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一章 啞堂(感謝書友悼武華夏給的資料)

深感重任在肩的柯儀,心中憂慮以北鎮撫司的力量能否完成殿下囑托。

他腦海中顯現出幾日前主動上門的那個句僂消瘦的身影,略一思索後再次開口。

「另外,廣東的暗樁上個月與當地的漢留會社搭上了線,對方…」,說到這里,柯儀開始支支吾吾起來。

鄭克臧微微皺眉,「什麼時候染上了左參政的毛病,說話吞吞吐吐的。」

柯儀連忙抱拳告罪,直接道︰「對方明言「萬雲龍」(國姓爺)已經去世,在東寧提出彷朝鮮之例的主張後,他們便不再听從延平一脈的號令。」

鄭克臧聞言沉吟不語,良久後嘆息一聲,「當年彷朝鮮之例的主張確實不妥,中華之民豈可隨意裂土建國,先岳父(陳永華)當年費盡心力才建立的結社組織,一番心血付水東流,可惜了。」

彷朝鮮之例的主張事涉先王,柯儀不敢開口接話。

等鄭克臧感慨完後,他才繼續補充道︰「殿下不必痛惜,也並非所有人都如此想,漢留會社的啞堂主動找上我們表明願意合作。」

「啞堂?」鄭克臧眉頭微挑,記憶中有點印象,「是那位別號八大山人的聾啞宗室所創?」

在鄭克臧的記憶中,這啞堂是由陳永華負責聯系接洽的,自從陳永華死後便不受鄭經重視,慢慢沒了消息,他了解的也有限。

柯儀頷首躬身道︰「殿下英明,確是弋陽恭懿王七世孫朱公諱聳所創,此人如今遠在江西,但啞堂的另一重要人物李公諱峻就在東寧,當年啞堂加入漢留會社一事全靠此人在八大山人與復甫公之間牽線搭橋。」

鄭克臧聞言面露好奇,「哦?這位李公現在何處?」

「先王當初退守東寧,再加上復甫公逝世後啞堂不被重視,李公心灰意懶之下不再過問啞堂之事,他早年與復甫公合辦了東寧的聾人書院—思聰書院,現下仍在書院中教學。」

柯儀面露詢問之意,「殿下是否要召見此人?」

鄭克臧擺手笑道︰「這一年多來,我所作所為皆為有朝一日光復神州,卻從未听聞此人,要不就是他真的放下了,再無心過問,要不就是人家覺得我做的還不夠,既然如此又何必強求于人。」

柯儀面露尷尬道︰「殿下,李公正是找到了臣請求引見。」

鄭克臧聞言輕笑一聲,指著柯儀道︰「你啊你,心中彎彎繞太多,下次有事直說勿要拐彎抹角。」

轉念一想,鄭克臧便清楚柯儀是有意借啞堂來增加北鎮撫司的實力,頷首道︰「既如此,你派人將他接來,我抽空見見此人。」

柯儀連連點頭稱是,先行告退。

兩日後,同樣在書房之內,鄭克臧召見了柯儀和李峻。

李峻今年已六十有八,滿頭白發用一個木釵扎起,面容剛正肅然,身形句僂穿著一身灰色儒衫。

進到書房後,他沖著鄭克臧大禮參拜,起身後做出一連串的手語。

柯儀連忙幫著翻譯道︰「學生李峻見過殿下。」

鄭克臧笑著揮手道︰「李公不必多禮。」。

隨即他好奇地看了一眼柯儀笑說︰「柯卿什麼時候學會手語了。」

柯儀聞言小聲解釋道︰「手語本就多用于特殊環境下的信息交流,乃是諜報暗樁必學…」

鄭克臧擺手打斷了他的話,心嘆這個柯儀哪都好就是太過小心謹慎,又不是什麼大事,自己不過隨意一問何須這般詳細解釋。

柯儀若知道鄭克臧心中想法必然要大喊冤枉,他作為君主身邊的情報頭子,若不謹慎又豈能活得長久。

「殿下繼位以來,所作所為我等聾人皆佩服不已,啞堂願為先驅,助成殿下功業。」

李峻听不見兩人的交談,見鄭克臧擺手制止了柯儀,連忙趁機再次打出一連串手語,表達心跡。

「我等聾人,不聞不問,故能用心專注,歷朝歷代皆有遣用,遠在漢時便有默士,及至唐設絕聲都,忠心報國,絕無二心,請殿下明鑒。」,李峻的手好似不會停歇般不斷變換著各種手勢。

鄭克臧連忙擺手制止了他,插話問道︰「啞堂畢竟是漢留結社的一部分,如今可還堪用?」

借由柯儀的手語翻譯,二人對話無礙。

「當初啞堂加入漢留天地會時,朱公便與復甫公有約在先,啞堂獨立運作,各省皆設堂口,以合作為主,並未漢留隸屬。」

「那啞堂可願並入我北鎮撫司?」,鄭克臧直接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只要是為光復漢家江山,我啞堂聾人都甘為前驅,听命行事,殿下又何必在意是否並入北鎮撫司呢。」,李峻面色肅然,委婉地拒絕了鄭克臧的這一提議。

鄭克臧呵呵一笑,心道那漢留和北鎮撫司意見相左又該如何呢,但他並未挑明這點,溫聲道︰

「三藩已滅,抵抗偽清如今又有何人可與我東寧並稱,先生忠義我也深感欽佩,既不願並入我也不好強求,那便如爾所言,請李公聯系啞堂在對岸配合北鎮撫司行動。」

李峻顫顫巍巍地再次下拜叩首,「殿下不必懷疑我等赤心,學生願將沿海各省啞堂聯系方式盡數交予北鎮撫司,也自會去信朱公下令沿海各堂口聾人兄弟全力配合北鎮撫司。」

「善。」,鄭克臧頷首微笑。

打發走李峻後,鄭克臧面色變得嚴肅,「啞堂可用,但要掌握好度,過于機密之事不可假手于人,在合作中要注意拉攏他們,最終還是要為我所用。」

柯儀躬身諾諾稱是。

朗卿顏與蔡稟自三月中旬出福州,一路經過福州府、延平府、建寧府,從建寧府甌寧縣葉坊驛進入浙江念八都,再到達杭州府,沿京杭大運河直奔北京。

二人只帶了少許隨從上路,使臣團中大部分人被留在福州,不允許入京。

朗卿顏安排他們提前跟福州的商人們達成預購協議,只等朝貢完畢後,立馬采買裝船。

按照鄭克臧加強發展制糖以外手工業的要求,使臣團將主要采買的物資圈定在福建優質的茶種、蠶種、桑種等物品上。

得益于琉球特殊的藩國地位,除了人口、地圖、史書、兵器等違禁品外,清廷對其采買的貨物並未進行任何限定,盡听其便,故而使臣團與福建商人的合作十分順利。

值得一提的是,使臣團眾人在細細比照違禁名錄時發現《春秋》這一儒家經典被列入史書一列,居然被算作了違禁品,眾人面面相覷,實在是不知該說些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