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離炎三年的不懈努力和勵精圖治的除弊革新, 離國海晏河清,國富民強, 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更因為其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繁榮昌盛,引得八方來朝, 離國進入全盛時期。
離炎做皇帝時沒有更改年號,故而天授年就涉及兩位皇帝——離鸝和離炎。為加以區分,歷史上便將離炎統治的這段時期稱之為——炎皇盛世。
有一日,離炎對青蓮說, 她想將荒廢了幾年的太學重新辦起來。
青蓮很高興︰「正該開始培養皇位繼承人了。明年兩位皇子就滿三歲了, 三歲的孩子已經可以開始習一些簡單的字。而且, 三皇女也到了牙牙學語的時候。」
離炎笑著搖頭, 「不是,不是為我的孩子重開太學的。」
「哦?那你是想……」
「我們離氏還有旁支, 因為離鸝的迫害, 之前流亡各地,如今我已經派人將他們都找回來了, 我想做點什麼彌補他們。太學的事情,還望老師多費些心思。」
青蓮听罷, 有些遲疑︰「若要補償,賜些田宅銀兩安家即可,何必將其弄到太學來?你這不是在給自己的子女引狼入室嗎?」
「離炎,你得記住,有些人是永遠不會知足的。你說的那幾人我知道,本來她們年紀就大, 入了太學,還不趁機網羅自己的勢力?日後肯定會是三皇女強大的競爭對手啊。」
「怎麼任何事情你都有本事往那方面想?」離炎哭笑不得。
「那天我贊了兵部尚書的小女聰明伶俐,你跑來跟我講說人家以後可做三皇女的伴讀;又一天,我說文淵閣大學士的孫女好可愛,你來跟我說與皇長子很般配。」
「然後你說,文淵閣大學士家是士族門閥中的豪門大族,若是我能與大學士結成親家,士族階層可能就不會那麼抵觸我的施政措施了,對未來儲君也是利大于弊。」
「還有那一次……哎呀,類似的例子太多,我都不勝枚舉。青蓮,我才是他們幾個的娘呢!你倒好,啥都為他們想齊全了,而且那幾個都還沒斷女乃呢!」
青蓮紅了臉,囁嚅道︰「我這輩子不可能有孩子了,金蓮也不會有。但是我喜歡孩子,不免就對那幾個寵溺了些。」
離炎的笑容慢慢隱去。
兩人相對無言半晌。
良久,離炎似自言自語道︰「也的確是時候了,正好朝中也已經有了立儲的聲音。青蓮,今日你我並非君臣,而是亦師亦友的身份來談一談這件事情。你覺得離若是否可堪大任?」
「離若?七皇子?」青蓮驚訝萬分。
「嗯,這幾年我著意培養他,他已經做得很好,我覺得離若完全可以勝任皇帝這個職位。」
離炎不僅經常讓離若一起與她批閱奏折,還時常與之討論各種各樣政務的處理方桉。她又讓離若出宮去歷練,他甚至還做了一段時間的縣官。
這位縣官老爺,上山下鄉、走街竄巷、田間勞作、府中斷桉、于市井商賈官場周旋……半年的為官生涯中,他像是出籠的鳥,可勁兒的在外面「野」的同時,真真學到了很多當權者執政的實踐知識。
後來他回到皇宮,與離炎聊起民間的所見所聞,各種想法和建議,滔滔不絕。
當時離炎看著猶如改頭換面了的弟弟,他說話時,俊臉上猶如泛著光,特別耀眼。
「離炎,是不是因為沉心那件事情,所以你打算將皇位還給離氏?」青蓮斟酌著的問道。
她一方面將離氏旁支找回來,說要補償;一方面又說離若堪當皇帝大任,這種種行跡都表明她就是受了沉心指控的「篡權竊國」的影響啊。
當初離炎好不容易答應做皇帝,乃是被他們軟硬兼施「逼」著做的,如今被說是篡權竊國,自是委屈極大。
「其實你大可不必擔心的,除開我、金蓮和杜康外,無人知道那種蠱只能是養蠱師及其近親人的血才能解蠱。外人都只以為你也懂蠱,並不知道血的選擇是有門道的。蜀國皇室那邊,也早就已經沒人知道那蠱的培育方式和解蠱的秘密了。」
「順天府尹雖然看到了那些紙張上寫的內容,但是無法證實所述內容虛偽,她自是不敢隨便出去亂說的。而且直至現在,也沒有傳出任何不利于你的謠言出來,你擔心什麼呢?」
離炎無法解釋太多,只搖頭道︰「你們都誤會了,我和碧落黃泉並無任何親緣關系,那些都是謠傳。只因為我流浪在外那幾年有過奇遇,這才使得我的血也能解除那種蠱毒。」
聞言,青蓮暗暗松了口氣,順勢就道︰「既如此,那你為何有此一舉?你正當盛年,還能在這個位置上坐上幾十年啊。」
離炎搖頭道︰「你應該還記得當年我怎麼做的這個皇帝?那是形勢所迫。直到今天,我心里仍舊抵觸做皇帝的。」
「現在離國已經安定下來,而皇帝人選我也已經找好了,並且將他培養成了合格的人選,我覺得是時候退出了。」
青蓮道︰「你要退位,為何不選擇三皇女?雖然她還小,但她畢竟是正統嫡女,繼承皇位名正言順,也能服眾啊。你現在還這麼年輕,你便就在這個位置上多待幾年,將她培養出來不是更好嗎?」
離炎說︰「我從未想過讓我的子女繼續待在這個牢籠里。」
「……可惜。」青蓮嘆了口氣, 「然而七皇子是個男子,男子即位很不妥吧。」
離炎當即駁道︰「年國的國君也是男子,在雲夢的治理下,年國比之當初他外祖母做皇帝時更加強大,令列國重新不敢對年國小覷了。他都能將年國治理得那麼好,為何離若就不行?」
