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22章︰亂!越亂越好!

很多人都以為所謂的宮闈之亂只不過後宮那些個女子的爭權奪勢,但實際上宮闈之亂所能造成的後果極有可能不比一場國難來的小。

那些垂簾听政、外戚干政之類的就不必說了,就說那些所謂的宮斗帶來的麻煩也是不小的。

早在朱瞻垶遴選太孫妃的時候就開始有人蠢蠢欲動了,不過因為太孫妃是未來的太子妃、皇後甚至是皇太後,所以他們能夠干預的機會不是很大。

當今的皇帝和皇太子又不是傻子,像太孫妃這種關鍵的人怎麼不可能好好把關?

所以,當初的風波並不大,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雖然不是正室,但太孫嬪,甚至可能只是個宮女都會起到大作用,一個女人就極有可能關系到他們未來的官路,他們又怎麼會不努力?

要知道,枕邊風雖然軟,但有時候卻可能腐蝕掉這世間最堅硬的鋼鐵。

「你說這算是什麼事兒!?」

奉老爺子的命令,一大早就去了興慶宮的太子妃在回到東宮之後就開始發起了牢騷。

「老爺子那些個妃嬪,一個勁兒的想要將她們家里的人給塞到這次垶兒選妃的名單中,見不到老爺子就來找我?找我有什麼用!?」

「行啦,你生什麼氣呢?」朱高熾笑著開口安慰道。

「這些事情你又不是沒有經歷過,之前我不是也這樣嗎?這些人一直都是這樣,你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就是了,還用顧忌他們的想法?」

「你還說呢!?」太子爺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太子妃瞬間就跟個被點燃了的二踢腳似的。

「你看看你後宮里的那些個妃子、我的那些個好妹妹,她們都做的什麼事兒!?」

說著,太子妃砰的一聲就把一張紙給拍在了太子爺的面前,震得他茶杯都差點兒翻了。

「什麼啊……」太子爺很是有數的沒有抬杠,直接拿起名單看了起來。

「李巧墨、譚慕鳶、郭文柳……」

太子爺的臉黑了下來。

這份名單肯定是來自他後宮里那些女人的,這一點他很清楚,因為如果是老爺子後宮里的那些女人,那太子妃肯定會公事公辦,不會到他這里撒氣。

別看最開始數說的就是老爺子的那些妃子,但那只不過是牢騷罷了,能讓她生氣的就只有他的妃子了。

給已經被冊封皇太孫的朱瞻垶身邊塞人,而且還是妃嬪,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因為不管是誰都想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使使勁兒,但問題是有些人不行。

血親兄弟,那可是有爭儲奪嫡的可能的!

「行了,你別生氣了。」朱高熾平靜的開口,似乎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這件事我來處理,你就處理好老爺子那邊就行了。」

「哦對了,還有朝鮮那邊這次也送來了名單,你先初步的看一看,到時候再將名單教給老爺子定奪。」

「行,我知道了。」太子妃好像是一瞬之間就換了一個人一樣,語氣溫婉平靜。

近二十年的枕邊人,太子妃怎麼能不了解自己的丈夫?

他知道,自己的丈夫是真的生氣了。

一般來說,性格敦厚好脾氣的人都很少生氣,可這種人一旦生氣,那所造成的的後果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另一邊,興慶宮。

朱瞻垶就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了,他現在只感覺無聊。

男人在那件事上大多數都是不及女人耐戰的,只有極少數「天賦異稟」的人例外,剩下的都是YY來的。

不過他還年輕,倒不至于到那個地步,現在的他只不過是因為在忙碌的時候突然閑下來感到有些不太習慣。

「上元那邊最近怎麼樣了?」

吃著早飯,朱瞻垶隨口問起了胡善奕上元那邊的情況。

現在他已經很少管那邊的事情了,倒不是他沽名釣譽,只是開了個頭賺了好名聲就不想管了,而是因為那邊已經步入正軌,需要操心的事情並不多。

除此之外,上元那邊都是英烈的家屬,以女卷居多,男子不是因戰爭導致殘疾的人就是些孩子,這種群體教給胡善奕來說比較合適。

「挺好的,那邊現在已經不怎麼需要妾身操心了,他們自己經營得很好,今年除了稅收外還上呈了三百多萬兩白銀呢。」

「這麼多嗎?」朱瞻垶驚訝地看這胡善奕。

英烈樓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盈利,這是朱瞻垶一開始的目的,但他沒想到能夠到這種地步。

