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2章 打土豪是致富捷徑!

南陽,新野。

鄧家。

書房中。

鄧勛一手捻須,一手捧書,唇角微揚著,但目光卻不在書卷上︰

「才剛消滅張咨,便伸手跟南陽士族要兵要糧,弘農王膽子倒是不小, 只是不知這手段到底如何,能否拿捏得住南陽士族。」

這一點雖在意料之中,但卻來得甚早,讓鄧勛有些猝不及防。

若是如張咨這般的空降太守,第一步必然是施恩,盡可能多的收買人心, 以穩定局勢。

但弘農王卻反其道而行之, 不僅沒有施恩,反而伸手要兵要糧, 而且還設有截止日期,分明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王者姿態。

即便是皇室貴冑,這樣也會令南陽士族不爽。

對方此舉,到底意欲何為?

又有何底氣呢?

其下,鄧同揖了一揖,輕聲道︰「弘農王的確有些魯莽,不過理由倒是非常充分,討董聲勢漸隆,他這是在逼南陽士族站隊。」

鄧勛捻須淡笑,扭頭瞥向對方︰「只是在逼南陽士族站隊嘛?」

鄧同眉頭微微一蹙︰「莫非弘農王還有別的想法?還請家主不吝賜教。」

鄧勛深吸口氣︰「弘農王有沒有別的想法,暫時還不太清楚,不過咱們卻不能把問題想簡單了,弘農王年紀雖小,但心智成熟,不可小覷。」

「我隱隱有一種感覺」

鄧勛放下手中書卷, 腦海中不斷盤算著劉辨此舉的深意︰「弘農王不會像當年的光武帝一樣,對南陽士族豪強百般拉攏示好,更沒有光武帝對士族那樣的容忍度。」

鄧同深以為然地點點頭。

能連破雒陽、南陽兩大死局的人,又豈是易于之輩。

何況,光武帝是以豪族身份,在南陽起事,與南陽其他的豪族身份相當。

但弘農王則不然,他是皇子辨,是弘農王,更是廢帝,也曾為君,起點絕非當年的光武帝可比,自然而然的,兩者的手段必不盡相同。

鄧同不由感慨。

家主不愧是家主,歷經風雨後,對于上位者的思考,遠非尋常人可比。

只有保持絕對的敬畏之心,才能真正攀上弘農王的戰車。

鄧同沉吟了片刻,堅定道︰「家主放心,別的族人如何抉擇,小佷不管,但小佷定會鼎力相助,讓弘農王看到咱們的誠意。」

「嗯。」

鄧勛滿意地點點頭︰「辛苦你了,日後若有需要,隨時來找我,我雖垂垂老矣,但在鄧家還是有些顏面的。」

鄧同欠身拱手︰「多謝家主。」

*****

南陽,宛城。

孔家。

一個身材魁梧,臂膀腰圓的男子皺著眉,氣呼呼道︰「才剛滅了張咨,便伸手跟咱們要兵要糧,弘農王不會真以為自己能坐穩南陽吧?」

男子名曰孔本,宛城孔氏族長。

在宛城一帶,乃是響當當的豪族。

雖然,自其家族遷入宛城不過數百年時間,但其富庶程度,絲毫不亞于南陽本土的士族,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個」

