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03章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

時光匆匆,驀然回首,又是一年歲末。

元旦一過,轉眼就是春節,天氣越來越冷,西北風刮在臉上,就像刀子似的。

進入冬天,吉春照例開始缺煤了,時常听聞哪里又為了煤炭鬧開了的消息。

入秋後,王立冬就找了關系,弄了六噸雞*西煤。趕超國慶出力出卡車,幾家人一分,整個冬天煤炭無憂。

這天,三個屁孩吵著鬧著要騎‘兒童三輪車’,這東西不復雜,王立冬正好閑著沒事,好久沒干木工活了,也有些手癢了。

找出好久沒用的工具,從木材廠弄了些紅松木,花了兩天時間,親手做了三輛小三輪車。

在前輪處,按上從供銷社買來的軸承,再裝上踏板,一輛嶄新的木質小三輪就完成了。

三個小家伙,爭先恐後,王立冬喊道,「爸爸平時怎麼教你們的?」

三個豆丁立即乖乖排成了一排,王立冬推了推老大,小家伙興奮地坐上小三輪,小腿一蹬,‘撲通’一下,人仰馬翻。

周母心疼不已,走上前就要扶大孫子,王立冬忙喊住老娘,小孩子摔摔打打很正常,別動不動就上去扶。

老大也爭氣,沒哭鬧,一個咕嚕坐起,扶起小三輪,吃一見長一智,上車後,沒用盡全力,小車晃晃悠悠以龜速前進。

又給另外兩輛小車按上軸承和踏板,沒一會兒,客廳雞飛狗跳,乒鈴乓啷,老丈人見寶貝紫砂茶壺,被外孫撞翻摔在地上成了兩半,心疼地抽了抽嘴角。

「去外面玩,」王立冬趕緊把三個皮猴子,給轟到了小院里。

丈母娘和老娘都不放心,一起跟了出去。

老丈人等王立冬把地上的碎片掃干淨,就喊他坐下,「你就打算這麼混到畢業?」

大一開始沒幾天,女婿就徹底放飛自我,不專心學習,時常缺課,任課老師看在他面子上,還有狀元的身份上,睜一眼閉一眼。

為此引來了不少老師和學生的不滿。

還好女婿很爭氣,每回期末考試,成績門門都是滿分,學生最終還是以成績說話,「分數」才是硬道理,不滿的議論也就漸漸平息了下去。

王立冬散了根煙,「爸,這一年多,我可是出了好幾本書了,怎麼能叫混日子。」

「不務正業。」老丈人吸了口煙,「這麼喜歡寫小說,當初志願就該填四海文學或者漢語言專業。」

「專業課我也沒拉下。」王立冬吸了口煙,「現在不是還不允許私人開廠嗎,等國家放開後,我就開一家機械制造廠,學以致用才是最好的讀書方法。」

老丈人吃了一驚,「畢業後,你準備做生意?」

「我們國家現在百廢待興,用一個字來說就是‘窮’。爸,你準備研究新豬種,可經費申請了快一年了,至今還沒批下來。靠別人不如靠自己,要是您自己有錢,還用的著放低身段,求爺爺告女乃女乃,扔個三瓜兩棗嗎?」

「這不是老霉的產學研一體嗎?」

「五十年代末,小日子的大學,就開始產學研相結合,60年代開始,小日子的經濟突飛 進。」王立冬彈了彈煙灰,「光研究不轉化,是極*大的浪*費,把成果轉化成收益,再投入研究,形成良性循環,這樣才能走得長久。

爸,這幾年你研究出的幾種豬牛羊飼料就挺有市場價值的,成本低,育肥效果好,要是投產上市,肯定有銷路。」

老丈人不是個古板的人,而且飽受研究經費的困擾,可想到上面的做派,剛長出的小火苗,就被滅得渣渣都不剩。

「咱們四海和小日子,老霉都不一樣,這事以後再說吧。」

「再過兩年,我出面搞企業,您只管研究和數錢」

這時,周母推門走進屋里,高興地揮著手里的電報道,「昆兒,你爸來電報了,說今年回家過年。」

王立冬接過電報,就一行字,「25日到家,周志剛。」

「你大哥,二姐今年也都會回家過年。」周母激動不已,整整十年了,69年後,他們一家就沒再團聚過,想到還有兩天,大兒子和二女兒就要回來了,老宅那邊好就沒住人,周母就有些坐不住了。