要知道,能上交的都是盈余,上元每年用于殘疾士兵、英烈家屬的生活所需以及孩子讀書的費用都是他們自給自足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有三百多萬兩的盈余,雖然說這英烈樓因為朱瞻垶的緣故有很多官員、貴族前去,甚至富商也都喜歡去那里,但這個數字仍舊是不少的。

「是的,因為商人的緣故。」胡善奕點了點頭,起身給朱瞻垶盛了一碗粥。

「不過有一件事需要殿下您定奪,工部尚書宋禮傳信說殿下您當初讓人制造的火車可能要停一停了。」

「停?」朱瞻垶愣了一下,他已經很久沒有關心過那里的事情了,不過即便如此,他也只是愣了一下就反應了過來。

「磨損太大了吧?」

「是的。」

「那就讓他們先停一停吧,回頭我讓騰驤衛帶人過去處理一下。」

因為朱瞻垶的緣故,火車大跨步地越過了時代的鴻溝出現在了大明,帶來了飛速提升是沒錯,但弊端也就隨之出現了。

蒸汽火車雖然只是工業時代的開端,但仍舊不是眼下的大明能夠玩得轉的。

用于密封和活塞的橡膠沒有原料,鄭和他們帶回來的橡膠樹雖然已經被種植在了瓊州府,但想要割膠最少得等十來年。

雖然此次鄭和送漢王就藩的時候朱瞻垶也吩咐過讓他再去南美走一趟,但這才不過半年,估計最早明年才能會來。

除了橡膠,潤滑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朱瞻垶只能用常壓蒸餾法來處理石油,只能得到三種產物︰汽油、煤油和重油。

沒錯,沒有潤滑油,想要得到潤滑油就得用減壓蒸餾法,但是……

呵呵。

重油粘稠,再加上沒有別的辦法,朱瞻垶就用這玩意兒當潤滑油了,但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

「這樣吧,今天我去一趟上元,你要過去嗎?」想了想,朱瞻垶還是覺得自己要去看一看才是。

「妾身就不去了。」胡善奕福身一禮,話里滿是歉意。

「今天早上娘來的時候特意囑咐妾身,今日要去給殿下遴選側室把關,沒有事情的話最好是在宮里。」

「殿下有什麼需要妾身的地方嗎?」

「那倒是沒有,你在宮里陪著娘吧。」朱瞻垶聞言擺了擺手。

給自己選妃嬪,這事兒還真是得胡善奕在一旁,不是得由她看著,而是因為她得學習。

往近了說,她以後還是要處理這些事情的,就算朱瞻垶不,以後從屬國進貢的貢女也不會少,而他不管是作為儲君還是未來作為皇帝,為了維系關系少說也得留幾個在後宮里。

往遠了說,胡善奕以後還得替她和朱瞻垶的兒子操心這些事情,一樣得學習。

當然了,前提得是他們有兒子,所以現在她最緊要的事情還是先給朱瞻垶生個兒子,不然的話哪有什麼以後?

一個遴選妃嬪的事情,由老爺子牽的頭,太子妃、太孫妃都得跟著忙活,有點兒大張旗鼓到有些過了的地步,但這也只是相對而言。

在有些人的眼中,有些事情怎麼都不算過。

乾清宮。

「把這些都打回去!什麼人都往這送!算什麼事兒!」

老爺子怒氣沖沖地將幾張紙給甩到了黃淮的臉上,而黃淮則是站在一邊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告訴他們!再給朕耍這些小心思,朕百年之後就把他們一起帶下去!」

……

這下好了,原本就因為朱瞻垶重用三楊而導致被有些冷落的黃淮更加不敢說話了。

明朝是有殉葬制度的,妃嬪尚且會被殉葬,你要是惹老爺子不高興了他是真能把你給帶下去的!

當然了,殉葬是不可能的,等閑人沒有那個資格,而且老爺子也不會把一個惹自己生氣的人給帶下去。

帶下去干嘛?繼續惹自己生氣?

