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大陣的出現,為周國朝廷的穩定和強大奠定了權威,增強了國家的穩定。
而且這個大陣不只是布在盛京。
鎮國大陣經過陸乘洵的簡化後可以布置在周國任何一個城池,而且鎮壓的力量不會變小,畢竟源泉是大周的氣運。
無差別鎮壓一切超凡之力,這讓修士引以為傲的力量大打折扣;而同時朝廷的修士卻能夠避免大陣的鎮壓。
這便讓普通修士再也無法抗衡朝廷。
即便再強,也需要乖乖去登記被錄入在冊,否則便斷然無法在大周境內行走。
此外元符帝也再度重用了鎮妖司。
原本的鎮妖司多職責,是鎮壓大周國內的妖物,保護國家和百姓太平。
但後來隨著 山王的歸順,大周境內的妖物都受到管控,鎮妖司也就失去了原有的使命,形同虛設。
不過鎮妖司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因為朝廷吸納的修士基本上都進入了鎮妖司,現在更像是儲備人才的地方。
對于這麼個機構,元符帝可不會擺著不用,直接一道旨意將鎮妖司更名為錦衣司,並且重新授予職權。
從職能從原先單純的鎮壓妖物,擴展成了維護大周超凡秩序、緝拿追殺破壞大周律法的修士、妖物。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捕快衙門。
只不過針對的是修士群體。
可職權也是大的嚇人,與東廠都不相上下,甚至分走了一部分東廠的職權。
因為東廠除了針對朝中百官,此外也負責調查一些案件,其中便有超凡事件。
而錦衣司則是負責處理一切超凡力量事件,算是變相搶走了東廠的權利。
很顯然,這是元符帝有意為之。
盡管東廠是直屬于皇帝,生殺榮辱都系于皇帝一人之身,但也不得不忌憚。
所以元符帝才重用錦衣司,和東廠分庭抗禮,而此舉也得到了淮信王的支持。
除了為了制衡,也是時勢所需。
畢竟朝廷也需要自己的修士執法部隊,以此來對抗日益強大的修士團體。
元符帝其實本來有意想讓李青去負責錦衣司總指揮使的職位,但卻被李青拒絕了,理由是自己並不適合。
元符帝無奈,只好繼續沿用原來的總指揮使秦湛繼續統領錦衣司。
如此,兩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大周上下一片太平,欣欣向榮。
………
盛京,南郊皇狩場。
各國皇族都有定期組織出宮郊游、踏青狩獵的習慣,大周的皇族也不例外,而這種活動便稱之為皇狩日。
這是皇帝以及後宮群妃難得的、能有正當理由夠出宮的日子。
要知道無論是皇帝還是嬪妃,想要出宮都很困難,更何況出去郊游踏青了。
所以每年的皇狩日總是熱鬧非凡。
不過雖然說是外出狩獵郊游,也不過是出城幾十里而已,而且還必須到指定的狩獵場,不是隨意到處游玩。
元符帝對于皇狩尤其感興趣。
畢竟他當初本就是在軍中帶領千軍萬馬縱橫沙場的統帥,現在當上了皇帝,便只能屈居于如牢籠般的皇宮里。
這對于元符帝來說無疑是很難忍受的事情,唯有皇狩日才能出宮透氣。
狩場的林間,十分靜謐。
一只鹿正在低頭吃著野果,同時還偶爾抬頭看向四周,確保安全。
「咻——!」
一支利箭忽然攜千鈞之力破空而來,野鹿瞬間受驚,就想跳走。
但它的速度並沒有箭快,直接被射穿了身體,然後直接釘死在了樹上。
箭的尾羽在不斷震顫。
樹林外,而元符帝放下手中的長弓,很明顯剛剛那一箭便是他所射。
「陛下好箭法!」
一旁隨侍的太監和群臣頓時爆發出一片歡呼聲,紛紛出聲稱贊元符帝。
然而元符帝卻搖了搖頭,感慨道︰「許久不踫弓,還是比以前生疏了不少。」
「長久安逸果然會讓人變弱啊。」
他對自己剛剛的表現還是不太滿意。
因為他原來在軍中可是能跟鷹揚弓箭手一比箭法的,剛剛居然沒有直接射中那頭野鹿的頭顱、實在是丟臉。
一旁的太監劉通聞言笑著道︰「陛下過謙了,您這等箭法,便是在軍中也少有啊,奴婢實在是佩服得緊。」
元符帝笑罵道︰「就你會油嘴滑舌,難怪父皇在時重用魏搉不用你。」
被元符帝這麼說,劉通也不生氣,笑呵呵地道︰「奴婢不求權勢,能接連隨侍兩位天子身側,已經是莫大榮幸。」
這般馬屁,讓周圍群臣都暗自鄙夷。
你那是不求權勢嗎?
