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章大宋邊疆就是亞洲的分界線

康居之戰,塞爾柱人直接陣亡上三萬余人。

這是陣亡人數,算上傷兵,這十萬人幾乎是全軍覆沒。

塞爾柱帝國的許多附庸根本沒想過這一戰會如此的慘烈,他們很多人都是想著應付了事才來參戰的。

比如其中的加色尼軍這樣的前任霸主,他們之前掌握巴格達,最近幾十年才被塞爾柱人取代,他們怎麼可能對塞爾柱人心服口服?

比如花剌子模人,他們野心勃勃,幻想著能夠取代塞爾柱人,成為大食帝國下一任霸主。

可是所有的野心家,所有的藩屬國,所有的皇圖霸業,昭昭天命,都隨著這一戰徹底煙消雲散了。

塞爾柱蘇丹桑賈爾只帶著十五個奴隸倉皇逃竄,他的妻子、左右兩翼統帥和清教法學家布哈里都淪為俘虜。

所有附庸國的軍力都折損在了康居地區的草原上。

清教世界的軍力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所有參戰國家都失去了爭霸的可能性。

這一幕在中原看來或許有些不可思議,只兩三萬軍隊折損了,怎麼就一蹶不振了。

可事實就是,在中原以外,如果有人一戰能殲滅兩萬常備軍,那個人就能主宰歷史進程。

732年法蘭克宮相擊垮兩萬清教徒戰士,他兒子給教宗寫信「管理國家和統治國家的,誰適合當王?」

教宗接下暗示,回信「管理國家的才該是國王」。自此加羅林家族篡位成功,雄主丕平和查理大帝先後搭上教廷順風車,建立了最後一個西歐的普世帝國,丕平獻土、朗基努斯聖槍和十二聖騎士成為中世紀永恆的傳說。

歷代「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但凡能提起三萬兵馬,一定要南下意大利「朝拜一番」,充實帝國的財富,確立對教宗的統治權。

1237年皇帝巴巴羅薩進軍羅馬失敗,兩萬大軍在科特諾瓦被北意大利聯盟圍殲殆盡,自此皇帝們才停止去意大利「打秋風」的光榮傳統。

1071年曼奇科特戰役,拜佔庭五萬帝國軍追蹤兩萬突厥弓騎兵,被伏擊後損失三萬人,拜佔庭皇帝被蘇丹抓住後「羞辱性」釋放,半壁江山不復存在,首都從月復地變成前線,四百年內一路下坡直到亡國,指揮官亞爾斯蘭成為突厥民族英雄。

薩拉丁1177年帶兩萬六千人進攻耶路撒冷,「麻風王」鮑德溫四世用重騎兵打穿全軍,薩拉丁(和親衛隊馬穆魯克)僅以身免,鮑德溫成為聖徒,終鮑德溫一生薩拉丁再未舉戰。

熬死鮑德溫以後薩拉丁召集四萬人卷土重來,1187年在哈丁殲滅兩萬聖殿騎士/醫院騎士,耶路撒冷三月亡國,教皇听聞消息後驚嚇而死。

獅心王帶一萬兩千人反殺薩拉丁兩萬人,斬首七千自損七百,全歐洲和薩拉丁都吹捧他是一等一的天才。

英國人1415年在阿金庫爾殺了六千法軍,全法國畏英如虎。貞德在巴泰殺了兩千五百英軍以後,全英國畏貞德如虎。

看慣了世界其他各國這小規模的戰斗,讓後世人總無法相信中原歷史上的會戰規模。

以為動輒數十萬大軍會戰,遠征萬里是史書的夸張。

但戰績可能作假,戰線可不會。

就以中原實控的西域為例,從喀什到哈密,直線距離為一千五百公里。

然而,有一個數據是有意思的︰從柏林到莫斯科,直線距離也是一千五百公里。

所以說,二戰蘇德戰爭打得如火如荼,彷佛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場戰爭,實際上就是中原一個省的內戰。

喀什王向哈密王宣戰,雙方就誰家葡萄干更正宗的問題爆發了一場大戰。

所以如果有人說諸夏古人的戰爭規模夸張了,實際規模只有十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一。壓根不相信諸夏能打那麼大規模的戰爭。

那只能說他們見識短淺。

左宗棠平定新疆的時候,左宗棠是從陝西開始搞的——也就不到三千公里——夠打兩個蘇德戰爭了。

李廣利,中原有名的廢物。

但是李廣利一場戰役的直線距離相當于二戰德軍的兩倍——漢軍從長安出發跑到中亞打了一場攻堅戰。

最最經典的中原戰爭史上一幕,北方大軍從四川出發順流而下直取金陵,說得好像很輕松似的。實際上從成都到南京也有一千四百公里。

什麼破「世界大戰」,諸夏統一戰爭打一次就差不多相當于打幾次世界大戰。

數萬大軍遠征上萬里,這是中原經常玩的經典戰術,屬于基本的後勤能力。

如果說的更近一點,抗戰中最典型的描述就是中原以農業國家對抗小日子的工業帝國。

但這個農業國維持了多少軍隊?

兩三百萬!

這個可不是孤證,大明開國的時候,衛所軍也是兩三百萬。

朱棣北伐,直接就動用五十多萬的軍隊。

所以整個西方都應該感謝漫長的地理以及貧瘠的土地保護了他們,使中原君王一直對西方提不起多少興趣。

如果不是中原以為塞外皆苦寒之地,根本沒興趣去征服。以雙方的組織能力差距,中原大軍早就開過去了。

隨著趙桓君臨天下,目光越過了貧瘠的荒漠和高原。

宋軍十幾萬大軍立即西征到了萬里之外。

從康居之戰結束,宋軍就開始全方位的開疆拓土。

各路軍隊四面出擊,一個接一個的國家被覆滅。

一個接一個的國家低下頭上表臣服。

清教徒世界第一次向來自中原的勢力低頭了,只是這個勢力更換了對象,從歷史上的西遼,變成了如今的大宋。

整個冬季,宋軍都在向各個方向開拔,兵鋒直抵花剌子模海(咸海)。

這廣袤平原上的黑漢西國、黑漢東國、花剌子模都被直接覆滅,設為大宋的州縣。

同時塞爾柱帝國也沒有逃掉,他們割讓了整個河中地區給中原,同時正式上表,稱臣納貢。

大宋在這片新開的土地上設置了康居路、七河路、河中東路、河中西路等四個新的行政區劃。

這個區劃並不是正南正北的,有很大面積的突出,比如河中西路北面靠著咸海,西南則有一塊已經接壤了里海,獲得了這里的出海口。

在絕對意義上講,大宋已經實現了東西兩側就是亞洲的邊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