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寢宮內。
祥符帝其實已經醒了,但是他並沒有去上早朝的打算,依然窩在溫暖的床上。
「上朝上朝,天天上朝。」
「真不知道哪兒有那麼多事情要討論的,這些事情不是應該由他們那些當臣子的處理好麼?」
「更何況朕現在還沒成人,去參與朝會也沒法做決定,煩死個人了。」
祥符帝對李青簡直滿月復牢騷。
在他看來,當皇帝就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可李青卻時時刻刻管著他。
天天都要听那些枯燥乏味的課不說,還得看一堆批閱好的奏折,最後還讓他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他看見奏折只覺得頭昏腦漲,煩人極了,能有什麼看法?
想到這里,祥符帝心中越發不忿,小聲滴咕道︰「朕今天就不去上朝,看你能把朕怎麼樣,哼!」
說罷把被子一蓋,蒙頭繼續睡。
李青越是管教他他就越不想听李青的話,因為在他看來明明他才是皇帝,李青一個臣子,憑什麼管他?
當初楊郢當他老師的時候都沒這樣!
而他並不知道的是。
李青此時已經來到了寢宮外面。
劉通一直在寢宮外守候,見到李青前來,心中頓感不妙,但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前行禮︰「參見鎮妖王。」
「陛下呢?」
李青面色平靜地問道。
劉通聞言稍作猶豫,然後低聲回答道︰「陛下今日龍體不適,還在寢宮里休息……」
他總不能直接說祥符帝不想去上朝。
只能先扯一個理由了。
李青沒有多說什麼,直接便朝著寢宮走去,劉通只能跟在後面,不敢阻攔。
來到寢宮後,劉通走到龍床旁邊輕輕推祥符帝,喊道︰「陛下,陛下——」
祥符帝好不容易快眯睡著,又被劉通給吵醒,起床氣一下子便上來了。
「喊喊喊!喊什麼喊!」
「朕不是說了不去上朝嗎!」
祥符帝坐起身後,滿是不耐煩地朝劉通吼道,還想要繼續再罵。
但這時有一道平靜的聲音響起。
「陛下如此有精神,可不似龍體抱恙,既然如此,為何不去上朝?」
祥符帝順著聲音看去,臉色頓僵。
因為他見到李青竟然也在寢宮!
「李、李先生……」
祥符帝忙不迭地從被窩里鑽出來,赤著腳站在地上,朝李青行禮。
之前想要和李青對著干的心思,在見到李青之後瞬間便消失無蹤,只剩畏懼。
「陛下為何不去上朝?」
李青再次朝祥符帝重復問道。
听到李青的問話,祥符帝哪里還有半點硬氣,支支吾吾地答道︰「朕、朕今日身體有些不適,所以才未去上朝。」
這話說得毫無底氣。
李青定定地看著祥符帝不說話,祥符帝被他這眼神看得心里發慌,最終還是低頭道︰「學生知錯了,不該懈怠朝政。」
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祥符帝滿心羞憤。
他最不喜李青,但在對方面前他只能乖乖低頭,這讓他分外難受。
李青這才收回目光,隨後說道︰「陛下知錯便好;現在群臣還在大殿中等待,陛下還是快些梳洗穿戴,前去上朝吧。」
說罷,便轉身走出了寢宮。
望著李青離去的背影,祥符帝眼中充滿了不甘和殺意,心里屈辱到了極點。
他是堂堂大周皇帝,卻要對一個臣子低頭;而且他心中不得不承認,他的確畏懼李青,這也是最令他恥辱的地方。
「終有一天朕要殺了他!」
祥符帝咬牙說出這一句話,聲音雖然小,但卻被一旁的劉通听得一清二楚。
劉通臉色微白,深深埋低了頭。
……
……
承天殿里的群臣們並沒有等多久,李青便再次回來了。
而隨他一同來的還有祥符帝。
祥符帝跟在李青身後,微微落後一個身位,臉上充滿了恭敬的神色。
文武百官們見到這一幕,一個個都詫異無比,看向李青的目光也各有不同。
盡管李青是元符帝所選擇的托孤大臣,但能讓祥符帝如此服帖听話,難免讓他們覺得很是怪異。
畢竟自古以來都是皇帝最大,現在卻兩極反轉,皇帝也得听臣子的話。
現在朝堂上還有誰能制衡李青?
