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儲確實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哪怕新元帝心不甘情不願,但是在滿朝文武都異口同聲的請命聲音中,他甚至連堅持的勇氣都沒有。
「那……那就如眾位愛卿所請,只是……只是諸位愛卿認為,該立何人為儲啊?」
心氣不順的新元帝,無奈的在大臣的脅迫下,同意了立儲的建議。
但是此時此刻,他的心中壓抑的怒火,並且為此而陰沉的臉色。
直接讓站在台階前的眾位一品大員,看得清清楚楚,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有心思去理會他的想法和感受。
一個無能的皇帝,一個看不清形勢,連自己人是誰都分不清楚的皇帝,又有哪一個人回去在意他呢。
尤其是當這兩年,新元帝的面色肉眼可見的灰敗下來,發絲當中灰敗的頭發,早就已經在朝堂當中不是什麼秘密。
也就只有他這個當事人,還自以為隱藏的機密,沒有被人發現。
卻不知,在如今的朝堂下,起碼有三分之二的大臣,都已經開始為國喪的到來而倒計時了。
為什麼一有人開口,所有的大臣都異口同聲地同意立儲,而且態度還是如此的堅決。
還不是大家都在擔心,一旦新元帝驟然倒下了之後,沒有立儲的對象,給了趙氏兄弟機會。
畢竟,在沒有太子的情況下,皇子擁有登上大寶的機會,難道皇弟就沒有麼?
要知道,趙猛和趙武兩兄弟,可是自幼就在太上皇跟前長大,誰知道這兩個家伙,到底暗地里有什麼太上皇的遺產?
那些中層的大臣倒是不擔心,可是辛辛苦苦爬到了六部之首的幾位大佬,卻不希望來一個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元帝平庸,他的幾個皇子也不遑多讓,可是趙猛和趙武兩兄弟,一個性情沉穩,胸有謀略,一個勇猛無敵,打仗是把好手。
兄弟倆一文一武,要是聯起手來,哪里還有眾位大臣反抗的機會?
盡管新元帝的臉色非常難看,但是當即卻有大臣忍不住,直接拱火起來。
「微臣以為,立儲當立賢,二皇子為人謙遜,學識廣博,體察民情,當為太子!」
祖上跟隨太祖立國,而被封為國公,如今只有一個三品威烈將軍的散爵,何震空有一腔報國之心,可惜局勢一直被文臣掌控。
家傳武藝學得稀松平常,沒有武將的天賦,讀書自幼就頭疼,而且子孫後代當中沒有一個看得過去的女孩。
各條道路都走不通的何震,幾乎都要斷絕了重振門楣的心思,可是今日大朝議突然大家異口同聲地歡呼立儲,這讓何震看到了希望。
于是在新元帝話音剛落之後,作為不上不下,只有一個三品將軍空頭餃的何震,就當即站出來,向著新元帝大聲建議起來。
縱觀新元帝如今的子女當中,大皇子趙寧如今十九,當之無愧的嫡長子。
而二皇子趙安,如今十五歲,母親就是勛貴一派當中,一品殿前將軍蔡萊之女蔡幽,可以說背後站著所有的勛貴。
而三皇子趙平,現年十三歲,母親是江州六大鹽商之何家的嫡長女何碧苑,背後更是有著半只腳踏進頂級家族的周家。
剩下的皇子,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麼希望,因為最大的四皇子趙喜,如今才九歲。
所以,今天雖然立儲的聲音響起之後,其實也拉開了勛貴和世家還有文官的斗爭序幕。
皇後孫倩和大皇子趙寧,雖然佔據著嫡長子的名頭,擁有先天的第一繼承權。
但是國丈孫靈玉直接在內斗之中敗退,讓皇後和大皇子直接失去了支持。
而二皇子背後站著滿朝的勛貴,三皇子站著以周家為首的,近半的世家和商人。
幾乎瞬間,就在心里將自己三個兒子的背景都從心里過上一遍,新元帝的手都有些發抖。
到了此刻,不得不面對立儲的時候,他卻發現,自己的兒子,不知不覺當中,竟然已經擁有了自己抗衡的勢力和背景。
當真是一時貪歡一時爽,事後心慌火葬場。
以前他光忙著和自己父親斗,和柳承宗斗,甚至眼光都沒有掃過自家兒子們。
在新元帝的心中,自家兒子距離權利的爭奪,還遠著呢。
可是此刻,現實卻結結實實給了他沉重一擊。
到了此刻,他才發現,原來,下一代當中,他的兒子們,都已經乳虎成勢,對他有了巨大的威脅。
而何震的開頭,就像是打開了魔盒一般。
擔任九門提督的忠勇侯劉能就立即站了出來,向著新元帝就一臉認真的建議起來。
「陛下,您此時正值壯年,所以立儲當看品性和聰慧,而二皇子性情仁厚,尊長愛幼,聰慧清明,必不負陛下的教導,將來肯定會繼承陛下的志向,成為一名合格的儲君。」
好在忠勇侯劉能激動,卻還保持著三分清明,沒有直接說出,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君王。
看到老大都下場了,勛貴一派,于是紛紛站了出來。
五城兵馬都尉的一把手,錦鄉侯鄭虎,立即跟在劉能的身後,向著新元帝請命。
「陛下,二皇子無論是性情還是年齡,都是最為儲君合格的人選。」
「陛下,臣亦附議!」
「臣附議!」
「臣……」
看著紛紛走出來,站在劉能背後的人群,新元帝的心都涼了半截。
京畿大營統領南亭伯高瞞,副統領信陽伯夏雲,偏將一品游擊將軍周波。
御林軍統領,一品御前將軍田忠,副統領一品廣安將軍王傳家。
好家伙,但凡是拱衛京城的所有領兵大將,此刻都站了出來。
這陣勢,簡直讓新元帝渾身發涼。
作為性格天生多疑的物種,皇帝總是會以最壞的情形來考慮問題。
而此刻新元帝的腦海里,就在想象著,要是自家那個看似一臉無害,平時總是笑嘻嘻的二皇子。
一個不樂意,想要做皇帝了,那麼自己的腦袋還能不能保全呢?
京畿大營、五城兵馬都尉,御林軍,但凡拱衛京城安慰的武裝勢力,都齊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