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蜀山一族都降了秦,蜀地其他勢力更沒實力和大秦對抗,沒過多久,蜀地便被平定,袁白班師回了咸陽。
回咸陽後,袁白未再外出,一直呆在咸陽。
百家學宮已初步落成,可百家學宮該怎樣招生、怎樣授課、怎樣考核,尚未定下,要由他和諸子百家商討決定,且大秦國內各種改革也需他把關參與,哪能離得開?
袁白在咸陽一呆便是五年!
這五年之中,受諸子百家及各種改革政令帶來的影響,秦國國力蒸蒸日上,較之于五年前,又強出了一大截,原本就強于六國的大秦,如今更是將六國甩的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這五年里,秦國與六國沒有任何交戰,六國之間也沒相互攻伐,一時間,天下似乎太平了下來,只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平靜下蘊藏著更危險的驚瀾,一旦爆出,便當石破天驚。
戰火終究會重啟,而第一個點燃的地方是韓國。
韓國離大秦最近,是嘴邊的肥肉,但只要還未下肚,便不真正屬于自己,仍有被奪走的風險,當然是吃下肚才更安心。
隨著咸陽宮中滅韓旨意發出,秦軍開始調動,大批軍隊向與韓國相鄰的城關聚集。
秦軍這等大規模行動,難以完全瞞住,何況這次滅韓,大秦也未偷模進行,而是光明正大調動軍隊。
接到大量秦軍調動,聚集到與韓相鄰城關的消息後,整個韓國朝堂都慌了,投降派、割地派、逃跑派層出不窮,朝堂瞬間變為菜市。
不怪他們驚慌,實在是大秦的強大深入人心,現听到秦國大軍很快便要打來,沒人認為韓國能撐得住。
韓國必亡,他們這些韓國的王公貴族將何去何從?
看著下方吵吵嚷嚷的群臣,韓王宇臉上閃過一絲不耐,厲聲喝道︰「吵什麼吵,寡人還沒死,韓國還沒亡呢,再有喧嘩者,立斬無赦!」
群臣瞬間安靜下來,只怕一根針落到地上都能听見。
韓王宇看向一身紅衣,站在群臣最前的白亦非,道︰「秦軍將至,大將軍有何妙策可退秦軍?」
這五年中,韓國發生了不少事,原來的大將軍姬無夜已變為一只死雞,取代姬無夜大將軍位子的是血衣侯白亦非。
白亦非出列,向韓王宇道︰「臣以為有兩件事最為緊要,須得立即去辦︰一是確認秦軍調動的真假,確定其是否攻韓;二是調集大軍,若秦真要攻韓,也能做好準備,與秦一戰!如今事態緊急,兩件事當不分先後,同時去做!」
「此一戰,從各方面比較,我韓國都處在下風。臣以為不僅要靠我們自己的力量迎戰秦國,最好讓其他國家也加入進來。」
韓王宇問道︰「如何參與?」
白亦非道︰「能出兵的出兵,不能出兵的可以出糧出兵器,在秦軍到來前,我們要利用一切可用的力量!秦雖強,但非無敵,天下間沒有無敵的對手,只看我們能否找到對手的破綻。」
「好!」
韓王宇走下王座,來到白亦非身前,親切地拉起白亦非的手,聲情並茂道︰「此次退秦之戰,寡人便全交給將軍了,望將軍不負寡人所托!」
白亦非單膝跪地,向韓王宇道︰「臣定會盡心竭力護我大韓!」
其余五國也接到大秦將對韓用兵的消息,反應各不相同。
齊國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反正離老子還遠,打不到這里來,接著奏樂,接著舞!
趙國廉頗、李牧則勸趙王派兵助戰韓國,可趙王的寵臣郭開早被秦國派人賄賂,在趙王面前反進廉頗、李牧的讒言,讓趙王反倒認為李牧和廉頗有不臣之心,對二人諫言根本不予采納。
楚國此時是權臣李園當政,國內並不太平,也無瑕多過關注此事。
燕國,燕丹雖接到了這個消息,可韓國離燕國太遠,即使燕國有心派兵相助,也要穿越趙、魏兩國國境,這兩國不會答應,假途滅虢的事大家可都听過,燕國只能為韓國相助糧食、衣物等。
魏國鄰近韓國,此時魏王是魏景湣王,這位魏王雖非雄才大略的君王,但對天下形勢看得明白,知道秦的可怕,現秦將要攻韓,魏王派人聯系韓王宇,直接派魏軍相助參戰。
整個天下,隨秦這一動,處處皆驚,包括秦國在內,也為這次戰爭所驚動。
自春秋以來,天下諸國林立,而至今時,天下僅余七國,今秦欲攻韓,便是要再滅一國,吹向秦一統天下的號角。
六國是在擔憂恐懼,而秦則是在興奮激動,一統天下,是何等偉業?
秦王政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秦國二十萬大軍開拔,浩浩蕩蕩向著韓國殺來。
韓國本有三十萬大軍,魏國又派了八萬大軍相助,共計三十八萬,而秦派出的軍隊才二十萬,雙方兵力對比相差將近一倍。
如果單純數據之比來看,是1.9比1,看似只多了0.9,不多,但多出的這0.9可是一十八萬人!
秦是發瘋了?
敢以二十萬人對抗韓魏三十八萬人,且這場戰爭,韓國背後還有其他國家在支持。
這些國家雖未像魏國那般直接派兵相助,但也在物資上對韓國進行了支援。
這一戰,牽動了天下很多的目光!
諸子百家在關注,七國的王宮貴族們也在關注。
許多地方,許多的人都生出同樣的想法︰這也許是一個新時代開始的序幕!
這場戰爭,大秦的兵力雖僅二十萬,但將領陣容十分豪華,王賁、王離、蒙武、蒙恬、李信等史書留名的秦將都在其中。
這倒不是秦對韓有多重視,而是有其他目的。
秦國五年改革,涉及諸多方面,最重要的方面便在于農業和軍事,軍隊的改革,包括軍制,以及武器裝備等等。
有著公輸家、墨家的加入,在袁白大力推動下,秦軍裝備了大量新式的武器。
而新的武器,將會對戰爭模式帶來改變,這不僅需要士兵們去適應,也需要作為指揮者的將領去適應,總不能別人用炮彈轟炸,還把人聚在一堆,將軍陣列得整整齊齊吧?