今天來不及了,她打算明天就回老宅住,「昆兒,明天回去的時候,拉兩筐煤回去,再帶點你腌的火腿和肉腸,後天咱們再買點新鮮的豬肉,炸點肉丸子」

王立冬可沒興趣回那破地方,他出聲打斷老娘的暢想,「媽,你要回去我不攔著,我就不跟你回去了。」

「昆兒,別鬧,你爸好不容易回來一趟,父子哪有隔夜仇。小西瓜(三孩子的小名)他們都快兩歲了,都還沒見過爺爺呢。」

「我爸有腿,又不是不能走,想看小西瓜他們,來我家看就是了,我又沒攔著不讓他看」

「你這孩子,怎麼」

為了過年回不回老宅的事,母子倆吵了起來,付錦山見兩人誰也不讓誰,就主動勸了兩句,然後話題一轉,說起了兩家父母見面的事。

女兒女婿結婚那麼多年了,他還沒和親家公踫過面,這次親家公從貴洲回來過年,正好見個面,「親家母,你看哪天方便?」

周母想了下,他們家在這邊也沒什麼親戚,吉春的傳統,初一不出門、初二開始走親戚,「親家公,你看初二怎麼樣?」

「行,」付錦山看了眼女婿,就和周母說好,初二上午去周家拜訪親家公

次日,周母背起連夜打包好的一些年貨和衣物,拉著外孫女坐著公交車,回到了好久沒回的光字片。

這兩年,周家是蒸蒸日上,三個兒女都上了大學,大兒子的老丈人成了他們省領導,周家和鄰居們的關系就發生了些微妙變化。

鄰居們見到周母,更是禮貌和客氣了幾分,但客氣中卻透出幾分疏遠。

以前大家都是一個階層的,吃的是粗糧、睡的是土炕,上的是旱廁。

可如今差距越拉越大,再過兩三年,周家兄妹畢業後,都會進入公家單位,文憑高,又有關系,飛黃騰達指日可待。

世人有個通病,別人不好時,願意幫忙,可別人好起來發達了,許多人心里就會不舒服,不平衡了。

表面越來越客氣,可背後說小話的卻越來越多,什麼都有,大多集中在周秉義身上,都羨慕嫉妒他娶了個大領導的獨生女。

光字片不少青年都認識郝冬梅,還有好幾個是郝冬梅初高中的同學,心中那個悔啊

對王立冬的小話也不少,小時候考試總是墊底的學渣,轉眼就成了省狀元。聯想到王立冬老丈人身份,哈大教授,眾人都不由腦補

「周志剛真是好眼光,看人家給兩個兒子挑的媳婦」

「周蓉嫁得也不錯,男的听說是個大詩人」

「不錯啥,那男人比周蓉大了二十,當年還是周蓉主動找上門的,一個大姑娘主動送」

周母雖然不長回來,但喬春燕這個記者,經常有事沒事就到王立冬家串門,快嘴一禿嚕,啥都往外蹦,所以周母如今沒事也不會回光字片。

喬春燕听到屋外的動靜,挪到窗戶口,用袖管擦了擦玻璃上面的水汽,透過玻璃瞧見是周母回來了,趕緊下炕套上大衣,喬嬸見女兒要出門,喊了一句,「干什麼去?」

「我干媽回來了!」說完喬春燕就打開門消失不見了。喬嬸不滿滴咕了一句,「見到我都沒這麼熱情。」

喬父吸了口旱煙,「少說兩句。春燕不容易,咱們幫不上什麼忙,也別拖了她的後腿。」

喬春燕迎上周母,幫忙接過了她背上的大袋子,「干媽,怎麼就你和玥玥,我哥我嫂呢?」

周母敲了敲老腰,都囔了一句,翅膀硬了,不听話了。

三人一路回到了老宅,好多天沒回來了,桌上炕上落了一層灰。