「來人!」老爺子余怒未消,抓起兩張紙就甩到了剛剛進來的小鼻涕面前。

「把這些送到太子妃那里挑選!剩下的都給朕打回去!」

「是……」

小鼻涕顫顫巍巍地退了出去,這種時候的乾清宮可是不好呆的。

「陛下,這里還有一封密信。」小鼻涕走了,但黃淮可走不了,他還有事情要報。

「這是雲南沐府傳來的消息,是由駙馬沐昕和騰驤衛陳成一起傳來的。」

「騰驤衛?」朱棣皺起了眉頭。

「騰驤衛的事情怎麼送到這里了?送到騰驤衛那邊去啊!」

「這……」黃淮面色發苦,他是真的不想攬下這個差事,但屬實是沒有辦法。

誰讓三楊都被重用了,就他一個「閑人」呢?

「陛下,並非是臣等截了騰驤衛的信件,而是因為這封信就是要上呈到陛下您這里的……」

「這樣嗎?呈上來!」朱棣的臉色嚴肅了起來。

現在的大明其實已經不像是以前的大明了。

以前的大明是由皇帝乾綱獨斷,其他人的權利都是皇帝下放的,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錦衣衛雖然仍舊是獨一門的特務組織,但其職能和權利已經被騰驤衛給分走了很大一部分了,說騰驤衛是錦衣衛第二一點問題都沒有。

以前朱棣北巡北伐,皇太子朱高熾監國,歷史上的朱高熾可以說是大明的常務副皇帝,理政的時間比朱棣這個皇帝都長。

現在,因為朱瞻垶的冒頭,這種情況比朱高熾那時候更嚴重了。

之前朱瞻垶就時常會處理一些政務,前段時間朱棣和朱高熾為了鍛煉他更是將事情全都推給了他,這樣除了導致大明出現了歷史上獨一無二的皇太孫監國理政外,也讓騰驤衛有了本不應該有的發展。

說句有些夸張,但又不是很夸張的話︰朱瞻垶這時候要是想坐上那個位置不說很簡單,但最起碼比他爹簡單。

朱棣現在就好像是孫輩已經成家立業並且有了卓絕成就的老人,該放的不該放的他都不在意了,所以才會對黃淮說的這件事情這麼意外。

密信送到他這個皇帝里是應該,但放在眼下是沒有必要的。

「這個小東西……」朱棣的面色嚴肅,但卻又帶著點哭笑不得的意思。

密信上的內容很簡單,但卻很重大︰白古、景邁和阿瓦三國百姓聯合沖擊了暹羅的國都!

沒錯,你沒看錯,是國都!而原因說起來很可笑,但也很真實。

暹羅先後兩次在與大明的對抗中都落入了下風不說,還吃了大虧,以至于國內局勢動蕩,很多人都對統治者有了不滿。

根基不穩,那就只能想辦法來彌補了。

在這個時候,這個時代,商人是最先被動的那個群體,不只是中原這樣,周邊國家也都是大同小異。

誰讓商人有錢有糧呢?

然後,就到了朱瞻垶……啊不,是劉家顯身手的時候了。

因為海運的開通,劉家在白古的翡翠生意都是走的馬六甲海峽然後返回大明,這比陸路快,但也成了暹羅開刀的地方。

是不是覺得暹羅很不長腦子?先前扣了大明的船只吃了大虧,現在還敢扣?

他們還真敢!因為這些船不是劉家出的,也不是白古出的,更不是大明出的,而是德里蘇丹出的。

德里蘇丹,三哥在這個時代的名字。

大明現在的糧食格局有些亂,因為土豆和紅薯的沖擊,水稻和小麥人們已經不太願意種植了,雖然因為釀酒等原因導致稻麥的價格正在回溫,但想要影響到糧食種植格局還是需要幾年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就的從外部進口稻麥這些糧食。

在這個時代這顯然是不允許的,但劉家用的不是錢,而是用土豆換購,這就合了德里蘇丹的意了。

德里蘇丹現在還沒有完全統一,內部是相當的不和諧,這種交易就很快達成了。

糧食,暹羅正眼紅這些東西呢,而且這些雖然是德里蘇丹跟大明的交易,但交易只是口頭定了,還沒有開始,損失只能算德里蘇丹的,暹羅還怕什麼!?

但是他們沒想過,這些船上還有別的東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