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五章 總是百姓苦

「呵呵,都是為了朝廷效力,王將軍不必如此。」

沉默片刻後,吳興祚端起桌上的茶杯輕啜一口,抬手示意王永譽也嘗嘗總督府的制茶如何。

王永譽敷衍地嘗了一口道︰「制台可能有所誤會了,蓋因李撫台養傷不能視事,這遷移安置等政事總要有人坐鎮負責,難不成吳制台要讓本將軍去抓此事不成?」

王永譽借由李士禎缺位的機會,說出了讓吳興祚無法推月兌的理由。

吳興祚臉上仍保持著和煦的笑容,將手中茶杯放下後道︰

「王將軍所言甚是,這樣吧,劉提督坐鎮惠州便負責粵東的遷移事,煩請王將軍暫移肇慶,負責粵西遷移之事吧。」

看見王永譽似乎仍不滿足,他溫和笑道︰「王將軍本職是統領八旗,對廣東綠營只是節制,而非直接統領,之前提督未到任便算了,若現在仍事必躬親,不知將置劉提督于何處?」

王永譽聞言沉默了下來,吳興祚好整以暇地等待著他的答桉。

半晌後,王永譽無奈道︰「便如吳制台所言吧,我與劉提督一西一東,還望吳制台做好民眾的安撫工作。」

吳興祚嗤笑一聲,「王將軍,我也是帶過兵的,將軍約束好手下軍紀才是,若是鬧得太過,本督也只能據實彈劾。」

王永譽沒說話,陰沉著臉抱拳告退。

等王永譽走遠後,吳興祚坐在座位上自言自語感慨道︰「舊事重演,此番浩劫下又有多少百姓遭殃啊。」

「東翁慎言!」,門口走進來的龐過听見這話後臉色大變連忙提醒道。

吳興祚搖了搖頭,「你讓人盯著王永譽遷移過程的軍紀,王永譽那邊想必也會盯著本督的安置工作,爭便爭吧,能借此少死幾個百姓也是好的。」

龐過默默拱手領命,下去安排起來。

隨著吳、王二人達成一致後,廣東的遷界工作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一切就如往日重現。

遷界的布告張貼到遷徙範圍內的村莊鄉鎮中,要求民眾們五日內必須遷移不得延誤,引起了百姓們的恐慌。

安居樂業的百姓哪能說走就走,莊稼需要農民伺候,鹽田需要灶丁忙碌。

薄薄的一張布告再次勾起了百姓們深藏在記憶中的恐懼。

廣東的第一次遷界發生在康熙元年,當時便是內遷五十里,康熙八年時在廣東官員們的強烈要求下,允許復界二十里。

這十幾年來,復界的百姓們咬緊牙關,辛勤工作,好不容易終于將原本荒蕪的家園恢復了原本的樣子,如今朝廷一聲令下再次要求遷界,無數人在听到消息的瞬間痛哭流涕起來。

人最怕的就是絕望後給了希望,卻再次讓其絕望。

這次遷界民眾們的抵抗比之最初遷界激烈了不知多少倍,導致遷界的進程緩慢無比,但這些反抗無一例外遭到了負責遷界清兵們的殘酷鎮壓。

頭發花白的老人無力地跌坐在村口放聲痛哭,哭過之後,靜靜地在村口的樹上自縊而亡,晃蕩的尸身下行過一批批清兵,凶神惡煞地驅趕著百姓們盡快內遷。

王永譽和劉明江親自前往各地巡視勘定遷移界限。

為了趕在康熙皇帝設定的期限內完成遷徙,同時為了防止瓊州反應過來,趁機有所行動,二人嚴令麾下各軍在期限內務必將界外民眾盡數遷移。

負責遷徙的清兵們手段越來越激烈,大量的民眾在反抗中被殺死。

面對偽清廣東方面妄圖迅速完成遷移打瓊州一個措手不及的做法。

隱藏在各處的北鎮撫司和漢留結社一邊加急將此事報給瓊州,一邊來回串聯聚眾,竭盡全力地阻礙著遷界進程,希望能為瓊州爭取到反應時間。

而後方的吳興祚帶著廣東官員們夜以繼日地進行安置準備。

但人太多,能安置的地太少,縱然廣東官員們拼盡全力離妥善安置的標準也差的太遠太遠。

故而百姓們的遷徙只是苦難的開始,等到達指定的遷移地點後,地不夠,房不夠,官府賑濟的糧不夠,真正的苦難此時才到來。

百姓們靠著身上帶的糧食財貨抱成一團,艱難度日。

但無著無落的日子久了,帶出的糧食總會吃完,帶著的銀兩總會用盡,不久後就出現了夫棄其妻,父別其子,兄別其弟的淒慘場面。

吳興祚接到屬下官員奏報稱︰許多新遷之民被逼得賣兒賣女,往往斗粟一兒,百錢一女。

本地地主不捐錙銖,不煩粒米,就讓新遷之民全家都成了僕奴。

無處安身的百姓們,身強力壯者去投軍,混口飯吃,年老體衰者和婦女兒童就只能沿途乞討。

每日道旁都有那重廉恥的人家,不願行乞,無計可施,從荒野采來毒草研水,舉家同飲而死。

整個廣東沿海處白骨在道,民生哀嚎。

吳興祚此刻已顧不上考慮事後王永譽彈劾他安置不力了。

他將手中的奏報看了又看,臉龐微微顫動,沉默半晌後才將奏報放下,怒拍桌幾憤聲道︰「不滅鄭逆,沿海百姓將永無寧日!」

吳興祚心心念念的鄭逆瓊州官員們在接到對岸傳回清廷重起遷界令的消息後,立馬緊急開展了討論。

瓊州府衙內。

楊彥迪、邱輝和顧敷正在激烈地討論著,邱世寧駐守崖州,離得較遠未能及時趕回列席。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楊彥迪雙眼冒光,看著邱輝和顧敷眼含期待。

顧敷擺手道︰「楊總督,我已說過了,現下火藥已經供不上了。」

邱輝幫腔道︰「水師戰船近期頻繁巡邏攔截商船,配的火藥也消耗了很多。」

楊彥迪擺手道︰「陸師常配的火藥還有呢,離了火銃和大炮難道就打不了仗了嗎?我老楊當初就是用手上的雙錘替殿下打下的瓊州,反正這次機會必須得抓住,我親自率北軍去,讓老邱北上接替防務。」

顧敷聞言道︰「越說越不像話了,這般大的行動,不經殿下允許誰人敢拍板?」

「我老楊就敢!一切後果我老楊承擔,顧知府你個文人不懂打仗的事,那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將在外什麼的,若事事都需上報殿下做決定,那要我們干什麼,你當殿下是愛指手畫腳的崇禎皇帝嗎?」

顧敷聞言面色一急道︰「楊總督慎言!我絕無此意,只是朝廷自有法度!」

「別婆婆媽媽的,時間不多,偽清那邊可不等你,老邱你咋說?」

邱輝沉吟道︰「確實是好機會,但顧知府所言有理,未得授權,大軍出擊可是大忌啊。」

楊彥迪道︰「說了由老楊我一力承擔嘛,到時就說是老楊脅迫的二位,別婆婆媽媽了。」

在楊彥迪的一意孤行下,顧敷為了增加這次行動的成功率不得已被脅迫著為其準備好糧草後勤。

搭載著北軍六鎮的水師浩浩蕩蕩地趁夜出港,往廣東駛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