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趙家娘子點點頭,「你還別說,那麥子磨成面粉,比咱們城里最好的糧店賣的小麥還要好,我們家兩個小崽子吃了,恨不得把桌子都給舌忝干淨了。」

「也不知道大勝軍什麼時候打過來,我家男人現在被縣令征召過去,說是要守城,每日也跟真三一樣,操練軍務。」趙家娘子有些擔心,「不過我跟他說了,等大勝軍打過來,千萬別犯傻,你想想,蘄縣比咱們下蔡大好幾倍,都被攻陷了,也不知道縣令那個榆木腦袋怎麼想的。」

事實證明,不是每個老秦人都怕死,也不是每個秦國官吏,都想著貪污受賄。

下蔡的縣令名叫碩,他是楚國人,但是對于楚國並無感情,自從當了這個下蔡的縣令,他就盡心盡力,每年的考核都能名列前茅。

秦始皇第四次東巡,碩作為四川郡的代表,還被秦始皇接見過。

他到現在都還記得,秦始皇拍著他的肩膀勉勵他,讓他再接再厲。

士為知己者死。

秦始皇死了,可是他創下的基業在,這個帝國並沒有倒塌,什麼陳勝、吳廣,在碩的眼中,全是叛逆,都應該處以極刑。

「城中只有老弱病殘,加起來不足2000人,咱們拿什麼跟人家大勝軍打?」縣丞名為構,跟縣尉新喝悶酒。

「誰說不是呢,眼下秋收已過,大家正在儲備東糧,這戰事一起,消耗甚糜,就算抵御大勝軍,這城中父老不知道要死上多少。」縣尉新嘆氣道。

縣丞掌管一縣財政,對于縣里的情況,沒有比他更了解的︰「自打始皇帝死了,朝廷的稅收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比之前多加了兩成,說是為了剿賊。」

「還有北地三十萬的衛戍軍、南方五十萬征越大軍,這些可都是無底洞。」

「現在大勝軍佔據蘄縣和垓下,切斷了咱們跟北地的交流,眼下咱們下蔡就是甕中之鱉,既沒錢,也沒糧,更沒有人,拿什麼抵御大勝軍呢?」

縣丞雖然不是搞軍事的,但是一個縣就那麼大點地方,通常是一個職位管轄好幾個部門,什麼都的官,什麼都得會一點。

縣丞構平時也沒少幫縣尉新安排城防,說是城,其實連個城牆也沒有,這是秦始皇定下的規矩,當年秦王掃六合,將六國城池全部拆除,為的就是怕六國復叛,方便秦軍長驅直入。

是以秦國的郡縣全都沒有城牆,無險可守,遇到敵軍,只能野戰。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縣令碩這是在以卵擊石,可秦律甚嚴,大勝軍也並沒有打過來,如果此時提出異議,難免不會被縣令碩安上一個通敵的罪名。

秦律規定,通敵叛國者,處以極刑,家人還要流放千里。

下蔡城內,原本還開張的幾個商鋪也關了門,糧店更是高掛免戰牌,現在城里是有錢也買不到糧食。

下蔡城的老百姓人心惶惶。

因道路不通,許多走街串巷的商販也無法出城,如今的下蔡城,是只進不出,進來的人,只要是身強力壯的,都被縣令碩拉去當壯丁。

凡是形跡可疑、有外地口音的,也會被下獄,嚴加看管。

城外五里,陳勝安營扎寨,看著遠處的下蔡城,他看著手下傳來的消息︰「碩這是要跟我魚死網破啊。」

陳勝此時手下聚集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秦嘉、武臣、鄧宗、鄧忠、鄧說、田臧、宋留等人均是其中的佼佼者。

葛嬰被陳勝留在了蘄縣,那里是他的大本營,必須有一個信得過的人值守。

而吳廣,則在垓下駐守,那里才剛剛佔領,許多事務都要重新梳理。

十一月四日,陳勝的前鋒開始嘗試攻城。

說是城,其實就是縣令碩臨時抱佛腳,壘起的一圈土牆,只有一米多高,縱馬一躍就能跳過去。

陳勝帶來了五萬人馬,他們的兵器不一,有干農活的鋤頭、鐵杴、耙子,還有鋼管,多數穿的是布甲,只有不足一萬人,身上穿著鐵甲。

有些人身上還穿著秦軍制式的甲冑,這都是從蘄縣、垓下的守衛軍身上扒下來的。

但是這樣的一支烏合之眾,士氣卻非常高。

他們的精神氣跟普通流民不同,一個個紅光滿面、斗志昂揚。

這要得益于陳勝的種田爆兵,穩扎穩打。

歷史上陳勝在起義的半年後就滅亡,其根本原因就是步子邁得太大, 嚓,扯著淡了,佔領的地區並沒有徹底的掌握,手下將領、士兵極度膨脹,導致權力、私心的濫用,從開始得民心,到後來失民心,只用了短短的六個月時間。