「青蓮,你再想想你自己,又想想你三弟黑蓮以及曾經的大司馬林顯,你們皆為男兒身,哪個不比女人能干多了?才干是不分男女的。」
「其實不僅不應該分男女,而且還不應該看出身!離若于此點上的覺悟,比我都要早,都要通透。」
離炎起身,領著青蓮來到外間,指著御書房里的書架道︰「這屋中的書,估計有上萬冊吧,有一人,他已經將其全部都讀完了。」
青蓮看著滿大殿的書,非常震撼︰「這麼多書,七皇子都讀完了?!」
「嗯。」
離炎繼續道︰「我蘇醒後第一次見到離若便是在這個御書房里,他正在此看書。那時我正在為朝廷的事苦惱不已。」
「他開解我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听後,猶如撥雲見日般大徹大悟,以後遇到困難都會想,這是母皇在考驗我呢,呵呵。」
「他又告訴我,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築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這意思就是說,帝王將相,寧有種乎?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啊。」
青蓮听得怔怔發呆,「我以為這些都是出自你口,竟然是七皇子說出來的麼?」
「都是書上寫的,他看的書多。」離炎坦然道。
「青蓮你看,離若雖然不是女子,但是他卻有比女子更淵博的知識和更博大的胸懷。他心底善良,而聖人說仁者無敵。」
「青蓮,我們大離國既然能想出科舉取士的方式不拘一格降人才,那大膽啟用男人做皇帝又有何不可呢?雖然離國朝沒有這個先例,但是我想來開創這個先河!」
青蓮早已听得目瞪口呆。
「人無完人,離若他雖有治國的才干,可他畢竟太年輕,不過十五歲,閱歷還不夠豐富。不過我不擔心,因為有你們這些肱股之臣在,我很放心將大離國交到他手上。有了你們的從旁協助,離若一定能做好皇帝的,也一定會讓離國越來越富裕、強大。」
離炎見青蓮久久怔愣著不說話,問道︰「首輔大人,你說,我說的這個人,他能否坐上那個位置麼?」
青蓮回過神來。
他已經無法反駁離炎,也知道離若確實有能力做這個皇帝。
苦笑了下,無奈道︰「孔二姐說得甚是。」
這下輪到離炎怔住了。
想起從前她化名孔二姐去見青蓮的事情,時光荏苒,不由得感慨萬千。
青蓮也想到了。
兩人相視一眼,哈哈大笑,眼中皆有淚光盈盈。
過了兩天,離炎便將內閣五大成員召集來,宣布了自己要立離若為儲君的事情,並希望他們能輔佐離若治理好這個國家。
五人面面相覷,卻並不驚訝,因為眾人早已料到會有這麼一天的,只是離炎登基不過才三載而已,他們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又要侍奉新皇了。
但是離炎心意已決,勢在必行,五人唯有異口同聲道︰「听憑吾皇安排。」
天授五年春,離炎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正式宣布立離若為皇太弟,內閣成員盡皆為顧命大臣,全力輔佐離若。
金鑾殿上,一班王公大臣跪伏在地,齊聲稱賀。
******
離國的炎皇立了皇太弟的消息傳遍天下,也終于傳到了江南水鄉一處依山環水的小村落。
村子依偎著的那山叫做武陵山,環繞著它的那水叫做渭河水。
渭水彎彎曲曲流經這個村落,經久不息,默默不語的滋潤著這片水鄉澤國。
三年前這村子里來了一人,見這里景美人好,便在此定居了下來。
那人在渭水之中買了一大塊好地,他先是在那荒島上修建了幾處清雅的居所,然後將那里取名為「桃花塢」,自稱「桃花仙人」。此後他就一直住在那個小島上,整日里種植桃樹。漸漸的,桃花塢上桃樹成林,小島終于名副其實。
每到春天桃花盛開的時候,桃花塢上便美不勝收,景色怡人,猶如人間仙境,引來眾多游人入島賞花,桃花塢的名聲也就傳了出去。
離國的炎皇立皇太弟的消息傳來的時候,正是春去夏至,桃花已經謝了。
听到消息的那天,那人站在波光粼粼的渭水邊上,看了一個下午初夏暖人的景致。
秋天到來的時候,天下又有大事發生,炎皇將皇位禪讓給了皇太弟。
那人又站在渭水邊上,可惜這個時節,萬物蕭條,並無風景可賞。但他賞景依舊賞得興致勃勃。
一年之後春來到,他的小島漫山遍野的開滿了絢爛的桃花,然而他卻沒有等來他想等的人。
他開始心慌意亂,整日里站在桃花塢口殷殷切切的望著來來往往的游人。這一等就從春天等到了夏天,眼看秋天又要到來。
他很是失望,非常憂傷,漸漸的便沉侵在往事之中。
他想起兩人初次相遇,他正在轎中看書,她毫無征兆的鑽了進來。
他是當朝大將軍,她不僅不認識自己,一個小丫頭片子,居然還大言不慚的說著不會傷害他的話。
他從沒有見過這麼有趣的人,就想逗她。
她想看他的書,她還想吃他的糕點,可他偏不給她看,也不給她吃。
可他還是小瞧了她,她使詐看見了他看的書,很是高興。
等等,那天他看的是什麼,她會那樣高興?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她說什麼了?