你那是沒有得到才這麼說!你下賤!
要是元符帝再整個西廠讓你去管,怕是馬上屁顛屁顛就過去了,還不求權勢?
不過這些話群臣也就在心里月復誹。
誰也不會說出來得罪劉通。
畢竟劉通是殿中太監,元符帝身邊的紅人,得罪了對方沒有好處。
今天來參與皇狩的群臣當中,司馬眕、孔嵬等人都沒來,他們向來不喜歡參加這種活動。
來的都是一些想趁機巴結皇帝的。
值得一提的是,孟庭山、宋玨這兩位也都在,他們已經重新入朝為官了。
三年前那一場群臣罷官,讓各大世家在朝中失去了大半勢力。
但為了平衡世家力量,同時也是遏制新晉寒門子弟的坐大,元符帝在淮信王的建議下,重新啟用了宋玨等一眾官員。
只不過大多數都被分配到了不重要的職位,只有少數才官復原職。
打一棒子給個棗,制衡之道。
永遠是不變的帝王手段。
雖然簡單但是每次用都很有效。
經過這麼一遭,世家勢力總算是安分了不少,不敢再跟元符帝硬踫硬了。
「陛下久居皇宮,還能有這般箭術,能拉千鈞弓,實在厲害。」
宋玨也笑著開口稱贊道。
元符帝聞言笑道︰「愛卿今日來參加皇狩,為何不試著狩一兩只獵物?」
「即便拉不動弓,也有勁弩可用。」
听到元符帝想讓自己也動手去狩獵,宋玨連忙道︰「臣這把老骨頭,還是不摻和了,陛下有所收獲便好。」
元符帝聞言,也就沒有強求。
而這時候站在他身後的一名少年忽然扯著元符帝的衣服,撒嬌道︰「父皇,兒臣也想試試騎馬拉弓,您教教我嘛。」
這少年看起來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
模樣白淨,看起來很是討喜,身上還穿著明黃繡金四爪龍袍。
而這個少年,正是元符帝的嫡長子、如今的大周太子——武泰!
武泰是元符帝還沒登基的時候便有的孩子,而在元符帝登基後不久,就很快將其設為太子,然後細心教導。
孔嵬、司馬眕、楊郢等大臣都被元符帝安排作為他的老師,可見其重視。
而之所以這麼早就設立太子,是因為元符帝不想讓自己的子嗣有和自己一樣的奪嫡經歷,不如選定一人好好培養。
听到武泰的話,元符帝不禁笑道︰「你平時弓馬騎射都不學,現在倒是想玩兒了。」
「射箭和騎馬沒那麼容易,小心你自己受傷,你還是老實呆著吧。」
然而武泰聞言卻是倍感委屈。
「兒臣也想學啊,但誰讓平日里幾位老師管的太嚴、課業也太繁重了。」
「今日好不容易有機會,父皇便讓兒臣試試嘛,求求您了。」
武泰抱著元符帝都胳膊懇求道。
而元符帝則面露頭疼之色,最終還是架不住武泰的懇求,擺手道︰「行吧,你便騎朕的那匹龍角馬吧。」
龍角馬和龍鱗馬不同,沒有後者珍貴,但也是難得的異種。
「多謝父皇!」
武泰聞言頓時大喜過望。
群臣看見這一幕都有些面面相覷。
很難想象行事鐵血、手腕讓朝中百官都膽寒的元符帝,居然會如此寵溺兒子。
一旁的宋玨還有孟庭山听到此言,眼神微微一變,互相對視了一眼。
隨後孟庭山上前道︰「陛下,龍角馬脾氣暴躁,桀驁難馴,讓太子殿下試騎,未免有些危險了,還是……」
「無妨,龍角馬陪伴朕時間長,有朕拿著御馬牌此,沒有什麼問題。」
元符帝不在意地說道。
隨後便命人將自己的龍角馬牽來。
龍角馬,就如同其名字一般,頭生雙角,體型很是健碩,威武非常。
「父皇的龍角馬好威風!」
武泰見到龍角馬後頓時目露羨慕之色,眼中有藏不住的欣喜。
