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四章 暴殄天物

馬儀並未疑惑太久,簾子後清脆聲音剛落,旁邊的番人侍女上前輕輕撩開簾子,露出簾後人的真容。

那是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女子,身材消瘦,肌膚黝黑,雙目猶似一泓清水,顧盼之際,自有一番清雅高華氣質。

按明人的審美來看這女子生的並不美麗,但眉目間卻有一股英氣,攝人心魄。

她赤著雙足端坐上位,饒有興趣地打量著馬儀和賴思陸,少頃,她將手向前一伸,用拗口的番語吩咐了一句。

「她在要殿下的諭令。」,賴思陸听明白了女子的意思,連忙告之馬儀。

馬儀沉著臉擺手道︰「諭令貴重,不好輕易示人。」

女子看懂了馬儀的拒絕之意,眉頭輕輕皺起,不依不饒地再次伸手。

當即有兩名土番侍衛上前,不由分說地將馬儀懷中諭令搜走,恭敬地遞給上首的少女。

馬儀怒目而視,大聲抗議道︰「這就是貴部的待客之道嘛!」

上首的少女對馬儀的憤怒視而不見,端詳著延平王的這份諭令,臉上露出欣喜神色。

她對站在左側第一排衣著華麗的老人激動地說著什麼,隨即將諭令遞上,那老人恭敬接過後,掃了一眼後臉上也露出驚喜神色。

他吩咐侍衛拿來羊皮卷和筆,一筆一劃地在上面寫道︰內文社,寫好後遞給了馬儀,還不斷比劃,示意這里是內文社。

馬儀拿來後一看大為吃驚,驚呼道︰「你們居然會寫漢字?!」

莫非他們曾與我東寧有過接觸?但東寧從來沒有任何關于對方的記載啊,真奇哉怪哉。

見對方似乎只會寫不會听與說,馬儀更覺荒唐,無奈在羊皮紙上寫道︰大明東寧。

可能因為是專有名詞的原因,那人看完後疑惑不解,但好在其他通用詞匯對方都清楚,不耽誤正常交流。

女王也很是高興,雙眼閃閃發亮看著兩人筆談,但因為女王後邊還有公務處理,筆談沒能持續太久。

覲見結束後,馬、賴二人被安排回到原本的房屋住下,一連幾日那個會寫漢字的番人一有時間就會來與馬儀手談。

馬儀由此探听到不少信息,此地名內文社,他們的女王名叫曼蘭波安,而會寫漢字的那個是他們的禮儀官名叫歐拉馬斯。

至于對方會寫漢字一事,據歐拉馬斯所說,內文社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這些漢字最初學自數百年前從海上飄來的人。

經過數百年,會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但就在九十年前有日人遣使而來,雙方可用漢字交流,隨後有許多日商前來進行交流貿易,學習漢文的人又變多了。

但大概五十多年前,日人好似一夕間消失無蹤,便又沒人學了,後來與荷蘭有所接觸後學習荷蘭文字的人越來越多,現如今還會用漢文的都是像他一般的糟老頭子。

馬儀聞言唏噓不已,兩人又閑聊一陣後,他忍不住問對方何時可以放他們歸去?

歐拉馬斯說與東寧首次接觸乃是大事,女王正在召集大臣商討如何應對,有結果後便可放他二人歸去。

馬儀聞言只好安心等待,在等待期間歐拉馬斯受女王命令帶著他四處參觀,在參觀到對方造船工坊時,他驚住了,對方的倉庫中儲存著密密麻麻的上好大樟木,據歐拉馬斯所說都是陰干好的木料。

而對方造船的手法看的他直想吐血,一個上好的大樟木居然被其切割成一塊底板和兩塊弦板,最後組成個最簡單的「三板船」,甚至還有的直接用掉一整棵樹被其用來做成了獨木舟,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看到此處的馬儀被氣的夠嗆,不顧歐拉馬斯的挽留強硬地告辭回到房間生起悶氣,同時堅定了一定要幫朝廷把這批木頭拿到手的想法,不能由著這幫人這麼浪費!

經過數日的等待,內文社終于形成了統一意見,他們同意與東寧建立良好的外交關系,但遣送孩童入蒙學一事被否定。

馬儀心中吐槽,本來這諭令也沒想宣讀給你們,是你們自己搶過去的。

不過好在事情塵埃落定,馬儀和賴思陸被準許離開,女王還派遣了一隊護衛護送二人歸去,而歐拉馬斯作為禮儀官將攜帶著女王的親筆信一同前往東寧拜見鄭克臧。

回程路上照顧歐拉馬斯年邁的身軀,一行人走的並不快,在三月下旬一眾人回到東寧,馬儀第一時間將此事上報,著重提到了對方儲存著豐富木材的事情。

這封奏報受到了鄭克臧的高度重視,他第一時間召見了內文社的來使歐拉馬斯。

歐拉馬斯學著東寧的禮儀恭敬地向鄭克臧呈上女王曼蘭波安的親筆信。

曼蘭波安身為內文社女王,自小便接受精英教育,她的漢字寫的不比歐拉馬斯差,娟秀的字體映入眼瞼,鄭克臧從書信字里行間中察覺到了蘊藏的利益。

內文社不僅僅有儲量豐富的木料還種植有絲麻等經濟作物,更是開墾了大片耕地,糧食充裕。

在與歐拉馬斯的交流中,鄭克臧判斷這個內文社已具備了封建國家的特點,不僅有劃分文武的復雜官僚機構,制度完備的君主世襲,最關鍵的是形成了封建小農經濟和相應的稅收制度。

他立馬召開六官會議,與眾臣一起商討應該用什麼態度來對待這個新出現的勢力。

內文社率先釋放善意的背景下,大家意見十分一致,應先以懷柔試探為主,絕不能擅啟沖突,訴諸武力。

在鄭斌強硬地拒絕了偽清招撫使後,朝野上下大都覺得與偽清一戰的時日已越來越近,眾臣不願在這個敏感時機多生事端。

俗話說先禮後兵,先試試用和平方式能否讓對方交易木料,不行的話再說其他。

鄭克臧也是這般想法,于是安排禮部出面派遣了一個正式的使臣團準備跟著歐拉馬斯走陸路返回內文社,希望說服對方進行木料交易。

作為首先與對方接觸的馬儀當仁不讓地加入了這個使團,一行人帶著鄭克臧冊封曼蘭波安為山脈東側諸番社女王的詔令于三月底從承天府出發。

在承天府逗留的這幾日徹底震撼了歐拉馬斯和一眾內文社的護衛,尤其是街道上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牌匾上都寫著熟悉的漢字更讓歐拉馬斯感到親切。

他從馬儀口中得知了東寧交易木料的打算,連連向其保證回去後一定說服女王同意交易,促成雙方建立良好的關系。

而另一邊,鄭氏的幾艘商船也同步從延平港緩緩駛出,這些商船滿載著東寧糖、甘蔗酒、鹽、諸多手工藝品等貨物。

在鄭克臧的命令下,他們根據馬儀的描述,準備開闢出一條與內文社交易的海上商路,為後續的木材交易運輸做好準備。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