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章 遠方來客

「現在是什麼時辰了?」,年輕的康熙皇帝揉了揉微微發紅的眼楮問道。

「回聖上,快到子時了。」

隨侍左右的敬事房總管顧問行躬身回答。

康熙略帶驚訝地輕聲道︰「都這麼晚了。」

一邊說著他一邊又拿起一本奏折,心道再批最後一本便就寢。

低著頭的顧問行抬眼一瞥,看見奏折封面上清楚地寫著五個大字︰邊患速靖疏。

又是施瑯啊,他心中輕嘆一聲,暗思聖上應該很快就能閱完。

卻不曾想康熙並沒有像之前一樣大概通讀一遍後批復上知道了,而是拿著手中的奏疏看了一遍又一遍。

顧問行略一思索便大概明白了康熙的想法。

原本江河日下的東寧政權近年卻有了再煥生機之相,重新成為康熙皇帝的一大心病。

而如今鄭逆又拿下了瓊州,不異于在康熙臉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讓心高氣傲,一心想要青史頌名的康熙心中惱怒之極。

況且因為鄭逆盤踞東寧,而把五省邊海地方劃為界外,使得東南地區賦稅缺減,人民愈加貧困,對大清負擔太重。

再加上如今三藩平定,這一切讓康熙對東寧的忍耐到達了極限。

注視良久後,康熙輕輕合上施瑯的奏折。

他閉目沉思不語,雲南大戰剛歇,如今軍民思定,不是動兵的時機,明年吧,明年便讓施瑯去福建準備攻台事宜。

顧問行看見康熙閉目皺眉思索的樣子,更加肯定了心中的猜想,他暗嘆一聲,施瑯再任福建水師提督,看來陛下剿滅鄭逆決心已下。

想到這里他的思緒變得更加飄散,不知東寧的那位少年逆王如今在干嘛,是否像聖上一樣夙夜批閱奏折,抑或是早早安歇了呢。

答桉是兩者都不是。

夜半時分,在延平王城的偏殿內,鄭克臧帶著陳繩武和柯平一起接見了一位來自遠方的特殊客人。

這位客人梳著月代頭,身穿淺綠色日式小袖服,外披茶色羽織,面對鄭克臧態度顯得很恭敬。

客自長崎而來,不同于這個時代日本人普遍矮小,眼前這人身材高大魁梧,雖然已是中年但毫無風霜之態,臉上長掛微笑,望之親切,仔細端詳能看出此人眉目間與鄭克臧有幾分相似。

「堂叔自長崎遠道而來辛苦了,叔祖他老人家身體可還安好。」,看著向他叩拜行禮的鄭道周,鄭克臧微微頷首寒暄道。

「承蒙殿下掛念,家父身體硬朗在日本一切安好。」,鄭道周朗聲回答,口音略微有些別扭。

鄭道周和他父親一樣雖是中國人,但在日本出生長大,口音不可避免地帶上了東洋痕跡。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著重提一下鄭道周的父親,也就是鄭成功的同胞弟弟︰田川七左衛門。

眾所周知,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是日本人,鄭成功和七左衛門都是在日本平戶藩出生的,但哥哥早早回到了中國而弟弟卻永遠留在了日本。

由于德川幕府的阻礙,被明廷招降的鄭芝龍只允許接回長子鄭成功,而次子七左衛門則跟隨母親田川松留在日本生活,後來他又被鄭芝龍過繼給妻子娘家田川家,幫助鄭氏接管田川家的勢力。

當初鄭成功離開日本時,年幼的兄弟二人可能誰都沒有想到,這次分別就是永別。

幼年分別後的二十年間,天下風雲變色,甲申之變後緊接著滿清入關,鄭芝龍和鄭成功在中國的抗清大業如火如荼。

而遠在日本的田川松心憂丈夫兒子,數次申請前往中國,皆被德川幕府以「日女不入中原」為由拒絕。

田川松據理力爭,加上當時已成氣候的鄭芝龍在外施壓,最終德川幕府讓步,但提出次子七左衛門須留在日本為條件方許成行,企圖以母子難以割舍之情,迫使她放棄去中國的念頭。

但田川松權衡利弊後下定了決心,她忍痛割愛,最終毅然決然地回到了中國,與丈夫和長子團聚。

在臨行時,她珠淚滿腮,叮嚀七左衛門︰「嗚呼,吾終舍兒矣!吾憐兒父及兒兄,亦憐兒,當歲以金若干托商船寄兒。嗚呼,吾終舍兒矣!雖然,兒勿忘兒父及兒兄,又勿忘今兒母所去之中國。」

跟隨外祖父生活的七左衛門長大後,擔任鄭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從事中日貿易。

在鄭成功起義以後,田川七左衛門仍不斷輸送人力、物資供應其兄,且維持組織中日海上貿易命脈。

兄弟二人間通信不斷但最終到鄭成功病亡時始終未曾再見一面,讓人感慨,最終七左衛門在日本終老,享年七十歲。

而從他兒子鄭道周這輩起,田川七左衛門這一支恢復了鄭姓,直到後世現代仍有許多這一支的後人每年都會從日本飛回中國祭祖,正應了田川松臨走時的最後一句叮嚀︰「勿忘今兒母所去之中國。」

這也是鄭克臧第一次見到這一支在日本扎根的親戚,他很好奇究竟是什麼事情值得叔祖七左衛門冒著被德川幕府發現的風險派鄭道周來東寧面見自己。

鄭道周再次下拜,輕咳一聲後緩緩開口︰「去年日本幕府新的征夷大將軍繼位之事殿下可還有印象?」

鄭克臧點點頭,在腦海中搜索到這一段記憶,當時鄭經在大陸征戰,留在東寧監國的鄭克臧接到鄭道周的信件說明了此事。

「五代將軍綱吉大人喜食甜食,有長崎的商人向他進獻了東寧糖,將軍大人十分喜愛,特意召見家父前往江戶覲見詢問東寧糖事宜。」

鄭克臧瞬間便明白了鄭道周的意思,帶著一絲期許地問道︰「堂叔的意思是有機會打破現在日本的貿易限制。」

鄭道周肯定地點點頭。

這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與日本的貿易對東寧來說至關重要。

東寧向日本提供砂糖、生絲、藥材等生活品,而日本則向明鄭提供如刀劍、火銃、硫磺、銅等武器和重要軍工原料,對明鄭的軍工生產十分重要。

同時由于日本多金銀礦,銀子的購買力遠低于中國,就拿砂糖舉例,一百斤的砂糖在中國只能賣三兩銀子左右,而在日本能賣八兩銀子,貿易利潤巨大,與日貿易也是明鄭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