其下,一個身形寬厚的年輕人猶疑不定︰「兒不知弘農王能否坐穩南陽,但南陽其余士族卻是紛紛出兵出糧,尤其是南陽鄧家,更是如此。」

「可惡的鄧家。」

孔本濃眉驟擰,面部肌肉微微抽搐,略顯凶煞。

鄧氏一族在南陽首屈一指,如果連他們都如此積極,自己豈能落下。

但是

孔本同樣有自己的想法。

他不覺得弘農王小小年紀,能夠坐穩南陽。

一旦董卓揮兵南下,只憑弘農王手里的那點本錢,壓根不夠賠的。

此時選擇支持弘農王的家族,于孔本而言,不是傻,便是蠢,完全分不清楚形勢。

可如果拒不支持弘農王,對方的屠刀很可能立刻會落下來。

孔氏雖然富庶,但無顯宦、無經學,影響力不足,這樣的家族在弘農王眼里,純屬于是錢袋子,隨意消滅一個,便足夠他數年揮霍了。

孔本賭不起,更賠不起。

其子孔立欠身拱手,試探性地問︰「父親,咱們如何?要派私兵嘛,派多少?」

孔本皺眉沉思,良久後,嘆口氣道︰「既然連鄧家都派了,咱們自然也不能落下,否則授之以柄,便不好了。」

「不過」

孔本藏個心眼︰「不必派太多人去,咱們孔家在南陽原本便不能與士族相比,別人派百人參軍,咱們派二十即可,明白嘛?」

孔立心中已有計較,點點頭︰「父親放心,孩兒明白。」

孔本嗯了一聲︰「快去安排吧,明日便截至了。」

孔立拱手︰「諾。」

******

截止日期,轉瞬即過。

太守府。

偏殿。

荀彧捧著整理好的材料,正在跟弘農王匯報︰「殿下,南陽士族盡皆于截止日前,派人參軍,送來糧草,在下全部登記造冊,請殿下過目。」

「嗯。」

劉辨接過名冊,展開瀏覽。

首列便是新野鄧家,依舊是最早一個派人參軍,又提供糧草的世家。

其次是陰家、李家

荀彧是以先來後到的順序排列,對于越靠後的家族名字,即便是劉辨也有些模稜兩可,甚至某些家族,他從未听過。

劉辨一邊瀏覽名冊,一邊听著荀彧匯報︰「截至今日,各家族派人參軍者共計八千六百三十四人,已全部送往文遠處,由他負責訓練。」

「這些人雖然出身士族,各個脾氣不小,但殿下可以安心,有文遠在,必能鎮得住他們,軍隊絕不會出任何問題。」

「嗯。」

劉辨緩緩點頭︰「很好。」

旋即。

繼續瀏覽名冊。

畢竟,這同樣是一份詳細的南陽士族名錄,對于後世的學者而言,是極其珍貴的資料。

軍師聯盟幫助自己在漢末求生、發展,而自己則力所能及的提供一些史學資料。

「此外,咱們還收到糧草共計一十八萬八千六百三十三萬石,其中新野鄧家提供七萬石糧草,據說鄧同一家便提供了三萬石,其余糧草則是鄧家湊出來的。」

「嗯。」

劉辨雲淡風輕地道︰「鄧家還不錯。」

荀彧繼續道︰「至于其余士族,則不盡如人意,有些家族坐擁良田過萬畝,卻僅僅提供數千石糧草,而且大都是三年以上的陳糧舊米。」

劉辨抬眸望向荀彧︰「文若,名冊下方的‘三’字,可是三年以上陳糧舊米的意思?」

荀彧頷首︰「沒錯,正是此意,在下全部標注清楚,以便殿下查詢。」

「很好。」

劉辨對荀彧的工作能力非常滿意。

他清楚自己接下來的動作,因此已經分門別類的排好,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劉辨展開最後一點竹簡,「宛縣孔氏」的字樣印入眼簾。

「咦?」

劉辨不由好奇,隨手翻回,與此前士族數據進行對比︰「文若,這個宛縣孔氏怎麼回事?明明派兵不少,糧食也不算少,因何落于此處?」

「哦~~」

荀彧明顯早有準備,對答如流︰「其一,自是因為孔氏來得比較晚,截止當日方才趕來,他原本便是宛城豪族,若是真心歸附殿下,理應排在前列。」

劉辨緩緩點頭,深以為然。

荀彧繼續︰「其二,據在下所知,孔氏乃是宛縣豪族,家資頗豐,甚至連宛縣朱家都難以匹敵一二,其家以冶鑄為主業,發展至今,家資早已過億。」

「可殿下仔細瞧瞧,此人僅僅提供了數百私兵,而且盡皆三十歲以上者,須知冶鑄當以壯勞最佳,三十歲往上者在孔家只能打雜。」

「再者」

荀彧從細節著手,分析得頭頭是道︰「孔家提供的糧草于其家資而言,不成比例,甚至少于宛城朱家,而且盡皆陳糧舊米。」

「在下以為,孔氏態度有異,並非真心支持殿下,此舉不過迫于形勢罷了,因此將其列于最後,且著重標記,以備日後觀察,再行定奪。」

這便是打入待定區的意思嘍?