點火燒炕,喬春燕幫忙打來水,兩大一小拿著抹布掃帚,忙活了兩個多小時,把兩間房打掃干淨。

喬春燕提著水桶把水缸裝滿後,和周母打了聲招呼,準備告辭回家,周母忙拉住干女兒,留她吃午飯。

「朵朵和蘭蘭都在家里等我呢。」

周母聞言,也就沒再出聲留人,從包裹里拿了七八串肉腸,又抓了一大把大白兔,讓春燕帶回去給兩個孩子解解饞。

喬春燕不客氣地接過,把糖往口袋里一塞,「謝謝干媽,我走了。」

「有空就帶朵朵蘭蘭來玩。」

「好 。」

「卡察」大門掩上,周母讓外孫女乖乖在里屋,「外婆去做午飯,你自己玩啊。」

周母來到廚房,拿了臉盆取了兩人份的大米,听到身後動靜,知道外孫女跟了出來,「玥玥快回里屋,外面冷。」

馮玥扁嘴道,「外婆我們什麼時候回去?」

「等你爺爺他們回去上班,我們就回你小舅家。」

「那爺爺他們什麼時候回去上班?」

「往年都是初八走。」

馮玥找到貼在牆上的掛歷,踮起腳數了數,還有十五天,小臉皺成了一團十五天沒電視看,沒暖氣,沒玩具,還沒人一起玩

臘月二十五,周秉義夫妻和周蓉夫妻倆,一行四人回到了光字片,周秉義去年回來過一趟,周蓉卻是整整十年沒回家了。

看到女兒的那一刻,周母扔下手里的菜刀,母女二人喜極而泣,情緒久久不能平復。

馮化成見到馮玥躲在丈母娘身後,露出自認為最和藹的笑臉,彎腰拍了拍手,「玥玥,不認識爸爸了?」

馮玥猶豫了半秒,挪動了小步子走到了父親面前,馮化成一把抱起女兒,親了兩口,「看爸爸給你帶的禮物」說著他從口袋里掏出一個五顏六色的塑料頭箍,「爸爸給你戴上。」

土里土氣,做工粗糙,滿滿廉價感。

「不要,」馮玥手一推,頭箍掉在地上,咕嚕嚕滾到了牆邊,氣氛一下子有些尷尬。

看著外孫女‘騰騰騰’跑進了里屋,周母撿起頭箍,拍掉了上面的泥土,「這孩子,從小怕生,過一陣就好了。」

周蓉夫妻倆尷尬笑笑。

周秉義見狀,出聲喊大家一起進了里屋,泡茶,嗑瓜子,聊著這幾年大家的經歷和一些趣事,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周母看了看大兒媳的肚子,找了個機會拉著秉義來到了廚房,大兒子和大兒媳都結婚七年了,兩人年紀也都三十多了,用大兒媳婦的話講,馬上就是高齡產婦了。

周秉義立即推月兌兩人學習太緊張,「媽,冬梅大二,學習非常緊張,要是現在生孩子,冬梅的功課可就全耽擱了。等我和冬梅大學畢業」

周母不高興打斷了大兒子的話,要不是家里有個大學生,她還真上當了,「你弟弟也是大學生,閑得整天待在家里帶孩子。

秉義,你老實告訴媽,是你們不想生孩子,還是你倆身體有問題,不能生?」

周秉義心里咯 了一下,看了眼母親,郝冬梅不能生*育的事,就他們倆知道,連郝冬梅父母都不知道,「媽,說什麼呢,我和冬梅身體都沒問題,前年就想生個孩子,這不是湊巧遇上高考。

我保證,等大學畢業後,肯定不會再推了。」

周母見大兒子信誓旦旦,也只能再信一次,不信又能怎樣呢?

