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2章 皇上也無奈

京城,御書房。

明成祖手中拿著一道奏折,翻看了幾下,似乎無心批閱,又順手放了下來。

看向正在沏茶的王小四,明成祖身子靠在了身後的椅背上︰「去,傳禮部尚書王昌連到御書房。」

「是。」放下手中的茶碗,王小四弓著身子,退到門口,轉身急急離去。

林尚禮匯報說,大興縣城窩藏了多達八百人的私人武裝,有一部分人在京城活動頻繁,企圖有所行動。東廠根據線索,追擊到大興縣,對方武力反抗,被盡數擊殺。

林尚禮的這份匯報,看起來毫無破綻,可是大興距離京城,也就幾十里路程。四周衛所林立,若是有個別的不軌之事,倒也能想得通。可是這一藏就是八百多人,說他們身後沒人,三歲小孩都不會相信。

而敢于私自建立八百武裝人員,除了自己的二兒子朱高煦,再無其他人敢這麼做。

八百多人,私藏武器,這事走到哪里都是死罪。

林尚禮雖然說,並沒有查明此番勢力的背後之人,可遲早,還是會查到的。

憑借肖塵敏銳的觸覺,他追到樂安州,是用不了多久的事情。

違反朝廷律令,即便是自己的兒子,也一樣應該受到懲罰。

明成祖不擔心肖塵緝拿朱高煦,他擔心的是,憑借朱高煦暴躁的脾氣,在緝拿的過程中,會進行強烈的反抗。

刀劍無眼,若是因此而讓朱高煦喪命,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見的事情。

肖塵作為東廠的頭號破案校尉,追查案情天經地義,自己就算是猜想道他會去樂安州,也無法進行阻攔。

身為天子,天下人的楷模,若是因為對方是自己的兒子,就徇私舞弊,阻止東廠正常查案,天下人會怎麼看,怎麼想?

若真是這樣,東廠以後還有心情查案,還會勇往直前破除困難的去辦案?

思來想去,這個想法不能和林尚禮說。就算是再含蓄的表達,都是對東廠正常辦案的阻撓。

無奈之下,只有將和肖塵關系非同尋常的禮部尚書王昌連,召到了御書房。

一番推心置月復,讓王昌連代筆給肖塵寫一封信,委婉的表達了漢王可以懲處,但不能殺的觀點。

更是讓王昌連以禮部的名義,給樂安州知州李進宏發去公文,要他到漢王府坐鎮。

而今天,那封信函連同公文,已經發出去兩天了。雖然知道樂安距離京城遙遠,公文或許今天才能送達,可明成祖已經有點坐臥不寧。

心中很是擔心自己這個不爭氣的二兒子的安危,卻又不能對他人說起。

心情煩躁之下,只能傳王昌連來,和他嘮叨嘮叨了。

王小四那標準的小碎步在門外響起,緊接著一道聲音傳來︰「皇上,禮部尚書王昌連王大人到了。」

「快,讓他進來。」明成祖側頭,急切的看向御書房門口。

頭戴烏沙,身穿緋袍的王昌連,身體微弓,緩緩走了進來。

到了明成祖那巨大的案幾之前,雙袖一甩,就要行禮。

「免了,免了,朕要和你說說話,不必繁瑣的行宮禮了。」明成祖笑道,又轉頭看向御書房門口,「小四,將房門帶上。」

「是。」王小四應了一聲,退出御書房,輕輕帶上了房門。

一指旁邊的方大木椅,明成祖道︰「王愛卿,坐。」

「謝皇上。」上次來御書房,皇上已經賜座,這次,王昌連也不客氣,大大方方的坐了上去。

看見王昌連坐了下去,明成祖急不可耐的進入了正題︰「王愛卿,你給樂安州發的官文,此刻應該到了吧?」

「樂安距離京城,也就六七百里路,公文,連同我給肖塵的信函,應該已經到了那樂安州衙。」知道皇上擔心,王昌連笑呵呵的說道。

將身體往後面的椅背上一靠,明成祖點了點頭,低聲說道︰「到了就好,到了就好。我就怕肖塵走到了官文的前頭。」

「皇上不必擔心,就算大興商會那些私藏武器圖謀不軌之人,真的漢王有關,要想取得證據,還是需要時間的。即便最終肖塵去了樂安州,他也會知道事情的輕重,絕對不會做出太過于出格的事情。」王安良笑著說道。

明成祖搖了搖頭︰「這個我知道,我不是擔心肖塵,我是擔心漢王不知分寸,面對東廠奮起反抗。刀劍無眼,萬一有個差池,我可是對不起死去多年的皇後啊。雖說就算是死,也是漢王他咎由自取罪有應得。可我,畢竟是他的父親,心里難免會有個人感情,不願意看見他受到傷害。」

說到這里,明成祖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朱高煦是個什麼人,心性如何,明成祖心里清清楚楚。上一次,若不是太子出面求情,自己早已將他貶為庶人。

但即便是貶為庶人,沒有了封地,爵位,生命尚在。

可若是和東廠硬鋼,就算腦袋被砍了,自己都無法追究東廠的責任。

按理說,自己若是給漢王寫一封密函,讓他收斂一點,積極配合東廠的調查,認罪伏法,或許也能化解這一次的漢王府危機。

但是,此事過後,他一定又會持寵放曠,目中無人,堅決不能讓他感覺,自己依舊是他的靠山。

這樣下去,最終還是會害了他。

皇上雖然也是父親,但是,先要做好的角色,乃是皇上。

天下臣民都在看著自己,注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這給朱高煦的信函,萬萬寫不得。

「皇上,此事是漢王有錯在先,臣倒是覺得,就算東廠不追究,皇上您也應該對漢王問責。此事一過,皇上還是要對漢王進行約束。八百多人,距離京城近在咫尺,這種隱患,不可小覷啊。」王昌連以為陳暢的說道。

既然選擇了進朝為官,就要為天下黎民百姓著想。維護皇權沒有錯,可若是一味的包庇犯錯的皇子,恐怕是對不起身上這一身二品官服。

「這個自然。朝中百官早就對漢王行為不滿,只要能留下他一條命,其他的事情絕不姑息。」明成祖道。

話雖如此,可王昌連清楚地看到,皇上的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