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90章 甘寧歸順,周瑜終上陣,橫掃荊南蠻族!

漢江之上,硝煙彌漫,戰火紛飛。

波濤滾滾的江面上,斷木殘骸隨處可見,瑟瑟發抖的荊襄士兵抱著圓木,隨著起伏的波濤不停地晃蕩,眼神中充滿了未知的恐懼。

大獲全勝的南陽水軍不停地大撈著落水的俘虜,他們對于孫堅而言,將會是一群善戰的士兵,將其吸納,可以迅速彌補自身的短板。

當然!

除此以外,在戰場的側翼方向,依舊零星可以听到戰斗的聲音,那里早已里三層外三層,包圍了個通透,毫無遁逃的可能。

「小子,還不投降嗎?」

大將黃蓋站在船頭,手持一柄寰首刀,扯著嗓子呼喊︰「只要我一聲令下,這麼多伏火雷霆彈下去,爾等必成為一灘爛泥,隨即葬身在魚月復中,如此豈不可惜?」

「我家將軍念閣下作戰勇 ,想保你一命,如此天賜良機于你,若不珍惜,必遺憾終身,速速放下兵器,投降我軍。」

下一秒,外圍的南陽水軍齊聲山呼︰

「繳械投降者,既往不咎;」

「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繳械投降者,既往不咎;」

「負隅頑抗者」

「繳械投降」

「」

聲如洪鐘,響似雷霆,傳檄八方,震響四野。

被圍困的孤零零的小船上,除了甘寧以外,其余將士已然露出猶豫的神色,聚在手中的盾牌,也下意識地緩緩落下。

「將軍,咱們已經沒有退路了,要不就投降了吧。」

「是啊將軍,黃祖如此輕視于你,咱們何必為其賣命。」

「從目前的局勢上看,至少南陽漢庭很重視將軍,咱們投降吧。」

「您是巴蜀人,自然進不了荊襄的圈子,但南陽不同,這里只論能力,不論出身。」

「將軍,弟兄們全都願意跟著你,不希望你替黃祖賣命啊。」

「投降吧,將軍。」

「」

甘寧手持盾牌,目光掃過自家將士,深吸了口氣,心中同樣有些猶疑。

畢竟,黃祖對自己的確不算好,作為一個巴蜀人士,在這樣的環境中,很難存活下去,即便自己非常有能力,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打工仔而已。

但是南陽漢庭則不然,一切全都靠自己的能力說話,能力強,有戰功,自然可以獲得提拔,而如果沒有能力,即便再有關系,也不可能獲得提拔。

不得不承認。

南陽漢庭是個相對比較公平的環境,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最大限度的展示自己的才能,獲得最大的提升。

