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族危機!小西天降臨!

李青听到慧秀大師說渡化了七百余座寺廟的時候,其實是相當吃驚的。

要知道七百多座寺廟都不是都集中在一起的,可以想象慧秀大師這些年為了弘揚大乘佛法跑了多少地方。

這份心性和毅力實在是難得。

李青也沒想到自己當初偶然收下的一名學生,所作所為卻超出了他的預料。

在心里一番感慨後,李青對慧秀大師勉勵道︰「辛苦你了,你做得很好。」

「讓大乘佛法弘揚世間,能夠改正人們的觀念,這是功德無量之舉。」

「你在渡化那些寺廟僧人的同時,也是在渡化萬千生民,大善也。」

李青肯定了慧秀大師的功勞。

在小乘佛法橫行的當世,大乘佛法的出現就像是一股清流,滌蕩世間。

佛法本身是勸人向善的,但小乘佛法過于狹隘,而且于國無利,只會苦了百姓,所以必須要進行改正。

「有老師這句話,學生便知足了。」

慧秀大師長舒一口氣,露出了開心的笑顏,竟有幾分寶相莊嚴之意。

看來隨著修行大乘佛法,慧秀大師本身的修為也再不斷提高,有了幾分「得道」的感覺。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兒後,李青便開始詢問慧秀大師此行的來意。

「你今日突然造訪,所為何事?」

李青問道,他倒不是不歡迎慧秀大師,而是好奇對方為什麼突然過來了。

而提到此事,慧秀大師的臉上浮現出幾分凝重之色,說道︰「老師,學生此番前來,是有一件要事要說。」

「不知道老師可否知道小西天?」

「小西天」這三個字,讓李青心中一凜,面色也不由自主地變得嚴肅了起來。

到了李青這個級別,他已經接觸到了很多秘辛,小西天他自然不陌生。

傳聞中佛教的佛陀還有羅漢菩薩們居住的地方,真正超凡于凡俗的存在。

在佛教里一品之上稱為大能,大能之上稱為比丘,而比丘之上,就是羅漢。

小西天便是那群羅漢菩薩們所待的地方,但在世俗常人眼中則充滿了神秘。

「傳說中居住著佛教的羅漢和菩薩的地方麼?為師自然知曉,怎麼了?」

李青意識到此事可能不簡單。

因為之前陸乘洵就跟他提過佛教將有大能降世,會影響人族氣運。

而現在慧秀大師過來找他說小西天的事情,直覺告訴李青可能就與此有關。

「是這樣的。」

慧秀大師深呼一口氣,然後正色對李青說道︰「學生之前在琉璃國渡化了一座寺廟,從那座寺廟的主持口中,得到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

「早在好幾年之前,也就是當初老師您斬佛教氣運後,大周開始滅佛。」

「那時候爛陀尊者便溝通了小西天,請求小西天幫助,而當時有羅漢現身,言十年之內,小西天將會降臨人間。」

「而爛陀寺這些年來,一直在廣為弘揚小乘佛法,將佛道氣運和琉璃國的國運融合在一起;如今琉璃國上到君王、下到百姓,全部都是小乘佛法信徒。」

「弟子以為,爛陀寺之所以這麼做,可能就是在為小西天降臨做準備。」

慧秀大師說出了一個驚人消息。

李青听完後,只覺得渾身上下一陣毛骨悚然,心中冰冷一片。

將佛教氣運和國家氣運融合!

讓小西天降臨凡世!

這兩個消息就像是一塊巨石落在了李青的心湖當中,掀起驚濤駭浪。

小西天是何等存在?那是傳說中羅漢和菩薩居住的地方,隨便一名羅漢的實力都超越了現世佛道儒三教任何一個強者!

不說小西天徹底降臨,哪怕只是降臨一位羅漢,都能舉世無敵!

一個是仙,一個是凡。

根本不是同一層次的!

李青眉頭緊皺,心中心念急轉,抬頭看向慧秀大師,問道︰「為什麼一定要融合國家氣運才能讓小西天降臨?」

他注意到了這個關鍵的地方。

小西天為什麼不直接降臨,為什麼一定得融合了琉璃國國運後才能降臨?