陳勝和吳廣更是被自己人給宰了。

但是有了黃賀的指導,現在的陳勝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他更加的沉穩、扎實,願意跟士兵同吃同住,願意親自下地幫助佔領區的老秦人收割糧食。

如今的蘄縣,是一片的欣欣向榮,雖然在工業、商業上比不上驪山,蘄縣百姓的生活卻是切切實實的提高了。

武臣對陳勝道︰「官軍不過2000人,我們卻有大軍五萬,還費這個勁干嘛,直接一擁而上,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們。」

武臣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將領的支持。

說是將領,其實原本也是一些泥腿子,其中間或夾雜一些六國的遺老遺少,但也都是過氣的人家。

這些人根本沒有紀律性可言,但是陳勝作為反秦第一人,眼下又不貪功冒進,很得民心,所以武臣、秦嘉這些原本在歷史上腦後長反骨的人,並沒有反叛出去。

陳勝笑道︰「武校尉,你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們的確可以大軍壓境,一舉攻破下蔡城,這對我們來說,就如掃去地上的浮塵一樣。但是這樣一來,下蔡城難免會遭到破壞,我們要的是一個完好無損的下蔡城,不是一個損壞殆盡,沒有任何價值的下蔡城。」

其實陳勝還有一個考量,那就是眼下大勝軍的軍紀還沒有徹底改變。

畢竟來參加起義軍的,多是一些盜匪、游俠,還有大量的農民。

這些人原本就是不服管的,紀律性幾乎沒有。

若是放縱他們沖殺,即便能打敗敵人,但是下蔡城的百姓,估計也要遭殃。

俗話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陳勝是萬萬不會縱容手下搶掠百姓的,他記得黃賀說過,要愛民如子,這樣治下的百姓才能擁護他們,否則一旦失勢,這些百姓也會如反抗暴秦一樣,反抗他們。

這個時候,他的腦袋里忽然蹦出了一個少女的身影,心中更加的柔軟。

「中軍不動,秦嘉,你帶領一萬人馬,拿下下蔡城,記住,投降者不殺、普通百姓不殺!」

秦嘉領命而去。

武臣見攻打城池的人物沒有分配給自己,心中不滿,但是在陳勝面前,他又不敢顯露出來,是以心中憋屈。

縣令碩帶著縣丞和縣尉在城牆後穿行。

大勝軍已到城西,不足二里,就算不站在高處,也能看到對面煙塵滾滾、人頭攢動。

人一上萬,無邊無際。

黑壓壓的人海正在不停靠近,縣令碩都能感覺到地面在輕微的顫動,間或能听到遠處傳來行軍的號角聲。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

「你听,他們在喊什麼?」縣令碩已抱必死的決心,他問身邊的縣尉新。

縣尉新豎起耳朵,良久才到︰「屬下也不知道啊。」

縣令碩大聲呼喝,指揮著城中的守軍搬運箭矢,設置拒馬。

下蔡城西面二里外,秦嘉率領的大勝軍前鋒已經肉眼可見,這些人步伐散亂,雖然領隊的隊官喊破了嗓子,也無法讓他們把腳步踏在同一個點上。

秦嘉看的青筋暴起,暗道︰「雖然訓練了半年多,可是這些半途加進來的農民還是笨了些,連基本的左右手都分不清。」

仔細看去,大勝軍中,許多人走路竟然是同手同腳,沒有摔倒就是奇跡了。

陳勝是以從驪山帶來的二十多個人為骨干,加上九百多人的戍守軍,沿途招募了許多蘄縣的壯丁,經過半年多的訓練,才有如今的規模。

只不過陳勝高估了自己的指揮能力和訓練能力,這些農民種地是一把好手,但是論軍紀、戰場的協調性,始終是差了許多。

他們能保持現在的陣形不亂,就已經是嚴格訓練的結果了。

距離下蔡城已不足一里了,在這個位置上,都能看到對面守軍驚恐的表情。

打仗打的是一個氣勢,如今大勝軍氣勢如虹,對面的秦軍則士氣低落,秦嘉精神一振。

他大聲喝道︰「傳令官!」

「到!」

「你去前方喊話,告訴下蔡城的守軍,投降不殺!」

「是!」

傳令官騎著馬,幾息的工夫就來到了城前不足百米的地方,掏出一個大喇叭。

「下蔡城的人听著,秦校尉有令,投降不殺!」

大勝軍齊聲喊道︰「投降不殺!投降不殺!」

萬人齊喊的聲音,猶如道道滾雷,從大勝軍的陣營席卷而來。

下蔡城的守軍各個臉色蒼白,沒有了血色,他們把目光投向最前面的縣令碩。

縣令碩面色冷峻,招呼身邊一個弓手道︰「給我把那個人射死!」

「這,兩軍交戰,不斬來使。」縣尉新說道。

「下蔡城我最大,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