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5章 抓捕大東子

警方根據謝志明的口供,迅速控制了理發店的老板李瑜,在審訊李瑜的過程中,發現李瑜的交代與謝志明的口供有對不上的地方。

「李瑜,是你找的鮑興嗎?」蘇樂問。

「是,是我。」

「你們給鮑興安排了什麼任務?」

「這都是謝志明安排的,我只是個傳話的,這事兒與我無關呀。」李瑜沒有什麼反偵察經驗,進了看守所就把什麼都交代了。

「你把自己知道的都老老實實說清楚。」

「嗯,謝志明找到我,說是叫我找幾個小混混,在飯店里打那個梁石一頓。我說小混混哪是梁石的對手呀。謝志明說不要緊,他安排的那個飯店對面有一條漆黑的胡同,只要小混混把梁石引到那個黑胡同里就行。」

「你只找了鮑興一個人嗎?」

「我就找了鮑興一個人,,給了他五萬塊錢,叫他叫幾個弟兄假裝和梁石打一架,趁機將梁石引向那個黑胡同。可,可誰知道鮑興就給梁石打死了呢。」

「謝志明給你說把梁石引到黑胡同干什麼了嗎?」

「沒有,我問過他,他說他自會安排好的。他的事兒我也不想摻和太多,所以也就沒往下問。」李瑜說話的時候眼楮怯生生的望著蘇樂,不像是撒謊的樣子。

蘇樂讓技術人員從移動公司調取了謝志明的通話記錄,與謝志明手機上的通話記錄做了對比,發現有一個電話號碼移動公司的通話記錄上有,而手機的通話記錄上卻沒有。蘇樂懷疑這是謝志明故意刪除了手機上的通話記錄,

通過對這個電話號碼的調查,發現這個電話號碼的注冊地是在西南某省,注冊用的身份證姓名叫做黎桂華。通過對這個電話號碼信號接入地的追蹤,發現這個電話號碼在8月23號接入到梁縣本地網絡,8月26號凌晨離開梁縣的本地網絡,一路向東往沿海方向而去。

技術人員還發現這個電話號碼在8月25號夜間曾經接入到距離胡同口土菜館400米的信號塔,接入那個信號塔的具體時間是晚上7點18分到9點23分,這段時間正好與梁石等人在土菜館喝酒的時間段大致相同。

通過跨省的技術追蹤,技術人員發現目前黎桂華的手機號接入地在中江市區內。蘇樂將這個情況向專案組組長耿元良匯報後,耿元良指示蘇樂立即聯系中江市警方,請求協助抓捕黎桂華。

「何隊,最近忙嗎?我媽那邊怎麼樣?」蘇樂撥通了何曉慧的電話。

「呦,大偵探,今天怎麼有空給我打電話?想你媽了,你可以直接打電話給她呀。」何曉慧冷嘲熱諷的開著玩笑。

「不是,我今天有公事找你。」

「公事?那你等會兒再說吧。我先說兩句私事。」

「何隊,我這時事兒比較急,沒工夫听你嗦。」

「你要是不听我嗦,我馬上就掛電話,我這邊也忙著呢,不想摻和你的公事。」

「哎哎,別呀,你說吧,你先說,我听著呢。」

「第一件事呢,是你媽很好,你不用擔心,不過你要經常給她打個電話,省的叫她掛念你。」

「嗯,我知道,還有嗎?」

「第二件事呢,就是你要趕緊回來,完成你媽交給你的任務,拿著禮物登門去看望若雲的父母。」

「哎呀,我知道,這不正忙著嗎,等忙完了馬上回去。」

「我听說西北省又給你們加了任務呀。」

「嗯,不過也不算加,和原來的案子有關聯。好了吧?我說正事可以了嗎?」

「好好,你說吧,希望別是什麼傷腦筋的事。」

「是這樣,我們案件中的一名疑犯目前手機定位到他正在中江市,專案組希望你們能夠協助我們進行抓捕。」

「好呀,沒問題,把資料發給我,馬上安排行動。」

「好的,謝謝慧姐。」

「臭小子,注意安全呀!」

中江市警察局刑警支隊,何曉慧正在安排抓捕任務。

「根據技術人員的定位,這個手機號碼的接入點是西城83號塔,這個塔的信號覆蓋範圍半徑是600米,方圓1.13平方公里。在這1.13平方公里範圍內有機關、學校和多個居民小區。」

「這個難度有點大呀。」張鵬飛說。

「有沒有疑犯的照片?那個地區的監控設施還是非常齊全的,我們可以先進行人臉篩查。」丁一然說。

「黎桂華的身份證上有照片,不過經過專案組調查,黎桂華本人正在西南某省的農村務農。另外專案組懷疑這個人是綽號為大東子的慣犯,我們可以先在這個區域中用大東子的照片進行一下排查。」何曉慧說。