此刻,甘寧逐漸松懈下來,抬眸望向不遠處的黃蓋,扯著嗓子呼喊︰「我甘寧可以投降,不過要讓孫將軍親自過來,否則我寧肯戰死,也決不投降。」

「哼!」

黃蓋輕哼一聲,心中的歡喜瞬間煙消雲散︰「就憑你?也配讓我家將軍過來?當真以為,我等擒不住你嗎?」

「就是。」

一旁的潘章拎著一柄寰首刀,瞪眼盯著甘寧︰「你以為你是誰啊?不過是待死之徒而已,還想讓我家將軍親自過來?簡直是得寸進尺。」

「我們能給你投降的機會,已經是網開一面了,你小子,可別給臉不要臉,否則我等一齊出手,爾等宵小,必葬身魚月復。」

甘寧倒也是個 種,眼瞅著黃蓋等人不願意,心底那股子傲慢,立刻涌了上來︰「那便來吧,即便是死,我甘寧也要砍你兩百將士。」

水軍作戰絕不等同于步兵,兩百將士便是二十艘戰艦,以一己之力,狂殺二十艘戰艦的士兵,恐怕這世上,也只有甘寧敢夸下如此海口了。

「好個甘寧,果然狂妄。」

「弟兄們!」

正當黃蓋準備下令強攻時。

忽然,後方有戰艦駛來,隨之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且慢!」

是孫堅。

黃蓋一下子判斷出來。

他扭頭望去。

但見,一艘戰艦緩緩駛來,兩個熟悉的身影邁步走來︰「將軍,您怎麼來了?」

孫堅澹然一笑,擺了擺手,輕聲道︰「看你們已經把甘將軍圍住了,生怕你們再沖動,將其誅殺,因此過來瞧瞧。」

「怎麼樣?」

言至于此,孫堅抬眸望去,沖甘寧綻出一抹澹笑︰「甘將軍,可願意歸順朝廷?憑你的本事,將來必可成就一番事業。」

「荊襄的圈子不適合咱們外人,是他們自己玩的,你我只有在朝廷,才能獲得最公正的待遇,也才有可能真正成就一番事業。」

跟著,黃蓋冷聲言道︰「小子,我家將軍已經過來了,親自歡迎你,面子已經給足了,現在是不是可以放下兵器,投降了?」

「沒錯。」

潘章隨口附和道︰「我家將軍親自來歡迎你,這份大禮,軍中還從未有人享受過,你小子是第一人,足以自傲了,趕緊投降吧。」

然而

此刻的甘寧倔脾氣已經上來了,昂首獰聲道︰「之前可以,但是現在不行,讓他一個人過來,若敢如此,我甘寧立刻投降!」

黃蓋勃然大怒,厲聲喝道︰「臭小子,找死啊你!」

潘章拎著寰首刀︰「真以為我等殺不了你嗎?」

甘寧怒目圓睜︰「來呀!我甘寧皺皺眉頭,便不是好漢!」

水火之勢,一觸即發。

「哈哈哈!」

但伴隨著孫堅仰天一聲狂笑,針鋒相對的氣勢,驟然間平和下來。

他擺了擺手,示意周瑜道︰「你且上別的船去,我親自接甘將軍過來,然後咱們便開慶功宴,為甘將軍接風洗塵。」

「將軍!」

黃蓋正要阻攔,卻被孫堅提前擺手打斷︰「放心,我相信甘將軍乃是英雄豪杰,陛下可以包容天下人,我孫堅自當效彷。」

「可是」

「沒什麼可是!」

不等黃蓋開口,再次被孫堅打斷︰「我是三軍統帥,若是連這點魄力都沒有,又如何能成事?放心吧,不會有事。」

旋即。

孫堅親自乘坐一艘小舟,向著甘寧緩緩駛去。

此刻,即便是狂傲的甘寧,也不由地為之震驚,作為三軍統帥的孫堅,當真不配一劍,乘坐小舟,向自己駛來。

他面容平靜,帶著澹澹的微笑,令人如沐春風,孫堅尚且可以如此,或許南陽漢庭的皇帝陛下亦然。

當小船靠近,二人的距離僅僅只有數尺時,孫堅拱手一禮,大大方方,朗聲言道︰「甘將軍,歸順朝廷吧,咱們一起為振興大漢而努力。」

這一剎,甘寧感動不已,將手中的兵器丟到漢江,當即欠身拱手︰「末將甘寧,願意歸順朝廷,听從將軍號令。」

「快起來。」

孫堅親手將甘寧扶起來,微笑著道︰「你現在是歸順朝廷,能不能成為我孫堅的部下,還需要看朝廷的安排。」

「不過你放心」

言至于此,孫堅態度明確,鏗鏘言道︰「我孫堅一定會親自上書陛下,希望將你劃歸到我孫堅麾下。」

甘寧自然听過南陽漢庭的考課規矩,試探性道︰「將軍的意思,末將也必須要經過朝廷的考課程序嗎?」

「當然。」

孫堅肯定地點點頭,輕聲道︰「任何人都不能避免,不過憑你的本事,通過考課肯定非常容易,我非常相信你的才能。」

甘寧絲毫沒有埋怨的意思,反而頷首點頭,長出口氣︰「我是如此,旁人亦然,任何人都不能避免,朝廷果然公平。」

孫堅澹笑︰「其實,也有點不公平。」

甘寧皺了皺眉︰「將軍此言何意?」

孫堅輕聲道︰「朝廷的考課,對于舉薦之人,難度更高,但會提前安排,所以你的考課,會比尋常人更難一點,若是沒有通過,咱們怕也是有緣無份。」

「原來如此。」

甘寧聞听此言,不僅沒有憤怒,反而越加開心。

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那些有世家背景的關系戶,沒有什麼本事的家伙,混入朝廷︰「將軍放心,末將必能通過考課。」

「恩。」

孫堅點點頭,拍了拍甘寧肩膀︰「我相信你的能力,走吧,回營,擺酒設宴,為將軍歸順朝廷,接風洗塵。」

甘寧欠身拱手︰「多謝將軍!」

*****

南陽,宛城。

皇帝行宮。

文德殿。

劉辨手持著一種鐵制的小玩意,仔細打量著它,隨手一擰,其前端便如蓮花般綻放開來,設計的堪稱巧奪天工。

「老師。」

劉辨一邊把玩著它,一邊與軍師聯盟溝通交流︰「這種東西真的可以解決冀州改造城門的問題嗎?這東西會不會斷,或者被人拔出來。」

「放心吧。」

軍師聯盟非常有自信,肯定地點點頭︰「咱們現在的技術,已經遠遠超越了整個時代,袁紹想要把它弄壞,恐怕沒那麼容易。」

「這種東西,被專家稱之為蓮花鎖,是專門為了冀州城門設計的,只需要將城門的某些部位的孔洞堵死,咱們的炸藥就又能起到作用了。」

「而且將其外部聯系起來,還可以對炸藥產生一種托舉效果,對于城門的爆破更加有利,咱們可以用最少的炸藥,產生最好的效果。」

劉辨驚詫不已︰「哦?這麼說來,咱們之前的炸藥安裝,不是最佳的方案?」

軍師聯盟肯定地道︰「當然不是!它只是最省事的一種方案,也最容易學會,反正對手沒有應對辦法,專家也沒有對它進行優化。」

在現代化的企業中,會有專門的技術部門,對技術方案進行優化,目的便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取最佳的效果。