母子倆進屋前,周母拉住大兒子,「秉義,麗麗父母年初二會來我們家做客。」

看著進屋的母親,周秉義哪不明白這話的意思。77年,秉昆的丈人丈母娘剛放出來,就主動上門拜訪了母親。

這回父親從貴洲回來,又主動上周家。

相比之下,他的丈人丈母娘回吉春都兩年了,可至今都沒露出見父母的意思。

入夜,周秉義和郝冬梅吃好晚飯,告辭回了郝冬梅家。

郝父忙著開會不在家,郝母在家,三人沒聊兩句,郝母就聊到了孩子的話題上。

周秉義是一個頭兩個大。

隨著夫妻倆年齡越來越大,不能生孩子的事,瞞不了多久了,應付完郝母,夫妻倆回了房間。

周秉義坦誠的和媳婦聊了下孩子的事,夫妻倆最後商定,要是雙方父母再緊逼,對郝父母就實言相告,對周父母就說他身體不行。

「冬梅,」

郝冬梅看向周秉義。

周秉義把周秉昆岳父岳母年初二上他家的事說了說,郝冬梅想了下道,「明早,我讓我媽問問我爸的意見。」

大年初二,周志剛正坐在炕上,和一家人聊天解悶,忽然屋外傳來一陣自行車鈴鐺聲,他挪到窗邊,透過窗戶發現是小兒子一家到了,趕緊喊著一家人出門迎接。

「親家公,,新年好。」

「親家公,新年好。」

王立冬充作中間人,幫雙方做了介紹,

「新年好,新年好,快請進,快請進。」周志剛說話間,眼神不時掃過小兒媳婦懷里的小女圭女圭,付麗麗見狀主動遞上大兒子,「爸,這是老大,小名小西瓜。」

「小西瓜,這是爺爺,快叫爺爺。」

小西瓜萌萌道,「爺爺。」

「好好,小西瓜,好听。」周志剛激動抱過虎頭虎腦的大孫子,狠狠親了兩口,又仔細打量了一番,眉眼神似小兒子,樂得嘴都合不攏了,「真像,和秉昆小時候一模一樣。」

過了會,周父平復心情,忽然發現不對勁,往院子外看了看,「咦,另外兩個孩子呢?」

「小葡萄和小隻果昨晚上被子沒蓋好,感冒了,就沒帶過來,」丈母娘和許都都今天都沒來,一個是不放心兩孩子,許都都則是不想來,她就不是周家人,過來只會添些尷尬。

馮玥得知許都都沒來,小臉立即耷拉了下來。

周志剛趕忙詢問,「兩孩子沒事吧?」

「沒事,有點低燒。」

周母見老伴問個沒完,伸手拉了拉他衣擺,周志剛忙道,「看我,親家公,快請進。」

一大群人,魚貫進了里屋。

兩老頭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相談甚歡,氣氛非常融洽,周志剛 夸付麗麗,聰明、能干、孝順、賢惠周志剛看了看懷里的大孫子,最重要的一點,給老周家續上了香火,而且還是一帶三。

還好周秉義和郝冬梅不在,否則兩人听了不知道會是什麼滋味。

付錦山對女婿,也是毫不吝嗇溢美之辭,怎麼好听怎麼說,不僅夸了王立冬還連帶著夸了夸周秉義和周蓉,一家三杰,對周父直豎大拇指,贊他,「教子有方。」

周志剛忙謙虛了幾句,都是孩子們自己爭氣,他平時管得少,都是孩子媽在管。

「還是你老哥好啊,能天天見到麗麗和三個外孫,不像我,好幾年才能見他們一次。等將來,秉義蓉兒畢業了」話沒說完,但大家都知道,相比京城,吉春就是個小地方,周秉義還可能回來,但周蓉大概率會留在京城。至于老三,要不是陪著老丈人,絕對不會踏進這個家門。

周蓉看了眼坐在母親身邊,和母親有說有笑的女兒,「爸,我決定了,等大學畢業,就回吉春工作。」

房間內,一下安靜下來。

周志剛看了眼微微變色的馮化成,知道女兒是臨時起意,兩人沒商量過,他看向周蓉道,「你要是回來,化成怎麼辦,你不準備考研了?不當老師了?」

「京大畢業,就算進不了高校,做個高中老師肯定沒什麼問題。」周蓉看了眼馮化成,「化成,京城能人太多,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回吉春的話,你就是獨一份。」

馮化成拿起茶杯,喝了口茶。

周志剛接話道,「蓉兒,我覺得還是京城有前途。你離畢業還有三年呢,這事現在討論也太早了點。」

「早點定下來就可以早些做準備比如化成的工作調動,時間充沛,崗位可以慢慢挑」

周父見馮化成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就知道女婿是不願回吉春工作,就勸女兒安心在京城學習工作,家里邊用不著她,逢年過節回來一趟,他們老兩口就心滿意足了。

周志剛輕輕捅了捅一旁的老伴,「她媽,你說是不是?」

周母強笑這點點頭。

馮化成出聲道,「周蓉,要不說說我的想法?」

周蓉看向馮化成,「你說。」

馮化成先是贊揚了媳婦一番,為了給父母養老放棄大多人都夢寐以求的考研和留京機會,「百善孝為先,問題的關鍵是對孝的認識,自古以來,孝分兩種︰養口體,養心智。

伺候在父母身邊,照顧衣食住行,是養口體。遠走高飛有所成就,讓父母以此為榮,是養心智。

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周父听完,點頭道,「化成說得好,你們在京大上學,就是給我和你媽臉上增光。而且秉義將來也會回來,冬梅在吉春呢。」

周蓉看了看父母,「行,那我大學畢業後,就考研留在京城,承擔為爸媽養心智的責任。」

不要臉。

一對自私自利到極點的夫妻,不過這事和王立冬沒半毛錢關系,他抓了一把瓜子,分給媳婦一半,兩口子卡察卡察,磕得飛起。

馮化成見周蓉終于沒再鑽牛角尖,松了口氣的同時又有些得意,他掏出煙準備散上一圈,卻發現小舅子臉上露出一絲鄙視之色,「秉昆,你是不是有什麼不同意見?」

王立冬嚼了嚼嘴里的瓜子仁,沒搭理馮化成,而是看向一旁的媳婦道,「媳婦,你知道‘養心智養口體’這句話,出自哪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