想想,快想想。
她說這是陶淵明寫的。
不,不是這個。
她說這明明就是陶淵明寫的,怎麼會是宋潛?
不不,也不是這個。
啊,對了!
她說的是︰「晉陶淵明,獨愛菊。」
沒過多久,他就讓黑蓮帶給她「陶淵明」三個字,她很快解了他的危急。那時,兩人不過一面之緣。
他為什麼要去種桃樹啊?!
他很快就離開了桃花塢,然後開始四處游歷,尤其喜歡游覽名叫「南山」的地方。
他想趕在秋天結束之前,游遍所有的南山。
說到賞花賞景,天下漸漸流傳開一句諺語,說的是︰洛陽牡丹甲天下,南山菊花甲中原。
洛陽是年國的一個小城,年國地處中原,莫非這個南山是在年國境內?
他于是急不可耐的往中原地方而去,然後進入了年國境內,很容易就找到了那聞名中原的南山。
到了南山那處秀美村落,家家戶戶都種菊花,顏色各異,姿態萬千。他彷佛進入了一個花的海洋,浪漫非凡。
他四處詢問這地方有沒有一戶陶姓人家,很快就得到了答桉。根據村人的指點,他循著那戶人家而去,遠遠的就見到被一圈竹籬笆牆給圍起來的一個小院子。
那籬笆牆並不高,一眼就可看見那院子里面種滿了菊花。滿院金黃金黃的菊花開得正歡,紛紛向籬笆牆外探出頭來,花枝搖曳,風情萬種。
他來到院門前,只見那院門微閉,門卻並沒有上鎖,可里面靜悄悄的,似乎沒人。
他有些猶豫著要不要直接推門而入,又看了看那院門,竟給他發現門頭上居然還掛了一塊匾額。
他不禁想,比起他的人間仙境桃花塢,這麼一個破落的小院子還附庸風雅的掛塊匾,純粹就是為了裝x。
那塊匾額很是簡樸,灰撲撲的底色,匾上的字也是灰撲撲的,只依稀可以辨認出那上面寫了三個字。
他眯縫著眼楮非要瞧出那三個字寫的是什麼,于是就這麼站在院子門前,費力的踮起腳尖,伸長著個脖子抬頭瞧了半天,終于給他認出來了,立時心髒就有點受不了。
因為那三個字寫的是︰桃花源。
種滿菊花的院落卻要叫桃花源,你名不副實好嗎?
有人往這邊走過來了,他听見了腳步聲,便立時調整了身姿,假意正在四處隨意看看,然後過了一會兒,他才好氣定神閑的看向來人。
卻見徐徐走來之人是一名村婦。
那村婦手上挎著一個竹籃子,里面有剛摘下來的小白菊,那些小菊花看著還很是鮮女敕、嬌艷。
那名村婦一直緊盯著他看,腳下卻未曾停歇,仍就在緩緩的向他靠近。
他見她雖頭裹花色巾帕,挎藍摘菊行事也屬平常。可她卻明眸皓齒,臉如皎月,那身段兒更是甚為苗條妖嬈,並不像是普通村婦,他便也一直眼也不錯的看著她。
兩人彷似武林高手將要一決高下,相互將對方看了又看,暗地里已用著那膩死人的眼神這種無形劍氣展開了激烈的廝殺!
半晌,他問道︰「那幾只頑猴呢?」
女人回道︰「跟著他們的一群柳叔叔在後山里采茶撲蝶呢。」
然後她瞪了他一眼,嬌怯怯的嗔道︰「你去哪兒了?就你會偷懶。」
他低下眉眼兒笑了笑,有些抱怨的溫柔回道︰「我麼?還不是因為你,也不給我點零花錢。我不過就是去摘了些桃花,想著能換些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