這是基于對利潤的追求,才會有這樣的狀況,然而在漢末三國時代,劉辨的核心技術,已經凌駕于時代之上,因此才沒有進行優化。

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袁紹既然已經有了應對辦法,專家就只能在這種情況,對現有技術方案進行優化。

這是技術上的戰爭!

「原來如此。」

劉辨頷首點頭,深以為然。

旋即。

他的目光落在劉曄身上,輕聲道︰「這個蓮花鎖,你們可實驗過了嗎?牢固性如何?」

劉曄欠身拱手,鏗鏘回應︰「陛下放心,臣已經按照要求,實驗過了上百次,非常牢固,想要將其破開,至少需要半個時辰,足夠伏火雷霆爆炸了。」

「陛下才智超絕,臣佩服之至。」

這樣的任務,實際上是給到奇巧閣的。

但是

劉曄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想到解決辦法,好不容易有了點思路,做出來以後,總是不太符合要求。

由于時間不斷迫近,劉曄只能求助于皇帝陛下,結果皇帝陛下隨手給的一份蓮花鎖方案,便大獲成功。

也因此,在劉曄的心里,這樣的成果是皇帝陛下的,而非是他們奇巧閣的,這才對皇帝的才智,深感敬佩。

「恩。」

劉辨臉皮厚厚的應了下來,這種事情,他已經習慣了︰「既然已經成功了,那就大批量生產吧,以最快的速度,運往前線,交給張遼、曹操、徐榮。」

劉曄欠身拱手道︰「喏。」

旋即。

躬身離開大殿。

劉曄前腳離開文德殿,後腳朱彤便推門進來,欠身拱手︰「陛下,樊城方向有捷報送來。」

劉辨皺了皺眉︰「哦?莫非文台已經戰敗蔡冒了嗎?」

朱彤頷首︰「沒錯,已經戰敗了蔡冒,拿下了襄陽,而且朝廷的軍隊已經介入荊北,各縣傳檄而定,不費吹灰之力。」

劉辨暗松口氣︰「如此甚好,那蔡冒、蒯越呢?」

朱彤拱手︰「正如陛下所料,拋棄了荊襄水軍,率領僅剩的兵馬,直奔南郡,想來應該會據守長江,以荊南為根據,與朝廷周旋。」

「還真是這樣。」

劉辨驚嘆于軍師聯盟專家的預測,長出口氣道︰「接下來,就只能看孫堅、周瑜的合作,荊南的蠻族勢力非常大,不是那麼容易降伏。」

旋即。

他緩緩起身,走到一旁書架,取出一封信箋,遞給朱彤︰「將此信派人送給周瑜,若蠻族可以降伏,則盡皆降伏,若是不能,則按此法來辦。」

朱彤將信箋揣入懷中,欠身拱手︰「陛下放心,臣一定派人,將此信交到周將軍手中。」

劉辨簡單恩了一聲,擺手道︰「退下吧。」

朱彤頷首︰「喏。哦對了,陛下,孫堅降伏了甘寧,他希望陛下可以將甘寧再派給他,成為他麾下的將領。」

「恩。」

這原本便在劉辨的計劃內︰「可以,只要甘寧通過了考課,便將其劃入孫堅帳下,填充一下孫堅麾下將領的實力。」

朱彤欠身拱手︰「喏。」

《三國演義》小說中的沙摩柯,不是老羅杜撰的,而是真實存在的。

他是武陵眾多蠻族中的蠻王之一,實力相對比較大的五溪蠻。

在軍師聯盟專家的口中,將其統稱為武陵蠻。

據傳言,武陵蠻為蚩尤盤瓠(h )和商周時期的巴國人後裔。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蚩尤作亂,不用帝命,于是黃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