慧秀大師猶豫了一下,然後說道︰「這個學生也不知道……不過根據掌握的消息,學生自己做出了一點推測。」

「小乘佛法過于狹隘,與大乘佛法相比不值一提,而且于人族毫無益處。」

「所以連帶著佛教也被人族氣運所排斥,爛陀寺將佛教氣運和國家氣運融合,很有可能就是借此抵消排斥。」

不得不說慧秀大師的推斷很準確。

李青听完後也覺得很有可能。

因為佛道儒三教當中,真正跟人族氣運緊密相連、是人族氣運衍生而出的,只有儒教,佛教和道教都不是。

因為儒教的本質是兼濟天下,能夠推動國家發展、減少紛爭、教化百姓。

這是佛道都不具備的特點。

這也能理解為什麼佛道都會被排斥了,而小西天只有先在琉璃國發展佛教,借此融合佛道氣運和人族氣運,才能避免被人族氣運所排斥。

這麼一來,都解釋得通了。

「小西天……」

李青眼楮微微眯起,這個問題比他想象得還更加嚴重,甚至威脅到整個人族!

人皇不出,人族就是一盤散沙。

小西天的強者一旦降臨,那麼將無人能夠抵擋,人族將會任由對方擺布!

現在琉璃國的樣子,便是人族以後的結局,徹底淪為佛教的信眾!

想到這一點,李青心中殺意勃發。

身為儒教教主,面對這種關系到人族命運的事情,他無法保持鎮定。

但他還是努力壓制住了心里的怒火,對慧秀大師說道︰「你這個消息傳遞的很及時,為師會想辦法的。」

若不是慧秀大師過來告訴他。

他都還不知道有這一回事。

慧秀大師雙手合十誦念了一句佛號,隨後說道︰「學生只是覺得,信佛與否應當隨心,小乘佛法過于狹隘。」

「心中有佛,無處不是靈山。」

「小西天降臨對整個人族都是災難,學生也不希望見到那一幕。」

「接下來學生會更加努力宣揚大乘佛法的,努力減少小乘佛法的影響。」

慧秀大師在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這也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至于能起到多少作用,他不知道,也不去管,他只是在做自己覺得對的事情。

他做的多一點,世間的苦難說不定就會少一點,如此便足夠了。

「大善。」

李青點頭肯定了慧秀大師的做法。

而在聊完這些後,慧秀大師便起身告辭了,說道︰「學生此次來盛京,一是為了告訴老師這個消息,二是探望老師。」

「如今兩件事情皆已完成,學生就不逗留了,還要繼續去弘揚大乘佛法。」

「老師保重。」

慧秀大師對李青深深一禮。

隨後便轉身離去。

飄然而來、飄然而去。

送慧秀大師離開李府後,李青回到院子里,還在思索剛剛慧秀大師的話。

「若小西天真要降臨,那人族又該如何應對?」

李青心里不可抑止地冒出這個問題。

小西天實在是太強大,除非是人皇重現,凝聚國運,重現人族的輝煌。

否則他想不到怎麼才能對抗小西天。

思來想去,李青只想到了一個辦法。

「既然小西天的目的是人族氣運,那我便增強人族氣運,同時提升人族的整體實力便行了。」

「傳播儒道,讓天下多出更多讀書人,並為他們授予文位。」

「如此,即便以後小西天降臨,我人族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起碼不至于反抗都反抗不了。」

「寧在雨中高歌死!」

「絕不寄人籬下活!」

李青心中的念頭漸漸通達。

他更加堅定了自己去周游各國傳播思想、傳播儒道的想法。

可現在大周的情況……

李青倍感頭疼,一方面是整個人族,一方面是周國,擺在他面前讓他抉擇。

但這種問題根本不能作為選擇題。

思前想後,李青還是決定先把周國國內的局勢穩定住再說,不能放任不管、

「好在距離小西天降臨應該還有不短的時間,這是唯一的幸事了。」

李青嘆了口氣,隨後轉身回房。

未來的路,任重而道遠。

……

……

司馬眕說辭官歸老並不是在和李青開玩笑,而是認真的。

在那一日和李青說了此事後,過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便向祥符帝請辭,以年事已高、不堪重任為由乞骸骨。