這是眾多大臣心底的想法。
祥符帝在龍椅上坐下,隨後看向殿內群臣,說道︰「讓諸位愛卿久等了。」
「今日朝會現在開始吧,眾卿有何要事,都可暢所欲言。」
听到此言,群臣收斂各自的心思。
然後將注意力轉移到朝會上去。
其實倒也沒什麼大事需要討論的,畢竟周國現在國運大漲,國家風調雨順。
往年那些洪澇、旱情、蝗災之類的天災都消失無蹤,對外也沒有戰事,一片太平安康的盛世之景,國力穩步提升。
「陛下,臣有事要奏。」
扯皮了一些小事之後,孔祥德忽然開口說道,站了出來。
「愛卿請講。」
祥符帝此時還是很困,眼皮子都在大家,聞言打了個哈欠,點了點頭。
隨後孔祥德便繼續說道︰「陛下,臣要奏的是關于地方官員在在青苗法上貪污腐敗一事。」
「青苗法自實行以來,對我周國影響深重,然而卻有人借此法而斂財。」
「三月之前,御史台接到檢舉,言閩地地方官員強行讓百姓向官府借貸,同時將原本一分的期息,提高到了三分甚至四分之重!」
「無獨有偶,在其他幾處地方,也都出現了同樣的事情,讓百姓苦不堪言。」
「臣以為當徹查此事,嚴懲不怠!」
孔祥德振聲說道,聲音振振。
青苗法是元符帝還在位的時候所推出的政策,簡單來說就是讓百姓們在收成不行的時候向地方官府借錢,渡過難關。
這項政策的本意是好的,可以讓普通農戶不必遭受豪強剝削。
但有些地方官員卻抓住了這個機會,強行讓百姓借貸,同時提高息費。
以至于現在各地都出現了不少反對青苗法的聲音,地方百姓對此怨聲載道。
「呃……」
祥符帝本就犯困,此時又听孔祥德說什麼青苗法、什麼息費什麼的,感覺腦袋都在發暈。
他甚至都不知道青苗法是什麼!
裝模作樣地听完後,祥符帝試探著說道︰「那、那就徹查吧,嗯!好好查。」
而這時候戶部尚書方沉毅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為問題的根源並不是腐敗的問題,而是青苗法本身。」
「讓百姓向官府借貸,此法加重了戶部的財政壓力,甚至是入不敷出。」
「因此微臣認為當廢止青苗法,緩解財政壓力的同時也杜絕地方官員腐敗!」
方沉毅的回答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
他竟然提議直接廢止青苗法!
然而很快,群臣便意識到了這並不是地方官員腐不腐敗的問題。
而是在挑戰元符帝遺留的新政!
孔祥德听完就怒了,厲聲道︰「地方官員腐敗,不是應該嚴格徹查腐敗嗎?」
「僅僅因為腐敗就廢止青苗法,這和因噎廢食有什麼區別?!」
「況且青苗法推行之後令無數百姓免遭地方豪強剝削,此乃利民之事;若青苗法廢除,百姓若遭遇收成不濟的時候,又該去何處求助?」
在青苗法推出之前,每年不知道多少百姓因為收成不好而緊衣縮食、甚至因此賣兒賣女、為奴為婢。
地方土地兼並嚴重,造成國家動蕩。
青苗法的本意並不是為了增收。
而是穩固底層百姓的生活。
「如今我大周用錢的地方太多,免費學堂耗資巨大,軍隊需要軍餉、裝備需要更換,還有戰死士兵每月發放的撫恤銀,皇宮宮殿的修繕,等等等等。」
「雖然近些年來財政收入提高了,可支出依然巨大,到處要用錢。」
「如若能廢除青苗法,國庫的壓力就能減少許多。」
方沉毅有條不紊地回答道。
他就抓著財政問題說,絲毫不讓。
他說完後,已經升任丞相的宋玨也開口說道︰「陛下,青苗法確實弊端太大,而且地方也難以監察。」
「與其費心費力執行此法,不如直接廢除,保證國庫經濟穩定。」
「如此,等到國家需要用錢之際,國庫也不至于捉襟見肘。」
宋玨的開口彷佛代表著一個鑫昊
許多官員也紛紛開口支持。
但與此同時,亦有諸多大臣反對!