「到時候我們怎樣才能確認這部手機在某個人身上?」鄧如問。

「沒別的辦法,鎖定目標後只能打電話確認。下面我們來分一下工,這個區域內的機關和學校部分暫時不用排查,疑犯進入的可能性很小。其余的共有5個小區,在這5個小區中,有2個是新建的住宅區和3個老舊小區。我們重點先放在這3個老舊小區上,鵬飛、鄧如和我各負責一個小區,一然負責排查監控錄像。」何曉慧說。

「收到。」

中江市西城的塔前小區是上世紀90年代建成的老小區,由于靠著塔前小學人氣還算是可以,吸引了很多農村進城務工人員來此居住。小區周邊的門頭房眾多而且價格便宜,使得小區周邊的配套商業設施較為齊全。

何曉慧首先找到了社區的工作人員,在社區登記的居民花名冊中沒有找到黎桂華和大東子的信息。社區介紹說塔前小區的人口流動非常的頻繁,有很多住戶都是租的轉租的房子,花名冊並不能反應小區內的實際居住情況。

離開社區後何曉慧便開始到小區里轉悠,他發現小區內的監控系統也比較老舊,有很多的攝像頭都是擺設,並不能正常運轉。小區內共有三個出入口,在三個出入口處都有警察部門安裝的治安攝像頭,如果有人通過這三個出入口進出小區,是無法繞過監控錄像的。

何曉慧在小區內沿著圍牆轉了一圈後發現,在小區南側靠河邊的位置,有一處圍牆破損了。小區內的居民為了出行方便,人為的擴大了這個破損的位置,使人們可以步行從這個破損的位置出入小區。何曉慧觀察了小區內攝像頭安裝的位置,發現小區內的攝像頭也不能覆蓋這個圍牆破損的位置,這給小區的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臨近中午時分,正是人們吃午飯的時候,何曉慧準備在這個位置蹲守,看看能不能找到嫌犯出入的線索。由于這個破損圍牆的位置沒有很好的隱藏地點,于是她將車開到小河的對岸,在車里通過望遠鏡監視這個破損的圍牆缺口。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已經到了下午1點半多了,大部分的居民都吃過午飯休息了,可是何曉慧還是堅持在車里蹲守著。她的肚子餓的咕咕叫,可是卻也不敢下車去幾米遠的小攤上賣食品,生怕一個疏忽漏過了發現疑犯的時機。

何曉慧低頭看了一下手表,已經是快2點了,她正要收起望遠鏡準備收隊,突然發現有一個人從小區的圍牆缺口處走了出來。這個人戴著一頂毛線帽,身穿藍色的牛仔褲和一件黑色的夾克上衣。身高有一米八以上,體型魁梧,衣領豎得較高,臉上戴著一副眼楮。何曉慧覺得這人和通緝令上公布的嫌疑犯大東子長的很像,于是她集中精力通過望遠鏡追蹤著這人的行動。

戴毛線帽的人從小區里出來以後,沿著河邊向橋頭走去,過了橋頭以後轉了個彎兒,徑直沿著路邊向何曉慧停車的地方走來。何曉慧收起望遠鏡坐在車里靜靜的等著那人走進。當那人經過何曉慧的車頭,從車身旁擦身而過時,何曉慧看到了他豎起的衣領下脖子前側的一條傷疤。這條傷疤正是通緝犯大東子的典型特征。

當大東子走過車子十幾步後,何曉慧下了車慢慢的跟在他的後面往前走。大東子並沒有走太遠,他在一家叫做安徽牛肉板面的店鋪前停了下來,左右看了一眼進入到店鋪里面。

何曉慧立刻通過對講機呼叫張鵬飛和鄧如,叫他們迅速趕到安徽牛肉板面和自己匯合。安排完一切後,何曉慧走進了這家面館。

面館里只要大東子一個客人,他坐在靠近門口的一張桌子上,正在等著自己的牛肉面。何曉慧也點了一碗面,在大東子斜後方的位置坐下來,等著張鵬飛和鄧如的到來。

牛肉面上來後,大東子用嘴吹著滾燙的面條,似乎是想盡快的解決這一碗面條,也許是真的餓壞了。何曉慧不緊不慢的吃著面,用眼角觀察著大東子和面館門口的動靜。

就在大東子撈光了碗里的面條,開始呼呼喝湯的時候,面館的門口出現了兩個高大的身影,正是及時趕來的鄧如和張鵬飛。何曉慧用手指了一下正端著碗的大東子,張鵬飛和鄧如飛身向前一人按住了大東子的一條胳膊,塑料做成的面條碗叮叮當當的掉在地上滾出老遠。

何曉慧放下手中的碗,掏出手銬拷在了大東子的手腕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