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七十二章

沙真聞言後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眼神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傾著身子問道︰「大哥還請明言,這兩者有何不同呢?」

馬儀微微嗔怪地瞪了一眼沙真道︰「你在南鎮撫司也是學過教導手冊的人,那里面如何說的你可還記得?」

沙真聞言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道︰「考核時記得,考完之後便不大能記得住了,總歸是些重民愛民之言,對,大概就是這些,我記得殿下曾親口說過民眾的力量是無窮的。」

隨即沙真疑惑地看著馬儀道︰「這不都是些表面之言嘛,跟我同屆的人大都這麼覺得的。」

馬儀認真地看著沙真道︰「你也這般認為是嗎?」

在馬儀銳利目光的逼視下,沙真覺得自己的小心思無處可藏,他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最終無奈地點頭承認。

「愚蠢!」,馬儀輕喝一聲,」只有那些庸才才會將它當成套話而不去想其中蘊含的道理。」

「殿下眼中是揉不得沙子的,你若不能好好思考其中蘊含的道理並身體力行,絕對入不了殿下的眼,還有什麼前程可言。」

沙真似懂非懂的點點頭,隨即他想起大哥老跟他們講自己當初在馬六甲的驚險經歷。

或許就是那次的經歷改變了大哥,讓他思索清楚了這些道理,並因此火速升官,年紀輕輕地就被殿下委以重任。

見沙真點頭贊同,馬儀停止了說教回答起沙真最初的疑問。

「這些莊稼人受遷界令影響,一貧如洗一向受大姓欺侮凌辱,他們這二者本來就是死對頭,怎能相提並論?」

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既然沙真提出來問了,馬儀就力圖用最簡單明了的語言闡明這層道理。

「但無論是莊稼人,還是這些士紳大姓,他們還不都是同樣受著韃子的欺侮和凌辱?」,沙真憑借著自己有限的認知提出了更進一步的疑問。

「那些漢人莊稼漢是韃子的奴隸,奴隸們要不就逆來順受,忍受著得過且過,要不就被逼得無可奈何,只想趕走、殺死主人,過自己的好日子。」

「可那些大姓們卻是韃子的……」,馬儀停頓了一下試圖找一個形象貼切的形容詞來描述二者的關系。

「像是韃子的妾室吧」,馬儀最終找了這麼一個自認還算合適的詞語。

「妾室雖然地位同樣低下,但確是和主人家一個鼻孔出氣的,那些當了韃子官的漢人就好比是得寵的妾室,這種寵愛讓他們幾乎把自己也當成了主人家的一員,忘記了他們的本質只是妾室,永遠也不是正妻。」

「那些受寵的妾室看不清楚這一點,可那些如同奴隸的底層百姓看的清楚,所以他們在本質上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人。」

「大哥說得是,難怪我早間與一位老大爺說話時,他瞥眼看見一個士紳進來,話還沒說完,拎起腳就走。神色之間,氣呼呼的,似乎也在嗔怒我們不該延接那些大戶,原來他們之間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你明白這個就好了。」馬儀加重語氣說,「士紳大姓們早就賣身給韃子做了妾室,平日倚仗男人之勢,作福逞威,剝削民眾。「

「如今看著自家男人丟了一塊地方,又想著賣好給新來的主人家,他們慣愛腳踏兩只船,其心未必可靠,不能輕易相信,一旦福建有了風吹草動,他們絕對又想賣身給韃子。他們只看在錢勢面上,沒什麼民族大義可言?對他們不可不防。」

「大哥想得深遠,我自當謹防。」,沙真一臉認真地回答道。

馬儀看著他認真的臉色,不自覺地補充了一句道︰「當然也不可一概而論,總歸也是有很多士紳大姓有底線可信任,要因人而異,不可一概而論。」

沙真點點頭表示自己曉得了。

他們在杭州城呆的第七天下午,偽清政府正式派了禮部侍郎祖可語、濟南府副將蕭魁兩名文武官員帶著大隊人馬充當接伴使,乘著軺車,前來杭州相迎。

往日的使節一般都是由各地政府一路護送著前往面見皇帝。

他們在杭州呆了這般久,已讓馬儀感覺到了不尋常,他數次派人催問,得到的回答都是上面有統一安排,請耐心等待。

馬儀的心中便有了預感,如今偽清果然從濟南親自來人迎接,這個不尋常的舉動充分說明清政府對他此行的重視,這讓馬儀對完成這次出使任務又多了幾分信心。

馬儀在明鄭的官餃上只是禮部郎中,清政府卻派了在官職上比他高了一級的禮部侍郎來接伴他,這也表示對他個人的禮遇。

他們一行人自杭州啟航,取道京杭大運河,一連在河中行駛了數日,中間絕不停靠,終于在第四天晨光熹微中抵達了濟寧府。

因為濟南府並未在京杭大運河左近,眾人只好從濟寧府下船轉乘陸路前往濟南府。

又走了數日後,終于在一日清晨,馬儀已經可以隱約地看到濟南府城郛雉堞的輪廓。

隨著黎明的到來,隱在薄霧中的輪廓越來越明顯了,它的形象也越來越清晰起來。

馬儀到過三吳形勝的東南重鎮杭州府,到過多元又顯得生氣勃勃的馬六甲城。

現在又第一次看到這座雄偉樸素的濟南府,恰似一頭顧盼威 的雄獅蹲踞在山東半島。

母庸置疑,他是第一個到達濟南府這座北方城市的明鄭官員。

清政府派來的兩名接伴官兒,禮部侍郎祖可語是辦理外交事務的老手,不止一次地擔任過出使或接伴的任務。

他嫻熟禮節,善于語言應對,酬酢周旋,都有一套功夫。

而蕭魁則一直在軍中砥礪,比較粗魯些,對明鄭也帶有一定的敵意,把他搭配進來,康熙皇帝是經過一番深思的。

蕭魁雖然表面看起來粗魯,但慣會見風使舵,克制自己,況且康熙皇帝也不願將姿態放得太低,有一個冷眼旁觀的軍方將領,在他看來是很合時宜的。

如果在承平時節,他們兩個人一定可以勝任愉快地完成任務,並且肯定還可以撈進一點小便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