「簡直是可笑!民富才能國強,若是連百姓生活都無法保證安穩,國家如何強大?」
「地方豪紳剝削百姓、魚肉鄉里,危害不知何其大!青苗法斷不能廢!」
「不廢青苗法,你可知每年有上百萬兩銀子被借出,能收回的卻只有一半不到?這些銀子難道你去賺嗎!」
「百姓還不上錢,說明是國家還不夠強盛,更應當著重于發展民生!」
「書生之言!發展民生不要銀子?」
……
大殿內群臣吵做一團。
支持青苗法的,都是那些來自寒門的官員,他們出身底層,深知百姓不易。
所以他們才強烈反對青苗法。
而支持的基本上都是世家派系官員。
這是兩大派系間的爭端。
祥符帝听著群臣之間的爭吵,也不知道該怎麼決定了,因為他听不懂。
不過听到青苗法讓朝廷每年損失好幾十萬兩銀子,他頓時便心疼了起來。
「這麼多銀子為什麼要白白送人?」
祥符帝很是不理解,普通百姓賺不到銀子那是他們沒本事,為啥要朝廷承擔。
他是皇帝,國庫的錢等于就是他的。
也就是說損失的那些都是他的銀子!
想到這里,祥符帝也點頭道︰「朕也以為這青……呃,青苗法不太妥當,不如便廢除了吧。」
祥符帝一說話,不少大臣面露喜色。
「陛下英明!」
宋玨深深低頭贊頌道,嘴角微翹。
「陛下英明——!」
那些支持廢除青苗法的大臣們也紛紛出聲稱贊,讓祥符帝倍感欣喜。
「這處理朝政也沒什麼難的嘛。」
祥符帝心中得意,還以為處理國家大事有多難呢,沒想到這麼簡單。
他做出決定後這麼多大臣都夸他。
說明他的決定是對的!
「陛下!」
孔祥德很是焦急,他本想的是解決青苗法腐敗一事,怎知會有現在的狀況?
廢除青苗法,則一切前功盡棄!
然而沒等他繼續開口上奏,一直在冷眼旁觀的李青忽然開口了。
「陛下,青苗法不可廢。」
一句話便壓下了所有的聲音,大殿內群臣的目光紛紛看向李青。
祥符帝一愣,隨後心中倍感不悅,皺眉說道︰「青苗法耗資巨大,幾位愛卿都說了會讓國庫虧空,先生為何反對?」
他難得做了一回決定,而且還被群臣稱贊英明,誰知道李青卻要跳出來反對。
李青拱了拱手,隨後道︰「國家強盛,在于民生;青苗法是先帝在時便推行的政策,數年施行以來效果斐然。」
「施行青苗法,能令百姓在困苦之際不必賣身賣子,能夠得以延續生活;或許會讓財政壓力倍增,但這是值得的。」
「百姓生活穩定安康,人口才會增加,稅賦收入上漲、經濟更能穩定。」
「從長久來看是利大于弊的。」
李青耐心地給祥符帝解釋為何不能廢除青苗法,以及推行青苗法的意義。
听到李青又在講一些什麼百姓民生的大道理,祥符帝的反感更甚了。
「可朕覺得應當廢止。」
祥符帝堅持道,心中隱隱有些興奮。
公然違抗李青的話讓他很是痛快,同時他也篤定在這麼多大臣官員面前,李青不敢拿他怎麼樣。
李青凝視了祥符帝片刻,隨後平靜說道︰「我說不許,就是不許。」
霎時間,整個大殿都靜得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李青的這句話驚得說不出話來,這是何等狂悖的一句話!
李青竟然公然否決祥符帝的決定!
孟庭山愣神過後反應過來,冷笑著說道︰「鎮妖王這是要獨斷朝綱嗎?」
「莫忘了陛下才是天子,而你只是臣!先帝只是令你輔左陛下,而不是令你代陛下做決定!這是做臣子的本分嗎!」
孟庭山一開口便是誅心之言。
即便李青受元符帝托孤,可職責也只是輔左幼帝而已,並非是直接攝政。
但李青現在的所作所為就是在攝政!
直接否決天子的話、自己做決定,這不是攝政是什麼?
這根本就是權臣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