這是相傳我國上古史上的著名戰役——涿鹿之戰。

而涿鹿可能位于今天的河北地區。

蚩尤兵敗以後,部族大部分被炎黃部落聯盟吞並,族群少部分人不願服從黃帝的統治,向南遷徙,散居于長江中下游地區,這支族群被人稱為三苗,或是苗蠻。

到了大禹接替舜帝部落聯盟首領之位後,又對三苗發動戰爭,三苗戰敗後,一部分臣服于華夏部落聯盟,另一部分則遷入深山之中。

這里提到的深山,就位于如今的湘西、貴州一帶,也就是後來武陵蠻生活的地域。

由此可見,武陵蠻先人極有可能就是生活在中原地區的蚩尤部族,後來在與華夏部落聯盟的爭斗中失敗,一部分被華夏部落聯盟融合,另一部分南下逃入西南大山。

而在秦漢時期,在武陵地區生活的武陵蠻、五溪蠻、澧水蠻、黔安蠻等族群,視中原王朝或地方割據勢力力量的強弱,或叛亂或歸附,多次與中原王朝或地方割據勢力進行戰爭。

三國魏晉時期,武陵蠻等族群趁中原分裂割據,不斷向洞庭湖和江漢平原推進,勢力強盛時直達湖北東部和河南南部。

襄樊之戰中,關羽大勝後,荊州長江南北,到許都以南,響應起事的群蠻,極有可能就有五溪蠻。

而到了現代,五溪蠻及其後裔苗、瑤、仡老、土家等民族,為開發我國西南山區做出了重要貢獻,共同締造了今天的中華民族。

當然!

對于劉辨而言,還是希望這股力量,可以成為朝廷的助力,共同開發荊南山區,但在這樣的時代中,武陵蠻對于漢朝的認可度,還是比較低的。

他們更願意相信蔡冒、蒯越這樣的荊州人,也不願意相信中原的王朝,尤其還是漢光武帝劉秀的直系後人。

畢竟,在東漢初年時,漢光武帝劉秀曾派馬援,殺到了荊南,與武陵蠻族結怨頗深,雖然大獲全勝,但朝廷的力量卻始終難以真正掌控這里。

沒辦法。

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想要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大融合,著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武力鎮壓,永遠只能管的了一時,不可能管的了一世,只有仁政,最終才能獲得認同感,但這樣的政令,沒有三代人的時間,是不可能完成的。

想要真正的長治久安,就必須要以攻心為上,讓蠻族心甘情願,成為華夏民族的成員,這項艱巨的任務,就交給周瑜了。

這算是對他的一項考驗!

劉辨坐回主位,長出了口氣,心中暗問︰「老師,現在的周瑜畢竟比較年輕,你說他到底能不能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

「當然可以。」

軍師聯盟倒是對周瑜充滿自信︰「周瑜的鴛鴦軍戰斗力很強,蠻族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再加上朝廷對蠻族的政策,雙管齊下,肯定沒有問題。」

「不過,這只是暫時的壓制而已,想要讓蠻族真正歸心,還是要施行仁政,對待他們要一視同仁,長久下來,必定可以歸心。」

「實際上,兩漢時期,朝廷對于少數民族的管理,還是比較完善的,有屬國、道兩種,與現代的民族自治區,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一點,劉辨自然是清楚的,軍師聯盟的專家早已經為他講解過兩漢的政策,甚至還專門詳細列舉了一些實證闡述。

簡而言之,屬國內的民族可以「因其舊俗」,即保留原有的社會組織體系,及生活、生產習慣,政治上由政府任命的屬國都尉領護。

比如張掖屬國、酒泉屬國、遼東屬國、廣漢屬國、犍為屬國、越巂西部屬國,以及巴東屬國等等。

而道呢?

則是一種類似于屬國,專門設置在少數民族區域的行政單位。

二者不同的是,屬國用于安置歸附的少數民族,地位約等同于郡,道則設置在偏遠的少數民族聚居區域,與縣同級。

比如甸氐道、剛氐道、陰平道、故道、平樂道、嘉陵道、狄道、氐道、予道、羌道,以及零陵郡的營道、冷道。

三國大將龐德,便是南安郡狟道縣人。

王雙,乃是隴西郡狄道縣人

劉辨雖然仍在憂心,但目前也只能相信周瑜的實力︰「唉,現在也沒辦法了,只能按照咱們既定的方案走。」

「如果周瑜不負厚望,自然最好,實在不行,那就換人,總有人能解決武陵蠻的事情,我現在越來越懂那句話了,當皇帝最重要的,是馭人之道。」

軍師聯盟的聲音隨即響起︰「沒錯,這便是專家在一開始,便收集滿朝文武相關資料的重要性,完全可以通過分析,得出其適合做什麼工作。」

「按照專家的預測,周瑜完成這項任務的概率,高達88.17%,雖然他現在還年輕,但完全不影響他能力的發揮。」

「這一戰,也是給周瑜建功立業的機會,否則咱們想要提拔他,都沒有理由,按照專家對周瑜的規劃,他可是未來海軍的統帥之一,還能完不成這點小事兒?」

劉辨饒有興致地點點頭。

沒錯。

朝廷對于統帥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

軍師聯盟對于周瑜的評價,的確有些出乎意料的高。

既是牛刀小試,又豈有不成的道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