祥符帝再三挽留後,司馬眕依然堅持,于是便同意了他乞骸骨,並且賜下了儀仗和種種賞賜。

而丞相之職由宋玨接任。

宋玨之前本為門下省侍中,後來經過辭官後再度復職,職位降低了一個等級。

現在卻接任丞相,可謂是一步登天。

而他之所以能接任的原因也很簡單,朝中找不出比他合適的人了。

其他人要麼資歷不足,資歷足的比如孟庭山,現在還是尚書令,也是一品大臣,接任丞相等于平調,沒有意義。

再加上一群大臣聯名舉薦宋玨為新任丞相,祥符帝便準了。

理由充分,李青也沒無法拒絕。

不過雖然丞相的職權交接得很平穩,但這件事依然令朝堂格局都為之改變。

首先,司馬眕並不是丞相這麼簡單,他還是三位輔政大臣之一。

如今他退了,那麼輔政大臣就只剩下李青還有楊郢;而李青的職權明顯是要比楊郢高太多,後者無法鉗制他。

此外便是宋玨接任丞相之職的影響。

要知道自從元符帝登基,對朝廷中世家派系官員的一系列打壓,來自世家門閥的官員們都處于弱勢。

不過現在宋玨接任了丞相這個重要職位,那麼代表著世家門閥派系在朝廷里的話語權可以再度增強不少。

此外還有一些隨著司馬眕退休而產生的官員升降,就沒必要關注了。

……

……

皇宮,寢宮。

如今已經過了寅時了,本該是上朝會的時辰,然而祥符帝還在床上呼呼大睡。

而在床榻旁邊,劉通正滿臉焦急地小聲呼喊著︰「陛下,陛下快醒醒吧!」

「今日朝會,現在都寅時了,您要是再不起來,待會兒就趕不上了!」

「陛下!陛下!」

劉通心中真的是焦急難耐。

然而祥符帝听到劉通的聲音卻是滿臉不耐,暴躁地道︰「吵什麼吵!趕不上就趕不上,不就是一場朝會嗎?」

「爺爺和父皇都遲過朝會,朕遲一次又怎麼了?再睡一個時辰!」

祥符帝說完,便又用被子蒙住了頭。

劉通心中萬分無奈,盡管焦急,但又怕祥符帝發火,所以不敢再多言。

「唉!」

無可奈何地跺了跺腳後,劉通只得躬身退出寢宮,不再管了。

耳邊沒了聒噪聲,祥符帝便又舒舒服服地睡了過去。

……

而此時此刻,承天殿內。

文武百官們早已經進入大殿內等候了,但半個時辰過去,卻不見祥符帝。

「陛下人呢?怎麼還不來啊。」

「是啊,這都遲了半個時辰了。」

「不會還在睡覺吧……」

「唉!如此怠惰政事,日後如何能成為賢君啊。」

「畢竟還是孩子,也能理解吧。」

「孩子?文帝當年如陛下這般年紀的時候,已經在邊境殺蠻族了。」

「我看啊,這不是陛下的關系,而是負責教陛下的人沒有教好。」

「倒也是,畢竟老師才是榜樣。」

……

群臣議論紛紛,其中不乏一些陰陽怪氣的聲音,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這些言語都在針對向李青。

在大殿內群臣的最前方,一身白色蟒袍的李青攏袖而立,面無表情。

直到日上三竿,足足過去一個時辰後,他方才轉身看向群臣。

「肅靜。」

平靜且不大的聲音響起,李青僅僅說了兩個字,便蓋過了所有喧鬧。

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的聲音一瞬間全部戛然而止,並非是李青動用了言出法隨的能力,而是他的威嚴所至。

「爾等在此等候,本王去請陛下。」

李青環顧群臣,說完這句話後,便在群臣驚愕的目光下大步離開了承天殿。

直接朝著寢宮方向而去!

殿內群臣面面相覷,但更多的卻是冷笑和不屑,想看李青的笑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