這不是面條,是用這個床子壓出來的。」

陳翰依聲看向了老大爺指著的工具。

這是一個有點像杠桿的東西,在兩片木片中間,有一個圓形並且帶眼兒的空腔。

稍微瞟一眼,陳翰就大概理解了這玩意的使用方法。

只要將面團放在空腔里,然後用力壓下杠桿,面團就會從圓眼里壓出來。

「大爺,這是用什麼面做的?」陳翰有些激動的追問道。

「豌豆面、蓨麥面、蕎麥面或其他雜豆面都行,不挑的。」

「這以前就是窮苦老百姓們吃的,都用些雜糧做。」

陳翰一听這玩意是用雜糧做的,一拍大腿,那叫一個激動啊。

既然用豌豆和雜豆都能用這工具做出面條來,那小米也可以啊!

他連忙拉住了大爺,認真詳細的向他請教的制作工藝,從一開始的做面團,到後面壓面,所有流程一點都沒放過。

老大爺也是知無不言,這玩意也沒啥好隱瞞的。

整個北方地區,到處都有吃的,甚至這都不是青海的特色,還是山西那邊傳來的。

而且的制作方法真的很簡單。

就是將面粉揉成面團,然後放床子里擠壓進滾燙燒開的鍋里,就可以煮好了。

陳翰在認識和學習到後,千恩萬謝的告別了老大爺,立馬飛奔回了課題小組。

這小米面條的復刻,有戲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