元符帝笑道︰「龍鱗馬要比它更加威武,不過當初已經被你爺爺賜給鎮妖王,如今由你長寧姑姑在騎。」
武泰聞言當即信誓旦旦道︰「以後兒臣也要帶兵去草原,再搶一匹龍鱗馬回來獻給父皇!」
听到此言,元符帝哈哈大笑。
隨後他走到龍角馬旁邊,伸手模了模它的頭,眼中流露出感慨之色。
這匹龍角馬當初伴隨它四處征戰,頗具靈性,救過他好幾次命,他對它也早有感情了,就算真的用一匹龍鱗馬來跟他換,他也不會換。
龍角馬也親呢地蹭了蹭元符帝的手。
元符帝拍了拍它,隨後親手扶著武泰上馬,然後把韁繩遞了過去。
「慢慢來,不要害怕。」
「我大周皇族的男兒可不能軟弱,泰兒你要謹記這點。」
元符帝安慰緊張的武泰道。
他希望自己這個兒子以後也能繼承他的心性手段,成為以為明君。
武泰一開始還有些害怕,但他熟悉了控制韁繩後,就駕馭著龍角馬走了起來。
很快變成了小跑、在寬敞的皇狩場內馳騁,小臉上充滿了興奮。
「父皇您快看!我學會騎馬了!」
武泰十分高興,便跑邊大聲喊道。
初次學會騎馬讓他十分激動。
而元符帝也很滿意,站在一旁和群臣笑著看著這一幕。
然而就在這時,異變突生!
龍角馬猛的加快了速度,奔跑得越發快速了起來,而且朝著人群沖了過來!
「陛下小心!」
周圍的侍衛頓時大驚失色,一個個舍身上前擋在元符帝的身前,抽出了刀。
然而元符帝此時哪兒還顧得上己身安危,怒聲道︰「快去救太子!」
此時武泰還在龍角馬上!
龍角馬此時如同發狂了一般瘋狂跑動,周圍的侍衛們估計馬背上的武泰,不敢貿然動手用勁弩射殺龍角馬。
而龍角馬本就是帶有龍血的異種,一旦發狂,便是六品高手都不敢直面!
武泰哪里經歷過這般陣仗?
他嚇得臉色發白,死死抓著龍角馬的韁繩不敢松開,而龍角馬則帶著他沖入了人群,幾名試圖抵擋的侍衛直接被撞飛!
龍角馬筆直朝著元符帝沖了過去!
「陛下!」
「陛下當心!」
「快殺馬!」
「保護陛下!」
此時此刻分布在皇狩場周邊的修士和高手也紛紛朝此處趕來。
武夫腳踏大地,地面一片龜裂,一掌轟向龍角馬;另一人則舍身前去阻攔!
而儒道修士以才氣幻化唇槍舌劍,也朝著龍角馬轟殺了過去!
此時此刻元符帝的性命才最重!
但他們依然晚了一步。
這一切發生的太快,龍角馬速度極快,元符帝根本來不及躲避,便被龍角馬直接撞飛了出去!
元符帝飛了十多米遠,重重摔落在地,直接便吐出了一口鮮血,隨後當場昏死了過去。
而那匹龍角馬也被各方強者轟殺,化成血肉殘渣紛紛揚揚落下。
而太子武泰則被那名武夫千鈞一發之際給救了下來,此時正嚇得哇哇大哭,渾身上下全都是馬血。
但此時已經沒有人管他如何了。
所有人的臉色都是大變,全部朝著元符帝的位置圍了過去。
「陛下!!」
劉通第一個趕到,直接在元符帝身邊跪了下去,當他看清楚元符帝吐出的鮮血以及胸口的凹陷後,臉色頓時慘白一片!
顫抖著伸手探了探元符帝的鼻息,發現還有呼吸後,劉通當即面色猙獰地扭頭朝眾人罵道︰「廢物!都是一群廢物!」
「一群人居然攔不住一批馬!」
「快點送陛下回宮!陛下若是有半點差錯,咱家把你們頭都給擰下來!」
面對劉通的謾罵無人膽敢說話。
所有人不敢耽擱,紛紛上前去七手八腳地抬起元符帝、趕回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