有點意思。

劉辨細眉微蹙,喃喃自語︰「孔家?」

此刻,軍師聯盟的聲音跟著響起︰「辯爺,此孔家非彼孔家,它跟孔子家族可沒有半個銅板的關系,你千萬別誤會了。」

「歷史專家查閱了資料,宛城的這個孔家祖先源自魏國人,當年秦國討伐魏國時,孔氏便被遷徙到了宛城。」

「孔氏族人以冶鐵為生計,史料記載,孔氏族人在宛城‘大鼓鑄’,西漢時便已經富到有數千金的家產,秦漢時期以冶鐵為生的商賈,全都富得流油。」

「此外,漢武帝元狩四年,將鹽鐵收歸官營,次年任用大商人東郭咸陽和孔僅做大農丞,管理鹽鐵業,這個孔僅便是孔氏族人,後任大司農。」

劉辨驚詫︰「孔僅出自宛城孔氏?」

軍師聯盟極其肯定︰「沒錯!正是宛城孔氏。」

嘶~~~

劉辨倒抽一口涼氣。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孔氏,祖上居然有大司農?

可惜,這樣的豪族官員難以持久,庇佑得了一時,庇佑不了一世,遠不如累世官宦,外加經學影響的士族,更加持續。

「而且辯爺」

軍師聯盟再次提醒道︰「咱們以後肯定會攀科技樹,冶鐵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能把孔家的冶鑄作坊搞到手,對于將來咱們攀科技,大有裨益。」

「史料記載中的‘大鼓鑄’,按照專家推測,乃是一種鼓風冶鐵爐,這種技術即便在東漢也不落後,足以證明孔氏的冶鐵技術一流。」

南陽是東漢非常富庶的一個郡,不僅地域遼闊,沃野千里,人口眾多,更是當時聞名天下的冶煉中心,有大量的鐵官負責管理這方面的事務。

在後世考古中,南陽的冶鐵遺址也是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南陽市北關瓦房莊漢代冶鐵遺址,便是杰出的代表。

(PS︰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瞧瞧,詳細了解一下漢朝的冶鐵技術,真的已經非常成熟,甚至往後的幾百年,都沒有太大進步。)

「原來如此。」

劉辨饒有興致地點點頭。

他盯著名冊上的孔氏,唇角微揚,笑里藏刀。

荀彧似乎察覺到了什麼︰「殿下,孔氏商賈出身,眼界狹窄,不明白殿下的能耐倒也實屬正常,等主公真正坐穩南陽,孔家自會鼎力相助。」

「趨炎附勢嘛?」

「哼~~」

劉辨輕哼一聲,眸放殺機︰「在孤最困難時,不鼎力相助,卻又想在輝煌時,討一杯羹?孤那麼容易糊弄?」

「文若。」

劉辨雙目灼灼地盯著荀彧︰「依你之策,此舉是要對士族進行篩選,上交多少錢糧兵馬,其實並不重要,關鍵在于士族對孤的態度。」

「家資過億,卻言僅五百,上交不足百之一便罷,推月兌、猶疑、陽奉陰違、首鼠兩端,留之必是大患,當除之而後快。」

「這僅僅只是第一次,若是咱們戰況緊急,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第五次索要糧草,那些士族又當如何?」

實際上,軍師聯盟早料到沒人敢不給兵馬糧草,因此這不過是第一次的試探,接下來在討董之戰中,仍會繼續索要糧草,直到把南陽士族的耐心耗盡。

只有到了這種時候,才能真正篩選出忠誠者、陽奉陰違者,僅靠一次試探,以先來後到、兵馬錢糧多寡,壓根不可能辦到。

這一點。

荀彧又豈能不明白。

他只是不敢相信,弘農王的決心如此之大︰「殿下,不斷索要錢糧兵馬,固然可以消耗士族豪強的耐心,令陽奉陰違者浮出水面。」

「不過」

話鋒一轉,荀彧善意提醒道︰「如此這般行事,頗為凶險,一旦觸犯眾怒,只怕不太容易收場,屆時殿下怕有傾覆之危。」

劉辨卻是絲毫不在意︰「文若放心,孤心中自有計較。」

按照軍師聯盟的預測,討董風起以後,長沙太守孫堅必然起兵,這小子可是個狠角色,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干掉了荊州刺史王叡(ru )。

這王叡可了不得。

乃是瑯琊王氏出身,響當當的一流世家,朝廷正式任命的荊州刺史。

可即便如此,孫堅卻沒什麼正經理由,便把對方給殺了,如此莽撞的鐵憨憨,帶著萬余兵馬殺到南陽,南陽士族又豈敢相容?

屆時何人出手?

恐怕只能靠劉辨了。

只要士族有求于自己,主動權便掌控在劉辨的手中。

如此一來,又何愁這幫士族敢滋事尋釁,而等劉辨收服了孫堅這一路兵馬,實力更勝,這幫士族便只能是案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